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8775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1、主要参与单位: 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浙江省商务厅 义乌市人民政府 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 阿里巴巴集团 浙江物产集团 义乌商城集团2、培育组建情况: 本协同创新中心是以我校为牵头单位,以我校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和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等为科研和学科基础平台,以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浙江省商务厅、义乌市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门和阿里巴巴、浙江物产集团、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等企业及企业联合会为协同创新主要合作单位,形成政产学研用分工合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 我校在平台建设、科研资源整合、机构设置与管理、团队培育、科研激励与行为规范、人才引进与岗位聘任、人才培养、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形成了配套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我校已建成与商贸流通直接相关的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首批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创新团队3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等平台,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经济管理类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等,还建有浙商文化博物馆。除前述主要合作单位外,我校与地方政府、工商企业界具有广泛的联系,要素集聚和对外合作成效显著,取得了一大批颇有影响的理论与应用成果。3、概 述3.1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先导地位、战略地位和基础地位日显突出。紧紧抓住信息化、智能化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强流通信息技术、商务计算技术在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中的创新应用,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降低流通成本和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不利地位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战略意义。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第一条就强调“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这充分表明中央政府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 浙江的商业历史源远流长,商贸活动自古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历史上曾出现过范蠡、沈万三、胡雪岩等中国标志性商人和南浔商群、龙游商帮和宁波帮等著名商帮。明清时期浙江本土学者“工商皆本”的事功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商业文明。发达的商业文化是改革开放之后浙商崛起的源头活水和历史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商贸流通业发展成就辉煌。浙江是流通大省,流通是浙江的最大优势领域。流通强,浙江强,流通弱,浙江弱。浙江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之所以转型升级缓慢,主要问题不是因为高质量的产品生产不出来,而是生产出来卖不出去。因为高质量产品的销售需要强有力的品牌和高端渠道支撑。因此,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方法改造浙江传统流通业,培育新型组织和流通业态,实现从“流通大省”向“流通强省”转变,浙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当务之急。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这一重大而急迫的国家战略需要,也是处在转型关键时期浙江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既为我校牵头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创造了历史性契机,更为该中心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正处在转型关键时期的浙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都是不言而喻的。3.2前期培育组建情况 牵头单位前期学科建设和科研基础扎实。我校商科特色鲜明,在原国内贸易部部属院校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且具有文、工、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我校2004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为浙江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2009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16家重点基地评估中获综合得分第一名,为中心申报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校拥有与商贸流通直接相关的一批重要学科和平台,如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经济管理类二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首批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3个浙江省级重点创新团队,还建有浙商文化博物馆。我校文、工、理三大学科团队相互支持、相互融合,非常有助于推进商贸流通业的学科协同创新。 前期合作组建基础扎实,合作单位具有权威性、代表性。我校与中国商贸流通业宏观政策研究的最高权威部门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签订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协议,已协同开展我国商贸流通领域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并互派人员挂职;与中国最权威的商贸流通研究思想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并联合成立了“商贸企业研究与培训中心,”已开展课题研究和人员培训合作;与省级商贸流通产业的综合主管部门浙江省商务厅签订了共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在深化课题研究和商务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合作;与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共同发起组建了“浙江现代商贸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小商品城集团所在地和国家战略试点城市义乌市人民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与义乌工商管理学院联合成立了义乌全球贸易研究院,与我省首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流通龙头企业浙江物产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开展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和培训等合作。这些前期合作单位集聚了“政、产、学、研、用”的优势资源,为跨部门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体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2年7月11日,原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优化城市流通网络布局,增加农村商业网点,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这是我国今后流通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充分表明了国家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 浙江的商业历史源远流长,商贸活动自古有深厚的民间基础。