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改革)知识梳理和专项练习人民版选修.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8051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改革)知识梳理和专项练习人民版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历史(改革)知识梳理和专项练习人民版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历史(改革)知识梳理和专项练习人民版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改革)知识梳理和专项练习 人民版选修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课程标准】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核心考点】1梭伦改革前背景雅典国家的形成和政治体制;贵族和平民的矛盾;贵族和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解决危机两次尝试(僭主政治和德拉古法典);萨拉米岛危机等。2梭伦改革措施颁布“解负令”;鼓励发展工商业;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组建民众法庭等。3梭伦改革的历史影响促进雅典国家形成,奠定民主政治基础;改革的局限性;改革的性质和特点等。【考点梳理】一梭伦改革前背景1雅典国家形成和政治体制(1)雅典国家在公元前8世纪初才开始产生。提修斯以不侵犯贵族的私有财产为前提,动员贵族放弃司法审判权,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国家形成初期实行王政 ,它实际是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共和国。(2)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贵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2贵族与平民的矛盾(1)贵族在政治上把持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平民在政治上虽然享有公民权,实际上无法真正参与国家政权,受到贵族的压迫。(2)贵族在经济上占有大量财产,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剥削平民 ,平民在经济上处境恶化,为还债被迫为债主耕种土地的平民成为“六一汉”,还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者沦为债务奴隶。3贵族和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随着雅典工商业的持续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逐渐形成,他们尽管在经济上富裕,但在社会上仍然遭受贵族的歧视,在政治上没有地位,他们逐渐与平民站地一起。4解决危机的尝试的失败(1)基伦暴动:公元前631年,贵族表青年基伦企图乘机建立僭主政治,但失败了,表明当时雅典平民对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不认同。(2)德拉古立法:在汲取基伦暴动的教训后,贵族尝试在原有体制内实行改革。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命编订了以严刑峻法为特点的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德拉古法典,它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法律成文化、公开化,对雅典走向民主也有重要意义。但是它完全站在贵族立场上,用严厉的法律来维护贵族利益,因此不能化解矛盾。5萨拉米危机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典的西部邻居麦加拉乘机夺取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的经济,这件事也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二改革的措施1准备: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原因:出身于贵族;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充满智慧和才能,政治上既不主张对平民无限制地剥削,也不主张彻底剥夺贵族财产。因此在公元前594年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全权负责立法,改革弊政。2经济上(1)颁布“解负令”: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以人身和土地作抵押。释放和赎回被卖身为奴隶的公民。结果在实际上取消了债务奴隶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物质保障,从而使雅典走上了奴役外邦人道路。(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学习手工技艺;鼓励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鼓励进口谷物, 出口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结果在短期内稳定了社会物价,保障了平民的生活,从长期看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从而为政治上多元化奠定了基础。3政治上(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土地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即富豪级、骑士级、双牛级、日佣级;等级越高,权利越多,应尽的义务也越多,其中第一、二等级能担任执政官等高级职务,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这一措施保护贵族的利益,但是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从而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 ,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贵族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2)建立“四百人会议”:从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第四等级没有资格当选。它的建立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3)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面向全体公民,不分等级,通过抽签方式产生,它的建立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权力机构的权利。三改革的影响及认识积极性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份宝贵遗产。2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1)物质基础: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公民经济上独立,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2)社会基础:按财产划分社会等级的措施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范围;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崛起,巩固了贵族、工商业奴隶主、平民的多元社会格局。(3)制度保障:政治制度上改革,完善了国家制度,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局限性:1产生局限的原因:中庸的原则导致改革的不彻底。梭伦改革的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因此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改革措施带有折中色彩(中庸),使改革带有历史局限性2局限的表现(1)以基于财产的不公平取代基于出身的不公平。梭伦以财产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富有的第一、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2)改革不彻底,保留了氏族制度残余旧势力没有被彻底清除,贵族比平民拥有更多的政治权利和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下层人民的要求也没有很好地满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本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虽然雅典公民形式上享有平等权利,但享有公民权的人在其人口中只占十分之一;雅典民主仅仅是男性公民的民主。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改革的特点:梭伦改革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增强城邦的实力,因此在改革中采用“折中”的力法、执行“不偏不倚”的政策,化解社会矛盾。城邦国家建立和贵族共和制德拉古法典【知识框架】基伦暴动改革背景贵族和平民及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梭 伦 改 革解决危机的尝试的失败解负令发展工商业经济主要措施财产等级制度成立民众法庭四百人会议政治物质基础改革影响促进雅典国家形成社会基础奠定民主政治基础制度保障【疑难解析】问题、梭伦登上政治舞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是什么?从梭伦的成功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启示?解析:运用必然与偶然、主观与客观辨证统一原理分析梭伦登上政治舞台的原因。客观条件: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使改革成为唯一的出路。主观条件:梭伦丰富的人生阅历、充足的知识储备、高远的理想抱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睿智的斗争策略、善于抓住机遇的敏锐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勇气,等等。