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试卷.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1508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综合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春沙洋县命题大赛(语文)试卷 卷(共31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0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秕谷(b) 收敛(lin) 盔甲(ku) 徘徊(hui)B.鉴赏(jin) 菜畦(q) 确凿(zo) 脑髓(su)C.骊歌(l) 木屐(j) 缠络(lu) 迸发(bn)D.伫立(zh) 衣襟(jn) 讪笑(shn) 蝉蜕(tu)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相辅相承 川流不息 急流勇退 融会贯通 B. 自力更生 义愤填膺 励精图治 莫衷一是 C. 不记其数 委曲求全 抑扬顿措 得天独厚 D. 栩栩如生 言简意赅 永往直前 锋芒必露3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雷锋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B我刚刚学习绘画,请您务必多加指教,(感同身受)。C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他(责无旁贷)地走上了领奖台。D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小明被评为优秀学生,是因为他刻苦学习,乐于助人。 B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C在人代会筹备期间,各相关部门广泛交换了意见。 D这篇小说全面地叙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感人故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B、背影信客都是记人的散文,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和余秋雨。C、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仙”。D、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与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不完全相同。二.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9题)(12分,每题3分)“弱宋”是人们对宋朝的普遍看法,如果我们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许情况会大不相同。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唐代后期约2000多万贯,明朝最多只有1500万两(一两白银约等一贯铜钱)。清朝咸丰年间岁入约为4000万两,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人口估计为宋朝的3倍。 这巨大的财政收入是来自对人民的严酷压榨吗?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得并不坏。那么庞大的财政收入从哪里来的呢?唐代中后期农业税约2000万贯。宋太宗时年收入约3000万贯,其中农业税占65,工商税占35。真宗时年收入约6000万贯,农业税占48,工商税占52。神宗时年收入7000万贯以上,农业税占30,工商税占70。农业税从唐至宋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宋代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工商税收入突飞猛进,财政收入大增。 神宗时,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开始向工商业社会悄悄迈进。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封建社会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才再一次超过农业税。在土地政策上,宋朝“不抑兼并”,这与中国其他封建王朝迥然不同。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可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宋朝成功地发展了工商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一个措施长期坚持大量募兵,这也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原因之一。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讽刺为“积贫”。但是,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是“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这样做的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看城门的士兵。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文明的元大都城时,感觉身处人间天堂。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发展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明朝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却被北方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试图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来统治中原的蒙古贵族,立刻就使宋朝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步伐戛然而止。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将中国社会重新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去。在中国历史上,不少采用“抑兼并”“重本抑末”等基本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强力干预的王朝陷入了经济泥潭,反倒是“不抑兼并”,放任被看做是末节的工商业发展的宋朝取得了成功。这不正合了亚当?斯密的论断,看不见的手很多时候比看得见的手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吗?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6、根据原文,下列对宋朝经济的认识无误的一项是 ( ) A宋朝财政收入大增,主要是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可见,宋朝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无关。 B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释放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有利于当时工商业的发展。 C宋朝的土地做到了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迅速,与之相应的国家财政税收大幅度增加。 D宋朝的经济水平世界领先,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简单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被称为“积弱积贫”的宋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其实超过了此前的任何朝代。 B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普遍采用的是“重本抑末”的基本经济政策,但宋朝迥然不同。 C宋朝财政收入一度出现入不敷出的问题,是由长期大量募兵带来巨大的军费开支所造成的。 D文中提到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朝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8、根据原文,下列对宋朝工商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工商业税收在宋朝经济收入中一直占居第一的位置,所以说,工商业是宋朝经济的基础。 B宋代工商业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大增,这使得工商业曾经一时成为宋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 C从宋代来看,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就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超过农业税,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清政府实行了土地集约化经营。