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4602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册教材教学要求】 本册教材加强综合训练,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思想教育方面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三(3)班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学习了一些字理识字的方法。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已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能写一段比较流畅的话。部分学生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册教材教学目标】1识字和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2阅读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3习作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4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本册教材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2、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第三单元备课要求一第三单元教学内容:自然是如此神奇,她为我们提供无穷的宝藏,为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为我们创造无数的灵感,让我们用双手去挖掘,用心灵去发现,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她们吧!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话题组织材料。包括三篇课文:大地巨人五彩池大自然的声音,一个古诗诵读,一个语文乐园,一个口语交际和一个习作训练。其中三篇课文以不同的笔触,从不同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二第三单元主题目标:大地巨人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博大与宽广;五彩池引领我们在想象与现实、传说与科学间徜徉;大自然的声音则让我们体会到自然的神奇与清新。古诗敕勒川让学生感受到四野苍茫、古朴雄浑的气势,感受到草原独特的魅力。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让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写;通过“认一认,读一读”词语,让学生了解神奇的大千世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通过“写一写,背一背”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哲人的精辟见解,同时体会书法带给我们的美的体验;小诗树林里以清新活泼的笔触告诉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美无处不在。“探究与发现”要求学生在弄懂例句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出比喻句,并照样子写出来。“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秋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得很紧密,在训练时,一方面要求学生表述意见时观点要清楚,理由要充分,另一方面,也要求听的同学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学会倾听。作文的内容是“我去过的地方”,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大胆地写下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顺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第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重点:a.写字,识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b.能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难点: a.习作训练:我去过的地方。四第三单元课时安排:共11课时五主备人: 张四华7 大地巨人教学目的:1、学会1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课前准备:1、课件让学生走进自然2、指导预习时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不太明白的地方,多读一读。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风景,导入课题1、欣赏风景交流感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欣赏一下自然风光,欣赏完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课件配乐播放风景图片,学生欣赏后自由交流)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和蔼的大地巨人吧!”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感知巨人。“说到巨人,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想象?”(学生交流,初步浮现对巨人的印象)2、学生自由读文。“现在请你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了。”3、检查字词。课件出示词语:连绵的山群和蔼的巨人胸肌丘陵胡须茂密的森林 缓缓宽厚自由自在跳跃翻滚(学生自由练读开火车读)4、学生再次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5、学生交流。三、想象画面走近文本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脑中浮现画面。2、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指导朗读。 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的群山,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呢?