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家观点汇总(社会学考博必备).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8614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社会学家观点汇总(社会学考博必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西方社会学家观点汇总(社会学考博必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西方社会学家观点汇总(社会学考博必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社会学家观点摘要(社会学考博必备)社会学的流派实在太多了,不同的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创设自己的社会学理论,靠死记硬背实在无法记清楚他们的思想体系,唯有在读完一个社会学家的观点后,用自己的话演绎出来,才能吸收。今天,看了实证社会学派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观点,归纳如下: 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和批判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三大传统,其中实证社会学在其古典理论中经历了由孔德提出-斯宾塞明确-涂尔干系统化的渐进过程。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生于1798年,处于法国急剧社会变迁的时期,一生经历了7次政权交替,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但未能创设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社会冲突不断。为摆脱社会危机,重建社会秩序,孔德欲创建一门新的知识与信仰体系社会学,将科学的实证方法运用到社会研究上,孔德是提出“社会学”的第一人。孔德的理论体系包括以下基本要点: 一、实证方法,孔德反阐述实证方法,就是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为模本,直面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实验来认识外界事物的方法,孔德坚持实证方法要坚持“只问是什么,不问应当是什么”的研究原则,实质是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中排斥主观的价值评价。孔德强调实证方法的“相对性”,认为那是社会学的唯一特性,是相对于神学和传统哲学的绝对主义来说的,神学和传统总是追究终极本质,它们给出的概念和结论是对世界的根本理解,把自己对世界的玄想和思辨看成是对全部事物的一般概括,认为揭示出来的理论是普遍性规律。而社会学不去追问现象之下的终极本质和普遍规律,而是直接面对经验现象本身,经验事实是感性的、具体的,并处于特定条件的运动变化中,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因此社会学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知识都不具有绝对性,而是相对性知识。 二、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秩序,首先孔德认为社会分化有好处和坏处之分,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加强了人的相互依赖,形成稳定社会秩序,但同时助长了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和争取个人地位而产生激烈竞争,引发社会动荡甚至革命,损害社会团结,因此要加强政府控制社会和整合社会的职权,主张用社会秩序来规范分化了的社会。 三、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发展进化,人类社会经历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社会三阶段,对应的知识类型有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孔德企图以思维方式变化和知识类型转变为根据揭示社会进化。 四、人道教。主张创设以泛爱把世人的信仰统一起来的宗教。斯宾塞社会有机论。斯宾塞生活在社会平稳发展的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因此他的观点相对于孔德,前后一致性更强。提出了“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和生物有机体一样,都有发育、生长、成熟、衰老等阶段,社会进化的基本动力来自“适者生存”,社会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来完成进化。社会有机体增长基本形式是机体增大(社会成员数量增加,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膨胀和复杂化)和功能增强(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的专业职能提高),物竞天择的竞争中,让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向专业化发展,社会分化加大,社会结构异质多样性不断增强,相互依赖,促使社会不断整合。由于依赖性增强导致社会脆弱性不断增大,为了保持自身协调运行,社会需要一个能够协调控制各部分的“管理系统”,对外防御外来侵略,对内进行调节控制,这里斯宾塞提出了“专门化管理”的概念,就是政府对威胁个人生命安全和破坏、侵犯私人财产行为予以制裁,而不对其他方面自由活动施加限制。社会有机体包括三个系统:营养系统(劳动阶级通过生产提高维持存在的养料)、循环系统(商人阶级通过商品流通负担分配机能)和神经系统(工业资产阶级调节生产分配和整个社会运行)。 斯宾塞认为社会有机体的进化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进化形式是一般性与个别性统一,社会的进化,要考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变化。社会进化的类型有三种分类:1、单社会-复合社会-二重和多重复合社会;2、游牧社会-半游牧社会-定居社会;3、军事社会-工业社会。 方法论上,强调研究的客观性,首先必须面对真实存在着的社会有机体,而不是面对作为社会有机体附带的思想状态(批判孔德的社会三阶段说停留在哲学的思辨的主观性解释,不可验),其次要排除研究者的主观成见(爱国主义成见、阶级成见、政治成见、理论成见等)。斯宾塞受当时的自由资本主义思想影响,是个个人主义者,崇尚自然主义,与孔德主张用社会学理论指导和管理社会不同,他主张社会应该自然进化,没有必要采用种种政府行为来干涉社会过程,社会自然会在不断的优胜劣汰中趋向进步和谐。