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比较类能力训练专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9642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比较类能力训练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比较类能力训练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比较类能力训练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专题7:比较类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新唐书材料二刘委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固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道,未有留意 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6分)(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9分)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4、(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 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8分)5、(09安徽文综卷,12)(22分)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换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朗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会么影响。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国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服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10分)(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12分)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管子任法“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14年至1820年间,英国有超过600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逐出家园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直言不讳地起来反对。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为了摆脱危机和保障工业化计划的实现,1929年秋天,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道路,希望通过集体化达到增加产量,尤其是保证收购的目的。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这是“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但是,农业集体化确实起到了保证为国家提供粮食的作用,因为集体农庄是强制实行低价超额收购政策的强有力的工具。斯大林在征购粮食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冒进和粗暴政策,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材料三这是个青山环抱、翠竹掩映的桥头小镇沿溪一条主要街道两旁,摆着一个紧挨一个的摊位,有七八百个。有谁能想到,从这里,去年有五十亿粒纽扣“走”向全国各地小小纽扣形成的大市场,像一块强磁体一样吸引着四方来客它救活了濒临倒闭的工厂和行将停业的商店。桐乡县有个生产金鱼扣的化工厂,由于产品积压曾一度陷入困境。这个厂和桥头纽扣市场挂钩以后,市场负责为其推销产品,“小金鱼”游向了全国各地,工厂迅速有了转机户办纽扣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桥头镇及邻近乡家庭纽扣厂年产值一千七百多万元。一业兴,百业旺。纽扣专业市场的兴盛,为其他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子。这两年桥头镇新办起服装厂五十多家,旅馆、饮食店近百家,修理、运输、五金、电器等服务行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两三千人。王学孝温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见闻,人民日报1985年12月 (3)材料一、二中的英国和苏联与材料三中的中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有何根本性的不同?(4分)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养廉银制度正式推行大致始于雍正二年。此后不断补充完善,到雍正十三年最后确立。其基本原则是“为官员定养廉之资,为公事留办公之费”。具体做法是“将州县之火耗(注:火耗,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火耗”或“耗羡”。)重者严行裁汰”,并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司库,从解公之火耗中“酌中量留耗羡抵补无著之亏空”,然后再由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司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材料二 从赫德(注:英国人,1863-1908年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执政时起,海关关员的高薪待遇多达9项。此外还实行年资加薪制度,一般洋员每2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后来)华员每3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年资越高、等级越高、待遇越好。赫德还在海关实行退休制度,并(在中国)首创推行养老储金制度。这样,养老储金实际成了促使关员保持操守、廉洁行政的保证金,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效力。此其一。其二,海关对贪污案件处分极严厉,对发案的基层主管,亦因监管不力而受连坐处分。其三,近代海关有严密的税款完纳和呈报制度,从而使不法海关职员无机可乘,想贪而贪不到。赫德在海关所实行的高薪养廉,不是一项孤立的措施,是与严格的考试录用、考绩、监督、奖惩等制度相互联系、有机作用的。 www.ks5u.com 高#考#资#源#网文松关于赫德评价问题(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赫德的养廉政策较雍正的养廉银制度有哪些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高薪养廉政策的认识。(9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总之,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得已,必因无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乱弱其常至于中国,地大民众,尤所不宜,现在一线生机,存于复辟,然其事又极危险,使此失败,后来只有内讧瓜分为必至之结果。 严复集材料二 吾以为开明专制者,绝非新经破坏之后所能行也。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权力,循序渐进以实行之,其庶可致。若新经破坏之后,则欲专制者,势不可不假借强大之武力,以拥护其未定之地位,故舍立君主之外,实无可以得之之理由。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1)简要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主要主张及其依据,并分析他与材料一中严复主张的共同之处。(7分)10、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差异,民主制的形式与实质迥然不同。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相议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才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的建议。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与上。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典范,它之所以被称之为民主政治,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一一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1)依据材料一,概括比较东西方两种制度的不同特点。(2分)你怎么看待这种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2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阿里改革是亚非国家实现近代化改革的先驱,对亚非各国和中国都有影响。这次改革与历史上的许多改革不同,过去的改革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是各国在旧制度范围内的调整和改良;而阿里改革是处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胜利,资本主义近代化正在凯歌行进的时代,落后分裂的埃及相继遭到法英侵略,民族危机日深的条件下进行的。改革虽未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但他所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的改革,是在向西方学习的前提下,对埃及封建制度进行的一次全面的体制改革,超出了政策调整和局部改良的范围。材料二 王泰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埃及的早期现代化一文中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埃及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浪潮冲击下,被迫作出的以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在以后像德国、日本这样十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中,都可找到阿里推动早期现代化的影子,如推行以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和政府在现代化启动过程中发挥独特且重要的作用以及工业资金来源于对农业的剥夺等,因此,就外源现代化的模式表现特征来看,埃及称得上是先行者,它不仅拉开了埃及早期现代化的序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拉开了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广大亚非拉国家现代化的序幕。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1) 根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改革的时代特征。(6分)(2) 对于阿里改革的评价,材料一、材料二有何异同?(9分)12、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 清政府最终决定“预备立宪”是资产阶级立宪派长期斗争的结果以慈禧为首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最高利益,为了消弭革命,为了笼络立宪派士人和实力派官员,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具有君主立宪国家宪法性质的文献钦定宪法大纲,包括附件在内总共有40条。尽管钦定宪法大纲的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却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臣民的权利。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确定立宪预备期为9年。