谁来试试?(采用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读、齐读等方式知道学生读书。四、自主阅读走进文本 过渡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和自己的声音,大地巨人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呢?请你按学习要求自由学习2、3、4段。1、提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2、3、4节,思考: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地是一位巨人,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2)、把找到的诗句大声读一读。(3)、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2、按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导。五、讨论交流感悟文本过渡:作者是怎样把大地想象成巨人的呢?谁来把读一读2、3节?指名读。 读完这两节诗后,你有什么感受?(一)、随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学习诗句。1、他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1)、随交流,播放丘陵、盆地等自然风貌图片。(2)、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诗,注意评价语言要有指导性。2、他全身盖满小草织成的绒衣,高兴时就摘一片云彩作手巾。(1)、指名读,理解“盖满”。(2)、指导学生读出大地满是绿色,大地广阔的感觉。(评价读男女生分读齐读)3、他的头发和胡须,是茂密的森林。(1)、课件出示茂密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大地之大。 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2)、指导学生朗读。 (指名赛读合作读小组读齐读)。4、他每一次的呼吸,是风在山谷里来去的声音。(1)、请学生倾听自己的呼吸声。(2)、课件演示几种风的声音。(3)、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感受大地的呼吸。一阵微风吹过,大地的呼吸声是什么样的?(学生练读)一阵狂风吹过,大地的呼吸声是什么样的?(学生练读)(4)、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二)、指导学生学习第4节。过渡: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这位和蔼的巨人,瞧!他也在做游戏呢!1、指名读诗句。2、交流作者把太阳比作了什么?他每天的游戏是什么?3、指名学生表演,同座旁白。4、全班边表演边诵读。(三)、学生齐读2、3、4节。六、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用“.是.”句式想象大地巨人。 “大地巨人也和我们一样,有眼睛,有鼻子,有眉毛.,你能用.是.句想象心目中巨人的模样吗?”2、学生交流。3、齐读第5节。七、小结全文回归整体1、和巨人对话。“学完这首诗,大家一定了解了为什么说大地是一位巨人了,你想对这位巨人说些什么呢?”2、教师小结,吟读文本。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这位和蔼的巨人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让我们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他吧!作业设计:1.背诵全文;2.课文二三节,作者分别把丘陵、草地、森林、和风声比作大地巨人的( )、( )、( )、( ),还把云彩比作( )。第四节,作者把( )比作巨人手中的红气球,把日升日落想象成巨人的游戏。从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可以感受到作者( )。拓展新视野:1. 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大地巨人的模样,试着为大地巨人画一张像。2学做小诗人,仿照第2、3、4节,再为大地巨人编几行诗,读给大家听或写下来。仿写(一)啊,大地!你多像一个身姿勃勃的巨人,高山是你坚强的臂膀,海洋就是你宽广的胸膛.啊,大地!你多像一个时尚的巨人,四季是你变换的衣裳,美丽的彩虹就是你的发卡.啊,大地!你多像一个慷慨的巨人,油黑的土壤是你健美的皮肤,为我们提供了美味的水果,飘香的稻谷啊,大地!你就是哺育了我们人类的母亲!仿写(二)大地巨人当我一个人做在沙滩上,望著远方辽阔的大海,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像成一位和蔼的巨人.他的衣服,是一块块的农田拼揍而成.衣服上的装饰,是那美丽的小花.高兴的时候,他就会和动物一起高唱.伤心的时候,天空就会下大雨,把人都淹死了.巨人和善的对待我们,让我们在他身上,开发土地,快乐生活,我们也要好好珍惜他,爱护这片美丽的大地.板书设计:7、大地巨人和蔼博大宽广教学反思:8、大自然的声音学习目标:1. 学会10个字及相关词语,认识5各1字.2.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4.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1. 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2. 课文重点是二至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难点:1. 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地内容及在段落中地作用.2. 了解课文描写地方法,体会作者地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在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风声,水声,动物声音,并学着模仿。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及相关词语,认识5各1字。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播放一些自然界地声音)你们还想听到哪些奇妙声到课文中去找一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 同座互读,正音.3. 检查自学生字情况,重点指导读好”柔,诉,敲”,区别”呢,量”是多音字.4. 小组读书比赛.5. 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三.课堂练习1. 观察字形,说说你的发现?2. 师提示重点字的关键笔画,学生练写.