涂尔干,生于法国的犹太人家庭,1896年被聘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不久,创办了第一本社会学杂志社会学年鉴,这两件事标志着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大学的讲坛,标志着社会学在欧洲学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主要观点有: 一、社会学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 社会事实有两类:社会比率(离婚率、出生率等)和集体表象(公众意见、社会心理、社会规范、道德、思维模式等),社会事实的特点:不可还原性、制约性和普遍性。涂尔干把社会事实归结为通过人们的集体行为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且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外在性规定,实质就是制度。评价:把界定为制度的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说明,把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区分开来,为社会学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作出贡献。 二、方法论:(一)社会事实的解释原则:1、循环法,社会事实只能用社会事实来解释;2、社会事实的功能分析与因果分析是两个独立的问题;3、受控比较方法,分析关联性;(二)把社会事实作为研究起点,保持客观性,摆脱一切预断;从感性材料出发去开展研究,达到对社会事实的本质认识;剔除感性材料中的主观成分,寻求价值中立;(三)区分正常社会现象和病态社会现象 三、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社会团结是涂尔干认为最重要的社会事实,人类社会经历了两种基本的团结形式: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机械团结以共同的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社会成员同质性高,存在于分工不发达的传统农业社会,集体人格吸纳个人人格;有机团结社会高度分化,社会成员充分分工,相互依赖,社会成员异质性强,强调个性,凝聚力强,存在于现代工业社会。有机团结是对机械团结的否定与超越,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由人口增多、科学的普世化、老年人的权威下降三个原因造成社会分工)。有机团结的凝聚力来源于:社会分工(现实性原因)和集体意识(观念性原因)。评价:涂尔干从社会整合方式或社会团结类型的视野,概括人类社会进化、变迁的一般模式,他对社会现代化的概括,比孔德和斯宾塞更注重社会的联系方式或功能性分析,这一观点后来在帕森斯那里得到继承和发挥。 四、社会变迁的风险 社会解组的原因:1、道德的弱化,法律的失范;2、极端的个人主义;3、反常的社会分工(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不协调的分工) 五、自杀论自杀作为一种极端的越轨和失范行为,可以分为利他性自杀、利己性自杀、失范性自杀和宿命性自杀四类,利己性自杀、失范性自杀与社会整合强度成反比,利他性自杀、宿命性自杀与社会整合程度成正比。正常的社会必定有相对稳定的自杀率,是常态,只有迅速多变的自杀率才是社会的反常状态。六、宗教观 宗教是群体生活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整合不可缺失的形式和不可替代的力量。宗教意识被看做群体生活的必然产物。宗教的社会作用有:惩戒性;凝聚性;激发性;振作性。宗教将以现代形式在现代生活中持续发挥社会整合作用。马克思的社会实践论:一、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社会学的理论的出发点,实践是人带着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主客观的统一,以“实践”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强调主客观的统一,是马克思开创的批判社会学理论与实证社会学理论和解释社会会的最大分野。在研究方法上,主张价值判断,并且以人类经济活动(物质生产活动)为主,坚持把各种社会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考察,并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的社会过程。二、社会实践3种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活动,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活动。三、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其中经济结构起决定作用。物质生产力是社会结构运动变化的根本动力,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不同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以阶级斗争的形式来实现。四、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阶级斗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争取经济利益)、政治斗争(夺取政权)和思想斗争(意识形态斗争)齐美尔的社会形式论 与涂尔干同时代的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开始了西方社会学由宏观层面向围观层面的转化,是古典社会学的视野分化。他和滕尼斯被视为德国社会学的开创者,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形式社会学。主要观点如下: 一、社会互动形式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 二、社会互动的矛盾关系 重点论述了统治与服从,冲突与凝聚。服从于个人(等式服从和等级式服从)、服从于多数人、服从于一般原则。服从多数人的模式齐美尔认为比较客观,克服了个人偏见,但以群体意志出现,容易出现统治者逃避个人责任。服从于一般原则,法律-内化了的价值理想。齐美尔对冲突的辩证态度:认为任何社会都包含不同程度的冲突,冲突有利于保持个性,社会才有生命力。 三、社会互动规模 二人群体特征:密切程度高、排他性、冲突强烈;三人群体特征:群体获得了支配个体的能力(少数服从多数)。第三人角色:中间人、仲裁人、渔利者、分裂者和征服者。 结论一:揭示了群体内互动形式因角色转化而引起质变,注意群体数量变化引起的质变。结论二:当群体扩大到一定规模,内部产生分化,甚至形成亚群体,需要整合机制(法律和科层制)。群体越制度化、分层化,群体同个体之间距离就越远,而对个体控制力越强。 结论三:群体的多样化和多重化丰富了个性,拓展了个性实现和发挥的空间 四、社会进化,同意斯宾塞、涂尔干关于社会从简单同质性向复杂异质性进化的理论,且认为社会群体的多样化和多重化是客观条件,自我意识的自觉分化是主观条件,二者的统一使个人可以成为不同社会群体中发挥多种才能,实现多种需求。 五、对文化发展的反思性批判。文化继承与原有文化限制文化创造思维的矛盾。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开创了社会学人本主义传统,也叫解释社会学传统,形成了与实证社会学针锋相对的另一社会学主要流派,韦伯是德国社会学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学的中心人物。 