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4295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A、18cm B、30cm C 、0.7m D、1.5m2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错误B.误差是不按实际要求产生的。C.误差是可以消除的。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3温度计下面包着一团棉花,它的示数与当地气温相比()A、偏高B、相同C、偏低D、无法确定4用一把准确到0.1毫米的游标卡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1.243厘米,若改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钢尺去量这个物体,则测量结果是:( )A,0.11243米;B,0.1124米;C,0.112米;D,0.11米。5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总是与物体的体积有关;B,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体积大的物体,质量就大;C,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形状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D, 一个物体拿到月球上后,质量就变小了。6将烧红的铁块突然丢入水中,水面冒出“白烟”,是因为 ( )A.水迅速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迅速升华形成水蒸气C. 水先迅速汽化形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D. 水先迅速汽化形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凝华形成小水珠7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 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馅化,8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A.石英、玻璃、金属 B.冰、食盐、金属C.松香、水晶、金属 D.海波、金刚石、沥青9如图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是( )A B C D10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内放着盛有80OC热水的大试管,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内的水将( ) 升到OC而沸腾 升到OC不能沸腾试管内水温保持80 OC不变无法确定111的水结成冰后( )A.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体积变小,密度变大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12.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铅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的水中,则杯中水面升高较多的是()A.放铁块的B.放铅块的 C.放铜块的D.三者都一样13下面哪种现象是升华?( )A,将水淋在烧红的铁上,水很快变干 B, 将固态的碘加热,碘变成紫色的气;C,冰熔化成水后再变成水蒸气 D, 在手擦一些酒精,酒精很快就变干。14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质量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B, 铁的密度不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都一样大;C,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D, 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15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2:1,甲、乙金属密度之比应为:( )A,1:3;B,4:3;C,3:2;D,3: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3吨=_千克=_=毫克; 150mL=_L=_cm37.8克/厘米3=_千克/米3; 1米=_微米。2测量物体的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_,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_和_两部分。3常用温度是根据_制成的。4在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几种状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_。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需要_热,但_保持不变5比较酒精、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选填高或低)温物体,这是因为_ _,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温物体,这是因为水银 _.6.穿着被雨淋湿的衣服,容易着凉感冒,这是_ _而引起的 冬天揭开热水锅盖有白气,这是_ _的缘故7 冬天用嘴向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这是 _ 现象, 热;而平时用嘴向手吹气,则使手一阵凉爽,这是 _ 现象, 热(填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8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_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9一瓶水倒掉一部分,则剩余部分的水的质量_,体积_,密度_10用冰块来冷藏食物的时候,把食物放在冰块的_效果较好(填“上”或“下面”)。11一块1厘米厚的铁板质量是3.16千克,它的面积是_厘米2 (铁的密度是 7.9103 千克/米3)。 0.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千克(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三 、识图、作图(13分)1测量体温用的是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是从 C到 C,它的最小分度值是 C,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_2如图2所示甲,乙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和 100010101020201010002020101010如图1 甲 如图2 乙 如图3 3如图3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得出_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这种晶体在90时处于_态,加热6分钟时该晶体处于_状态。4 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这三种物质中,_可能是同种物质,_的质量一定比_的质量大四、 探究实验题(12分)1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图线由上图2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_加热_分钟后,水开始沸腾;_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填上升、下降、不变)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2用天平和烧杯测量盐水质量,若天平平衡时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烧杯和盐水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图填表012345克e 5克20克5克20克012345克e 20克 甲 图5 乙项目烧杯的质量(克)烧杯和盐水总质量(克)盐水的质量(克)数据项目烧杯的质量(克)烧杯和盐水总质量(克)盐水的质量(克)数据ab5040302010mlml3、如图所示,是测定某种不规则固体密度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043215g 20g10g5g c要求:(1)请按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序: _ (按照上图选择a、b或c)(2)该固体的质量为 克,体积为 厘米3,密度为 克/厘米五 计算题(15分)1把一块质量为8.1克的金属,投入盛有68毫升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到71毫升刻度处,该金属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2一只质量为200克的瓶子装满水时的质量为1.2千克, 则该瓶的容积是多少厘米3,若将此瓶装满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煤油时,煤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时在6升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5升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升问:(1)1000千克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2)该家庭每月节约用水多少千克?