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1、游戏:找朋友.2、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二、精读课文主体感知.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那种声音,为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3、全班交流.第二,三,四段构段方式相同,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段落重点指导,教师通过引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帮助学生体会声音的特点,初步了解这种总分的构段方式.其余两段由扶到放.(注意象声词的读法,边读边想象描绘的意境.)4、朗读全文,尝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背诵.5、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相关段落.三、作业设计:照样子写词语:1.滴滴答答( ) ( )( ) 2.哗啦啦 ( ) ( )( ) 3.淙淙 ( ) ( )( ) 四拓展新视野:1.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妙地声音,试着像书上这样记录下来.写一段话.( )也是大自然的( ),他会在( )。2.倾听森林狂想曲,感受大自然音乐之动态美。板书设计: 风8 、大自然的声音 水美妙 动物教学反思:9、五彩池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铺展、凝结、折射”等词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2通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朗读感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指导学生进行“五彩池成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同伴协作的能力。3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了解五彩池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2、3、4自然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2、了解五彩池的奇异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准备:1、五彩池的风光资料片。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3、投影仪;三棱镜。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意。2、朗读课文,通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朗读感受的训练。一、实物投影,导入新课1、教师放映几张五彩池的风光资料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2、请学生回答,并问是怎么知道的。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到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五彩池去看一看。(教师板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各抒己见,交流资料。1、学生介绍你所了解的五彩池。2、教师做适当补充。五彩池在四川的黄龙风景区。黄龙风景区与九寨沟风景区一样,同为川西北高原上耀眼的明珠。199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五彩池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1、学生通读全文,想想五彩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讨论课文记叙的顺序:说说课文先讲了什么,有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先讲了五彩池的传说,接着讲它的形状、颜色、成因;最后总结全文)四、学习字词、扫清障碍1、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可通过讨论,查字典等多种学习方法。2、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应注意的字型及字音。“灿”是平舌音;“矗”是翘舌音。3、让对本课词语理解没问题的学生当“小博士”,站在台前,谁有不理解的词向他提出疑问,博士作答。教师可适当点拨。五、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进行“五彩池成因”的探究。2、引导学生了解五彩池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一、复习激趣,引入新课1、简要复习本课写作顺序。2、告诉学生学完本课要为五彩池写出几条广告词。看谁写的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精读深思,理解内容。(一)精读重点段1、找出文章的重点段(24),这一部分写什么?(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2、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讨论题:(1)课文写了五彩池哪些特点?画出有关词句,旁边作批注。(2)五彩池池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3)这一段中运用了哪些比喻句,请找出来读一读。(4)说说每个比喻句都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归纳。4、学生质疑问难。5、利用三棱镜演示折射,进一步理解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石笋各异,阳光折射;二是花木倒影。(二)学习首尾段1、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五彩池在哪里?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奶奶讲的故事?(2)课文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到了那里,你会怎样想?三、美文美读,整体赏析。1、学生有感情品读好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2、小组赛读,最后试着背诵打比方的句子。四、作业设计:1、向父母介绍五彩池,并说颜色变化的原因。2、摘录文中你喜欢的词句。3、比一比,再组词。