被视为中国商人祖师爷的范蠡,其事业的起点以及主要舞台在古越浙江;元末明初传奇巨商沈万三年少时离开故乡南浔闯天下;晚清首富胡雪岩终生以杭州为其事业根据地;南浔商人“四象八牛”富可敌国;宁波帮更是群星璀璨影响力至今不衰。在农业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商人居“四民”末位的传统社会,浙江的商贸和商人已经崛起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南浔商群、龙游商帮和宁波帮称雄海内,分别来自一镇、一县和一郡(府)。同时,明清时期浙江本土学者“工商皆本”的事功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商业文明。隋朝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使得杭州成为江南物资的集散中心,五代吴越国王钱鏐的励精图治使得浙江在两宋后富甲东南,唐朝时即有宁波人远赴日本进行海上贸易,康熙年间即有义乌人(义乌兵)寓外经商的记载,改革开放后浙商群体更是成为当代中国第一商帮。所以,在历史上各个时期,无论工商业活动,商业思想,还是名商巨贾,浙江皆在全国前列。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后浙商崛起的源头活水和历史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商贸流通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浙江是流通大省,流通是浙江的最大优势领域。流通强,浙江强,流通弱,浙江弱。3.3多渠道的国际交流合作。我校已先后与美、英、德、加、澳、日、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30余所国外、境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实施了教师互派、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科研合作等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法国巴黎九大、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世界名校的相关机构开展各类合作项目和研究项目。我校法语联盟是法国法语联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2004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2009年启动了旨在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的“蓝天计划”,每年派送50名以上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到外国知名大学研修,派送20名以上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到世界著名大学培训。3.4我国在该方向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机制体制问题 1.3.1缺乏跨学科研究载体和体制机制,跨学科研究团队缺失 由于在高校之间和高校内部缺乏协同创新平台和团队合作机制,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内部,无法组建由文理工学科研究人员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大多选择单兵作战。从事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学科研究的研究人员局限于用经济学范式研究流通功能及流通产业运行机理等理论与政策问题,由于无法很好地把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等技术变量和管理变量引入理论模式分析和政策分析,无法很好地把握技术和管理因素与流通产业成长和运行之间的契合关系、融合关系,从而无法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对流通产业发展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政策主张。而研究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人员由于偏重从企业的微观层面和技术的应用层面研究实际操作性、实用性流通问题,从而导致因无法从宏观层面、中观(产业)层面把握流通产业成长和运行规律而严重影响研究成果的适用性、行业共用性、前瞻性。 1.3.2缺乏跨部门紧密合作,高校研究成果适用性不强 由于高校缺乏与科研机构、政府、企业、行业管理机构之间的紧密的、深度的合作,高校研究人员基本上以学术成果而不是产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理论和政策研究,存在研究成果应用价值不高、实用性不强和转化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1.3.3缺乏高校之间、高校与其它部门之间的有效资源流动和共享机制,资源浪费严重 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政府、企业、行业管理机构之间科研要素资源流动和共享的壁垒较高,特别是基础数据和研究设施共享程度低,导致实验室、网站等部分硬件实施重复建设严重,而共享的基础数据库、资料库等设施严重短缺,科研投入结构不合理和单位之间相互封闭严重影响科研效率和产出。 1.3.4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和合理分工体系,创新活动效率低下 由于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多数科研活动的主要激励手段是课题经费和科研成果奖励,缺乏美国等发达国家所普遍实行的课题成果转换股份奖励、课题经费与教学任务折算等一套较为成熟和标准的激励制度,也缺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专利和实用性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一套分工明确的、完整的科学研究产业链。科研活动各自为战、科研人员分工不清等问题的突出存在,严重影响了创新活动效率。 1.3.5缺乏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互动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尚未形成 在高校内部,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三张皮现象”较为普遍,有些教师因过分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有些教师过分重视教学而忽视科研,从而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许多教师为发表文章而写论文,科研活动的学科导向较弱,科研对学科发展作用有限。我国高校非常需要通过建立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1.4.2可行性 作为协同创新的牵头单位,我校具有“四大优势”。开展协同创新活动面临“三大历史机遇”: 我校百年发展历史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专业学科结构具有鲜明的商科特色。目前,商科类本科专业占全校专业的近40%;在博士点、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点中,商科类占75%;拥有与商贸流通最直接相关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工商管理、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还有与商贸流通关系密切的计算机科学、电子商务、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工程硕士(物流工程领域)等24个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点。在原国内贸易部12所直属本科院校中,我校最早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最早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2004年);最早拥有工商管理(2009年)、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也最早同时获得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学校出版的商业经济与管理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和“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2010年)。目前,我校总体实力在全国财经类院校中列第5位,在原国内贸易部直属院校中居第1位。其中,社会科学在全国所有高校中排名51位,全国高校教师水平排名和教师绩效分别居72和91位,这些指标均进入“百强”。我校与商贸流通业研究关系密切的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应用统计学的应用研究成果丰硕,学科特色和优势明显。 