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小高考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0571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小高考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小高考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小高考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可以直接加热的:试管、坩锅、蒸发皿、燃烧匙 用石棉网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 一些常用的事故处理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萃取剂的选择原则等)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所分离物质的种类(玻璃棒的作用)1搅拌加速溶解2引流防止飞溅3防止局部过热,使小液滴飞溅粗盐提纯的步骤: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Na2CO3一定加在BaCl2后面;HCl最后加。(共三种顺序)检验SO42-:先加入HCl,若没有白色沉淀则加入BaCl2,有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加入盐酸的目的是:排除Ag+ SO32- CO32- PO43-的干扰。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微粒数目的集体。(mol)6021023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有单位)物质的量表示微观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所以一般用化学式表示。摩尔质量表示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g/mol) m =nM N=nNA 分子离子电子原子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质子中子MMNANAm(N)(n)气体摩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在标准状况下(0 101Kpa)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只有气体才有气体摩尔体积。标况下:22.4=V/n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L)CB=nBV(aq)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八字方针: 计 称 溶 冷 转 洗 定 摇 以及对应的误差分析。仪器: 烧杯、容量瓶(标明体积)、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量筒(液体溶质使用) 6种从一定体积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在一定体积的一种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所含离子的个数。溶液的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相对应的公式:自己记忆。第二章两种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分散系分为九种: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种之间性质的比较(表): 常见的胶体及其应用制Fe(OH)3胶体的三个要点:饱和FeCl3溶液、沸水、逐滴加入明矾净水原因;明矾水解后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丁达尔效应的实例:离子反应:会判断哪些是离子反应(方法见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定义:(和还是或)只指化合物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硫酸钡、氯化银等难溶盐)电离方程式及酸、碱、盐的定义。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的电离不同。离子反应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离子反应,先从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考虑,再看是否有某种物质可以电离出离子.)判断离子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沉淀、气体、水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四步(写、改、删、查)改: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其中氢氧化钙要注意,说是澄清溶液则要改写.常见的微溶物质:Ca(OH)2 CaSO4 Ag2SO4 MgCO3等不改写,仍写成化学式。气体、水、单质、金属氧化物、弱酸、弱碱、沉淀(包括微溶的)一般都写成化学式。查: 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电荷总数是否守恒。离子共存: 若离子之间可以结合生成沉淀 气体 水 弱酸 弱碱则不能共存.反之则可以共存.注意题干:无色或酸性或碱性其中常见有色离子:Cu2+ 蓝 MnO4 紫红 Fe2+ 浅绿 Fe3+ 棕黄 不能与H+大量共存的有: OH-(大量)、Ac-、HCO3-、HS-、S2-、SO32-、HSO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的有:H+(大量)、NH4+、Mg2+、Al3+、Ca2+、Fe3+、Cu2+、Fe2+、HCO3-、HSO3-等。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得到氧化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得到还原产物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看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实质:电子的转移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梳理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除了汞之外,都为固态;金属都有延 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大多数都有金属光泽。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铝是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金属的化学通性:1)能与氧气等非金属起反应;2)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3)活泼金属能与较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置换出较不活泼金属。钠:银白色固体,质软,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比水的沸点低钠暴露在空气,表面的银白色很快褪去,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加热的条件,钠与氧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2NaO2 Na2O2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能放出氧气,故可用作制备O2。