仑() 瑶( ) 拇( ) 碟() 瑚() 柠( )仓( ) 谣() 姆( ) 蝶() 湖() 泞( )4、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腾云()雾()山遍野 五光十( )树木( )草5、用直线恰当地连接词语。昆明湖静得像一块碧玉金黄色池边像仙境一样池底的水就像不平的折光镜彩灯喷泉又像一圈彩带昆名湖绿得像一面镜子 6、按课文内容填空。原来池底长着许多_,有的像_,有的像_,有的像_,有的像_。石笋表面凝着一层_的石粉。阳光_,石笋就像_,把阳光_色彩。五、拓展新视野。学写广告词再次欣赏五彩池的投影片,人人为五彩池写广告词。老师也准备一句:人间仙境何处寻,请君漫游五彩池。板书设计:数量(多)五彩池美丽而神奇形状(奇)祖国山河美颜色(美)教学反思:古诗诵读敕勒歌教学目标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教学准备:读古诗5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质疑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四、小结五作业设计:1、最后一句诗是写风吹弯了( ),显露出( ),生动地表现了这里水草( ),牛羊( )的景象。2.说一说下列诗句的大意。天似的穹庐,笼盖四野。( )风吹草低现牛羊。( )六、拓展新视野: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板书设计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课后反思: 语文乐园(三)教学目标:1、认识一到十十个数字的大写2、认读四字词语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3、抄写背诵名言警句4、朗读小诗5、认识比喻句6、口语交际秋游7、习作教学重难点: 1、 正确默写名言名句。2、 学会运用四字词来表达大自然美景。3、 能写好作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读准字音。2 流利读准四字词,了解它们的意思。3 写一写,背一背名言名句。教学过程1、复习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打开书,自己读一读,你会发现数字的另一副模样。3、小结:这些是大写的数字。4、指名读,齐读。二、认一认,读一读。1、自由读,不会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2、读给同座听,相互评一评3、指名读字,正音4、开火车读词。5、自由读,边读边想象。6.拓展新视野: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大自然的四字词。奇峰突兀 山清水秀 依山傍水 海天一色 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银装素裹 旭日东升 皓月千里 草长莺飞 姹紫嫣红 丹桂飘香三、写一写。背一背1、指名背诵学过的名人名言。2、自己读3、请人读,正音。4、读后说一说。5、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难字,指导书写。满谦焉6、学生练写7、写后背一背8.拓展新视野:读读下面的名言警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谦逊的人常思已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谚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四、作业设计:1 、填写词语。大漠( )( ) 惊( )骇( ) 参天( )( ( )( )嶙峋 鬼( )神( ) 海( )蜃( ) 2 、写句子。满招损,( )。( ),必有我师焉。尺有所短,( )。板书设计: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大漠孤烟 古木参天惊涛骇浪 海市蜃楼怪石嶙峋 鬼斧神工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小诗。2、认识比喻句,并学写比喻句。一、读一读读诗比赛1、自己读,做好小组比赛的准备。2、小组读,评出本组冠军。3、小组冠军读,读后评4、说说自己的体会。二、探究和发现1、读一读,读正确。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说说自己的发现3、找一找课文里的比喻句。读给大家听 4、写一写学生自己写比喻句写后评一评。 5. 拓展新视野:背一背下面的比喻句。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 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她高兴得嘴角上翘,变成一弯月牙儿。柳树的枝条就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一样。 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弯弯的小河像一条彩带似的向远方飘去。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无数只眼睛似的一眨一眨的。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三,作业设计:1、仿写: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成族的珊瑚。2、朗读下面的小诗。夏天爱什么 秋天喜爱 把树上的黄叶抖掉, 冬天喜爱 给小河贴上冰的封条, 春天喜爱 撒处处花花草草, 夏天喜爱什么? 只有我知道。 我知道 夏天爱吹口哨。 你听: “知了知了” 一只蝉儿, 一只口哨, 吹得多么热闹。四、板书设计:拓展的比喻句 小诗:夏天爱什么?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秋游教学要求:1感受秋天的美丽、迷人,真诚赞美秋天。2通过讨论交流,设计出组织秋游的方案。3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主动表达、主动交流,进一步培养口头表达等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拓宽口语交际层面。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美景的图片或其他信息。2录像带、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感知秋景,激发秋游欲望1、谈话导入。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枫叶似火,硕果累累。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捕捉到了不少秋天的信息。下面就把你们所捕捉到的“秋的一角”和同学们共享吧!2、学生交流。到讲台前向大家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秋景的图片、照片、采集的各种声音口头介绍。介绍图片的来历、描绘图片中所展现的美景、说说各种声音传达给人们什么样的信息等等。