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阅读题.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8598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阅读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六年级(上)阅读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六年级(上)阅读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云识天气阅读题(一)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1、写出本段的中心句。答: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售的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招牌”原意指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售的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文中的意思是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3、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两个词语,分别写出了云的 形态 、特征 4、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总分总 。并用“”标出层次。5、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答:准确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的各种形态。6、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不可枚举(二)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的,外层是()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出现晚霞,表示()。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7、第二段中处应填的词语是(C )A、断定 、推定 、推测 、猜想8、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答: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本段说明了云的光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9、文段的第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句中的“还”一词怎样理解?答:过渡。“还”点明此段和上段一样,也是讲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10、文段处应填的颜色是 红 ,处应填的颜色是 紫 。11、结合文中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出现日晕或月晕就意味着有风雨?答:因为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而卷层云向前推移就容易形成雨层云,这些晕往往会带来风雨天气。12、第二段处填天气状况是 阴雨 ,处填天气状况是 晴朗 。13、本段中引用的谚语较多,也构成了写作上的鲜明特色,试分析其作用。答:使文章鲜明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便于记忆;使说明更简洁、准确。(三)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14、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说明各种云的位置、形态及和天气变化的关系。15、这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说明是 云的形态 现象,说明是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本质。16、这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的说明,又有生动的说明,请各举一例。17、说明加点的词的表达作用。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起限制作用,表明了语言的准确性。莺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词语。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 B 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漠的景象。 A关在 B囚禁 C限制2、本文向我们介绍了莺的哪些特点? 答:围绕“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喜欢唱歌”作答。 3、把第段最后一句改为“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它们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行吗?为什么? 答:不行。这样一改,就把所有的莺说成是一样的,其中还有两三种是特例,改后不符合客观事实,原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读了第段、第段文章,你觉得莺的哪些地方显得可爱呢?答:“叽叽喳喳相互追逐,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快乐无忧,充满活力,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危险旦过去,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 5、第段重点写黑头莺的歌声;请你就这一段内容拟个题目,并作答; 题目:黑头莺的歌声 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莺,第段却没有写莺,是否离题?为什么?答:第一段写季节的变化,春天的回归,目的是引出说明对象(或第一段虽没有写莺,但是为莺的出现造声势,使文章有波澜,富有文学性)。阅读答案、用文中的词语,说明莺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莺活跃、灵巧、轻盈、好动。、“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这句运用了排比和反问。表达作用是描写黑头莺歌声的美妙动听,带给人们幸福美好的感觉。、作者说“春天的唱诗班”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是运用比喻的说法,是指春天众多的鸟类组成的大合唱。、归纳本文的中心:本文作者通过介绍莺的生活习性、外形等特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莺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小动物。莺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的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1)“甚至在春天的唱歌诗班销声匿迹之后”这句话如何理解?答:指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种鸟不再欢叫之后。(2)第段用排比句写“这些小鸟来到我们身边”,想说明什么?