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教学案例集.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3436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3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教学案例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学前心理学教学案例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学前心理学教学案例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教学案例集案例1。自闭症儿童有一个7岁男孩威威,不喜欢说话,课堂上课时,他独自一人在教师外走动,游戏时常单独,经常小朋友欺负他的时候,他只是哭泣但不告诉老师或其他人,怀疑有自闭倾向。他有一特点,喜欢在安静的课堂突然大声读新闻,广告内容,普通话很标准,记忆力很好。教育方法:上课时叫保育员在他的身边,以同伴的身份和他交流,经常和他说话。效果:上课时能够安静坐好听课,不会突然大声宣扬,和同伴有很好的交流,有不开心的事情也会告诉老师。点评:老师的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做的更好,他就是成功的,我认为孩子的自闭行为有以下因素导致形成:1. 与神经类型和遗传有关,还有后天的教养方式不当,父母过分关心孩子,把孩子关在家里,缺少同伴交往,导致物质丰富但是精神的缺乏,孩子内心的孤独内向,不合群。2. 有时缺乏大人和老师的关注,在与同伴交往时受挫,交往能力低下,导致胆小,自卑,缺乏与人交流的勇气。对策:1 .成人要帮助儿童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受欢迎的儿童有安全感,被排斥的儿童有孤独感和自卑,帮助孩子交上朋友,鼓励儿童自动把玩具借人玩,有好吃的与人分享,儿童与人建立了和谐关系,形成谦让互动礼貌的习惯。儿童在交往中有良好的感情体验,继而产生与他人交往的强烈愿望。2. 成人指导孩子的交往,很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孩子能够很好地与他人交流,交往的方式有语言和非语言,语言的交往能力是广泛深入进行社交的前提。家长应该强化孩子的语言交往功能,学会常用的语言交往,提高社交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象案例中的孩子普通话很好,喜欢阅读,本身就有很好的语言发展能力基础,如果能够加以利用,因势利导,那么孩子的交往能力就会提高。大人们要不厌其烦的鼓励儿童开口说话,消除儿童怕交往的语言障碍,是儿童大胆交往。案例2。幼儿妒忌心理实录(一):今天上午是美术活动,主要是涂色练习,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涂色要领:“上下上下,左右左右,不能出线!”晴晴喜欢东张西望,画得较慢,坐在其前面的祝雅早早地涂好了,祝雅高兴的把画拿给我看,上下坐位的时候不小心碰了晴晴的手臂,晴晴马上哭起来:“你为什么撞我?”祝雅连忙道歉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晴晴不听,噘着嘴告诉我:“赵老师,祝雅推我的手,我画错了。”一副很难过的样子。很快到了评价小朋友作品的时候了,我给画得快、涂得好的小朋友印上了一个小印章。“老师,朱柏恩还没画好!”晴晴抬起头,歪着小脑袋左看右看:“赵老师,祝雅把线条画在外面了,不应该得小印章。”“赵老师,慧慧画得不如我呢!”?事实上,晴晴到现在还没画好,她只是看到别人得到小印章心里不平衡。?实录(二):孩子们正在区角玩娃娃家的游戏,晴晴是理发店老板,盈盈是小食店老板,小朋友们玩得非常起劲。可当我到建构区观察时,他们那边吵了起来,冯皓铭哭着跑来拉着我的手“老师晴晴打我的头,她还抢了我的削笔刀。”“老师,给,这是他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还偷偷的藏在书包里。”(我们要求幼儿不能随便带小玩具、零食到幼儿园)晴晴边说边把削笔刀递给我,一脸得意。案例2。好动幼儿强强是标准的好动儿,他运动细胞很好,在家里总是动个不停,手摸着门框,就会像蜘蛛人一样爬上去;吃饭吃着吃着就会溜到桌子底下或到处蹦蹦跳跳,有一次他爬楼梯,不小心跌断了手,妈妈紧急送他到医院开刀、打石膏,但过了一周,他又故态复萌,不仅敲打石膏,而且有危险的大动作。回医院复诊时,在等待的二个小时中,强强成了候诊室最受瞩目的小孩,他跑来跑去,一会儿催妈妈带他去洗手间,一会儿又要去推诊疗室的门,可怜的妈妈只能在强强后面追着跑,哄着骗着想办法要他安静2秒钟。 专家的叮咛:引导孩子学习运动才艺,一起构筑梦想 大人看到好动儿通常都很厌烦,但换个角度出发其实“好动”也是一种天份,爸爸妈妈应该善用这种天份,让孩子充裕的精力发挥到正确的地方,长此以往或许将成为孩子终身的爱好。1、培养运动才艺,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体育场踢球、溜滑梯、跑步,或者设有儿童游戏的场所玩耍,帮他发泄过多的精力。年纪稍大,可以送孩子去学武术、网球、芭蕾舞等等,这也是让孩子发泄精力的好方法。比方说像学武术,每周三次每次两小时,那两小时中孩子得热身、出拳、踢腿甚至跳跃,对于好动的孩子其实是非常好的一种精力发泄。若孩子在武术上表现优异,得了许多奖牌,可以让孩子更有自信、有成就感。最重要的是,每次练完回家,他的精力放尽,自然就会静下来和爸爸妈妈一起享受家庭中比较静态、悠闲舒适的生活。2、去欣赏孩子的好动,孩子之所以好动,是因为他天生就是有“好动”的恩赐,这并不是坏处,像舞台上唱歌跳舞的天王天后、国内外知名的运动员,天性中多少都有一些好动的因子,爸爸妈妈应该好好引导孩子将这股能量运用到正确的地方,并一起构筑梦想。一来是让他精力有处发泄,二来是因材施教。面对这样的孩子,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使他安静、如何拘束他上面是非常可惜的,就像宝物被草绳绑住一样,因为你很可能扼杀了另外一个充满天份的小姚明或者是小甜甜布兰妮。案例3。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皓皓妈妈带着皓皓去参加幼儿园同学的生日派对,为了这个party,皓皓特别让妈妈帮他精心打扮成一个小绅士,皓皓之所以这么在意的装扮,是因为自己喜欢的同班同学小涵也会参加这个party。但很糟糕的是party已经开始了很久,可是小涵却一直没有注意到皓皓,仍然在小涵妈妈旁边与其它同学玩,这时皓皓突然发起飙来,冲过去把小涵推倒并不断哭闹,还在自己妈妈和小涵妈妈面前大喊大叫说小涵若再不理他就要打小涵,俨然一付“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的儿童版,害得两位妈妈都很尴尬。皓皓妈妈虽然不断安慰、教训皓皓,但皓皓却越哭越大声,就是要小涵跟他玩。