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2785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新泰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酝酿 ling 黄晕yn 发髻j 栀子 zh B、唱和h 肥硕shu 鳊鱼bin) 乌桕(ji) C、寥阔(lio) 枯涸(g) 清洌(li) 梦寐(mi) D、澹澹(dn) 耸峙(sng) 栖息(q) 禅心(chn)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 )(2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2分)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5、诗词默写:(8分)(1)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2)曹操的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_,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4)“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现游子思恋故土、思念家乡的一个古诗句:,。6、仿照例句,另外再写一个句子。(4分)例句: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仿句:理想是 。没有理想,就没有 ;而没有 ,就没有 。二、阅读理解(50分)(一)(12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7、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能否改为“伸”?为什么?(3分) 8、第三段中能跟“轻风流水”应和的是( )(2分) A、鸟儿 B、鸟儿的曲子 C、鸟儿高兴起来 D、卖弄喉咙9、“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3分) 10、第三段文字调动了多方面的感觉写出对春风的丰富的感受,请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4分)(1)视觉方面:_ (2)听觉方面:_ (3)嗅觉方面:_ (4)触觉方面:_ (二)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11-17题(21分)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乙济南的秋天是诗境。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 )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 ),而立刻随着( )。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有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11、甲文选自 ,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2分)12、从下面一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将字母填在乙文的括号内。(3分)A、变换 B、变动 C、流动 D、变幻 E、变化13、甲乙文写山,都主要写了山的颜色,但甲文突出了雪后山的 的特点,而乙文则突出了秋色中山的 的特点。(2分)14、甲文按 顺序写山色,从“ ”到“ ”,展现出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突出了雪后山的“妙”之所在。(3分)15、乙文写山色,先写山腰的松树和树旁黄草的颜色,再写 的黄、灰、绿、藕荷色和山顶的颜色,然后重点写 的颜色,并突出其 的特点。(3分)16、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17、其实写颜色的美态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钟爱。在我国灿烂的诗词文化中,也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请你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两句写在下面,并注明诗词篇名:(4分) , 。选自 (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4题。(17分)春满燕园季羡林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开谢。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现在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缤纷,残红满地了。丁香虽然还在盛开,灿烂满园,香飘十里,但已显出疲惫的样子。北京的春天本来就是短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看来春天就要归去了。但是人们心头的春天却方在繁荣滋长。这个春天,同在大自然里一样,也是万紫千红、风光旖旎的。但它却比大自然里的春天更美、更可爱、更真实、更持久。郑板桥有两句诗:“闭门只是栽兰竹,留得春光过四时。”我们不栽兰,不种竹;我们就把春天栽种在心中,它不但能过今年的四时,而且能过明年、后来不知道多少年的四时,它要常驻在我们心中,成为永恒的春天了。昨天晚上,我走过校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蛙鸣划破深夜的沉寂。黑暗仿佛凝结了起来,能摸得着,捉得住。我走着走着,蓦地看到远处有了灯光,是从一些宿舍的窗子里流出来的。我心里一愣,我的眼睛仿佛有了佛经上叫做天眼的那种神力,透过墙壁,就看了进去。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师在那里伏案苦读。他仿佛正在写文章,想把几十年的研究心得写了下来,丰富我们文化知识的宝库。他又仿佛是在备课,想把第二天要讲的东西整理得更深刻、更生动,让青年学生获得更多的滋养。他也可能是在看青年教师的论文,想给他们提些意见,共同切磋琢磨。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微笑。对他说来,这时候,除了他自己和眼前的工作以外,宇宙万物都似乎不再存在。他完完全全陶醉于自己的工作中了。今天早晨,我又走过校园。这时候,晨光初露,晓风未起。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林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见不到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土山高尖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倾耳细听,俄语、英语、梵语、阿拉伯语等等,依然可辨。在很多地方,我只是闻声而不见人。但是仅仅从声音里也可以听出那种如饥似渴迫切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炽热心情。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到知识像清晨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那样一口气吸了下去。我走进图书馆,又看到一群男女青年挤坐在里面,低头做数学或物理化学的习题。也都是全神贯注的,鸦雀无声。我很自然地把昨天夜里的情景同眼前的情景联系了起来。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还能有比这更动人的情景吗?我心里焕然充满了说不出的喜悦。我仿佛看到春天又回到园中:繁花满枝,一片锦绣。不但已以开过的桃树和杏树又开出了粉红色的工作周,连根本不开花的榆树和杨柳也满树红花。未名湖中长出了年轮般的莲花。正在开花的藤萝颜色更显得格外鲜艳。丁香也是精神抖擞,一点也不显得疲惫。总之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这难道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幻象吗?不是的。这是我心中那个春天的反映。我相信,住在这个园子里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同学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春天,眼前也都看到这样一个春天。这个春天是不怕时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18、文章首段写燕园花事渐衰的景象,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文,请写出一句。(2分)19、作者写燕园的“春”景包含哪几个镜头?(3分)20、描绘事物时可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器官,请从本文找出相关的句子:(3分)视觉:嗅觉:听觉:21、文中写道“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请说出“那样”和“这样”所指代的内容:(2分)那样:这样:22、作者触景生情,生活中的一个小水滴都会荡起感情的涟漪,看到下列情景,将激起你怎样的情感?(2分)流逝的河水:凋零的树叶:23、第五段加线句子中的“春天”如何理解?(2分)24、本文与朱自清的春同是写春景,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3分) 三、作文(50分)25、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愉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三)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D 2、C 3、D 4、C 5、(略) 6、(略)二、阅读(一)7、不能。因为“钻”写出草破土的艰难,表现出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伸“则不能表现。8、B 9、细密、轻盈、 10、(1)视觉方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或者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2)听觉方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或者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3)嗅觉方面: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4)触觉方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二) 11、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 12、变动 变化 变换 13、秀美; 灵动(多彩、淡美) 14、空间; 山上(山尖); 山坡(山腰) 15、 山脚; 山腰;多变 16、 以动写静,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山腰中色彩的变换,如梦如幻。 17、语句不限,要求准确。 (三)18、可写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19、三幅画面:老教师深夜苦读、青年学生晨读、图书馆中做习题。20略21、那样:深夜苦读;这样:晨读、在图书馆中学习。22、联想合理即可23在这里是指校园中师生刻苦钻研的场面。(意近即可)24略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