一、以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并且是人们在主观意愿上与别人的发生联系的社会行动才是社会学研究的内容,与实证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的客观外在性完全不一样,韦伯提出社会学应当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性主观性。价值取向问题上,韦伯认为在研究选题时包含了价值判断,但在研究过程中要保持价值中立。研究方法上,韦伯强调“理解”和因果分析。二、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传统行动、情感性行动。后两种认为是非理性的。 三、权威类型:传统权威(老年人统治、族长制、世袭制)、感召权威和合法权威。 四、科层制是最系统、最有效的社会组织形式。理由:1、个人利益动机与组织职能目标联系在一起;2、排除人际关系;3、组织行为有高度合理性与预见性,个人对组织依赖、服从;4、工具理性战胜价值理性。缺点:对人的情感和意志等个性因素的压抑。 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关系。选择亲和性来解释二者关系,双方在不自觉中互相促进。美国社会学的兴起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欧洲,直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诞生和形成时期,形成了古典社会学理论。到20世纪20年代-70年代,社会学的发展时期,发展重心从西欧转移到美国。社会学在美国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快速的社会变迁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美国社会学家往往是通过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进入社会学领域的。库利“镜中我”理论: 一、镜中我理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在这其中,前两项只有在与别人的接触中、透过别人的态度才能获得。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 二、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概念。初级团体的特征:1、团体成员间有感情存在,不是藉以达到其他目标的手段; 2、成员交往是长期与全面的; 3、成员是独特的,不可取代的; 4、成员间彼此深入了解。初级团体和次级团体的差别在于前者规模较小,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亲密合作与面对面的沟通关系”;而次级团体则规模较大,并且“分工互赖,以非情感的依赖相结合”,有明显的阶层。例如家庭、朋友、私党等属于初级团体,而公司,军队,政府机构,学校等则为次级团体。初级群体类型:业缘型、友谊型、地缘型、血缘型。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当韦伯在德国建立从主观意识出发的社会理解论时,米德开展了关于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主观意识研究,是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一、主张把意识过程放在社会行为中考察; 二、符号互动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以“符号”为媒介的间接沟通方式,以此方式进行的互动即为符号互动论。在米德看来,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富有意义的。在人的“刺激 - 反应”过程中,人对自己的姿势可能引起的反应有明确的意识。当一种姿势对其发出者和针对者有共同意义时,它就成了“有意义的姿势”,即符号。人类互动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动物只能通过无意义的姿势,即记号进行互动,而人类既能通过记号又能通过符号进行互动,正是符号互动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米德认为象征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象征符号进行交往,达到共同理解。词语不仅作用于外在的符号世界,还作用于内在的心理世界。 三、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分化。人一生下来并不存在自我,随着从外部世界获取实践经验,人学会了将自我作为一个对象来思考,这就是自意识的发展。自我的概念是两种“我”(“I”和“me”)的结合体。“me”是指通过角色扮演而形成的社会中的自我,“I”是指并非作为意识对象的独立个体。(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理性化的自我概念的形成是渐进过程,是在社会生活中持续学习中实现的。包括三阶段:嬉戏、游戏和普遍化的他人。在普遍化的他人这个阶段,人的自我意识发生了立足点的变化,认识到必须从自己所处的社会组织和社区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伦理规范来设计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四、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内部组织与外部组织。米德从主观定义、符号沟通和承担他人角色等方面揭示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心理基础。承担他人角色: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从其他人所处的位置、应当获得的利益和可能具有的意愿来考虑问题、处理问题。人只有承担他人角色、进入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有效开展社会交往。评价:米德以实用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立场出发,把社会现象的外在性统一于内在性,把社会生活的客观性统一于主观性,最终把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的心理过程。霍斯曼的人际交换论 如果说米德、库利从语言符号互动关系研究社会现象,是社会学从宏观走向微观,那么美国社会学家霍斯曼、布劳从社会交换行动入手,从而研究宏观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学从微观重返宏观的拐点。一、小群体研究。受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强调小群体研究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中的行为变量,如活动、交往和情感三者的关系,为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础。