(设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以30天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二)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质量接近50克的是( ) A. 一个鸡蛋B. 一只鸡 C. 一个中学生D. 一头大象 2. 下列长度接近1厘米的是( ) A. 铅笔芯直径B. 食指宽 C. 手掌宽D. 小学生身高 3. 图1中,能用来测物体质量的装置是( )图1 4. 图2所示,表示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图2 5. 关于温度计使用时的正确放法,图3中表示正确的是( )图3 6. 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化成水B. 清晨在草上出现了露水 C. 铁块化成铁水D. 冬天室外的湿衣服变干 7. 为了保证飞机能在空中飞行,选用铝合金材料制作机身,因为这种材料( ) A. 质量小B. 体积大 C. 密度小 D. 密度大 8. 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吸热的是( ) A. 熔化、液化、汽化B. 液化、汽化、升华 C. 升华、汽化、熔化D. 凝固、液化、凝华 9. 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A. 下降B. 上升 C. 先下降后上升D. 先上升后下降 10.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烧开水时壶中冒“白气” B. 夏天,湿衣服晾干了 C. 冬天早晨,玻璃上出现“冰花” D. 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 11. “神六”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面时与空气剧烈磨擦,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为防止飞船返回时被烧毁,要在其表面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特殊材料的作用可能是( ) A. 材料坚硬,不怕热 B. 材料不传热 C. 材料非常光滑,磨擦小,产生的热量少 D. 材料熔化并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用而产生的热量 12.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凉,这是因为( ) A. 水的温度比气温高得多 B. 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 C. 人体热量一部分传递到空气中 D. 上岸后,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 13. 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份。为了不使糖汁在沸腾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使糖变质,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使容器内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B. 放在高压容器中加热 C. 缩短加热时间 D. 降低炉火温度 14. 用两种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小球,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中放三个甲球,在右盘上放两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 ) A. 甲球的密度是乙球的1.5倍 B. 乙球的密度是甲球的1.5倍 C. 甲、乙两球的密度相等 D. 每个甲球的质量是每个乙球的1.5球三. 填空题 1. 如图4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cm。温度计的示数是:_。图4 2. 如图5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一个粗心的护士没有将水银柱甩下,而直接用它去测量体温是37的病人的体温,则该温度计的读数是_。图5 3. 1m3的水凝固成冰后,它的质量是_kg,它的体积是_m3。 4. 寒冷的冬天,我们会在玻璃窗的_表面(填“内”或“外”)看到美丽的冰花,这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5. 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的方法使石油气变为液体储存在钢罐中的。 6. 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这是_现象。但在0以下冻冰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_为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 7. 图6为某种晶体熔化过程的图象。这种晶体的熔点是_,熔化过程经历了_分钟。在CD段,物质处于_态。图6 8. 写出下列各题中物态变化过程的名称。 (1)樟脑球用久会变小_; (2)擦玻璃时,往玻璃上呵气,玻璃表面会变潮_; (3)放在烧杯中的碘,一加热便出现紫色的碘蒸气,这是_现象;停止加热后,在冷却的烧杯壁上出现亮晶晶的碘,这又是_现象。 9. 在火箭刚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底部,底部的钢铁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工作人员在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就是水蒸气_形成的。 10. 最多能装500克水的瓶子,最多能装400克某种液体,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g/cm3。 11. 如图7是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两物质的密度关系应为:_(填、或);18kg的乙物质体积为_dm3。图7四. 实验题 1. 如图8所示,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平衡标牌)的左侧,这时应将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填“左”或“右”)。图8 2. 为鉴别某金属块的材料,先将该金属块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然后将它放进盛有水的量筒内,测出金属的体积。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以及量筒中水面先后的位置如图9甲和乙所示。该金属块的质量是_g,它的体积是_cm3,算出它的密度后查表可知该金属可能是_(填物质名称)。图9 3. 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 (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_的。 (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10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图10 (3)图10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_。 4. 星期天早晨,小涛正准备练习书法,刚刚把墨汁倒入盘中一半小辉和小刚来找他,他们就一起出去了,晚上小涛回家后发现盘中的墨汁已经干了,而没盖盖儿的瓶中的墨汁却几乎没减少。 (1)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请你举出一例:_。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请你对上面的猜想进行验证,提供的器材如下:一杯水、两块玻璃片、酒精灯、扇子、滴管。 (2)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需要的器材:_。 (3)实验步骤:_。五. 简答题 1.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冰的体积变大还是变小? 在物理小组活动的时候,小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如何变化?”小刚立即做出了回答:“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水结冰时的体积当然是变小的。”但小红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如果体积变小的话,那么冰的密度会变大,冰将会沉入水中。但事实上冰会浮在水面上,所以体积应变大。” 到底谁对谁错呢?小刚提出了通过实验去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在小药瓶中装满水,放到冰箱中使水完全凝固,然后看看冰面是下降了还是升高了,不就行了吗?”大家都赞同这个方法,于是他们立即动手实验。于是他们在小容器中装满水后放入冰箱让它结冰,结果发现冰面是向上凸起的。 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小明他们的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_ (2)这个实验经历了:A. 猜想与假说;B. 设计实验;C. 归纳结论;D. 进行实验;E. 提出问题。小明他们采取的步骤顺序是:_。 (3)这种现象会产生什么危害?请举出一个例子。 _ 2. 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为什么?六. 计算题 1. 一把汤勺的质量为35.6g,它的体积为4cm3,则它的密度为多少g/cm3? 2. 一个质量是1.58kg,体积是0.24dm3的铁球,问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已知铁的密度为) 3.