启示: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代发展;雅典文明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与时俱进搞改革,求真务实谋发展;实现人生价值要靠理想、奋斗和机遇。问题、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经过怎样的发展历程?解析:要注意联系必修一专题六的知识,全面了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把握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提供可能:公元前7世纪,雅典建立贵族共和制,这为国家权力的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性。()奠定基础:梭伦改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赋予平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形成: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梯尼进行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最终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推行改革,完善和发展了民主政治,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最终确立。问题3梭伦改革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与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相比有什么不同?请对此做出评价。 解析:首先明确它们都是等级制度,只是确立等级标准不同。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代表的是世袭贵族的特权,依据财产建立的等级制度更多地维护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但贵族的利益也得到一定的维护。主要目的是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贵族统治。答案提示: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的途径,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财产等级制度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广大第四等级的农民、手工业者不仅无权担任官职,而且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也不可能经常参政。 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定权。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其中的富人和穷人分别指哪些人?(2)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3)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如何? 解析:本题的难点是如何理解“梭伦的智慧和公正”,并对此评价。其余的问题在于看懂材料后,联系以上的知识梳理来回答。(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富人是指工商业奴隶主,而穷人是指贫困的平民。(2)看法:梭伦改革体现了梭伦高超的政治智慧。梭伦改革的基本路线是取消贵族特权但不消灭贵族,让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权,大力发展工商业;照顾平民大众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梭伦改革并不是完全公正的。由于实行财产等级制,下层公民不能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改革以后,贵族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二者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3)发展历程: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梯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巩固训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奥尼尼利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哪些有势有财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材料三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利分配 500斗级富豪级 拥有年产500斗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 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骑士级 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济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 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务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一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雇工级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请回答:1、材料一中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指的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指出梭伦调节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3、材料三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分析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4、结合材料三分析材料二中“公正”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原创)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强盛开辟了道路。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精美陶器 橄榄油出口材料二: 第一二等级 第三等级材料三: 雅典公民大会 陶品上的雅典商船从材料一的两张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请从政治、历史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材料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内容?其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这项改革措施对雅典的哪一个阶层最有利?材料三反映了梭伦的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标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核心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总体:大动荡、大变革时代。表现:经济基础的变革(生产力的进步,阶级关系的变化);各国改革的要求(上层建筑的改革);“百家争鸣”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意识形态领域)二、 商鞅变法前准备客观上:秦献公立志改变落后状况,秦孝公发“求贤令”招募改革人才。主观上:商鞅以“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思想劝导孝公果断变法,以“治世不一道,变国不必法古”的精神得到孝公赏识。以“城门立木”取信于民。三、 变法措施(强国之术)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四、 变法的特点:措施最全面;最彻底;历时最久;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等。五、 变法的意义:政治方面;军事方面;经济方面等【考点梳理】一、 商鞅变法前时代背景和条件1、 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总体特征。大变革表现在:(1)经济上,生产力的进步,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田的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多,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特权,进行社会变革。各国先后进行变法,首先魏国李悍变法,之后楚国吴起变法,通过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的富国强兵的目的。(3)思想上,各阶层、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发表不同的学说和政汉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张依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掀起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商鞅变法的条件:(1)外部条件:诸侯争霸、各国变法风潮、百家争鸣等推动。(2)内部条件:秦国统治者锐意变革给变法提供了内在动力,秦献公废除人殉恶习,把国都由雍迁到栎阳,允许商业活动。秦孝公发“求贤令”,吸引 各方有识之士。(3)商鞅本人的立志变法:游说: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孝公,他以“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主张劝说孝公要坚决果断变法。