二、人际交换论 受行为主义心理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人类学的影响,霍斯曼开展了对人际交换行动的心理分析。成本和报酬是解释社会交换形式最基本的范畴,指出交换行为中,每个人都试图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大报酬。 (一)6大命题:1、成功命题。某个行动经常受到报酬和奖励,人就越有可能经常类似的行动。没有规律的报酬和奖励更具有刺激性。 2、刺激命题。过去在特定的刺激下会给行动者带来某种报酬或奖励,那么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个体就越有可能进行类似行动。例如迷信什么颜色旺自己。 3、价值命题。某行动带来价值,就越有可能采取同样行动,带来惩罚,就会采取措施避免。趋利避害。 4、剥夺-满足命题。经常获得报酬,满足感下降,即满足感必须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5、攻击-赞同命题。没有得到预期报酬或得到意外惩罚,被激怒,采取攻击性行为;获得应得或比预期大的报酬,或错误没有被惩罚,就会高兴,继续做得到报酬的行动或避免错误行为的再度发生。 6、理想命题。人选择何种行动时,会考虑价值的大小,成功的可能性。 (二)群体凝聚力与交换权力 在对社会交换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关系进行理论概括后,霍曼斯还讨论了群体凝聚力、社会地位、交换权力和社会制度等社会学问题。群体凝聚力。凝聚力强弱首先由成员获得报酬的途径决定,成员在群体内部获得报酬多,凝聚力强;成员外部获得报酬多,凝聚力弱,其次,还与群体内获得报酬与单独行动获得报酬的差别相关,群体内获得的报酬比个人独立活动获得报酬少,凝聚力弱。交换权力的形成。交换中付出成本大于对方,获得报酬少于对方,就获得支配对方和控制交换行为的权力利益最少原则。一个人在交换行为中提供给其他人的东西是难得的资源,就获得较高的交换权力稀有资源原则 社会地位。交换权力的不平衡造成了交换者间的地位差别。“地位是一个人向其他人(和他自己)发出的刺激”,可以表现为等级、声誉、权威、专长、优势等。“地位不和谐”指人自身的各种因素不平衡,不一定都在交换中有优势。交换行为与制度。成本与报酬关系从根本上制约制度行为,人遵从制度只能获得较少报酬或付出很大代价,社会越轨行为就增多,甚至出现社会冲突引起制度变更。 评价:借用经济学、心理学等成果进行微观分析,提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人获得报酬减少惩罚的理性行动,对恢复人的主体性,克服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意义。被公认为“完整的具有强解释力的现代社会学理论”。利用其他学科成果解释社会交换行为,提供了成功的理论范式。他对理性表述中的报酬与奖励,除了物质利益,还包括情感、声望等因素,将经济理性、社会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缺陷:首先,忽视社会因素在人际交往的作用,夸大了个人目的、动机的作用,忽视宏观社会结构与个人之间的制约与反作用。其次,混淆了动物本能行为与人类社会行为的界限,忽视人的社会性,把人的关系简单化为赤裸裸的交换关系,用单一理论解释复杂社会现象,忽视了互相帮助、支持、无私奉献等行为。再次,霍斯曼一味反对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只介绍微观水平上个体之间的社会交换原则,没有深入揭示宏观水平上的社会交换,把复杂社会结构简单还原为心理现象。布劳的交换理论 布劳对霍曼斯的交换理论进行了修正,以个人的社会交换行为为切入点,通过社会层面的交换行为分析,例如群体交换分析,揭示社会权力、社会制度、社会演化等宏观社会结构。一、对社会交换的范围与形式。不是全部人类的行为都是交换行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才是社会交换行动。形式:1、内在性报酬的交换,非功利色彩的情感交换,遵从道德原则;2、外在性报酬的交换,获取物质利益为目的,遵从经济原则、;3、混合性的交换。二、微观结构的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但并不是所有交换行为都是对等的。义务不平等会使一方获得权力,另一方失去独立性。要获得权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向别人提供帮助。 1、保持独立性要具备以下条件:(1)自身拥有资源避免接受别人的帮助或给予对等回报;(2)接受帮助的同时再建立其他接受帮助关系,抵消依附;(3)行使强力强迫对方帮助自己而又保持支配地位。2、获得权力的必要条件:(1)对交换利益保持冷淡;(2)对别人需要的东西垄断;(3)防止其他人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形成强制力量;(4)别人需要他能提供的利益。三、宏观结构的社会交换个人在群体里面获得权力的过程:成员相互了解出众者的吸引竞争被公认能提供比别人更多的利益和报酬形成权力结构权力合法化形成权威。群体内部:注意、吸引、欠感情、加权效应。 权力合法化:形成明确的规章制度,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 群体之间权力结构的形成:吸引-竞争-分化-整合的过程后,出现平衡(相互依赖)和不平衡的关系(形成领导权力)。维持宏观社会权力结构的根本条件是:维持公平感。行使权力的力度强、控制面越广,越容易引起普遍性反抗,因此适度控制很重要。反抗运动能够成功的因素:反抗群体内部形成新的权力结构(有不平衡的交换关系);形成新的意识形态,用新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冲击和替代旧意识形态。 霍曼斯与布劳的交换理论的区别: 1、前者用“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心理还原论;后者是“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认为宏观结构由互相联系的群体构成,需要正式的程序和强制手段来维持秩序;2、前者用对等性原则解释交换行为,后者区分对等性和不对等性交换,认为不对等交换产生权力的差异和分层现象,从而用交换理论解决了微观向宏观的过渡。3、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歧,后者认为人都是按理想追求特定目标,但这种目标的获得受社会结构中制约因素限制。 评价:布劳的交换理论比霍曼斯更加接近社会学传统,但缺陷也是明显的:1、理论的主要前提:人类行为是以交换为指导的。对此不能进行充分证明与解释;2、对群体组织的定义过宽,从小群体到复杂组织;3、看到了群体与群体之间和群体内部的差别,但无对差别进行深入分析。帕累托的非理性实证论 无论是实证主义、人本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他们在相信理性方面都是共同的,帕累托的社会学理论却在理性浪潮中泛起非理性主义浪花。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是在深入研究经济学的基础上进入社会学领域的,他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系统的非逻辑层面。一、逻辑行为与非逻辑的行为二、支配社会行为的剩余物与派生物。6种剩余物:组合的本能;集合体的持久性;通过外部行为表露情感的需要;与社会性有关的剩余物;个人与其附属物的完整性;性的剩余物。