答:说明莺科小鸟最多,它们无处不在(3)莺有哪些特征?它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答: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生性胆小,而无忧无虑,喜欢唱歌。最突出的特点是喜欢唱歌。(4)作者在描述莺的特征时,融进了自己强烈的喜爱之情,请找一例来说明。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5)概括每段文字的大意。 莺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它无处不在。 莺生性胆小,但容易忘却,很快就回到欢乐之中。 莺有着美妙的歌喉,它歌唱幸福,人们为之动情。皇帝的新装阅读题(一)-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枣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1、本段的大意是什么? 皇帝爱新装成癖。2、本段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皇帝爱新装? 从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写了皇帝爱新装。3、作者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夸张手法。突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这样的皇帝被骗子所捉弄是很自然的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从本段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个怎样的人? 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不理朝政、穷奢极欲、昏庸无能的人。5、用“”为本段划分层次并写出段意。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可以说是故事的序幕。它为骗子为什么要骗皇帝,皇帝及文武百官为什么受骗而且还骗别人,以致最后演了一出皇帝赤身裸体,招摇过市的闹剧作了准备。6、仿照“既也也除非”句式,写一段话。小明既不和小朋友玩,也不在家看电视,也不去公园散步,除非是去炫耀他的新东西。 (二)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 7、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丹麦 (国家)的安徒生。这篇文章的体裁是童话 。 8、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仔细 丑陋美丽9、这部分节选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答: 皇帝派善良的老大臣看新装。10、下列句子中不是心理描写的一项是(D ) A、愿上帝可怜我吧! B、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C、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D、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11、“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句话中“这一点”指的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答:“我是愚蠢的”(三)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2、“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一句中“天真”的本意是什么?在这里怎样理解?答:“天真”的原意是“心地单纯,性格直率”,文中表示小孩爸爸对小孩不懂事的掩饰。13、“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一句中“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答:用“似乎”写出了皇帝的虚伪和恐惧心理,去掉就起不到揭露的目的了。14、“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的原因是什么?皇帝听到“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之后,“有点儿发抖”的原因是什么? 答:怕显出自己的不称职,或是太愚蠢;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 15、用横线画出描写皇帝心理活动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描写皇帝神情的句子,并说明这些描写揭露了皇帝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心理:“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 “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神情:“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性格特点:虚伪愚蠢、自欺欺人。阅读皇帝的新装19-22段,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答:皇帝亲自去看新装,所有的随行人员都说布很美丽,什么也没有看见的皇帝相信了他们的话。2.第20段中,为什么不由骗子来发问,却由两位诚实的官员来发问?答:一方面,更增强了喜剧讽刺效果;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两位诚实的官员心中仍存有疑虑,急于了解自己是否真的愚蠢,别人能否看清这精美的布料的急切心情。3.第21段中用的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答:心理描写。写出了皇帝骄横、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4.第22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快乐”,每个人的快乐原因相同吗?“皇帝”、“两位诚实的官员”、“其他官员”都因为什么而快乐?答:不同。皇帝为了有美丽的、精致的布料而快乐,为能穿新装举行游行大典而快乐;两位“诚实”的官员因为事实印证了自己的“预料”而快乐,为保住官职而快乐;其他官员为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而快乐,也为有机会给皇帝献媚而快乐全面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而骗子才真正有了快乐:他们即赚足了钱,又得到了头衔、勋章,并被封为“御聘织师”。阅读皇帝的新装23-35段,回答问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答:皇帝丑态百出地在街上游行,所有人都不敢说出真相,最后一个孩子说出了真相。2.第24段中,作者用“高贵的”来修饰骑士们,这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答:这些自认为“高贵”的骑士们,实际上是最虚伪、愚蠢的人,作者故意用这样一个词,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嘲讽。3.第27段中,“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一句写出了皇帝什么特点?答:写出皇帝穿衣时装模作样的丑态,表现出皇帝自欺欺人的特点。4.第28段中,“大家”指的是哪些人?大家说的话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心理特点?