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节水型洁具已逐步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5L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L。 (1)1000kg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 (2)该家庭每月可节约用水多少kg?(设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按30天计算)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 _,身高大约为165_ .(2)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_.(3)一瓶饮料的容积为1750_.(4)人体的密度大约为1.0103_2.电视台的气象播音员说:“今天淮北的最低气温是零下5度”,小明同学说:“这句话说的不完整”,你认为正确完整的气象预报应是:“今天淮北的最低的气温是_”.3.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行路难”中有一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其中“黄河冰”“太行雪”是由于分别经历了_、_物态变化而形成的.4.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1)80的酒精是_态;(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_(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5.冬天用嘴向手哈气,感觉暖和,这是_现象,_热;而平时用嘴向手吹气,则使手一阵凉爽,这是_现象,_热(填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6.一支读数是37.2的体温计,没有甩就先后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若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4、38.8,而经此体温计测量:甲的读数是_;乙的读数是_.7.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后是_.8.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如果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如果调节天平没有将游码放在左端“0”点,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填偏大、偏小、不变).9.大家常说的“铁比木头重”的确切意思是_.10.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_.11.冰的密度是0.9103kg/m3,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将_质量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2.一块金属质量为8.1kg,体积为3dm3,该金属的密度是_kg/m3,若将它切去1/5,测下部分的密度为_kg/m3.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二、选择题:(1、4、7、10题多选,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其余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物体具有一定体积的是()A.钢笔B.饮料C.煤气D.梨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1)(3) D.(3)(4)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把-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B.把水加热到沸腾,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C.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汽”,这是汽化现象D.电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由于钨的升华和凝华而造成的5.农村有一些“装神扮鬼”骗人钱财的人,他们有一手绝话:从翻滚的油锅中用手把鬼揪出来,其实奥秘在锅中的“油”中,上层是真正的菜油而下层是其它的液体,这种液体的沸点最有可能是()A.50左右B.80左右C.100左右D.200左右6.2008年6月3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湖南开始传递,“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手举“祥云”火炬传递了第一棒.“祥云”火炬的质量是()A.985tB.985kg C.985g D.985mg7.下列事物,质量不发生变化的是:()A.一块冰全部变成了水B.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了1/3C.将一块岩石从月球带回地球D.将铜条拉成铜丝8.运动会发奖用的金、银、铜制成的面积、图案及形状完全相同的奖牌,其中奖牌质量最大的是(金银铜):()A.金牌B.银牌C.铜牌 D.无法确定9.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量程和最小分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A.500mL 10mLB.100mL 2mL C.250mL 5mLD.50mL 2mL10.下列说法中利用纳米材料特殊作用的有()A.用纳米陶瓷制成的陶瓷不易撞碎具有一定的韧性B.为了装饰在墙壁涂刷了“立邦”漆,漆能吸附在墙上C.用胶水可以把两张纸糊在一起D.小雨天气羽绒装不易被水淋湿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1.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和夏天人站在通风处感到“凉快”,这两种“凉快”形成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有两把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的汤勺,一银一铝.怎样通过密度的特性来分辨它们.(银铝)四、计算题:(共15分)1.体积是20cm3的铜球,质量是89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请你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铜=8.9103kg/m3)(8分)2.如果砖的密度是2103kg/m3,一块砖的体积是1.4103cm3,那么一辆能装载4t的汽车最多能运多少块砖?(7分)五、实验、探究题:(29分)1.如图1所示,甲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则物块的长度为_cm.乙体温计所示温度是_.(2分)2.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主要步骤有: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分度值,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E.读取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数据.按以上步骤进行实验,合理的顺序应是_.(1分)3.下表记录了某物质熔化时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据此回答问题时间T/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温度t/ 60 65 70 75 80 80 80 80 85 90 (2分)此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判断依据是_此物质的熔点是_,此物质熔化的时间约为_min(2分)画出此物质熔化的大致图像(2分) 4.(4分)同学们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经长时间加热,水总不能沸腾,根据你现有的知识与经验,猜想两种可能的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原因一:_解决办法:_原因二:_解决办法:_5.(4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g) 休积(cm3) 质量/体积(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 4 松木2 10 20 0.5 (1)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与2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则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2)分析上表实验次数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3)将上表()处填充,分析上表铝块、松木两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得出结论是_.6.(5分)小明为了测量一块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如图2(1)所示;用量筒装入一定的水,测得水的体积如图2(2)所示;将金属块放入量筒的水中(能浸没),结果如图2(3)所示.请你将测量结果填入下面的实验表格中,并算出金属块的密度.金属块的质量m(g) 金属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 金属块和水总体积V2(cm3) 金属块的体积V=V2-V1(cm2) 金属块密度(g/cm3) 7.(7分)给你一些豆浆,请你自选器材,并设计实验步骤,测出豆浆的密度.(1)器材:_ (2)步骤: (3)表达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