2Na2O22H2O 4NaOHO2 2Na2O22CO2 2Na2CO3O2 以上两反应中,Na2O2既做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钠与水反应可放出H2:2Na2H2O 2NaOHH2现象:钠浮在溶液表面上,熔成一个小球,迅速向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如果滴入酚酞可观察到溶液变红。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跟酸作用,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将钠投入CuSO4溶液中,会有“浮熔游嘶”的现象,同时溶液中会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钠的保存:金属钠需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钠在自然界中以盐的形式存在,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以下变化: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一般用砂土盖灭。铝: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铝金属不被继续氧化。4Al3O22Al2O3加热铝箔时,由于外层氧化膜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故熔化的液态铝并不滴落。铝与强酸和强碱均能反应放出H22Al +6HCl = 2AlCl3 + 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铁: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H23Fe4H2O(g)Fe3O44H2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化合价都升高,表现出还原性,作还原剂。大部分金属较活泼,故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只有极少数如金、铂等是以单质存在。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多数不溶于水(如Fe2O3、CuO),少数如(CaO、Na2O)等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CaOH2OCa(OH)2只有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同时还放出O2 2Na2O22H2O4NaOH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金属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如CuO2HClCuCl2H2O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的金属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像Al2O3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金属氧化物的用途:氧化铁可以制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氧化铝是较好的耐火材料氧化铜是制作铜盐的原料氧化亚铜可制造玻璃、搪瓷的红色颜料。氢氧化物:除了NaOH、KOH、Ba(OH)2、可溶,Ca(OH)2微溶,碱均不溶于水铁的氢氧化物:均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Fe(OH)3为不溶与水的红褐色固体,由可溶性铁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制得:如FeCl33NaOH3NaClFe(OH)3Fe(OH)3加热可分解2Fe(OH)3Fe2O3+3H2OFe(OH)2可以由可溶性亚铁盐溶液与碱溶液起反应制得:如FeSO42NaOHNa2SO4Fe(OH)2Fe(OH)2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Fe(OH)3,现象为,白色沉淀变为灰白色,再转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氢氧化铝:制备: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生成盐和水。Al(OH)3+3HCl=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Al(OH)3加热能分解:2Al(OH)3Al2O3+3H2O盐: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水溶性,碱性,热稳定性:Na2CO3 NaHCO3两者可以相互转换,Na2CO3CO2H2O2NaHCO32NaHCO3Na2CO3CO2H2O NaHCO3NaOHNa2CO3H2O鉴别方法:固体(加热,能分解的是NaHCO3)、溶液(加可溶性钙盐或钡盐,有白色沉淀的是Na2CO3)铁离子(Fe3+)的检验:加入KSCN溶液变红,说明有Fe3。Fe3与Fe2之间的转化2FeCl3Fe3FeCl22FeCl2Cl22FeCl3明矾(KAl(SO4)212H2O)和硫酸铁都可作净水剂第四章第一节 硅自然界中硅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没有游离态的硅二氧化硅的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1、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生成的硅酸钠黏性比较大,故盛装碱溶液的玻璃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而要使用橡胶塞SiO2+CaO=CaSiO32、氢氟酸是唯一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酸SiO24HFSiF4H2O 氢氟酸会腐蚀玻璃,可用来雕刻玻璃,盛装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而要使用塑料瓶。二氧化硅的应用:制光导纤维、硅、玻璃、工艺品(石英,水晶、玛瑙)硅酸的制备:Na2SiO3+2HCl=2NaCl+H2SiO3硅酸为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酸性比碳酸弱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有白色的硅酸生成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硅酸脱水后制得硅胶,可作干燥剂硅酸钠的水溶液称为水玻璃,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粘胶剂。注意:水玻璃(即硅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易与CO2反应生成H2SiO3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硅酸盐的用途:制陶瓷、玻璃、水泥单质硅: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常温下稳定电炉SiO2 + 2C = Si + 2CO制法:常温下可与碱溶液、HF反应Si +2NaOH +H2O=Na2SiO3+2H2Si4HFSiF42H2用途: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机芯片、半导体晶体管、)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氯的存在:在自然界氯主要存在于海水中,主要以Cl- 形式存在。