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0474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2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A诅咒(z) 佝偻(gu) 扶掖 (y) 灵柩(ji)B骈进(pin) 喑哑(yn) 阴晦(hu) 伫立 (ch) C襁褓(qing) 睿智(ru) 庸碌(l) 恣睢(su)D拮据(j) 妖娆(ro) 嗤笑(ch) 颓废(tu)2、下面常用词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序号例词改正A化为无有言行相顾恪尽职守黎民百姓B无与伦比涕泗横流脑羞成怒媚上欺下C怒不可遏自知之明孤军奋战断章取意D廓然无累气吞斗牛强聒不舍重蹈覆撤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C、他从下着雨的外面进来,身上一衣带水。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熟视无睹4、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他黑瘦的面貌。周瑜之所以被诸葛亮“气死”,归根到底在于周瑜气量狭小,不肯 。城管部门要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切实 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陇上江南天水作为中国旅游城市,以其 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A瞥见 甘拜下风 履行 丰富 B瞧见 惟命是从 奉行 丰富C瞧见 甘拜下风 奉行 丰厚 D瞥见 惟命是从 履行 丰厚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B、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C、看了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D、夏天到了,大家游泳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6填空题(共15分,每空一分。9小题共2分。)( 1 )陈涉世家出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人名)的 。( 2 )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 。 ( 3 ) _ _ _ ,欲语泪先流。 ( 4 ) _ _ ,人迹板桥霜。 ( 5 ) 海内存知已,_ _。( 6 )会挽雕弓如满月, , 。( 7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 8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组句子。(2分) _ _,_ _ _ 。 _ _,_ _ _ 。(9)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喻,表述自己希望受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10)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和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一句 “ , 。”于是愁竟有了重量。7、综合性学习。(8 分) 初三年段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初三年段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目的汲取文学素养应付考试消遣其他人数比例25%55%12%8%( 1)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2 分)答: 名著阅读的目的,趋于功利化。 名著阅读还未被真正重视。 名著阅读现状堪忧。 ( 2)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书名: 理由: ( 3)请从这部名著中,撷取一个精彩的情节,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3分)答: 二、文言文阅读(26分)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816题。 (一) (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8、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一男附书至 B、度已失期 关山度若飞C、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宾客大宴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黄河远上白云间。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发闾左谪戍渔阳 (2)度已失期 (3)会天大雨 (4)宜多应者 (5)卜者知其指意: (6)陈胜王: 10.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1.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直接原因),也有必然性(根本原因)。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偶然性(直接原因): 。 必然性(根本原因): 。12、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 。(2分) 13、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4分)1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4分) (二)(14分)(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4分)(1)由是先主遂诣亮 ( )(2)遂用猖獗(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 (4)遂许先帝以驱驰( )1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甲文中“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的原因是诸葛亮 , 。 (用乙文中的原句子回答)(1分)15、甲文中先主“凡三往,乃见”以及他向诸葛亮说的一席话,表明先主是怎样一个人?(3分) 16、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2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善读可医愚 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的。 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言”之症。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 人民日报 ( 2006-04-22 第07版 )23本文显然不是一篇驳论文,但开头举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的说法,其目的是 (2分) 24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根据你阅读议论文的经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一论点的?(3分) 25作者将“善读”与“医愚”结合起来论述,从论述的重点来看,作者主要论述的是 ,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分) 26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指出该怎样有选择地读书?(2分) 27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3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象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撕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 我说:“ 。”四、阅读破阵子,完成2021小题(4分)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0、本词实写的是哪两句?(1分) 21、谈谈你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的理解(3分)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c )(3分)2、下面常用词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序号例词改正A化为无有言行相顾恪尽职守黎民百姓乌B无与伦比涕泗横流脑羞成怒媚上欺下恼C怒不可遏自知之明孤军奋战断章取意义D廓然无累气吞斗牛强聒不舍重蹈覆撤辙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4、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3分)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6、略7、 ( 1)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2 分)答: 名著阅读的目的,趋于功利化。 名著阅读还未被真正重视。 名著阅读现状堪忧。 ( 2)略 ( 3)略 二、文言文阅读(26分)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816题。 (一) (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8、C 9.略 10.略 11.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直接原因),也有必然性(根本原因)。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偶然性(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必然性(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12、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2分) 13、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4分) 天下苦秦久矣。 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的不满。 楚人怀念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1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4分) 置书鱼腹 篝火狐鸣 (二)(14分)12、略 13、略 14、甲文中“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的原因是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用乙文中的原句子回答)(1分)15、甲文中先主“凡三往,乃见”以及他向诸葛亮说的一席话,表明先主是怎样一个人?(3分) 志向远大,思贤如渴。16、略 三、现代文阅读(31分)23略24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根据你阅读议论文的经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一论点的?(3分) 善读可医愚;阅读议论文找论点首先要关注标题。或者“是从题目中看出的”,或“本文题目就揭示了中心论点”等,也正确。 25作者将“善读”与“医愚”结合起来论述,从论述的重点来看,作者主要论述的是善读,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道理论证。(4分) 26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指出该怎样有选择地读书?(2分) 书籍之多,人生有限,所以必须有选择的读书;书籍有好有坏,所以必须有选择的读书。人们应根据各自的需要有选择的读书;人们应选择好书去读。27略四、阅读破阵子,完成2021小题(4分)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0、本词实写的是哪两句?(1分) 21、谈谈你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理解(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