辩论:与反对派辩论,提出“治世不一道,变国不必法古”,得到秦孝公赏识。立信:通过“立木为信”,取信于民;并打击破坏新法的人。二、 变法的内容1、 第一次变法的内容:公元前356年开始。(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什伍之内有告奸、举盗的责任,隐瞒不告的要同罪连坐。这样既给国家征收赋役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便于加强对百姓的控制。(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凡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陷于贫穷的,都要受到惩罚。这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3)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以军功奖赏为中心的二十等爵制,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职和田宅等,严禁私斗,废除“世卿世禄制”,宗室贵族没有军功,不能授于爵位和官职。这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打破了宗室贵族长期把持政权的局面。2、第二次变法内容:公元前350年开始。(1)废井田,开阡陌。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井国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权。这一举措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2)推广县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全国分为四十一县,县设令以主持县政,设丞为副县令,高尉以负责军事。后来,在秦新兼并的地区设郡,设郡守负责郡政。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3)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这有利于地方经济的交流发展。(4)“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止私下里请客行贿之风,奖赏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在社会习俗方面,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刺激小农生产的积极性。三、对商鞅变法的认识1、变法中心措施:农战和法治。2、变法性质:是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目的是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3、变法的作用: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都为秦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变法的特点:措施最全面;改革最彻底;历时最长;推行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等。5、变法的局限性:轻视教化,轻罪重罚,改革不完全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摧残了文化,加强了专制。【知识框架】 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代变法背景秦国统治者锐意变革什伍连坐制商 鞅 变 法商鞅本人立志变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第一次变法变法内容废井田,开阡陌第二次变法废分封,实行县制国力增强,为统一奠定基础。统一度量衡政治变法影响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经济军事【疑难解析】问题1、战国时期改革对春秋时期改革有什么发展?解析:(1)改革内容:春秋改革主要针对性经济基础方面,未触及到上层建筑,战国时期变法则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确立了封建制。如在政治上,改革旧的“世卿世禄”制;经济上,破坏了井田制;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2)改革成效:春秋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战国变法使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例题1解析:(2007海南单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废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简裁汰“无能”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终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解析:第(1)问不同之处,可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第(2)问可从人物性格、阶级立场、采取的方式或手段、所受阻力、民众的支持等方面思考。答案:(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问题2、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改革?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解析:从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措施和影响不难看出,改革的目的是维护新兴封建地主利益,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这突出表现在变法内容上。至于商鞅之死,可以从改革的反对力量、支持力量、改革者自身局限去分析。(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政治和经济实力。同进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3)“开阡陌,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力量。(5)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政治上的支持。变法中的严刑峻法使人们不满等。【巩固训练】1、下列是有关商鞅变法的评价: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 汉水食货志材料三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2)材料二中重点是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各有何作用?(3)材料二中的“王制”指的是什么?(4)材料三对商鞅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2.阅读下列材料(原创):材料一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材料二 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不同。概括指出两次改革对各自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分别产生的不同影响。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核心考点】一、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奠定基础;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缓和尖锐的民族矛与阶级矛盾是改革的最主要客观原因;当时的经济、军事、政治的需要是改革最直接的现实原因;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二、 孝文帝改革内容1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主要措施:推行均田制;实行官俸制,整顿吏治等;2中后期:特点:实行汉制、移风易俗。主要措施:迁都洛阳;革除旧俗等。三、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学习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考点梳理】一、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智者的选择)1、 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基础)386年,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2、 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客观原因)阶级矛盾:由于赋税制度上混乱、租调徭役繁重、贪官横行,人民不断起义。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深受兵役之苦的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由于不同族间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悬殊,拓拔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主官僚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3、 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主观条件)二、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1、 实行均田制(1) 前提:由于长期战争和人口迁移,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2) 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3) 实施: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4) 内容:农民:领露田(即无主荒田;死后归还,不得买卖)和桑田(即已经耕种的地,可继承和买卖。);义务: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和杂税。 