2、氯气的物理性质: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毒黄绿色的气体,它可溶于水(1:2),低温和加压时易液化。3、氯气的化学性质:点燃 A、氯气与金属的反应点燃 2 Na + Cl2 = 2 NaCl (黄色火焰,白烟)点燃Cu + Cl2 = CuCl2 (棕黄色烟,加入少量水有绿色溶液,如加大量水溶液呈蓝色)2 Fe + 3 Cl2 = 2 FeCl3( 不生成FeCl2)(棕色烟)点燃B、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点燃H2 + Cl2 = 2HCl (白雾) (Cl2与H2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点燃2 P+ 3Cl2(少量)= 2 PCl3 (白雾) (氯气与P点燃时白色烟雾)2 P+ 5Cl2 (大量)= 2 PCl5 (白烟)(由此可见燃烧: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叫做燃烧。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C、氯气与水的反应Cl2 + H2O HCl + HClO(Cl2既做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光照次氯酸(HClO)一元弱酸(酸性比碳酸还弱),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漂白性,不稳定易分解。2HClO = 2HCl + O2新制氯水成分(粒子):Cl2、 H2O、 HClO、 H+、Cl-、ClO-久置氯水成分(粒子): H2O、H+、Cl-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漂白的实质是氯水中的HClO起作用。D、与碱溶液的反应Cl2 + 2OH- = Cl- + ClO- + H2O(用氢氧化钠吸收多余的Cl2)漂白粉的成分CaCl2 和 Ca(ClO)2的混合物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它的水溶液与空气中的CO2接触反应生成次氯酸的过程。E.氯气与其它化合物的反应(做强氧化剂):还原性比较强的物质如:含有Fe2+、Br-、I-、SO2 、SO32-的物质能被氯气氧化.2FeCl2 +Cl2=2FeCl32NaBr+Cl2=2NaCl+Br22NaI+Cl2=2NaCl+I2H2S+Cl2 =S + 2HClNa2SO3+H2O+Cl2=2NaCl+H2SO4MnO2 + 4HCl(浓)=MnCl2 + Cl2 + 2H2OF、氯气的实验室制备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硫(俗称硫磺):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还原性氧化性S +O2=SO2点燃S +H2=H2SS与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如Cu2S,FeS等)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40体积的SO2。是H2SO3的酸酐。SO2 + H2O H2SO3 SO2+Ca(OH)2=CaSO3 +H2OSO2的漂白性,使品红褪色,非氧化还原反应,暂时性,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其褪色。SO2可用于杀毒消菌。SO2的弱氧化性:SO2+2H2S=3S +2H2OSO2的强还原性:SO2+Br2+2H2O=H2SO4+2HBr (溴水褪色)SO2+Cl2+2H2O=H2SO4+2HCl (SO2与氯水一起通入品红等有色溶液漂白性减弱,或没有漂白性)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不用记忆)(知道SO2可使KMnO4溶液褪色,在溶液中SO32-与H+、KMnO4-不能共存即可)催化剂 SO2+O2 SO3SO2的检验:将SO2通入溴水、KMnO4溶液、品红溶液,观察是否褪色。除去CO2中的(SO2或HCl气体),用饱和NaHCO3溶液检验混合气体中的CO2和SO2:先通过品红再通过KMnO4再通过品红再通入澄清石灰水。SO2只与Ba(NO3)2溶液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与BaCl2等不反应。3SO2+3Ba(NO3)2+2H2O=3BaSO4 +4HNO3+2NO(方程式不用记忆)N2+O2 2NO(无色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 雷雨发庄稼2NO+O2=2NO2 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3NO2+H2O=2HNO3+NO (工业制硝酸)N的化合价:-3 0 +1 +2 +3 +4 +5N2O5是HNO3的酸酐,N2O3是HNO2的酸酐,4NO2+2H2O+O2=4HNO3 4NO+2H2O+3O2=4HNO3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稀硫酸有酸的通性:与酸碱指示剂,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盐(强酸制弱酸),与碱发生中和 浓H2SO4与HNO3与金属反应,但不能置换出H2。浓硫酸:1浓硫酸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 液 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 难 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和水混溶。浓硫酸溶于水时会 放出 大量的热。2具有吸性性和脱水性,可用来干燥H2、O2、N2、CO、CO2、CH4、SO2、HCl、Cl2等气体,不可用来干燥NH3、H2S、HI、HBr)3 强氧化性:能氧化不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2H2SO4(浓)+Cu=CuSO4+2H2O+SO22H2SO4(浓)+C=CO2 +2SO2 +2H2O(如何检验产生的气体,见前S一节)硝酸:1 不稳定性:(易分解)4HNO3 = 4NO2 + 2H2O + O22强氧化性HNO3(浓)+ Cu = Cu(NO3)2 + 2NO2 + 2H2O8HNO3(稀)+ 3Cu =3Cu(NO3)2 + 2NO+ 4H2O常温下(冷的)浓H2SO4或浓HNO3会使活泼金属钝化(如铝、铁),因此可用铁制槽车运输浓H2SO4 或浓HNO3。氨:、物理性质: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1:700),水溶液叫“氨水”;氨易液化“液氨”,常作致冷剂。2、化学性质:(1)氨水呈弱碱性,不稳定,易分解。 NH3H2O = NH3+ H2O*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氨与酸的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HCl + NH3 = NH4Cl H2SO4 + 2NH3 = (NH4)2SO4 NH3+HNO3=NH4NO33铵盐性质: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放出氨气。NH4HCO3 = NH3+ H2O + CO24氨的实验室制法:加热铵盐与碱的混合物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氨的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