无论如何,钦定宪法大纲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性质,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资产阶级“主权在民”原则,确立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约法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构造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政治体制。 摘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同点。(1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规定6岁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此后,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达97%,几乎所有的儿童全部入学。材料二 筹建之始(左宗棠)明确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竞成虚设。”英.法.俄.德等国“备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鲸吞蚕食之谋,乘虚蹈瑕,无所不至”,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欲得其造船之法,为中国永远之利,并可兴别项之利”还进一步提出附设艺局(注:“艺局”即福州船政学堂),聘请西洋技师,派中国工匠.学员学习西洋语言文字.标法画法等。福州船政局前后共成船34艘,其中为南洋海军建造的3艘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己修造的最大军舰。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福州船政局材料三 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洋务派共兴办洋务学堂34所,其中外语学堂7所.军事学堂15所.科技学堂12所。维新运动期间,从1895年到1898年,设立的新学堂达101所,但多为民办,规模不大。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奏定学堂章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在近代教育上的特点?(4分)根据材料二,分析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学堂的目的。(4分)(2)综合三则材料分析造成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差异的主要原因。(7分)14、“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3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次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给农民以真正利益,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解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窃据政权,革命遂遭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辞海历史分册,1982年版材料二 (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清政府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力下,4月,孙中山被迫辞职,袁世凯窃取了政权。辛亥革命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但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从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历史的闸门。辞海历史分册,20lO年版 (1)据材料一、二找出辞海两个版本对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功绩的相同叙述。(3分)(2)对比材料,与前者相比,后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有何变化?(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16、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共13分)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二: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5分)(3)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什么?(2分)(4)两种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17、 (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侧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邻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材料四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日本政治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两次改革内容的共同之处。(3分)两者改革对于各自的政治带来体制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方式有何不同?(2分)高三能力训练专题7:比较类1、答案:(1)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2、答案:(1)梁启超认为提高回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后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2)不对立。 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3、答案:(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4、同:反对儒学独尊 异:邓实:倡导国粹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5、(1)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6、(1)管子认为法作为君主实行统治的手段,君主在法律的制定中起主导的作用(或:立法是君主的专有权),臣民必须服从于法。(3分)西塞罗认为人们既是法的制定者,也是守法者;制定法律是为了保障人们的权利;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3分)7、(3)苏联和英国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将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对立起来,依靠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市场经济,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使乡镇工业异军突起。(4分)8、(2)(9分)不同:关员的待遇更高;鼓励和约束相结合,有助于关员长期服务海关;建立退休金制度,使关员在岗时便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工作;严惩违纪官员,以确保官员廉洁执法;完善税款完纳和呈报制度,使不法海关职员无机可乘;建立综合性的配套措施,保证海关机器健康高效的运转。(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认识:高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腐败;廉不只是养出来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制度和法律上的监管、惩治;应加强对官员的职业操守教育。(言之成理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可得满分3分)9、(1)材料一希望以渐进的方式形成开明专制的局面。依据:“新经破坏之后”,易形成武人专制的局面。共同之处:二者均反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7分)10、不同特点:国家的主权;国家的主权在民。认识:是东西方不同社会状况造成的;都对东西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1、(1)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近代化大力推进;(3分)埃及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3分)(2)同:埃及阿里的改革是一次现代化运动;阿里改革对亚非拉等西方列强侵略下的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运动起到了示范作用。(4分)异:材料一强调阿里改革是对封建制度的一次全面改革,材料二没有;材料二认为阿里改革也为德国、日本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改革提供了借鉴,材料一没有。(5分)12、(2)都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或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斗争、自由民主思想传播、学习西方的产物);(3分)都体现了法律至上、规定了人民的权利;(3分)都以走向失败成为空文而告终;(3分)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3分)13、(1)政府制定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大、中、小学体制完备;国民受教育比例高。(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目的: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造船之法”以增强国家实力(或:兴利);维护清王朝统治。(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2)不同的原因:a、领导者的素质差异。中国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领导者均是体制内的旧官僚,他们仍然抱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不放。日本推动教育发展的主体是明治政府。这个政府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权。(3分)b、经济基础不同。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国家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迅速。中国可谓是风雨漂摇。危机四伏。经济落后影响教育进步,教育落后反过来又制约经济发展,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4分)14、26(15分)(1)中国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奴隶主或地主阶级);西方的“选举”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4分)(2)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同: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4分)(3)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3分)(4)(每空1分,共4分)德意志帝国法国政治体制法律基础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元首及产生方式皇帝;世袭制权力中心皇帝议会15、 (1)袁世凯窃取政权;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分) (2)由基本否定到以基本肯定为主。(2分)时代进步;史学发展。(2分)16、17、答案要点(1)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涉及到对工商业的态度等。(3分)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3)不同:俄国侧重解决内部机制,重点废除农奴制度。(1分)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