官吏和地主:官吏可分到公田,地主原有土地不变,使统治阶级利益得到保障。(5) 作用: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吸引更多流民定居农耕。从而使更多成为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 整顿吏治(1) 内容:实行官吏俸禄制度;官吏任期按照政绩好坏来决定;严惩贪赃枉法行为。(2) 影响: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3、 迁都洛阳(1) 原因: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经济上地处偏僻,经济比较落后;军事上强敌柔然贵族时常骚扰;地理上难以有效控制在中原地区。(2) 方式:以“南伐”为名,设巧计迁都。(3) 时间: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495年正式定都洛阳;(4) 作用:洛阳再次成为北方和政治经济中心;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促进了胡汉民族融合。4、 革除旧俗(1) 措施:仿汉制、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通汉婚、重汉臣。(2) 影响: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加强了北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三、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农业生产的发展:(1)政府和重视:均田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吏治的改善和官俸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派工匠指导修建水利工程。(2)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犁和牛耕的使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3)民族大融合与各族人民辛勤劳动以上原因促使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2、繁盛的洛阳(商业)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经过发展,洛阳城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和名副其实的国际商业城市。4、 北方民族大融合(1) 表现:民族差异逐渐消除;原来的民族分布完全被打破,各民族形成共同的生活区域;汉语言文字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先进文化成为各族共同接受的文化;南迁北方游牧民族把他们优秀文明带到中原,成为中原地区文明重要组成部分。(2) 实质: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和封建化的过程。(3) 影响: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知识框架】急需改革阶级矛盾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建立改革背景民族矛盾内部矛盾孝 文 帝 改 革改革措施实行官俸制推行均田制创建新制加强对中原统治解决京师供应减少改革阻力迁都洛阳革除旧俗改汉姓 通汉婚着汉服 讲汉话改革作用民族大融合洛阳繁盛农业恢复发展【疑难解析】问题1、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和成功原因解析:在中国古代改革史上,孝文帝改革鲜名特征是少数民族领袖主持的,通过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制度等,逐步走向汉化、封建化、农业化的过程,因此在总结其特点时要把握这些方面。至于成功原因,要从主客观因素方面落实。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成功原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问题2、如何全面评价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解析:首先要知道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有哪些,然后再考虑这些政策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评价中应本着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本民族历史的影响。提示:(1)这一政策具体措施有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2)积极性:对鲜卑族来说,极大推动了社会发展,巩固了鲜卑族贵族的统治;对中华民族来说,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从历史发展潮流来看,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3)消极性: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全盘吸收汉文化,不加区别兼收汉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这是改革的不足之处。典型题举例:(2008年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魏书卷二十二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请回答:(1) 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2) 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什么东西?(3) 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答案:(1)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巩固训练】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08年广东高考)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 材料二中的土地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被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3) 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渊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1,3,5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图一和图二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3分)(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3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2分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核心考点】一、王安石变法前的历史背景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三冗两积”)及其形成原因。2、“庆历新政”内容和失败的原因。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1、富国之法: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2、强兵之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设军器监。3、育才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学校制度三、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认识1、取得的成就2、改革的结果及原因3、改革的启示【考点梳理】一、王安石变法前背景(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1、产生的根源:北宋初年,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但也带来严重的弊端。2、表现:(1)经济上:冗兵、冗官、冗费造成积贫局面(财政危机)冗兵:每逢灾年将流民编入军队,强壮士兵编入禁军,边防大量屯兵。冗官:为了削弱官员的权力,宋初实行一职多官制,又通过科举和恩荫赏赐的方法大量授官。冗费:冗兵和冗官造成军费和官费增加,此外大兴土木,皇室开支不断增加。岁币:北宋每年还要送给辽、夏大量岁币。(2)军事上:策略失当,对辽夏战争失败造成积弱局面(边境危机外患) 策略失当:北宋在军事部署上实行“守内虚外”政策,造成边防相对空虚。频繁调动,实行禁军轮流驻守京城,形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对辽夏作战失败,以岁币的形式屈膝求和(3)阶级关系上: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治危机内忧)(二)、庆历新政揭开改革序幕1、中心:整顿吏治2、结果: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宋仁宗的动摇,新法推行一年多被迫废止。二、王安石变法内容(一)富国之法(理财之法)措 施内 容作 用均输法发运使必须了解各地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需要情况,就近采购。节省了价款和运费,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市场缺货时再卖。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青苗法 政府在每年青黄不接时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并加收20%利息。使农民免受高利贷剥削,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免役法废除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办法,改由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费用。 