在剩余物和派生物的思想中,我们发现了人的本性的某种内在构成,正是这种人性在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命运。诸如第一种剩余物组合的本能和第二种剩余物集合体的保守性之间力量的波动则成为历史变革的主要原因和人民和国家命运的决定因素,其中人类对自身社会行为的合理化倾向就是这类剩余物的派生和表现。三、英统治循环论。论证社会流动的重要性,并认为理想的统治者精英应当是由狮子(保守力量)与狐狸(改革力量)搭配成的统治集团,使社会在稳定中进取。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他是欧美社会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论著是对欧洲各社会学流派的批判继承中开展的,他是哈佛大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的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强调社会系统的结构稳定、系统整合、功能协调与价值共识,认为每个社会都由相对固定的结构构成相对均衡的社会系统,社会的各子系统之间都形成协调与整合的结构,社会的每一部分都具有维持社会作为一个体系的功能,每一个社会结构,都建立在它的成员之间价值观一致或共同意愿的基础上。 一、社会行动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层面。提出研究社会行动的“目的-手段-条件”原则,即在三者联系中把握社会行动。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 (一)社会行动的主观取向,动机取向(追求利益最大满足和代价最少,事实认知、情感体验和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对超越直接功利的道德目标和理想信念的追求,认知、欣赏、道德)(二)社会行动的情境:社会的情境(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个人或集体)和非社会情境(自然、文化环境)(三)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1、情感与情感中立;2、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3、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4、先赋与自致;5、专一性与扩散性。实际上是五种矛盾关系,行动者在不同的主观取向、不同的情境中面对的矛盾选择。 二、社会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是文化观念和价值系统的内化与制度化的持续进行,不断地创造和维持社会系统的一致性。结构靠制度来维持,制度靠结构发挥作用。不同国家和民族,处于支配地位和从属地位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不同,体现民族的价值观念取向。 维持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功能:(缓解社会冲突)平衡功能、(维持整体性)整合功能、(对未成年人社会化)文化模式功能、(越轨行为惩罚)制裁功能、(鼓励有益社会行为)奖赏功能、保卫功能。 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1、亲属结构,功能:两性关系的规定和抚养未成年人;2、工具性的成就结构和分层(生产分工、劳动就业、工作报酬等),功能:协调社会生产、合理化职业结构和通过薪水报酬鼓励工作积极性;3、地域、力量和权力系统的整合结构,功能:矛盾调和;4、宗教和价值的整合结构,功能:理想信念和价值向上对社会进行普遍性整合。 A-G-I-L框架。A-适应,社会系统对环境得适应功能,社会系统对环境的顺应与改造。G-目标达到,确立总体目标的功能。I-整合,协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使他们团结而开展有效的合作。通过情感联系实现,具有超功利性质。L-潜在的模式维持,根据某些规范和原则,维持系统秩序与活动方式连续性的功能。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都存在这4种基本功能,保持社会良性运行,必须协调、有序地发挥这4种功能,运用这个框架,将可预测社会变迁。首先,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是有顺序性,最先是适应功能,系统处于经济活动充分发挥作用阶段;实现目标前,政治活动充分发挥作用,目标实现后,系统进入整合阶段;三个阶段依次达到后,进入潜在模式维持阶段,社会进化成果只有凝聚为社会秩序才能实现社会进化的目的。其次,各种功能发挥的协调性。社会大系统内部,有四个子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分别承担适应、目标达到、社会整合、潜在模式维持功能。社会行动系统四种结构功能:有机体行动、人格行动、社会交往和文化活动。文化系统在社会控制中处于地位最高、能量最大;从能量流动看,社会有机体的行动能量最大且是最基本的。 三、结构分化与社会发展 帕森斯认为,是AGIL四种结构功能的逐步分化,促进社会行动专业化、组织化和高效化,1,最终迎来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社会,结构分化是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发展五阶段:原始阶段、原始社会后期及古代社会、中间阶段、温床阶段、现代社会。 第一环节:原始阶段原始社会后期及古代社会。整合功能是社会主要功能,社会生活各方面都被控制在亲族关系中。原始阶段的结构分化是亲族集团的分化出现阶层。整合,经过分化-适应性升级-包容-价值普遍化四个环节。 第二环节:古代社会中间阶段。目标达到功能逐渐分化出来,成为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发挥越来越强的作用。阶层分化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亲族统治转变为政治统治,神权与族权分离后实现神权与政权的统一,政治系统发展不充分,依附宗教支持,强大后,宗教对政权产生限制作用,逐步出现政教分离,政治系统用世俗的规范性知识来维持秩序。第三环节:中间阶段温床社会。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分化是主要内容,实质是文化系统的分化和发展。古希腊和古代犹太人所处而对社会叫温床社会:存在世俗文化,形成普遍价值观念,强调公民平等和权益,形成维持社会秩序的普遍性文化模式。 第四环节:温床社会现代社会。适应功能分化后得到充分发展,适应功能真正成为社会行动能量最大的结构功能开始发挥强大作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只有到了现代社会,社会、政治、文化等子系统都实现了结构功能分化,经济活动和适应功能才获得相对独立性,发挥作用。默顿:中程功能主义 默顿是帕森斯的学生,也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但他批判了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过于抽象和宏大,主张建立作为微观描述和宏观概括之间的中介性社会学理论,试图把宏观结构功能主义同经验层面的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中程功能分析原则。