答:指皇宫的那些大臣们。写出了他们的阿谀奉承、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他们不敢说真话的性格特点,害怕别人笑话自己的愚蠢。5.第31段中,详细写内臣们的动作,有什么作用?答:写出内臣们郑重其事的可笑之举。越写得郑重其事,越体现出内臣们的虚伪可笑。6.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答: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7.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答:小孩子天真烂漫,因为他们心中“无私”所以在做事的时候也就“无畏”(无所畏惧)。这表现了作者的意愿:保持无私的童心,敢于说真话。8.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发抖?答: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9.皇帝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答: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更为了维护自己那虚伪的尊严,所以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着游行大典举行完毕。10.童话最后以一个小孩子说真话揭穿骗局来收尾,这给人们一个什么暗示?答: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皇帝的新装阅读答案“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来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笨,或者有多么傻。“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我的老天爷!”他想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B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7在派大臣去看布料之前,皇帝“想”了许多。从这些“想法”里可见皇帝是个怎样的人?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皇帝是个愚蠢且自作聪明,既不称职、也不理智的人。(2分。意对即可)分析举例:“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句话刻画了皇帝的心虚,既想了解真相又不敢正视现实的矛盾心态。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却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可怕的结论”,实在是一个又笨又傻又自作聪明的人。(2分。意对即可)8文中A、B两处正确的标点符号应该是:(2分)(1)A()(2)B()9请找出描写老大臣心理的一个句子,并分析其作用。(2分)答案示例:“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这里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老大臣内心的恐惧,写出了他虚伪、自私、愚蠢的性格特点。(2分。例句1分,分析1分,意对即可)10现代汉语词典对“诚实”的解释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联系上下文,说说划线句里“诚实”一词的艺术效果。(3分) 这里“诚实”是褒义词贬用,(对皇帝对老大臣都)含有讽刺意味。皇帝认为老大臣诚实,说明皇帝的昏庸和愚蠢;联系老大臣后来不诚实的表现,表现出老大臣的虚伪和无能。(共3分。只指向其中一个人物,表达清晰的可以得2分。没有分析出讽刺意味的最多得1分)11选文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请发挥你的想像,把骗子的描述写在下面横线上,3050字。(3分) 阅读皇帝的新装19-22段,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答:皇帝亲自去看新装,所有的随行人员都说布很美丽,什么也没有看见的皇帝相信了他们的话。2.第24段中,为什么不由骗子来发问,却由两位诚实的官员来发问?答:一方面,更增强了喜剧讽刺效果;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两位诚实的官员心中仍存有疑虑,急于了解自己是否真的愚蠢,别人能否看清这精美的布料的急切心情。3.第21段中用的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答:心理描写。写出了皇帝骄横、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4.第22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快乐”,每个人的快乐原因相同吗?“皇帝”、“两位诚实的官员”、“其他官员”都因为什么而快乐?答:不同。皇帝为了有美丽的、精致的布料而快乐,为能穿新装举行游行大典而快乐;两位“诚实”的官员因为事实印证了自己的“预料”而快乐,为保住官职而快乐;其他官员为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而快乐,也为有机会给皇帝献媚而快乐全面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而骗子才真正有了快乐:他们即赚足了钱,又得到了头衔、勋章,并被封为“御聘织师”。阅读皇帝的新装23-35段,回答问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答:皇帝丑态百出地在街上游行,所有人都不敢说出真相,最后一个孩子说出了真相。2.第24段中,作者用“高贵的”来修饰骑士们,这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答:这些自认为“高贵”的骑士们,实际上是最虚伪、愚蠢的人,作者故意用这样一个词,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嘲讽。3.第27段中,“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一句写出了皇帝什么特点?答:写出皇帝穿衣时装模作样的丑态,表现出皇帝自欺欺人的特点。4.第28段中,“大家”指的是哪些人?大家说的话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心理特点?答:指皇宫的那些大臣们。写出了他们的阿谀奉承、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他们不敢说真话的性格特点,害怕别人笑话自己的愚蠢。5.第31段中,详细写内臣们的动作,有什么作用?答:写出内臣们郑重其事的可笑之举。越写得郑重其事,越体现出内臣们的虚伪可笑。6.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答: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7.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答:小孩子天真烂漫,因为他们心中“无私”所以在做事的时候也就“无畏”(无所畏惧)。这表现了作者的意愿:保持无私的童心,敢于说真话。8.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发抖?答: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9.皇帝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答: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更为了维护自己那虚伪的尊严,所以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着游行大典举行完毕。