3、播放录像。 谈话。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心里也痒痒的,前些天我也用摄像机捕捉到了一串秋的足迹。播放一组录像,录像中拍摄的是秋天的果园、农场、郊外的美景,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引导赞美。经过刚才的一段交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学生自由赞美秋天,引出“秋游”。(板书)二、创设情境,提供交际机会1、谈话。大家都想去秋游,但秋游必须得到学校大队部的批准。如果让你代表班级向大队部提出口头申请,你准备怎么说呢?2、小组讨论,形成基本观点。3、角色扮演。由一名同学扮演大队辅导员,另一名同学当班级代表进行口头申请。尽可能多请几组。三、激发兴趣,分组设计方案1、激趣。为了让同学们更真切地感受秋的气息,经学校大队部批准,年级组准备组织大家出去秋游,并在全年级征集优秀活动方案。2、在组织秋游之前,我们需要对哪些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师生自由讨论。将师生意见加以概括:a选好最佳时机;b确定秋游路线;c组织丰富的活动;d需备哪些物品;e希望有何收获。3围绕上述问题,将全班分成6个秋游小组,分组讨论,设计出各自的秋游方案。要求:(1)小组内充分讨论,集中组内所有人的意见,选出最佳方案。(2)各组设计的方案要具有创造性。(3)各组可将方案列成简单的提纲。四、集中评比,确定最佳方案1从每小组各选出一人和老师一起组成评审组。2各组推荐代表到讲台前陈述各自的方案,组员可自由作补充发言。3评审组及其他组对每组的方案提出质疑,要求其答辩,双方展开讨论。4评审组给各组的方案打分,选出最佳方案,全班再共同完善。【板书设计】 秋游看看说说想想制定秋游计划秋游的时间秋游的地点 秋游的准备 秋游的活动内容秋游后的成果展示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习作:我去过的地方要求:可以写自己常去的地方,可以写你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最美的地方,也可以写你最想去的地方。一、导言激趣:1、你们想知道我去过哪里吗?咱们一起去看看吧!2、课件演示。欣赏了我去过的地方,那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呀?二、明确习作要求。1、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呀!那这节课就把我们去过的地方写下来吧!2、齐读课题。3、课件演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吧!4、那我能在习作里既写常去的地方,又写最远的地方,还写上最美的地方呢?三、练习说一说。1、要是让我写这篇习作,我就要写最吸引我的广西桂林。2、那你准备写什么地方呢?3、这个地方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在互相说一说。4、学生互说,教师巡视并参与交流。5、指名说。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评价。6、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可真好呀!能把最吸引人的地方说出来!7、范文引路:风景如画的农村 夏天到了,妈妈带着我到风景如画的乡村去游玩。我们来到河边,看见远处山脉连绵不断,峰峦起伏,争雄似的一座比一座高;小鸟在空中飞翔,啁啾矫婉地啼叫着好像在唱一曲赞歌;池塘边的柳枝随风摇曳,好像在向我们招手。(略写远处山脉、空中小鸟及池塘边的柳枝。) 池塘里盛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荷花的花瓣围着一个圆圆的、淡绿色的莲蓬,花瓣顶部是深红色的,渐渐往下就是粉红色的了。荷花旁边有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活像一个熟透了的大桃子。荷花周围尽是撑开的绿伞似的荷叶。(详写已开的荷花和花苞。)鸭妈妈带着小鸭,一会儿潜到水里,一会儿躲到茶叶后边,好像在捉迷藏。(“潜”、“躲”把小鸭子那逗人的情形表现得惟妙惟肖。) 走进了美丽的乡村,就像走进一幅美丽的画,使人留恋忘返,让你深深地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四、动笔写习作。1、我们的老朋友乐乐也写了这篇习作,他是怎样写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课件出示。教师提示习作作文格式。3、学生在音乐声中提笔习作,教师巡视辅导。板书设计:方法提示: 注意顺序,做到言之有序。 抓住特点,做到说写具体。仔细观察,做到言之有物。展开想象,运用比喻夸张。眼中有景,色形声态神变。心中有情,喜欢热爱赞美。提纲提示:首段:介绍去过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和说说它总的景色特点。中心段: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具体描写。 结尾:自然收尾或感受结尾。课后反思:第五课时一、教师选择典型的习作进行讲评。二、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修改。三、誊写作文。四好文欣赏:秋天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正是秋游的好时光。10月9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老师带着我们去中山舰博物馆游览。 到了目的地,同学们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山丘,山丘下面是一个美丽的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映出岸边树木的倒影。同学们惊叹道:“哇,太美了。” 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博物馆外面的射击、射箭的位置,射击游戏,我射的是3环,当然有人射得比我好,可我觉得自己已经不错了哦。射箭游戏,我虽然没射到,可是我已经尽力了。 这时,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烈士纪念碑前,据老师说,纪念碑下面是烈士的遗体。我看了看地上,发现有许多鹅卵石,我想:这鹅卵石是烈士们的屋顶,谁要是拿了一块鹅卵石,谁就相当于把烈士的屋顶毁了,在下雨的时候让烈士们受雨淋。 我们终于可以进博物馆了,一进去,我们就看见了一艘大船,大家称作为“中山舰”。这艘船长十几米,宽大约也有十来米,好像一轮弯月。听说,孙中山古时候就住在这艘大船里,船上还有预防掉水的道具呢。我们围着船转了一圈,我发现船身有一些破洞,我想了想,可能是当年孙中山带着战士们打仗时被炮弹打破的痕迹。我们接着往里走,又看到了许多古时候的餐具、刀、枪、炮弹、地图,真是太令人难忘了! 哦,我们要走了,我又回头看了看中山舰博物馆,似乎看见了孙中山举着旗帜带领战士们一起打仗的情景,我一定不会忘记这个地方的。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