专家的叮咛:把自己想象成小太阳或开心果,就能很自然的跟别人相处 皓皓的表现其实是不懂得与人相处的例子,相对于某些不知道如何和其它同龄人相处的孩子,有些小朋友天生就是EQ情商高手,在游乐园溜滑梯、到超市买东西、到主题乐园排队,他都能认识一些新朋友,并和新朋友们们玩得很开心。这些人气很旺的小朋友,即使年纪很小,他也知道出去玩时可以和其它新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零食,所以总是会有一大群同龄人围在他身边热热闹闹。这种高EQ其实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和爸爸妈妈的教育很有关,若自己的孩子天生就比较害羞、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和别人一起玩,爸爸妈妈要如何协助宝宝培养高人气的特质呢?1、对别人要和善,俗语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善、对别人好,像上述皓皓的例子,妈妈可以教孩子和善的邀请小女生一起玩,或帮小女生服务等。儿子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母亲可以给他意见,教他怎么做,而不要一味的斥责小孩胡闹或漠视他喜欢那个小女生的感受,这样只会使儿子更闷更急。2、做好自己就好,有些孩子就是比较安静,比较不愿意去跟别人相处,面对这样的孩子其实不需要勉强他去跟别人社交。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只要他做好自己、有自信,在有人需要帮助时,能不自私的发挥自己特长去帮助别人就是很棒的了。3、把自己想象成小太阳,爸爸妈妈的身教是很重要的,如果爸爸妈妈在和朋友、亲戚间的相处中常常扮演着乐天健谈、开心果的角色,常常带给别人欢笑、快乐与温暖,而且碰到人际相处中争吵、尴尬等不好的情况,爸爸妈妈也能表现出气度从容地面对,对于孩子也将是很好的模范。案例4。面对孩子撕坏的书近几天,帆帆每天都拿着几页图书,确切的说是从我们班的书上撕下的,丢在空中,见其落下后,又捡起来再丢再捡最后将它小心翼翼的折好放在自己的衣兜里。一开始我见到这种情况对她说:“帆帆,你看书被你撕坏了,它多疼呀,而且,别的小朋友想看也看不到了,帆帆最乖了,不撕书了好好看书好吗?”可是几天过去了不仅不见效,而且有的孩子却还跟着她学,我翻看了有关的书籍了解到这是小小班孩子的特点决定的。虽然在成人看起来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在她们看来却是一种探索,她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很高的好奇心,希望了解周围的世界,作为老师应该原谅她们的这种“破坏行为”。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怎样走进幼儿的世界去了解幼儿的心理需要,并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和教育,实际体现着教师不同的儿童观。人们常常把教师誉为园丁,而每个孩子都象一粒种子,每粒种子都不尽相同。教师这个园丁所面对的种子更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富于个性的。于是针对孩子的情况我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以消除她们的这种行为。如:“书中找宝贝”,我把孩子喜欢的动物卡片、饰品等,夹在书里,然后让孩子去找,孩子一翻开书,发现他喜欢的小宝贝时,会高兴地笑个不停,还抓住我的手说: “老师,看!那惊喜的眼光分明在告诉我:书中有宝贝。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活性。“书上有宝贝” ,孩子能主动地在书中寻宝后,我便开始引导孩子:观察图书的画面,如:小猫在哪里?到书中去找一找;小狗在哪里?快把它找出来。孩子不等我的话说完,便认真地“乱翻”一遍,看见了所要找的小动物,那高兴惊呼的样子,不能用语言来形容。“闪电记忆” 出现一张画面,画面内容可为一图一物,三至四张后问孩子,都看到了什么? 这样做既培养了孩子的记忆力又培养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对孩子理解画面的内容打下基础。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及时捕捉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如:有一次,徐进谦去动物园玩后说起大象。有些孩子便和他一起讨论起来有的说:象鼻子长长的;有的说:象的耳朵特别大;象的大腿那么粗看到这一切,我马上找来一些有关大象的画片和图书,孩子看了大象的图书和图片,特别高兴。另外我还故意选择被孩子撕坏的图书给他们讲故事,当讲到“三只小猪”中小白猪被大灰狼追的时候,没有了,孩子们都很着急,这时对孩子进行爱护图书的教育,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告诉我说,要爱护图书,不能再撕书了等等。渐渐的孩子不仅撕书的现象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而且,看书后还能收放的整整齐齐。案例5。幼儿基本信息:尚杨,男,5岁爱哭闹每天早上来幼儿园,尚杨小朋友从不象别的小朋友那样高高兴兴地走到老师面前问好。每次不是搂者妈妈的脖子就是拽着妈妈的衣服不放并且大声的哭闹着。有时妈妈就再带他出去玩一会再回来,但他还是不肯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哭闹着不肯走进活动室。每次都要老师和家长费很大的工夫才让他的妈妈离开,然后就一言不发了。自我封闭尚杨今年5岁,是从小托班直接上的中班,他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小脸,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小男孩,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忍不住会去逗逗他,但是,一会儿人们就会失望的走开。尚扶扬有点“自以为是”,他不能与别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对别人的话从来都是“听而不闻”,不看不睬不反映,对老师及小朋友的问话不予理会,双眼无神地对着一个地方发呆,沉默寡言,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咬手指头尚杨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也许说别的小朋友不喜欢和他一起玩更准确。每次区域活动,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的到自己喜欢的区角去玩,而他自己呆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一言不发,咬着他的手指头。