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上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历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9560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上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上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上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市)_ 学校_班级_ 姓名_考号_2013-2014学年上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全部为单选,每小题2分,共40分) 1历史专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 4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候”,该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 A. 兵马俑B. 司母戊鼎C. 竹木简D. 青花瓷6下列成语典故与战国时期战乱有关的是 (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朝秦暮楚 7“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 ) A. 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永济渠 8. 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错误的是: ( ) A、墨子兼爱、非攻 B、孟子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 C、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D、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9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1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 A陈 B大泽乡 C巨鹿 D荥阳11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西汉时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哪一项建议 ( )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行推恩令 加强集权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改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14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15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长平之战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16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17、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18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宗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如来佛、观音菩萨都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他们也和这种宗教有关。它是: ( )A、佛教 B、道教 C、儒教 D、基督教19小丽同学想利用假期,实地去感受一下“天衣飞扬,满璧风动”的飞天艺术。她应该去的地方是 ( ) A.陕西西安 B四川都江堰 C.河南洛阳 D甘肃敦煌20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伐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是: ( ) A兰亭序 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碑二、非选择题(共五大题60分)21、歌谣中的历史(11分)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形象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下面是网上下载的两段历史歌谣:歌谣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歌谣二: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在吟咏品味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歌谣一和歌谣二所反映的历史时期。(3分)(2)齐桓公能成为“第一霸主”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3)请你写出春秋五霸中的另外四位霸主。(4分)(4)在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条()(2分) 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汉墓1座。这座汉墓是汉景帝时期的。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如下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请回答:(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 (2分) (2)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2分) (3)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5分)A龟甲、兽骨 B竹木简 C青铜器 D纸 E.陶器(4)中国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什么影响?(2分) (5)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借助网络传播成为必然,请你对纸张的前景作一番预测。(2分) 23、一代雄主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国崛起”,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阅读汉武帝生平,探究下列相关问题。(11分)时间史实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即位前130年卫青打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奴战争的首次胜利。从此,进入对匈奴战争的转折点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不久正式实行前126年派使者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前119年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走;霍去病的东路军打败左贤王,左贤王败逃而去,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从此“漠南无王庭”前99年李陵战败于浚稽山而投降,汉武帝腐司马迁前87年汉武帝驾崩,终年七十岁,在位共五十四年,葬于茂陵,谥号孝武皇帝请回答:(1)依据武帝生平简表,指出西汉初年与汉武帝时期同匈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在武帝生平简表中,汉武帝曾派遣出使西域的著名使者是谁?出使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3分)(3)依据武帝生平简表,指出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哪位著名的史学家?简要介绍一下这位史学家的史学成就。(3分)(4)依据武帝生平简表及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3分).24、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9分)材料一: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以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的教育他,凡是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她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去做。学生樊迟向他请教怎样去耕田种菜,他认为学习那些只是没有出息。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材料三:他生活在东晋,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一生创作很多画作。他不仅擅长绘画,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他做事非常认真,有时达到痴迷的程度,因此,当时人称他有“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他开创了那一学派?(3分)(2)材料二中的离骚是谁的代表作?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3分)(3)材料三中他指的是谁?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3分)25、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14分)材料一: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材料二:南阳武侯祠有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魏书(1)材料一中,“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这次战役发生在哪一年?(3分)(2)材料二中的“南阳武侯”指的是谁?有关他与刘备之间的一个成语是什么?(3分)(3)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属于哪一个政权?这一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4分)(4)“魏主”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的这次改革措施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 DACBB 6-10 DBBDD 11-15 DBCBB 16-20 CCAADA二、非选择题21、(1)歌谣一是春秋时期;歌谣二是战国时期。 (3分)(2)都施行了改革(或变法) (2分)(3)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 (4分)另一种答法是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4) (2分) 22、(1)出现于西汉早期。(2分)(2)蔡伦改进造纸术后。(2分)(3)E A C B D(5分)(4)从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为文化交流和保存提供重要条件等方面进行回答,不必求全,言之有理即可。(2分)(5)有利于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节省森林资源,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思想;我认为纸张仍是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2分) 23、(1) 由“和”到“战”。(2分)(2) 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3分)(3)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3分)(4)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颁布“推恩令”;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等。(3分) 24、(1)因材施教;儒家学派。 (3分) (2)屈原;战国末期的楚国。(3分)(3)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3分) 25、(1)官渡之战;200年。 (3分) (2)诸葛亮;三顾茅庐。(3分)(3)(北魏)孝文帝;北魏;鲜卑族。(4分)(4)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黄河流域)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4分)注意:所有非选择题的答案,只要能够符合题意即可得分,不必拘泥于所给答案,祝各位老师所教的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提前祝大家春节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