默顿的理论是建立在批判帕森斯理论的基础上的,批判了帕森斯理论的几个假设:社会功能的统一性原则;普遍功能主义和社会功能不可缺少性原则。默顿强调中层结构功能分析得特殊性和相对性,否定宏观结构功能分析得普遍性和绝对性。中程功能分析原则表现为:1、是一种考察和解释社会行动及其后果的战略,是可感知的社会活动及其后果的研究原则、方法和手段;2、有经验材料支持,不是仅靠概念演绎和逻辑推理;3、能否作为“产生经验的假设”,命题或观点,不仅来自于对经验事实的力量概括,反过来也是直接可以指导经验活动的思想原则或力量前提。4、强调分析客观的社会后果,不关心社会行动的主观取向。二、社会功能的复杂性。显功能和隐功能,正功能和负功能,功能失调。功能分析范式。 三、越轨、角色和人格。 失范理论:根据对文化的目标和制度化手段的选择,失范分为:从众、创新、形式主义、逃避主义、造反。 角色:角色丛、地位丛 人格:社会制度和群体规范对人格的影响。科层制中,人以群体制度和规范来评价自己。成员资格群体与参照群体。 四、中层理论的特点与评价: 特点:1、用于指导经验研究,并可以通过经验来验证;2、只涉及有限社会现象,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调查证实的具体假设;3、融入到社会学理论体系中,成为社会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4、能区分出微观、宏观社会学问题;5、是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6、不提出终极办法。评价:1、理论取向多元化;2、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的渗透;3、宏观、微观研究的整合。4、并未真正实现微观与宏观的整合。 社会冲突理论:经历了萌生阶段、繁荣阶段和当代发展三个阶段。萌生阶段,最具影响力的是马克思、齐美尔和韦伯。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包括四方面内容:1、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地位不平等是社会冲突的根源;2、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3、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动力;4、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有经济、政治和思想斗争,其中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政治斗争是首要形式。齐美尔:把冲突作为一种主要社会形式来研究,认为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普遍现象,冲突的激烈程度取决于:冲突各方内部紧密程度、情感状况和是否个人利益之上的冲突。冲突未必导致社会解体,有促进整合的作用。群体间冲突有利于群体界限的明晰与群体内部团结。韦伯:资源在社会等级间的分布不平等程度高,以权力、声望和财富为基础的社会等级间的社会流动率低时,社会冲突就有发生的可能。通过对权威的论述提出社会间冲突的理论,权威与对外扩张或对外合作之间的关系。冲突理论发展阶段:米尔斯是最早批判帕森斯功能主义的学者,由此引发社会冲突论的繁荣阶段。从社会结构对人的压制和阻碍这一角度阐明自己观点,提出“权力精英”理论,精英群体同时拥有财富、权力和声望,决定社会基本走向和中下层民众的生活,精英决策维护自身群体利益,普通公众迷失于一个被权力精英所异化的世界中。科塞:以功能主义为基本前提的冲突理论,被称功能冲突理论。 一、冲突的类型:1、现实性冲突(冲突是手段非目的)和非现实性冲突(冲突是目的);2、初级关系、次级关系冲突;3、内群体与外群体冲突;4、党派冲突、个人冲突。二、冲突的根源:不平等社会系统;下层被剥夺状态(相对、绝对);对群体忠诚度和亲密关系。 三、冲突的功能:强调冲突的正功能,具有整合、稳定和平衡功能,创造出新的组织、制度和价值,对社会系统有“社会安全阀”作用,有利于群体间边界清晰和内部团结。冲突是正功能还是负功能取决于冲突的性质(基本价值、核心观念、是否投入全部人格)和群体内部结构(内部本身是否团结)。达伦道夫:他批判帕森斯的社会均衡模式,是乌托邦式的研究方法,他继承马克思的辩证分析法提出冲突理论,因此被称为辩证冲突理论。一、辩证分析:认为社会是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共识与压制并存的。 二、冲突的根源在于社会的权威结构。三、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解体、劳动者分化、中层阶级崛起,社会流动性增大、社会平等发展。四、社会冲突的形成过程与条件。潜在利益与显在利益,准群体与显群体。社会冲突形成于潜在利益转化为显在利益的过程。条件:技术条件(领导者、纲领、意识形态和物质基础)、政治条件(自由度)、社会条件(群体成员的沟通状况和结构模式)、社会心理条件(对自身利益的自觉意识) 五、社会冲突的程度与结果。冲突强度(取决于冲突根源情况与成本投入)与烈度(冲突方式方法),影响冲突强度的因素:社会角色、社会分配、流动性(代内、代际);影响烈度:社会经济剥夺状况(相对、绝对)、冲突控制状况(压制、调节)。 结果:改变统治地位占有者(权威结构)而导致社会结构变迁(价值取向变化、制度变化)。变迁形式:革命式、改良式、革新式。激进程度(深度)和突发程度(速度)当代发展阶段:柯林斯的综合冲突理论。 一、宏观与微观的综合。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试图以此统一微观、宏观社会学。他认为,社会生活由大量日常的互动仪式编织而成,即互动仪式链,生成了作为群体及社会团结基础的情感联系、塑造社会结构与秩序,互动仪式链是社会冲突的基础和根源,社会结构有孕育冲突的互动仪式链构成,个人互动-参与人数越多-互动仪式链宏观化-形成社会结构。研究方法上:历时性地考察人们互动际遇。二、社会冲突的根源:控制他人的主观愿望;资源的不平等占有、强制力量的威胁。情感团结的出现不能取代冲突,反而是冲突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可用于群体内部的统治与控制,在群体间冲突中形成群体联盟以求在冲突中获胜,可构筑一个群体间支配与被支配的冲突性的等级系统。 三、社会分层。决定社会分层的是社会权力结构,即发布与接受命令的比率。三类社会群体:上层、中层、下层,对应不同文化。职业性权力结构与非职业性权力结构,共同特征的人群维护共同地位,形成地位群体。四、社会组织分析,组织是冲突发生的基础、冲突中反抗与控制的手段、由冲突走向团结的中介。柯林斯研究组织控制过程、控制的管理与组织结构。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匈牙利社会学家曼海姆是齐美尔的学生,主要研究知识和意识形态问题,建立了知识社会学和意识形态理论。 一、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演化 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具有虚伪性,没有超越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特定阶级思想意识的普遍化。虚假性的表现有三:1、不自觉的意识形态;2、意识到不真实性,但迫于实际情况不得不掩盖虚假;3、故意编造谎言欺骗民众。