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在自己喜欢的玩具前尽情的玩耍,只有他一个人站着或是坐在一个地方咬他的手指头,这好象成了他的一种习惯 。他对所有的东西好象都不感兴趣,也没有想着去玩一会的欲望,只是呆在自己的世界里。案例6。孩子脾气暴躁怎么办李某某,男,今年6岁,学前班学生。父亲在政府部门工作,母亲是一个中学老师。该幼儿平时比较积极大胆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喜欢动手操作,唯一的缺点就是脾气暴躁,有时会无缘无故大发脾气,很吓人。有一次上课,老师发现他与同桌的小女孩眼泪汪汪的,就问:“某某,怎么了?”他说他刚才抢她的东西。老师就说:“李某某,你怎么能”话还没说完,他站起来把桌子掀过一边去,并说幼儿园不好玩,要回家,大吵大闹起来,老师也拿他没办法,最后请来他妈妈,妈妈把他领回家,经过个中午教育,下午来园后他就自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道歉。据他妈妈反映,他从小就脾气爆燥,有时大人也敢打,但爸、妈都不是这种性格,也许是他妈妈怀孕时家里发生不愉快的事,一直心情不好的缘故。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把他这种脾气改正过来。案例7。幼儿基本信息明明,男,4岁从小班下学期开始,喜欢随意下位,自控能力较差,喜欢与班上此类型的幼儿调打,老师说的话往往不听,喜欢对着干,如果老师因此批评了他,他会在任何时候以大声尖叫,或是怪声来进行反抗。例如,在吃饭时,需安静进餐,如果老师此时提醒他不能讲话,等你走到其它组时,你将听到尖叫声,明明小朋友还喜欢在任何时候随意拍打小朋友,每天都会有很多小朋友告他的状,还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措施:与此幼儿交流,跟他讲道理,与他妈妈交谈,询问他在家里的表现,有时对他的态度也挺严厉的,跟此幼儿一同游戏,并询问他最近是不是不开心,为什么?能干时表扬他。案例8。幼儿基本信息:伟伟,男,5岁从入学起到现在都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孩子,他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喜欢打小朋友、抢东西、看到东西就拿、越是有家长在就越调皮,不听老师的叫唤,也不喜欢老师表扬、喜欢帮老师做事情,大家都在休息,一分钟不到他就开始想办法怎么去欺负小朋友,每几分钟就会有小朋友告诉我他打人,抢东西等等。批评来说对他没有影响,还会很得意,还会欺负新来的老师,脾气爆燥。措施:跟幼儿沟通,让他知道打人、拿东西是不正确的行为,多表扬他,让他觉得老师在关心他、注意他,在玩游戏时尽量找一些工作让他做,比如当小裁判、帮老师拿东西呀,休息时让他当小老师看谁没有休息。经常跟他聊天,问问他喜欢什么,长大要干什么,当他犯错误时严厉的批评他,然后再改变态度亲近的和他讲道理。结果:成效不大,当时有效的,不过几分钟后又是一样了,全园没有一个老师不头痛的。案例9。“龙峥组合瓦解。” 龙龙力大,声高、能言擅辩,爱捣乱;峥峥身高体壮,吃饭胃口大,运动最勇猛,自由活动声最高。和我班的龙龙组成“龙峥组合”,哪里就有他们,哪里有纷争。小朋友怕他们,家长烦他们,居然成了班级“明星”,常挂在同伴嘴边,常围在老师身边。在一次集体舞教学中,我发现龙龙和峥峥都喜欢跳舞,尤其是峥峥。能听着我的指挥遵守舞蹈课的常规,而且认真学动作,积极地在同伴面前表演。在表演小孔雀的时候,表现出柔的情感和美的姿态,与同伴合作交流时突现出本质的友善。我好惊喜,认认真真的表扬了他们,告诉他们:“孔雀妈妈喜欢所有的小孔雀,不管他们跳得舞蹈怎么样,只要他们认真学,和其他小孔雀团结,友好交往,都是可爱的小孔雀。舞蹈可以让小朋友变得美丽变得可爱。”慢慢地,慢慢地,他们从喜欢舞蹈到喜欢其他的集体活动,龙龙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擅自离开了,峥峥能专心听讲1520分钟了,还当上了“小班长”。,爱惹事生非的“龙峥组合”终于瓦解。案例10。“睿杰说话了”打从我接中一班到现在,很少听到睿杰说话,沉默几乎是他的代言。午睡时尿床了不吭声,吃饭呕吐也不说,什么事都由同伴或者家长包办。在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一书中,一位教育家这样说道:“内向不是一个错误,只不过内向的孩子不太合群,显得不那么热情而已”。如果把他孤立或排斥在外,无意中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老师,必须接受内向的性格。如果遇到一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就一定要接受这个事实,一定要让他知道自己是受欢迎的,这很重要。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区域中安静的游戏,我发现外面的音乐角一个人也没有。于是,我暗示到:“外面的音乐角谁愿意去玩啊?”可是没有人理睬,也许是幼儿光顾着玩游戏没有听见吧,于是我耐心地提高了嗓门:“宝宝们,今天谁愿意去当小小演奏家啊?”这时,胡童飞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的响应了,要求去音乐区去玩。音乐角的游戏开始了。从窗口望去,胡童飞等几名幼儿都在敲敲唱唱,可是一会儿敲打不见了,我就到阳台上了热情了问:“朱丽霞,你来和音块宝宝玩一玩,我欣赏一下。”于是她拿了5个颜色排了一排,敲了起来,但是不太熟练,“哦,敲的真好听,我也来试试!”我按照她排的顺序很流畅的敲了起来,于是她也学我样子又重新玩了起来。在旁边的胡童飞迫不及待的要向我展示:“孔老师,这个我也会的,我来给你表演一次好吗?”说完,他很快速的排好颜色卡片,熟练的边敲边唱。在一番表演鼓励以后,我发现钱何宇在没有摆了好几排颜色卡片在敲,于是我走过去问:“钱何宇,你来给我敲敲看”,我发现他敲了半天都没有敲对,几次下来都没有成功,不是音块敲错了,就是手嘴演唱不一。辅导过后他们几个继续游戏。案例11。自虐行为蒙*小朋友是我们班(学前班)上的一位6岁的男孩,他聪明懂事,自尊心较强,性格有点孤僻。他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常在外工作,很少回来。自虐行为1:在课间活动时,他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不小心打到了一位小朋友的肚子,其他小朋友见状,与被打的小朋友一起跑回去告状。我批评了他,并告诉他应该与小朋友团结友爱,好好的玩。他受批评后,低着头一言不发,嘟着小嘴,眉头紧皱,一会儿,铃声响了,我正在上美术课,他便拿出水彩笔涂抹自己的额头,用手指捏自己的胳膊,小朋友见了都笑他像丑八怪,于是他又用头拼命的敲击桌子。我立即阻止他的行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不回答。许久,我也就叫他先出去,自行洗净自己的脸。