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周测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0405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周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物理周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物理周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运动12 m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段距离内该物体()A所需时间可能是1.71 sB所需时间可能是4 sC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4 m/s2D加速度大小一定是3.5 m/s2解析:根据vv2ax得,加速度肯定是3.5 m/s2,所需时间可由平均速度与位移求出,即tx,由于只告诉了速度的大小,要注意可能方向相同或不同答案:ABD2甲、乙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2倍,而甲距地面的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加速度是乙物体加速度的2倍B甲物体的加速度是乙物体加速度的倍C甲物体下落的时间是乙物体下落时间的D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同解析: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物体落地速度v,v1v21,下落时间t,t1t21.答案:C3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关于纸带上点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痕记录了运动的时间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点痕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点痕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解析:打点计时器是按一定时间间隔打点的,它的点痕记录了时间、位移及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ABD4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5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6一条轻绳承受的拉力达到1 000 N时就会断,若用此绳进行拔河比赛,两边的拉力大小都是600 N时,则绳子( B )A一定会断B一定不会断 C可能断,也可能不断D只要绳子两边的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合力总为0,绳子永远不会断7某同学从台阶向下跳到地面的软垫上。从接触软垫到停下来的过程中,该同学的受力是( C )A重力B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垫子的压力 C重力、垫子的支持力D重力、垫子的支持力、垫子对该同学的冲击力左右F1F2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D )A10 N,向左B6 N,向右C2 N,向左D零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用力把物体向上抛出,物体上升过程中仍受到向上的力B一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直接接触到它并且施加了这种作用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10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 CD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B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C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D两个分力的夹角 q 在 0 到 180 之间变化时,q 角越小,合力越大11已知3个分力的大小依次为3 N、5 N、9 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BC )A0 NB1 NC5 ND18 NFfF12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在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则重力G与静摩擦力Ff 的合力方向是( B )A向上偏右B向下偏左 C竖直向上D水平向右13一个人用与水平面成 q 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拉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箱子,箱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若箱子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m,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CD )Am M gBm F sin qCm(M gF sin q )DF cos q14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的( ABCD )F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可能等于FAB15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物体的速度为0,然后被弹簧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A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减小B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增大C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减小D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增大 二、填空、画图题16甲地和乙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别是9.81 m/s2 和9.79 m/s2 ,将同一个物体分别在甲、乙两地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量,读数相差0.1 N。如果改用天平称量这个物体,在甲地称量的结果为_kg,在乙地称量的结果为_kg。 答案:5;517一弹簧受到100 N的拉力时,它的长度是11 cm;当它受的拉力再增大50 N,达到150 N时,弹簧长度是13 c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弹簧的原长是,如用两手握住它的两端,分别用100 N的力向两边拉,则这弹簧伸长。答案:2 500 N/m;0.07 m;0.04 mF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若物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竖直墙面加速下滑,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答案:mg;F解析:静止时,可根据平衡条件,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相对运动时,可根据公式Ff = FN来计算摩擦力的大小。19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20下列图中物体A是否受到摩擦力?若受,请画出它受摩擦力的示意图(各接触面粗糙)。(3)拉起手刹,汽车A停在斜坡上(1)拿在手中的瓶子A(2)货物A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匀速运动A(6)A与电梯一起匀速运动vA(4)A坐在桌子上,一人对桌子施一向右的水平推力,但桌子没动AA(5)A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三、实验题21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在悬挂的弹簧下面加挂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以下的数据。根据数据在坐标中画出图象。由此得到结论:。弹簧的劲度系数k = N / m。(取两位有效数字)钩码个数123456弹簧弹力F(N)0.501.001.502.002.503.00弹簧伸长x(cm)1.202.403.604.766.107.102.04.0F/N01.02.0x/cm3.01.03.05.06.07.0答案:(1)弹簧的弹力与伸长成正比; (2)42或43;2.04.0F/N01.02.0x/cm3.01.03.05.06.022如图4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两点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打A、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有多大?打B点时刻纸带的瞬时速度有多大?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你能算出打O、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吗?为什么?图4解析:根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式求解AD段的平均速度AD cm/s231.25 cm/s.当时间间隔很短时,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故B点的瞬时速度vB cm/s212.50 cm/s.无法算出OD段的平均速度,因为不知道O、D间有多少个点,因而不知道OD段的时间间隔答案:231.25 cm/s212.50 cm/s依据见解析不能不知时间四、计算题23如图5所示,在距离斜坡底端10 m的山坡上,一辆小车以4 m/s的速度匀速向上行驶5 s后,小车又以2 m/s的速度匀速向下行驶设位移和运动方向都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试作出小车20 s内的位移和速度图象解析:根据题意,05 s内,位移大小为45 m20 m,方向为负,速度方向为负;5 s后向下行驶,速度方向为正,经时间s10 s退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5 s15 s内位移方向为负;还有最后5 s,从原出发点继续向下行驶,位移、速度的方向均为正,这5 s内位移的大小为10 m根据以上分析,xt和vt图象分别如图6甲、乙所示24子弹以200 m/s的速度射向一固定的木板,穿出速度变为100 m/s,则:(1)要打穿这样相同的三块固定木板,子弹的初速度至少多大?(2)在上述最小速度情况下,子弹穿过第一块、第二块木板时的速度分别为多大?解析:子弹射穿木板的过程可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设每块木板厚度为d,由已知条件及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有v2v2ad.设能打穿三块这样的木板初速度为v1,打穿第一块木板时子弹速度为v2,打穿第二块木板时子弹速度为v3,打穿第三块木板时子弹速度为0.同理有0v2a(3d),0v2a(2d),0v2ad.联立以上关系式得v3 m/s100 m/s,v2v3100 m/s,v1v3300 m/s.25重为40 N的物体与竖直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0.4,若用斜向上的推力F = 50 N支撑住物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牛?要使物体匀速下滑,推力的方向不变,则大小应变为多大?(sin 37 = 0.6,cos 37 = 0.8)解析:静止时,物体受重力、推力、支持力,还可能受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方向要看竖直方向受力情况。沿水平、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推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F sin 37 与重力的合力为10 N,向下。所以摩擦力大小为10 N,方向向上。匀速下滑时,物体受重力、推力、支持力、摩擦力这四个力。这时摩擦力的大小,既要与重力和推力的竖直分力的合力相等,又要满足Ff = FN = F cos 37。Ff = GF sin 37Ff = FN = F cos 37得F = 43.5 NvAmmmM26如图,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向右滑动,木板不动。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1,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2。求:(1)木板受物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 木板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如果物块相对木板向右滑动时,木板被物块带动也向右滑动,求木板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木板不滑动时,(1)物块与木板间有滑动摩擦力,大小由Ff = FN决定,为1m g,木板受物块摩擦力方向向右。(2)木板与地面无相对滑动,所以木板与地面间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由平衡条件决定,所以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为1mg,方向向左。木板被带动时,(3)木板与地面间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大小由Ff = FN决定,为2(mM)g,方向水平向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