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5579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填入下表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2、 观察右图,其包含的信息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击败匈奴,安定边疆。铸造钱币,兴修水利。奖励耕战,变法图强。 A. B. C. D.3、2012年大运河(右图)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这里的“大运河” 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相同 C.在唐朝时开凿贯通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4、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曾说:“师,教人以道者之称尊师以教民治政则无过差矣。”这一主张反映了他 A潜心整理经学 B宣传道家思想 C强调道德教育 D主张社会变革5、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6、右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一位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他联合炎帝,大败蚩尤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 A. B. C. D.7、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该货币形式最早出现的地区是 A.北京 B.上海 C.四川 D.广州8、1912年3月13日,孙中山称:妇女缠足“恶习流传,历千百岁,害家凶国,莫此为甚”。该恶习在中国流行1000多年,说明在历史上中国妇女 A.与男子的社会地位平等 B.思想落后,害家凶国 C.足不出户,五谷不分 D.受到了严重的封建束缚9、对于现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专家评论说:“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危机感剧增。日本想借钓鱼岛问题联合美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以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位专家眼中的日本“第一次和第二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是指:甲午中日战争 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 A B C D10、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农业合作化运动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高指标、瞎指挥泛滥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 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 B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2、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打倒列强,除军阀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 B C D13、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BC点城镇人口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生产恢复发展 C“文革”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D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16、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7、如右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是古代那一文明最有影响力的象征之一? A.古代埃及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巴比伦18、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种景象出现在 A.罗马共和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国家 D.雅典城邦19、马可波罗行纪载:苏州店铺林立,商贾众多,苏州人具有商业才能,对那些来这里经商的异乡人一视同仁。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马可波罗长期定居苏州 B边疆各族大量迁入江南地区 C当时苏州的商业比较发达 D欧洲商人纷纷来华进行贸易20、右图是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作品表现了人物美丽的外形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主要反映了该画 A体现人文主义 B强调写意抒情 C宣扬宗教神权 D反对专制王权21、工业革命之初,在英国某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然而到1809年却发展到64家,1830年99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出现 B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铁路大规模兴建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22、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这位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23、在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过程中,美国政府给遵守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志,无“蓝鹰”标志的产品会遭到民众的抵制。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就业机会 B实现经济复兴 C加强政府权力 D恢复银行信用24、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一辆大众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美国汽车生产能力下降 C汽车行业无序竞争 D欧盟内部生产分工需要25、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等。这说明互联网 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8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0分。)26、(16分)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古代历史史料汇编(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4分)材料二: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2)据材料二,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材料三:(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名家讲坛(3)据材料三,概括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27、(9分)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一两百年间东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不断碰撞,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材料二: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重大运动。(任答3点)(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2分)28、(16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材料三: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1)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6分)(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4分)(3) 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6分)29、(9分)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泠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2分)(2)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4分)(3) 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3分)历史中考模拟检测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BADCDACDADBBCDCBADCABABAD26、(1)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铸造钱币;征伐匈奴。(4分)(2)表现:农业发展;商业繁荣;社会安定;边疆巩固。(4分) 原因:完善科举制度;任用 贤才,重视吏治。(2分)(3)措施:设行政机构;驻军;开放海禁。(3分) 作用: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百姓安居乐业。(3分)27、(1)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任答三点给3分)(2)特点:现代化启蒙。(2分) 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的探索。 (任答一点给2分)(3)作用: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则给2分)28、(1)原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4分) “路”:农业合作化。(2分)(2)理解:包产到户,自负盈亏。(2分) 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3)贡献:培育籼型杂交水稻。(2分) 精神:勤奋敬业、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勇 攀高峰、科学创新、胸怀天下等。(4分,言之有理,答对四点即可得4分)29、(1)核心内容:美苏冷战或两大阵营的对峙(美苏对峙、冷战对峙)。(2分)(2)计划:“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2分) 目的:防止革命;控制西欧;遏制(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任答一点给2分)(3)评价:美苏争锋既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彼此又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军备竞赛既付出了高昂代价;又推动了科技发展。(任答1点给1分,答出3点给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