意识形态理论经历三阶段发展:启蒙主义到康德;黑格尔关于民族精神的分析;马克思阶级意识理论。 二、政治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 社会生活理性与非理性意识形态也出现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根据理性与非理性标准,5种识形态:官僚保守主义(理想主义、规范化、制度化);历史保守主义(非理性,主张政治领袖凭直觉行使权力);自由-民主主义(极端理性主义);法西斯主义(极端非理性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最有进步意义的乌托邦精神)。他主张依靠知识分子,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和知识教化来实现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超越。使命: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传输给某阶级,动员、组织开展社会行动或革命;二是作为社会现实的“守夜人”,以精神教化和意识形态批判为人类迷途导航。 三、知识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在揭示人类认识活动的社会背景及因社会背景不同而导致思想观点与思维方式不同的前提下,研究认识活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结构分析和理论概括。表现形式:1、思想意识受社会存在影响的结构分析(经验层面研究);2、揭示知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及知识有效性(经验研究基础上的认识论研究)。特点:重视经验研究;又在思想意识的深层根据上进行理论追问的形而上学研究。主张在动态中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研究方法的特征:1、追问知识产生的社会条件;2、把观点(思维方式或世界观)作为研究人们思想意识活动的前提来看待;3、强调“关联”中研究人们的思想意识活动;4、注重知识的有效性。四、计划重建论 危机:1、人格的危机(完整的人格被技术和生产工具化)2、自由社会制度崩溃(极权专制)3、文化危机(法西斯主义泛滥)。认为要通过知识分子对社会计划制定和推进。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他作为现象学社会学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以韦伯的揭示社会学为基础,以韦伯开创的理解行动的意义为核心问题,并借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抽象经验论、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先验论与去历史倾向、实用主义的经验一元论与社会整体论,对社会行动、生活世界、主体间性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主张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对互为主体性的人们的微观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一、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 1、对韦伯解释社会学的批判首先,肯定韦伯的基本思路正确。欣赏韦伯关于价值中立的论述、理想类型的方法和个人主义的方法论。韦伯认为意义是考察社会行动的着手点,将意义区分为主观意义(相对于行动者而言)和客观意义(相对于观察者而言)。把握一个行动的意义时,可以通过:一是直接观察进行的理解;二是考察动机进行的说明性理解。 其次,舒茨认为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中的基础概念含糊不清。(1)韦伯在考虑社会行动概念时,关键是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根据一个行动与他人关系的强度,区分出社会行动的意义的五种不同用法。从“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情况,到“基于对他人行动意义的理解所产生的行为”,因此行动的意义有多种含义。 (2)在考虑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时,把它们看作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的意义,而没有意识真正区别。 (3)认为动机是行动意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他有关动机的论述模糊不清。舒茨认为,动机有目的动机和原因动机之分。韦伯无意识到这种区别。 (4)社会行动的概念也不清楚。什么是社会行动的核心特征?韦伯最关心的是“影响他人”,而舒茨认为是筹划。 2、赋予行动以意义人的行为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持续的意识过程,是具有时间性的;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已经完成的所作所为,是已经冻结的、空间化的。韦伯所说的行动,既可以指正在发生的过程,也可以指业已完成的状态。前者舒茨称为“行动”,后者称为“行为”。当人们处于行动的状态时,人们处于绵延的时间流中,是不能体会经验和意义的。只有让人们脱离这种时间流,通过反思,关注自己的体验,从而使行动转化为行为,最后才能从中构成行动的意义。 3、主体间性的理解 韦伯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的差别,也没有恰当地区分观察式理解和动机性理解。这些失误的关键就在于韦伯没有意识到每个人的主观意义是任何他人无法进入的。那么,不同的人之间是否可以达到相互理解呢?舒茨认为可以,这就是主体间性的理解。要达到理解,首先要沟通。只有当我们通过沟通发现了他人的意图时,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主体间性的理解:一种是没有沟通意图的理解;另一种是有沟通意图,使用符号的理解。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所把握的意义都介于纯粹的客观意义和绝对的主观意义之间。一方面,我们不可能到达他人的主观意义,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重现他人的意义构成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能只停留在客观意义的层面上,不触及他人的主观意义的理解根本就算不上真正的理解。把生活世界描绘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主体间性世界:一是直接经验的同伴世界;二是间接经验的同辈世界;三是间接经验的前人世界;四是间接经验的后人世界。二、生活世界 1、生活世界的含义 在所有的心中都装有规则、对策和恰当行为的概念,以及其他使他能在社会中行动的信息,这就是他所称的“日常生活世界”。