自虐行为2: 在一次数学课,他因做错了几道题,我就批评了他不认真,让他再写过。他边看作业边吗自己 :“我怎么那么笨!笨死了!我真笨!我怎么这么不认真?怎么简单还做错。”分析原因:蒙*小朋友自尊心较强,性格孤僻。受批评后,不能正确对待,正视自己的错误,而是通过行动上,语言上责备自己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同时,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案例12。不爱上幼儿园的孩子6岁的小男孩乐乐,在幼儿园特别的调皮,曾被其他孩子欺负,也曾被老师惩罚?不能到睡房午睡,只能在教室午睡,乐乐渐渐拒绝上幼儿园, 乐乐的妈妈对儿子的现状很担心,在和老师交谈并达成一致后,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幼儿园当班,观察后发现乐乐在家里和幼儿园判若两人,上课的时候会突然握紧拳头,尖叫,早操时候动来动去的,吃饭时候吃得慢、着急,被说两句就哭了,睡觉时候要安抚很长时间 。案例13。新生入园懒惰心理 季程好小朋友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刚开学时,她还很嫩,很爱哭,因此,我们特别宠她,特别照顾她。连脱裤、穿裤都是在我们的帮助下完成。一连过了两个月,我们认为孩子们有能力自己穿裤脱裤了,不过就季程好小朋友还是很习惯的一直对我们说:“老师,我要小便。”我常说:“好的,你自己脱裤子吧,季程好现在长大了,可以自己脱裤子了,对吗?”可是她把我们的话当作耳边风,还是一直站在那里,一直这样等着,希望老师能帮他脱裤子。不过最后看她还是站着不动,我们还是无可奈何的给她脱了。 就这样几次以后,她用同样的招术得到了我们的帮助,这样下去一定会形成孩子极大的依赖性。并不是为她好,而是害了她。因此,我们两位老师商量了下,最后干脆硬下心来,谁都不帮她。虽然有几次她还是无可奈何的自己脱裤子、穿裤子,但是后来发生一件让我们都意想不到的事情。结果,她干脆不告诉老师要尿尿了,直接尿在裤子上。从那以后,她也经常被她奶奶批评。她奶奶也经常跟我们说:“老师,请你们帮她脱裤子吧,她穿的多,脱不掉的。”当时我的心真的一阵冰凉。 要想改变这个孩子,我想,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还是要慢慢的来,让她逐步接受老师的要求才是最理智的方法。最后,我们即满足了她的要求,又提出新要求,我们帮她脱外面比较厚的裤子,她自己脱里面的裤子。同时在她成功后进行表扬,她也在老师的表扬下逐渐喜欢自己穿脱裤子了,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在季程好有飞速进步时,我也找了她奶奶进行了交流沟通,希望能进一步得到她的帮助,告诉她在家里也要给予季程好自理的机会,并加以表扬,使她感觉家里跟幼儿园里都感觉她很能干,体验自理的乐趣。案例14。幼儿轻度自闭症案例 插入大班时家长介绍自己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希望老师多关照。当时,浩天哭着要回家,我们认为是环境陌生的原故,很正常,可一天活动下来,发现浩天各方面发展都比同龄的孩子落后,特别是语言表达只有3岁孩子的水平,只能用单词句、电报句,老师、幼儿都无法跟他沟通;小朋友们在上课,浩天自得其乐,手舞足蹈;思维有某种定向趋势,如饮水必须烧着开水,谁要是关掉,那他一定要去打开;不到午睡时间,浩天是决不肯到午睡室里去的;再有浩天对环境的适应特别差,不愿离开教室,到操场上做操都哭着要回教室,别说到社区散步了,但浩天基本生活能力还是具备的,如能处理大小便,分清自己的生活用品,会自己吃饭,仪表整洁等。 当即查阅幼儿健康档案,智力检查页码上标明DDST检测结果不合作,建议到省儿保脑科做进一步检查。 根据初步临床诊断和经验标准判断浩天属重度心理障碍,应及时做好转介工作。 又观察了四天,觉得情况比较严重,可浩天的父母再也没有露面,都是浩天的奶奶来园接孩子,只好主动打电话约家长来园一趟。 第九天,浩天的奶奶来了,出于保密,尊重原则,请家长到午睡室单独交流,诚恳地向家长了解体检时医生的建议和家长的打算,家长一再强调孩子是7个月早产,发育肯定比别人迟,浩天的爸爸小时候也是到了5、6岁才会说话的,可能遗传也有关的。我还是诚恳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家长能为孩子健康可能争取时间,临走时家长也答应有空就去省儿保看看,本着尊重当事人自愿原则,我只能等待。 三个月后,北京师范大学沃建中博士来园指导工作,在沃博士的联系下,征求家长同意,我陪同家长一起为孩子做脑功能测试,三个多小时的测试,因孩子不合作宣告失败,测试员要告诉家长孩子有轻微自闭可能,遗憾的是:家长还是没有高度重视,建议家长及时做麻醉状态下的脑神经检查。一年很快过去了,孩子到了入小学的年龄。我心里一直很牵挂,八月中旬,我打电话随访,家长告知浩天在省儿保及心理专家诊断,为轻度自闭症,语言障碍,医生建议把浩天到特殊学校接受交流专门的训练,家长去特殊学校实地察看后,实不得送浩天去,每周的请专家做训练治疗外加药物辅助,孩子无休学治疗一年,后悔当初没重视耽误了宝贵治疗时间。案例15。晨晨喜欢上幼儿园了入园第二天,晨晨是外婆抱着来到幼儿园,大声地哭喊着,用力地扭动着身体,外婆都快要抱不住他了。老师主动地上前抱他,安抚他,他哭的更厉害了,幸好外婆是比较了解他的,马上把他抱到小床上,让他抱着自己的毛巾毯睡觉,外婆才能脱身离去,晨晨也渐渐止住了哭声。可是晨晨一整天都不肯离开自己的小床,只要有人去劝说他、安慰他,就会伤心地哭起来。场景二:晨晨还是呆在床上不肯出来,他很喜欢汽车,教室的一个窗口可以看到汽车,教师经常站在窗口引诱说:“一辆宝马车开来了、一辆丰田车开过去了等等”,来引起他的注意力。终于有一次他同意老师抱着看汽车,第一次同意离开自己的小床,有了转机。场景三:晨晨每天还是喜欢在床上呆上一会儿,但他已愿意来幼儿园,不再哭闹。每天来幼儿园后先在床上坐几分钟,看到同伴在玩得开心,会马上一起去玩,但只要静下来了,又要到床上去坐一会儿,特别是午饭后,要马上就上床睡觉,不过他在幼儿园情绪已基本稳定,能开心地参与游戏,喜欢上幼儿园。案例16。口吃儿童 里卡多和表妹罗兰在客厅里捉迷藏,两人嘻嘻哈哈地又叫又跑,突然“咣当”一声,茶几上插满鲜花的花瓶碰翻在地,摔破了.看着流了一地的水和满地的花朵,罗兰首先先尖叫声喊起来;“不是我干的,不是我!” “我,我,我也不是!我”里卡多在涨红了脸,也一劲表白不是他碰翻的.妈妈闻声跑过,罗兰很快解释不是她碰翻的花瓶,可里卡多依然“我我我”地说不清楚,急的他紧皱眉头,满脸通红. “不要着急,漫漫说,里卡多,我知道不是你打翻的花瓶,也许谁不小心”妈妈耐心的劝慰里卡多,他似乎的到一些解脱,使劲的点头. 里卡多是妈妈的独生子,虽然5岁了,可说话总是结结巴巴,比不上3岁半的罗兰.平静时他说话总是拖长音节,可每当碰到紧张.激动或者害怕的情况时,就反复重复的某个词,尤其总是在说“我“这个词时受阻,因为说话不流畅,里卡多在幼儿园里也很少与小朋友们交流,现在妈妈有意识的训练里卡多改变口吃的习惯.每当里卡多说话的时结结巴巴时,妈妈总是努力让他平静下来,引导他漫漫说话.妈妈从不嘲笑里卡多,也不会训斥他,尽量从各方面关心他,里卡多不愿在人多的场合说话,妈妈也从不勉强他,而是集中精神帮助里卡多树立信心,耐心的听他讲话,提醒他漫漫说.