10.童话最后以一个小孩子说真话揭穿骗局来收尾,这给人们一个什么暗示?答: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皇帝的皇帝的新装(一)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土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1. 从第段的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第2段的心理描写表现皇帝是一个愚蠢之极的人。自己无法对大臣的好坏做出判断,而要靠做衣服鉴别。2.这几段心理描写分别揭露出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段揭露了皇帝的愚蠢 段揭露了皇帝的恐惧,又写出了他的骄横。段揭露了 揭露了皇帝的昏庸、愚蠢、虚伪的丑恶灵魂。 3“骇人听闻”在句中的意思是 使人听了吃惊 4.“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 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皇帝之所以上钩,主要是看中了这一点,以便毫不费劲的就可以鉴别他的臣民,帮助他的统治。老大臣、官员、随员以及老百姓之所以说假话,也都是因为这一点。15.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中的这指的 皇帝因没有看到布料,认为自己愚蠢。 (二)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们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和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I”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上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说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l.这段文字选自 皇帝的新装体裁是童话 作者 安徒生 是 丹麦国家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2“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 ) A表现小孩天真,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B表现小孩子机智勇敢。 C表现小孩子胆子大,不怕别人说他愚蠢。 D表现小孩子看出皇帝的愚蠢。 3“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天真”的原义和在文中的意思是:(B)A性格活泼、浪漫。表示小孩纯朴的特点。 B心地单纯,性情率真。表示小孩未受污染,能有勇气讲真话。 C性格开朗,谈吐自然。表示小孩爸爸对孩子的夸奖。 D心地单纯,性格直率。表示小孩爸爸对孩子不懂事的掩饰。 4.文中画线的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是:(D)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行动描写D心理描写 5对“有一个小孩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一句的正确理解是: (A)A出于种种原因大家不敢说真话,只好借小孩之口来表达。 B赞赏小孩有勇气,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的真话来。 C责备小孩不懂事,不该说皇帝的坏话。 D嘲笑小孩太愚蠢,竟说出这样的荒唐话。 6皇帝上当受骗最主要的原因是:( B )A.皇帝生活奢侈,一心想得到漂亮的新衣。 B.皇帝虚荣,愚蠢透项。 C.骗子的计策正中封建统治者的要害。 D.皇帝身边的大臣对皇帝阿谈奉承,欺骗。(三)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做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_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一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舍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顸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1 第一段中描写骗子为皇帝穿新装用了一个“弄”字。你认为这个词用得好吗?请说明理由。弄字用得好。一个弄字,与上文的装字、下文的好像、系相互照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骗子装模作样的形象,从而对表现皇帝的昏庸愚蠢起到有力的衬托作用。(三个要点,能说出第二个要点就可以肯定)第一段中写到“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特点? 皇上在镜子面前转身扭腰,是装出欣赏自己的新衣服的样子,以便掩饰自己看不到新装的事实。这反映了他虚伪、愚蠢而又荒唐的特点。2 人们为什么都齐声称赞皇帝那身并不存在的新装? 人们齐声称赞皇帝那并不存在的新装,是因为谁也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谁也不愿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3 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这给我们什么启迪? 小孩子天真单纯,无私无欲,所以讲真话。这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天真单纯的童心,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4 第五段描写那些托后裙的内臣们的形象。请你想像一下,他们从东摸西摸到托着空气开步走,心里嘀嘀咕咕地都想了些什么。请你以他们的口吻把你的想像写出来。我怎么看不见新衣呢?难道我就那么愚蠢?且不管它,说不定我能摸着后裙呢!哎呀,这后裙到底在哪里呢?难道我真的不称职,或许根本没有那件新衣?管他呢,我就装作拾起后裙吧,那些愚蠢而不称职的家伙是看不出我在装的。好了,皇帝要走了,看样我是真的拾起后裙了。就是没有,我也要装到底,不能让别人看出什么破绽来。 山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上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頂;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1、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 代文学家。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相顾惊疑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2)始悟为山市 始悟:才明白(3)念近中无此禅院 近中:近处(4)居然城郭矣 居然:竟然(5)逾时,楼渐低 逾时:过了一会儿(6)窗扉皆洞开 窗扉:窗户洞开:大开3、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然数年恒不一见 (2)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3)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4)忽现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4、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这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排比、夸张突出了山市的繁荣景象5、文中有一个成语,把它找出来,并进行解释。