减轻家民徭役负担,保证了农时,扩大了生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田赋收入 (二)强兵之法措施内容作用将兵法禁军固定辖区,由固定将领训练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保甲法政府把农户组织起来,每十家为一保,保丁平时种田,闲时练兵,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又增强了战斗力,减少政府的财政开支。保马法废除依靠政府的牧马监饲养,改由民户代养官马,同时以优惠政策使民户踊跃养马。节约了政府开支,降低了马匹死亡率设军器监设军器监,专门管理兵器的制造,依其制作的精粗进行赏罚。提高了武器的质量和产量(三)育才之法措施内容作用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原来科举考试,改以经义策论取士选拔了大量能够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整顿太学整顿太学,把改革派编的三经新义作为必读教材,也是科举考试依据。使太学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三、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认识1、变法的目的: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2、变法的中心:理财3、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为挽救自身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是对封建制度的局部调整。4、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局面。5、 结果: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了,司马光任宰相后,新法被相继废除。6、 原因:变法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强列的反对;指导思想上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财政税收,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新法实行中显得过于激进;宋神宗在变法后期动摇;在变法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理财为中心针对积贫富国之法【知识框架】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积贫积弱冗兵冗官冗费王安石变法针对积弱强兵之法内忧外患农民起义辽夏威胁培养人才育才之法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积弊未除庆历新政失败最终失败【疑难解析】1、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对改革有何认识?解析:比较改革首先看有没有可比性,然后再找准比较点。改革类知识点比较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同:背景相同。即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三冗两积”、内忧外患, 目的相同。巩固统治,挽救危机。结果相同。旧势力强烈反对,最终失败。性质相同。都是以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的改革。异: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影响不同。庆历新政对缓和社会矛盾起了一定作用,但只是昙花一现,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要关注百姓的利益。改革过程式中用人要得当等。例题:(2009江苏高考)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解析:本题通过材料的形式,比较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对科举考试方面观点。第(1)问可以从材料一、二中直接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一中获取范仲淹的主张是“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从材料二中获取有效信息,苏轼的主张是重视诗赋,王安石主张要知道“世事”,司马光赞同用经、义、论、策。第(2)问司马光指责王安石“以一家私学”可从材料中得知;产生的影响从消极方面作答。第(3)问要结合王安石选拔人才与变法关系作答。答案:(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巩固训练】1(2009广东高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材料二】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据王安石变法简论问题:(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2、阅读下列材料:商鞅(宋)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请回答:(1)诗中的商鞅有什么历史功绩?王安石和商鞅有什么共同特点?(2)王安石为何对“商鞅能令政必行”如此看重?(3)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清代以前一般都认为是“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近代梁启超称王安石变法是“是中国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合理?为什么?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1、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核心考点】一、基督教对西欧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产生与演变的史实2、天主教的神权统治3、天主教的腐败堕落及面临的挑战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1、德意志的马丁路德改革2、卡尔文在瑞士日内瓦的改革3、英国国王领导的宗教改革4、尼德兰宗教改革5、天主教会内部改革三、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考点梳理】一、基督教对西欧的神权统治(一)基督教的产生与演变1、产生: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2、发展:公元392年,基督教成国罗马帝国的国教。实行教区制,各区没有隶属关系,因罗马教区享有崇高的声誉,其教区主教获得“教皇”的称号。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教皇利用当时欧洲四分五裂的形势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从法兰克王国手中获得一块赠地,奠定了教皇国基础。3、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境内的教会处于皇帝的控制下,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教义,与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互相攻击。1054年,东西部基督教决裂,西部基督教称为天主教,东部基督教称为东正教。(二)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地位确立1、政治上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制造邪说:提出“双剑说”和“太阳月亮说”,宣扬王权来自教会,教权高于王权。(2)整顿教会:11世纪末建立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教皇选举制度,12世纪初,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任免权。(3)干涉内政:教皇利用开除教籍、挑拨关系等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国的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2、经济上疯狂敛财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控制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土地,并向所有信徒征收“什一税”,还出售教职、赎罪券等形方式敛财,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3、在思想文化领域加强控制利用天主教教义麻痹人们的思想,宣扬信仰高于理性,信仰的内容主要是圣经;天主教会垄断文化教育,学校、教堂与修道院三位一体,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圣经,目的是传播宗教教义;教会掌握圣经的解释权,设立野蛮的宗教裁判所,对“异端”分子进行残酷的迫害。4、在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影响无处不在,教堂遍布欧洲大部分地区,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又是教会的子民,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三)天主教会面临的种种挑战(宗教改革的背景)1、原因:14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北欧和意大利出现并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教会和封建主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力,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削弱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这些都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增强。文兴复兴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腐朽性、落后性、专制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