每当里卡多流利的说出一句话时,妈妈就会表扬他,这样坚持下去,里卡多的口吃现象一天天减轻了。案例17。异食癖 5岁的巴比特一出生就是母乳喂养,14个月时断乳,同时学会走路,当时的巴比特非常好奇,一边学着走路,一边东张西望,偶尔捡起路边的土快或纸屑往嘴里塞.父母一看见就厉声呵斥,结果父母越是粗暴禁止,巴比特对吃土快纸屑就越感兴趣.严重时,不论什么,只要是能吞到肚子里的东西都要吃,如棉球.线头.纸屑.海绵等.进两年来基本固定下来,只吃纸屑和棉球,其他的就不吃了,同时巴比特还不喜欢吃青菜,但对蛋黄比较偏爱. 医生在对巴比特进行治疗时,很亲切的告诉他;“吃纸屑和棉球对身体不好,会生病的.如果你以后每天都不再吃纸屑和棉球,妈妈每天都可以给你一个好吃的蛋黄.”在治疗期间,医生尽量少让巴比特接触纸屑和棉球,如果看到他偶尔吃,也不公开责备他.但当他看到纸屑和棉球没有立即吃时,就马上奖励和表扬他,并给他喜欢吃的蛋黄.经过一段时间后,巴比特的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善,吃棉球和纸屑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在这个基础上,医生对巴比特提出了稍高一些的要求,如果他能够坚持1周不吃,妈妈可以给他1美元,积攒起来可以去买一支自己喜欢的小手枪.这个时期,医生偶尔有意识的让巴比特接触纸屑和棉球,观察他的反应,并进行相应的指导,用这种方法进行下去,几次治疗后巴比特就已经基本上消除了异食行为,恢复了健康状态.并且半年后再复查,巴比特也没有再复发异食行为。案例18。幼儿入园焦虑案例:来园时,桐桐小朋友还没走进教室,就哇哇大哭起来,老师从他爸爸手里接过他的小手,他没有反抗,但是还是哭着,当他爸爸离开后,他赶紧跑到后窗口,一边哭一边说:“我在这里看我爸爸,爸爸从这里走过的。”分析: 其实,那里根本看不到他爸爸的。但是,孩子就这么幻想着期待着。我没有破灭孩子的希望,对他说:“你可以在这里看爸爸的,但是你不能哭,你哭的话老师就不让你看。”他听了我的话,果然降低了哭声,但是还是会断断续续传来:“我爸爸等会来接我吗?”的哭声。我就对着他点点头,他也能很快的明白。等他情绪稍微稳定后,我就去开导他:“现在爸爸肯定在上班了,你看不到了,我们先玩游戏吧,等爸爸下班了,老师再让你看,好吗?”他很信任我,点点头,期待着爸爸下班的那一刻,暂时平息了他的哭闹。:君君小朋友在爸爸的牵领下,来到了教室,他一脸的迷茫,爸爸看到老师,放下手转身就走了。他没有一点哭闹的表现,当他爸爸离开后,他就原地蹲下来,低着头双手捂着脸,把小脸深深的埋藏。分析: 这是一个特别胆小而内向的男孩,他不喜欢大声的宣泄,而是选择抗拒和沉默。当我走过去想把他抱起来,他劲很大,硬是不肯抬头看。我再想用力把他硬抱起时,他发出很小的哽咽声。我想,此时我想做的安慰对他来说是没用的,反而增强了他的抗拒心理。我想还是让他冷静些吧。于是,我尊重了他的意愿,就任他蹲在那里。他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一个姿势,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再过去,我说:“君君,这样小脚会很酸的,来坐这里吧。”我边说边轻轻地拉起他的手,他见我也没有多大敌意,而且估计小脚也酸了。他就那样很温顺的顺从了,坐到了座位上。:阿彪不再孤单了 阿彪,男,6岁。有一个姐姐,大班孩子,父母做生意。6岁的阿彪是刚刚转到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个子矮小,性格怪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常搞破坏,脾气暴躁等等。因此成了小朋友们的被告。在集体活动中,阿彪常会在座位上吵闹,打断老师的话,对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班里另外一些家长为了不使孩子吃亏,就让自己的孩子不要跟阿彪学坏了,为此,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游戏,从此阿彪总是躲在角落很孤单。案例19。攻击性行为某中班男孩(化名鑫鑫),在班级里表现了强烈的攻击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1 散乱的,无目的的乱发脾气 2 争夺玩具,咬人,踢打同伴 3 自残行为 4 对年轻老师的欺负,不听从指导 其中,可能原因有:报复还击;无故挑衅、欺负他人;游戏纠纷;或许他人的物品;争夺空间等。 影响攻击的因素很多,在这里针对外部因素的直接导致攻击外部因素以及对攻击有影响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 一 直接外因。 1、挫折 有段时间鑫鑫受冷落,轻视,情绪易激动,喜欢惹是生非来吸引同伴和老师的注意,对同伴进行攻击。这是孩子吸引旁人注意的方法。 2、挑衅 鑫鑫是个调皮的孩子,犯错误时,难勉会受到同伴的轻视或瞧不起,而伤害自尊,尤其是和他在生日,个头相当的男孩面前,有了敌意性偏见,从而进行报复,主要针对某些同伴实施攻击行为。 1、家庭环境冲突等问题。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婚姻冲突及家庭暴力与儿童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充满暴力攻击的婚姻冲突为儿童提供了一系列的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儿童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及其后果,获得了人际交往的知识和不恰当的攻击解决策略。在社会学习过程中,父母在冲突中的行为和后果间接强化了儿童的错误观念:攻击行为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可行行为,从而导致了儿童的攻击行为。 其一,鑫鑫的父亲是巡警,母亲是医生。家长的性格冲突造成对孩子的影响。父亲容易实施暴力,母亲懦弱,父亲的言谈举止对鑫鑫很大,依靠暴力二得逞。 其二,家庭环境氛围,经常产生冲突,容易使孩子心烦意躁。 其三,父亲的遗传因素 其四,母亲对孩子的过度溺爱,无原则的爱。 其五,鑫鑫日常接触到的同伴,往往是父亲同事的哥哥,从而产生了暴力的负面影响。 2、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游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通过观看电影或电视上的暴力行为,即使是年幼的儿童也会习得攻击他人的种种方式。 鑫鑫家里有很多奥特曼的日本电影,里边有很多血型的剧情,再没有合适的引导的话,的确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同时,在游戏上,和同伴哥哥们玩得游戏,和喜惹事爱打架的同伴一起也会学会一些攻击行为。 一个不到岁的小男孩,在幼儿园中表现得十分“调皮”,他常常趁老师不注意,打这个小朋友一拳,踢那个小朋友一脚,有时还故意将玩具弄坏。