历历在目:清晰的出现在眼前6、选文第二段写山上的“鬼市”,这在文中有何作用?照应开头,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的确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7.对画线部分的山市蜃景加以描绘,不少于50字。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1下面的词语,全都是表示时间的一项是( )A.无何 未几 既而 B.未几 而已 依稀C.既而 依稀 倏忽 D.无何 依稀 缥缈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见宫殿数十所B.连亘六七里C.楼五架,窗扉皆洞开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3对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说,有错的一项是( )A然数年恒不一见恒:常常。B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近中:附近。C既而风定天清定:定准,方向。D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危楼:高楼。4下列句中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狼洞其中窗扉皆洞开(洞)B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忽一人大呼“火起” (忽)C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曾益其所不能 (所)D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别)5对“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楼上的人有忙碌地来往的,也有靠着栏杆的,也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B.楼上的人有忙碌地来往的,也有坐在椅子上的,也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C.楼上的人有忙碌地来往的,也有靠着栏杆的,也有站着的,说不清楚。D.楼上的人有忙碌地来往的,也有坐在椅子上的,也有站着的,说不清楚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本文所描写的“山市”即“海市蜃楼”的景象,它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B.本文所描写的“山市”是某个有禅院、有宫殿、有街市的都市景象的折射。C.这种“奂山八景”之一的“山市”是孙禹年和他的朋友们一起饮酒时看到的。D.由于作者不能理解这种自然现象,所以,把孙禹年告诉他的事情,看作了“鬼市”。参考答案:阅读测试题:1A 2D 3C 4B 5A 6D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1)邑八景之一也( )(2)相顾惊疑( )(3)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4)裁如星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中“为”意义相同的组是( )A始悟为山市 B可以为师也 C以土砾凸者为丘D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1)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 (2)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起笔写“山市”具有独特性,是淄川县八景之一,同时指出了见到它的不易,这样写易于吊起读者的胃口,急于读下去。B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危楼出现,又看城郭恢宏。C文中用“忽”“无何”“未几”“忽”“既而”等时间词语,清楚地将山市的变化阶段表现了出来。D“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5课文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文中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为什么不能删去?二、山市1.略2.C3.略B4.略5. 不能。这是一句描写中的议论,除有点题的作用之外,其中一个“悟”字,更表明了所见所闻景象与真实无异。 一、智子疑邻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1、文学常识填空。智子疑邻节选自 韩非子。韩非是战国 末期著名 思想家。“智”在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 。2、解释加粗的字。其子曰 其:_他的其邻人之父亦云 云:_ 说_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_丢失_而疑邻人之父 之:_ 的3、翻译文言句子。天雨墙坏。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其家甚智其子。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4、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我们不能根据亲疏远近去判断人和事情。(或:告诉人们:接受别人的意见只能看它是否正确,而不是看提出意见的人的身份。)二、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长城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精通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塞内,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人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得以互相保全。 1、塞翁失马节选自_。又名_西汉淮南王 等编著。“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_连用。 2、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 (2)居数月 居 (3)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 (4)堕而折其髀髀 (5)死者十九 十九 (6)人皆吊之 吊 3、翻译下列句子。此何遽不为福乎 丁壮者引弦而战 4、写出本则寓言的寓意: 。参考答案:(一)1韩非子 战国 思想家 以为聪明 2、他的 说 丢失 的3、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4、我们不能根据亲疏远近去判断人和事情。(或:告诉人们:接受别人的意见只能看它是否正确,而不是看提出意见的人的身份。)(二)1、淮南子 淮南鸿烈 刘安 焉知非福2、逃跑 经过 带领 大腿 绝大部分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3、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福呢? 年轻力壮的人拿起弓箭参加战斗。4、祸与福是对立统一的。(或: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