获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次,浙江省人文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次,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次、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2次,中国商业创新人物奖2次,在商务数据统计理论研究、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方面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协同创新中心集聚了优势互补的创新高端要素,具备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实力。我校在商贸流通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成为国内最具综合优势的一所高等院校;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是我国商贸流通业宏观政策研究的最高权威部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是中国最具权威的商贸流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国家级思想智库;浙江省商务厅是省级商贸流通产业的综合主管部门;阿里巴巴、浙江物产是业内的领军型企业;义乌市是中国小商品城集团所在地和国家战略试点城市。“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汇聚了优势互补的创新高端要素,构建了结构合理的创新平台,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实力。 恰逢其时的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协同创新中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发展空间。以商贸业为主的服务业竞争力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商贸流通业理应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专业市场、零售百货等传统商贸业态和电子商务、MALL、超市、连锁经营等现代商贸业态的蓬勃发展,商贸流通业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它仍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国内居民消费需求难以启动、商品流通成本难以下降、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上至中央领导下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迫切需要推进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协同创新”。国内经济社会各界对发展商贸流通业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中央为召开最新一次的“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已筹备数年之久。这表明,该创新中心的成立可谓适逢其时,发展动力和前景大。 总之,近10多来,浙江工商大学发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经管学科优势、计算机科学等工科优势和统计学等理科优势,并不断促进这些学科的相互结合,融合于基于“大商科”视野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之中,已经形成鲜明的商贸流通学科建设的特色优势。在我国高校中,就商贸流通学科建设的总体实力和特色优势而言,像我校这样的高校即使不能说绝无仅有,也是极少的。而当前“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流通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产业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流通效率低、成本高问题突出”(见原国务院总理*2012年7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会议报道)的严峻现实,既为我校发挥商科特色和综合优势,牵头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创造了历史性契机,更为该中心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4.2.1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在关联 1、方向一:传统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首席科学家:荆林波,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我国商贸流通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主要学术专长是流通现代化问题研究。宋则,我国商贸流通领域权威专家,主要学术专长是市场经济与商品流通问题研究。 2、方向二:物流和供应链整合首席科学家:盛昭瀚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现为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江苏省物流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计算实验中心主任,肖亮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之江社科青年学者,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副主任、 3、方向三:协同电子商务发展首席科学家:陈德人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琚春华教授,我校校长助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魏贵义教授,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省“151”第一层次、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带头人、国家互联网应用创新基地“新一代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网络创新平台”负责人 4、方向四:商务数据挖掘分析首席科学家:刘世平,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在业内被公认代表着全球商业智能领域的顶级水平。李金昌教授,我校副校长,教育部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3.6已获得的相关支持情况 1、2004年11月获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教育部文件,教社政函200448号)。 11、2005年至今,浙江工商大学已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前身和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600万元,加上实验室建设、创新团队建设等投入,学校累计投入资金已超过1000万元。协同创新中心相关共建单位也已按协议规定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资源投入。 3.7.1创新平台建设 1、2010年,我校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在全国16个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中总分排名第一,其中发展指标排名第一,成果指标排名第二。 2、2012年9月,与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签订合作协议,协同开展我国商贸流通领域重大战略问题研究 3、2012年6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合作签约,共建“商贸企业研究与培训中心”。 4、2011年11月,与义乌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6月,与义乌工商学院合作签约,成立“中国义乌全球贸易研究院”。 5、2012年,由浙江工商大学主办建立浙商文化博物馆,浙江省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办公室、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企业家协会、新华社浙江分社、浙江电视台经济频道等为支持合作单位。 6、2010年,与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等共建全国第一家利用云计算技术服务于电子商务产业的政产学研平台-“西湖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7、2010年6月,与美国纽约大学伯克利企业家研究中心、美国商务部、美国中小企业署共建创新载体“浙江工商大学鲍莫尔创新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