特别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经常以折磨小动物来取乐,抓住小蚂蚁或是蚂蚱,他总是将这些小动物的脚一只一只扯掉,然后看它们爬不动、跳不起的样子。因此,班上的小朋友都不喜欢他,不愿意跟他玩。 从现象上看,这是心理健康的问题,但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却是一个性格上的问题。这种问题影响的不仅是幼儿时期,而且会延续到成人时期。案例20。晓晓喜欢上幼儿园了晓晓是我们班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小朋友,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总是拽着奶奶的衣服不肯松手,并且嘴里喊着要奶奶早来接,我一边抱过晓晓一边安慰她说:“晓晓是个乖孩子,奶奶早点来接。”我边给孩子擦眼泪边问她:“晓晓,你最喜欢玩什么呀,老师陪你玩好不好?”晓晓还在伤心的抽搭。我急忙伸出我的小拇指,对晓晓说:“咱们玩个拉勾的游戏好不好?”说着我勾住晓晓的小拇指,边拉边说:“拉勾上吊,不准哭,一百年,不许变。”通过游戏,晓晓的哭声很快便停住了。这时又跑来好几个小朋友要跟我一块玩拉勾的游戏,我一个接一个的满足了孩子们的要求。随后我们一起迎接其他小朋友。据我一天的观察,发现晓晓这一天过的特别开心。象晓晓这样每天早上哭着来园的孩子还不少呢。每天我总是笑脸相迎着每一位幼儿,带他们做做游戏、听听故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渐渐的,我发现晓晓变的比以前活泼大方多了,有什么悄悄话也愿意跟老师说了,我为晓晓的进步感到无比的高兴。案例21。攻击性幼儿案例6岁的阿彪是刚刚转到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个子矮小,性格怪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常搞破坏,脾气暴躁等等。因此成了小朋友们的被告。在集体活动中,阿彪常会在座位上吵闹,打断老师的话,对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班里另外一些家长为了不使孩子吃亏,就让自己的孩子不要跟阿彪学坏了,为此,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游戏,从此阿彪总是躲在角落很孤单。案例22。新生幼儿入园适应性案例新生幼儿初次来园,因环境、人员的变化,会产生恐怕心理或种种不适应,如何让新生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一个老话题,对此我们教师采取了一套有效的办法。如:提前家访、电话交流、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等。而幼儿对于刚进幼儿园的反应也不一,有的很快就适应了,有的到现在半个月了还在哭哭啼啼,有的小孩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情况。我班的王越小朋友早上入园时总要哭一会,总是要妈妈再陪五分钟,时间到了后还会再提同样的要求,而妈妈也是一次一次的满足她。结果,孩子每天都这样,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家长一走后,情绪反应就特别大。分析:对于刚入园的幼儿,家长面对孩子的哭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不舍的情感,对于幼儿提出的要求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以为这样能安抚幼儿的情绪,而幼儿却在家长的一次次地满足中产生依赖。对于这类情况,首先要劝慰家长不要心软,不能久久不离去。其次,在幼儿上学前,家长应和幼儿将该说的话说清楚,而不是在幼儿入园后重复安抚孩子的话,因为在这个时候幼儿是听不进去的,家长在没得到幼儿的答复前而反复重复同样的话语只会使家长在园的时间加长,幼儿依赖性更强。案例23。爱哭的孩子我班杨雯卉小朋友入园后哭闹反映剧烈,每次这样我就会花费所有的时间去爱抚哭泣的她,反复哄劝“别哭了,别哭了,妈妈一会儿就来了,好宝宝,乖”。但我一味的哄劝往往强化了幼儿的感受,越哄越哭的现象时有发生。分析:对于杨雯卉哭闹不停,完全听不进劝得情况,我常常会采取以下办法:1.“冷处理”的方式:即不搭理她,让孩子独处一会,达到终止哭泣的目的。有时候教师的一味劝阻往往回加深孩子的反抗情绪,使孩子一直处于哭泣的状态不能自拔。对孩子要适当的冷处理。2. 转移注意力。幼儿的注意力有容易转移的特性。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关注孩子的需要,创造兴趣点出发,转移她的注意力。如:用她喜欢的玩具转移她的注意力,再适时的跟她拉拉家常,聊聊天。慢慢的,她就停止了哭泣,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案例24。环境的适应林润峰小朋友是我园小托班上升的孩子,头两天入园的时候,他总是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往小托班的方向走,不肯进我们的新教室。分析:孩子对陌生的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排斥、恐惧心理,这时候如果硬拉孩子进来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反效果。我对此采取的方法是:将孩子带到原来的班级看一看。结果他在进了托班之后发现,老师没变而小伙伴却都不认识了,熟悉的环境也变的陌生起来。这时再将他带到我们现在的班级,他又发现这里有他认识的小伙伴,孩子们很快就打闹在一起了,情绪也好转了。案例25。胆小的王宇我班王宇小朋友年龄小、胆子小,又尿频。当他想小便时,小脸就憋的通红,也不吱声。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该幼儿就会尿裤子。这种情况,我总是频繁的提醒孩子是否小便,但是我每次善意的提醒示得他更紧张,结果还是常常尿裤子。分析:对于胆小而经常尿裤子的王宇小朋友,一开始我老是频繁的提醒他是否小便,忽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则不能解决该他胆怯、不会表达自己需求的问题根本。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是交往技能的重要方面。我对他说:该说话的时候要讲话,有事情要大胆地告诉老师。然后直接教他,一句一句地让大声地、大胆地、连贯地说“老师,我想上小(大)便”寻求帮助用语。通过反复模拟练习,使孩子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现在尿裤子的现象越来越少了。案例26。无心的冷落殷智怡小朋友入园的时候兴致很高,第二天还发自内心的对妈妈说:老师真好!我喜欢幼儿园。第三天一进教室门,却哭了起来。