具体地讲就是人们在其中度过其日常生活所直接体验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这个世界在人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 2、生活世界的特征 (1)人们的现实就是他们的生活世界。对社会成员来说,生活世界构成了一种最高的现实。行动者以这种现实为背景,去面对他人;(2)生活世界很少成为人们反思的对象,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是由一系列不言而喻的假设组成的,成为个人互动时潜移默化运用的程序。(3)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它是通过社会化过程而实现的。(4)行动者与其互动者拥有共同的生活世界。个人的经历不同,每个人的生活世界会有独特的组成部分,但这可被忽略。(5)生活世界的存在,它的社会化习得性,以及它促进人们融合的能力,给行动者一种感觉,好像世界对所有人都一样。把社会整合在一起的往往就是这种关于共同世界的假设。(6)共同世界的假设使行动者得以进入类型化过程。行动者运用他们的生活世界彼此将对方归为某一类型,并调适他们对这些类型的反应。通过类型化,行动者可以高效率地处理其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3、生平情境、手头库存知识、关联性(主题、动机、解释)、类型化、陌生人分析、日常知识的概念。社会科学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观察论述是以普通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构造为基础,以普通人的知识积累、常识构造为基础的。 三、社会现实问题 生活世界不仅仅包括日常现实,还包括许多其他的世界,如幻想世界、梦的世界,因此,是具有多重现实的世界。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对象的意义不同。其中日常生活的现实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至尊现实”,是生活世界的中心,其他现实相对于它来说是准现实。四、影响和评价 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导致了解释社会学的转向,即将解释社会学关注的重点从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的意义理解转向对日常生活的结构分析。这一转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这一转向体现在经典的解释社会学的“去历史化”上。齐美尔和韦伯都关注文化或历史的具体性的实质分析。而舒茨认为日常生活世界似乎在所有时代、所有文化中都具有同样的结果。日常生活与历史分离了,成了所有历史变化的不变基础。其次,从目的手段理性到实践理性的变化。在韦伯那里,目的手段理性占有主导性地位。而舒茨虽提出理性行动在解释社会学中有特殊地位,但他指的理性却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理性,无需深思熟虑和反复斟酌,更多的是习惯性、自然性和想当然性。第三,从意义问题转向知识问题。舒茨在最初考虑解释社会学的基础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澄清韦伯对意义问题的论述。但到后期,他更多的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理解意义的问题。对当代社会理论的影响:吉登斯充分研究了舒茨有关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论述,敏锐地发现了舒茨学说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之间的差异。在吉登斯看来,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舒茨认识到主体间性是一个社会学问题而不是哲学问题。在舒茨方法论的基础上,吉登斯提出了“双重解释”的概念。另外,舒茨有关社会行动的特点在于它对未来的筹划的学说,也对吉登斯的“自我调控”、“生平筹划”思想产生了影响。哈贝马斯对舒茨关于“意义联系”的理论和生活世界的分析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舒茨的生活世界理论,与胡塞尔的论述一起构成了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的主要理论支柱。对舒茨社会学理论的批评:高曼认为,舒茨在发展现象学社会学的过程中面临一种二元困境,现象学社会学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学说,超验性和经验性之间存在不可解决的张力。另一批评是其社会学中对权力问题的忽视。吉登斯指出,舒茨忽视了韦伯对权力分化问题的强调。在舒茨对生活世界的结构的分析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学前提就是对常态的强调,对社会秩序遵从的强调。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 如果说现象社会学开启了社会学从现代到后现代转向的大门,常人方法学则真正实现了社会学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从现代向后现代的变革。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产生深刻影响。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是创立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一、思想来源: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维特根斯坦和日常语言哲学;符号互动论;经典社会学理论。常人方法学也称民俗本土方法学,分析普通人处理日常生活互动的基本方法。理论特点:1、研究日常活动;2、关注社会成员理解与说明日常实践活动的各种程序;3、注重过程,将日常实践活动作为成员不断发展的权宜完成。(一)行动理论 1、对帕森斯的批判和社会行动的规则 帕森斯的行动命题:(1)稳定的社会秩序依赖着行动者在行动时遵守规范或规则;(2)规范或规则是社会独立于个人预先决定的;(3)对于维持一种社会秩序来说,关键是行动者的意识中被内化的道德规范。 常人方法学的行动命题:(1)稳定的社会秩序(或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成果”;(2)规则与其说是先于行动,作为行动的蓝图和规定发挥作用,不如说是在行动之后,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可描述的一种“工具”;(3)如果说的确存在社会秩序的基础,那也是认知性而非规范性的。 行动、经验、秩序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的。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以下特点:(1)日常活动的“想当然性”。行动并非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依靠自身的努力权宜性地完成的。普通人把这些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