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不长期坚持大量募兵,宋朝也会与其他朝代一样发生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B宋朝若不被来自草原大漠的蒙古贵族取代,其工商业有可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C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如果也像宋代统治者一样在土地上“不抑兼并”,其经济水平都会大大改观。D从宋朝经济发展可以看出,我们若对经济进行强力干预,就会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三、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10-12题。(9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关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0、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11、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得之则生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身而取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12、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II卷(89分)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两个画线句子。(4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文: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 14、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6分)使 至 塞 上王维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如胡天。”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如何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3分) 15.填空 (4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2、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作者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卫国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 3、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的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的美景。4、自古诗人多磨难,面对磨难,许多诗人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请写出能体现他们这种风格的句子“_,_。”四、阅读短文我是一片瓦,完成16-20题。(15分)我是一片瓦 乔 叶夏夜,我和几个朋友相约于郑州东区的“瓦库5号”。坐在露天的最顶层,清风在身,明月在上,红酒在口,香茶在壶,眼里是朋友的笑意,耳里是隐隐的乐声我不禁惊异,居然有这样一个地方。客人不多,有的清谈,有的下棋,有的打麻将,还有的,只是静静地坐着。最多的,就是瓦。青瓦、红瓦、灰瓦,大瓦、小瓦,一扇一扇的瓦窗,整面整面的瓦墙,我们所处的顶层,则有成片成片的瓦顶不期然间,在任何一个角落里,你都会看到瓦的身影。它静静地待在那里,温和地沉默着。还有专门用来签名和题字的瓦,内容各种各样:上房揭瓦;美丽的瓦;来看瓦吧忽然想,如果让我写,我写的也许是:我是一片瓦。五间青砖灰瓦的房子,曾经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不动产,它如一件巨大的粗布衣衫,给我们全家以最简陋的也是最坚实的温暖包裹。生活在瓦下,但平时感觉不到瓦的存在。只有下雨的时候,我在屋檐下玩耍,伸出双手,任落雨在掌心汇聚如歌,偶尔会听到母亲叹息:该揭瓦了。我便知道:房顶某个地方漏雨了。于是,天晴以后,父亲便会找来泥瓦匠上房,揭开某个部分的瓦,在瓦下搪上一些泥巴,再把那些瓦盖上去。雨再来的时候,我们的房子便没有任何破绽可寻。渐渐长大,到了调皮的年龄,有一次,曾悄悄顺着院墙爬到房顶,去采摘一棵已经长成的胖胖瓦松,被母亲发现后自然是一顿狠狠的呵斥:小女孩家家的,怎么那么野呢?!但是感觉真的很好那是我第一次登上了乡村的高处。后来,有意无意地,我开始看房顶,也就是看瓦。阳光落在瓦上,被一节节隔断,似乎也有了瓦的节律。也许只能用瓦本身来形容这种节律的奇妙:一瓦一瓦。瓦上的雨,顺着瓦垄流下,如细微的河流,湍急率性。瓦上的霜,如一袭轻俏的纱衣,美固然是美,但天一晴就被太阳收去了,宛如稍纵即逝的梦。雪的时间则要长得多。因落得高,没有脚能踩得到,因此它以奢侈的晶莹堆积在那里,久久不化。即使化,也是先朝阳后背阴,一点点地化,化呀化,如一幅被谁神秘篡改的图。而瓦楞上的冰凌则是最诱人的。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宽宽窄窄,透透亮亮从它下面走过,我会很顺手地掰下一块噙在嘴里。这也就是我冬天的下午茶了有天空的味道呢。瓦上还有什么呢?梧桐的落叶,晾晒的干菜,对了,还有鸟。鸽子、麻雀、喜鹊、燕子以及那些我不知道名字的鸟儿。瓦上是它们的广场。它们散步、休息、谈恋爱、窃窃私语。偶尔,它们的目光也会与我遥遥相对,相顾无语。瓦上有多少美好的事物啊。我在瓦下,生活了多年。后来,到了城市。乡村是一方巨大的瓦库。我是一片出库的瓦。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从不曾让我忘记自己的来处。我知道,这个城市里还有许多如我这样的瓦。我是一片瓦。你呢?16、 文章以“我是一片瓦”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7、通读全文,你认为文章前四段有什么作用?(2分) 18、文章12段回忆了我在瓦下的生活,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我和瓦之间的密切关系,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9、这篇文章语言很有特色,请对下面两个句子加以赏析。(4分)(1)五间青砖灰瓦的房子,曾经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不动产,它如一件巨大的粗布衣衫,给我们全家以最简陋的也是最坚实的温暖包裹。 (2)而瓦楞上的冰凌则是最诱人的。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宽宽窄窄,透透亮亮 20、一篇好文章总是会给人多方面的启发,你能从结构、立意、语言、写法几个方面中选择一点,说说读过这篇文章的收获吗?(3分) 五、(11分)21、 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限15字以内)今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湖北日报创刊60周年。在2月6日至3月15日湖北日报开展的形象人物评选活动中,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这次旨在以人物彰显媒体品质,以形象凝聚报纸特征的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经热心读者手机短信、网络投票等方式推荐,襄樊籍航天英雄聂海胜以其责任、理性、坚毅的品质以及巨大影响力最终脱颖而出。 22、阅读下面关于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后出生)和传统农民工(1980年前出生)受教育水平比较表,请就新生代农民工的突出特点和二者的共同问题各写出一条结论。(每点2分,共4分)受教育水平比例新生代农民工传统农民工小学及以下0.46.6初中32.444.4高中24.025.4中专(或职高)17.811.2大专(或高职)及以上25.312.5(1)参照以上数据,请概括出两个主要结论:(4分)答:_ _ 23、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舍。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三句话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的疼痛,但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最好的铅笔。不管穿上怎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你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写出你读完这段小短文后获得的启示: (1) (2) 六、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50分)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与分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