原来因为又有个哭的厉害的小妹妹,老师相对来讲“冷落”了她,她就不情愿上幼儿园了。分析:这类情况的发生使我意识到:在关注情绪比较严重的幼儿时也不能忽视了其他的孩子,针对个别的特殊情况时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对此,我在明确让幼儿认识到老师同样喜欢她的同时,充分利用该幼儿的长处,让她去安抚其他有哭闹情绪的孩子,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孩子自身也得到了肯定。反思:新生入园产生强大的心理、生理压力长久考验着教师的耐心、毅力,生怕冷落了每一个幼儿。刚开始压力是很大,但是现在很惊喜地发现大部分的幼儿适应了集体生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案例27。内向的君君君君小朋友在爸爸的牵领下,来到了教室,他一脸的迷茫,爸爸看到老师,放下手转身就走了。他没有一点哭闹的表现,当他爸爸离开后,他就原地蹲下来,低着头双手捂着脸,把小脸深深的埋藏。分析:这是一个特别胆小而内向的男孩,他不喜欢大声的宣泄,而是选择抗拒和沉默。当我走过去想把他抱起来,他劲很大,硬是不肯抬头看。我再想用力把他硬抱起时,他发出很小的哽咽声。我想,此时我想做的安慰对他来说是没用的,反而增强了他的抗拒心理。我想还是让他冷静些吧。于是,我尊重了他的意愿,就任他蹲在那里。他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一个姿势,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再过去,我说:“君君,这样小脚会很酸的,来坐这里吧。”我边说边轻轻地拉起他的手,他见我也没有多大敌意,而且估计小脚也酸了。他就那样很温顺的顺从了,坐到了座位上。案例28。爱哭闹的孩子还没见到人影就先听到一阵大声的哭闹声,这准是我班的涵涵。一路上,妈妈是抱着她走来的。在教室门口,更是艰难的走过来,因为她胖胖的身体一直在扭动着,反抗着。当我从她妈妈怀里抱过她时,是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抱稳,她还是一个劲得蹿着小脚挥着小手,就是用最大的嗓门哭喊着,无论你怎么安慰怎么哄骗,她就是不睁眼看一下,不停顿哭喊。案例29。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行为?幼儿入园后,同伴交往成为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不时会发生争执或打架现象。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行为呢? 三个中班小朋友在玩开汽车的游戏。聪聪开着“汽车”把乐乐的“汽车”撞翻了。乐乐立刻大声对聪聪说:“不准撞我的汽车!”聪聪没有反应,他再次发动“袭击”。这时,乐乐对聪聪嚷道:“不准撞我的汽车!我要生气了!”聪聪还是不说话,他笑眯眯地招呼壮壮一起去撞。壮壮犹豫了一会儿,接受了聪聪的“邀请”。于是,聪聪和壮壮一起去撞乐乐的汽车。乐乐看到心爱的“汽车”被撞翻在地,气愤地拽过壮壮的胳膊,闭着眼睛就咬。 这时老师恰巧过来,看到这一情景,便大声阻止道:“乐乐,你在干什么?”乐乐听见后就松开壮壮,低下了头。老师生气地指着壮壮胳膊上的小牙印,训斥乐乐:“你看看,你看看你把人家咬的!”几秒钟的沉默后,老师接着说:“你怎么能咬人呢?”此时壮壮一言不发。老师又问:“怎么回事?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乐乐和壮壮都低着头,一声不吭。过了一会儿,老师又指着壮壮的伤痕对乐乐说:“你看看,你都把壮壮咬出血了。他爸爸妈妈看见了多心疼啊!你想想,要是你被别的小朋友咬成这样,你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心疼啊?”乐乐低着头嗫嚅着说:“是。”老师说:“这就对了。快对壮壮说对不起。”乐乐绞着手,不说话。老师又要求说:“快向壮壮道歉,说对不起!”乐乐停顿了几分钟后才抬起头对壮壮说:“对不起。”壮壮回答说:“没关系。”老师看到自己的要求被执行了,就温和地对乐乐说:“以后再也不许咬人了,听见了吗?”乐乐点点头。“好了,去玩吧!”案例30。独生子的教育小华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就被爸妈捧在手掌心,三岁大时每次妈妈带他出门跟其它小朋友玩,他都会打别的小朋友,妈妈只好跟在后面不断向别的妈妈道歉。妈妈讲了不知道多少遍,要小华不可以没有理由乱打别人,但小华就是不听,在外面也完全不会收敛“家中小霸王”的习惯。当小华年纪再大一点,就更不听话,妈妈一念他,他就顶嘴,有时甚至会怒骂爸爸妈妈,气得爸妈想送他去住校,来个眼不见为净,面对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呢? 专家的叮咛:身教重于言教,不要提供太奢华的物质享受 对付骄纵、不听话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对他太好,特别是无理取闹时一定要制止。爸爸妈妈一定要立定原则,他要哭就任凭他哭,不可因为要求得一时安宁或者心疼哭闹就放松原则。另外,孩子骄纵、不听话可能跟教养方式不当或家里太富裕有关,全家大小都把孩子当作是小皇帝,凡事都顺着他的意思,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会完全以自己的意思为意思,不听话、娇纵。 事实上,孩子有很多时候都是要从“挫折”和“忍耐”中学习,才能慢慢成长的,因此对于骄纵、不听话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方式教育他:1、身教重于言教:很多妈妈自己也是很骄,有大小姐脾气、不会体贴别人,因此教出来的孩子也是一样骄纵、不听话。如果爸爸妈妈的态度和观念也是很骄纵的话,孩子点点滴滴的学习,久了就很难不骄纵。要孩子不骄纵、懂事听话,其实还是要爸爸妈妈以身作则,提供一个好榜样给孩子学习。2、要让孩子学会忍耐:用日常生活来训练孩子忍耐,例如:孩子想要看首轮的电影,妈妈叫他忍耐,等着看二轮电影。想去西餐厅吃牛排,妈妈就在家煎牛排给他吃。这不是钱的问题,只是孩子必须从小学习节制和安排,而通过生活上小小的训练,将使他们的韧性增强。3、不要提供太奢华的物质享受:曾经看过一位地产公司老板娘,家里有两个保姆,大人在打牌时,孩子就被保姆带着去最高档的大饭店吃中饭、晚饭,孩子看到长辈也不会问安,对很多事情都不耐烦,他把奢华享受视为理所当然,对同学的平凡生活感到不屑。 事实上,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没什么了不起,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是爸爸妈妈疼他、爱他,所以无保留的给他的,在未来他的人生仍然是要靠自己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平白得来。案例31。不要把独生子女宠上天5岁的葳葳是家里的独生女,葳葳爸与葳崴妈都对这个唯一的女儿宠爱万分。有一次,葳葳爸妈带着葳葳去公园玩,到了中午葳葳除了要爸妈轮流喂她吃饭之外,还抱怨个不停。吃完饭在公园里散步,不小心绊了一下的葳葳还骂爸爸为什么没扶好她,葳葳爸啥也没说就任着她骂。会教出这样骄纵的孩子其实有部分原因是爸爸妈妈太过宠爱造成的,像吃饭时如果葳葳不想吃,就不让她吃,不用等着哄着就怕孩子饿着;在公园被绊倒而骂爸爸,爸爸或妈妈就应该要立即纠正她,告诉她:“爸爸并没有义务扶你,是你自己不小心跌倒的,爸爸扶你牵着,你应该要感谢,怎么可以再怒骂爸爸呢?”碰到这种状况,爸爸妈妈都应该及时纠正孩子,以免养成她怒骂爸爸妈妈的习惯,大了就更难改正,到时候也只能怨自己。案例32。懒散、抗压性低 丹丹也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妈妈就精心的照顾他,因为怕他吃饼干洒了一地饼干屑,所以妈妈都把饼干剥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喂他,穿衣服、吹头发、买东西通通都由妈妈一手包办。久而久之丹丹变得很懒散,上学之后自己生活的空间都很脏乱,无论书桌、书包、房间都懒得整理;等到出社会工作,从小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的丹丹显得抗压性低,每一份工作经常做不超过一年,他抱怨爸爸妈妈、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怨天怨地,而自己却只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度过一天又一天。 专家的叮咛:1、不要再当他的贴身丫环了 面对懒散、抗压性低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再为他做太多事,爸妈忍不住为他做好、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其实是害了他。为了疼爱孩子,妈妈们总是会忍不住帮他吹头发、拿好换洗衣物、将鱼刺骨头挑干净再给孩子吃等等,但长期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依赖爸爸妈妈,没有人帮他就只会埋怨。因此想要让孩子早日独立、戒除懒散,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住自己那双忍不住的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事情。爸爸妈妈应该要了解,如果控制不了自己什么事情都要帮孩子做,孩子就永远学不会。2、不要挡掉孩子的挫败 除了不要当孩子的贴身丫环,帮他做好原本应该属于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当爸爸妈妈的也不要经常挡掉孩子可能会受到的挫折。有些妈妈发现学校里的某位老师不喜欢她的孩子,就用特权转班或转学,这样做虽然完全保护了孩子,但是也让孩子失去了学习面对挑战、挫折的机会,“失败为成功之母”人在逆境中的学到的东西往往比顺境时多,如果爸爸妈妈挡掉了孩子的挫败,其实是剥夺他重要的学习机会。从小在太过顺利的环境中成长、抗压性低,到了成年时,孩子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与成本去学习面对挫折与沮丧案例33。不想说话的倩倩倩倩小朋友在刚进幼儿园的一段时间几乎不说话,虽然她在家里话很多。一整天,她只是在向老师提要求时才说最简单的话,如:“我想尿尿。”但她似乎非常注意观察老师和别的小朋友,她看人的眼神非常专注,几乎是紧盯着对方,尤其注意观察老师的言行。她会记住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许多细节,回家后详细地复述给父母听。她告诉妈妈她害怕幼儿园,不想上幼儿园,她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不想说话。 案例34。孩子特别粘人怎么办 我儿子今年24个月了,小家伙特别会粘人,特别是粘住我。只要我休息在家,他谁都不要,即使有时候和他爷爷奶奶玩得很开心,不出五分钟,他就会跑到我身边来,除非他们带他出去玩(强带的),玩开心了也就不粘我了。平时我要上班,早上7点钟左右起来时,他就会醒,拽着我的衣服或手臂不让我起来,嘴里还说:“妈妈不要上班班!”一边说一边嘴巴就会扁起来要哭了。我也经常告诉他,妈妈不上班宝宝就没有好东西吃,可是小家伙回答我说“爸爸上班赚票票,妈妈不要上班。”等我上班后,他其实在家玩得挺开心的。我现在比较担心,如果一直这样的话,到九月份他到托儿所去的话,又不知会闹成什么样了,请各位专家帮帮我好吗?专家答:在这个年龄,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这种情况会好转。但是平时需要注意带孩子多与外人接触,鼓励他参与同龄孩子的活动。案例35。孩子为何不愿换衣服 我的女儿彤彤现在1岁10个多月了。大概两个月前开始送她上幼儿园了。现在她已经基本上度过了初上幼儿园时的焦虑情绪。虽然不愿意去幼儿园但是把她送到教室后她已经不哭了。但是自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发现她开始喜欢上了一件小棉袄,每天都要穿这件衣服,外面不让穿羽绒服,到了幼儿园她也不让老师给她穿罩衣,回家不能脱这件棉袄,睡觉还要抱着。这些天脾气还越来越大,只要关于这件棉袄的,发生不合她心意的事情,她就会大哭大闹。我想问的问题是,穿衣服的问题是不是和上幼儿园有关?是不是她把分离焦虑转移到衣服上了?就是找了个替代品来缓解她的分离焦虑?我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变,还是就这样不用管?随她怎么样?专家答:确实是孩子将对亲人的情感依恋、分离焦虑转移到衣服上了,强行管制是不可以的,要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交流,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安全感。孩子心理成熟达到去幼儿园的水平应该是三岁左右。案例36。宝宝的逆反心理专家您好,我是一个为宝宝教育问题而发愁的母亲。我的宝宝十九个月了,不知为什么最近变得很“任性”,有些逆反心理似的,你叫他做什么就偏不做什么。比如很温和地对他说大人进门时要主动打招呼,可是每天妈妈下班回家,宝宝看见妈妈高兴的表情是挂在脸上的,但他偏偏就是故意要别过头去不喊妈妈(爸爸也如是)。书上说对孩子要和言悦色,要保证他听懂你的话。宝宝在玩八音盒,妈妈看着宝宝,很温和地说:“这个音乐盒是玻璃的,怕摔,所以你拿的时候要当心,明白吗?”孩子很肯定地点点头,说“好”,还笑了一下,还没等妈妈回过神来,他就把音乐盒从桌子上拿起来,放到地上,一看好象没动静,就高举起来摔了下去,然后还得意地看着我笑。象这类的问题比比皆是,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好了。而且孩子好象会故意“欺负”妈妈,爸爸的话就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