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地理1(必修)教材介绍.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7439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地理1(必修)教材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地理1(必修)教材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地理1(必修)教材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地理1(必修)教材介绍 稿件来源:试教通讯(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简介课程教材研究所 韦志榕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高中地理课程逐步从恢复走向了正常的发展道路。地理教材也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地理课程和教材的重建,确立了在地理教材中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讲授人与地理环境的内容;第二次是90年代中后期,编写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教材的主旨不变,只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强调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进入新世纪,我们又在进行新一轮的高中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作为对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有重要意义的基础课程,地理课程讲述人地关系的主旨没有变,素质教育的方向性没有变,但是我们的脚步不能仅停留于此,而是要加深与扩大其内涵和外延,以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中地理教材有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需求和过程。目前,人教版地理1地理2和地理3等3本必修教材和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等2本选修教材已经通过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初审。回过头来,我们从教材的知识维度、思想文化内涵维度、教学维度,以及教材特色维度,对新教材作一次“盘点”,将有利于在编者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教材的知识维度1 教材内容要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课标)的要求相符合。高中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编写要全面体现高中课标的要求。分析本套教材与高中课标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教材与高中课标是相符合的。当然,教材在有些内容上做了适当的扩展,以为实现高中课标的要求做知识上的铺垫。2 教材内容要反映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结构和发展方向。地理作为高中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现代公民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成为高中课标的一条基本理念。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首先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基本地理观念。为此,高中地理教材需重点阐明以下基本的地理思想。 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 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 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地理学科的这些基本思想,蕴涵在地理学的不同领域之中。地理学按照其研究的对象,一般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为体现地理学科的基本结构,高中地理教材必修的三个“模块”,分别单独成册,反映这三个学科领域的基本内容。它们既有各自的学科背景、内容结构、价值追求,相互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见图1)图 13 教材内容要有比较清晰的逻辑结构。教材编写始终把落实“双基”作为重要任务来完成。教材力求适度地呈现地理学科的逻辑结构,精当地分析基本的地理过程和规律。于是,在教材编写的时候,首先要按照高中课标的要求,提炼和梳理不同章节所要呈现的核心概念以及基本的地理过程,然后把它们结构化,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条理的、有层次的,才是便于迁移的。例1 地理1中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主要围绕大气运动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大气、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等成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大气环流和天气过程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本章知识的逻辑联系见图2。图 2例2 地理2中的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主要围绕城市及其发展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等成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城市化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本章知识的逻辑联系见图3。图 3例3 地理3中的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围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问题,以区域案例分析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干旱、荒漠化、热带雨林等为本章的核心概念,荒漠化过程等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本章知识的逻辑联系见图4。图 4教材中的每个章节,都可以像上述例子所示的那样,有比较清晰的逻辑结构。实际上,清晰的逻辑结构,反映着分析地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4 教材内容要能够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这是一门能够密切联系实际,可以学以致用的学科。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培育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包括公民不可或缺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并最终形成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能力。为此,高中地理教材应很好地反映地理的实用价值,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对科学认知的贡献。 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 地理学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 地理学对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贡献。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首先要使教材的取材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问题,富有时代感。表1以必修教材为例,说明教材部分内容中涉及的现实地理事实。表1 教材中涉及的现实地理事实(举例)教材内容涉及的现实地理事实全球气候变化(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全球气温升高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厄尔尼诺现象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英国的城市进程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西欧的乳畜业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德国鲁尔工业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等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1998年夏秋,飞机和卫星对洪水地区的遥感监测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必修3第二章)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必修3第三章)我国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必修3第四章)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必修3第五章)我国西气东输;东亚的产业转移从高中地理课程来说,地理学的实用价值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价值上。必修教材在每章后有一个“板块”,是本套教材的创新点。这个“板块”就是“问题研究”。围绕相应章节的重点内容或核心思想设计研究主题,选择的研究主题要求一是学生感兴趣的,二是有一定的思维价值的,三是有一定的操作性的。(见表2)表2 教材中的问题研究一览册章问题研究题目主要配合教材内容地理1第一章行星地球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地外生命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热力环流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洋流、水资源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外力作用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如何看待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人口迁移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城市地域结构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现代农业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煤城焦作出路何在?传统工业区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城市交通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食品知多少?可持续发展地理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生态环境建设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河流的综合开发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我的家乡怎样发展?区域发展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南水北调怎么调?区际联系三本必修教材的16个研究主题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畅想式问题。它们并非在现实中已经存在,例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对这类问题的分析,一方面要求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会体验到如何有逻辑地、缜密地分析问题。第二类,热点或焦点问题,例如“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如何看待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通过研讨这类问题,体会地理学对分析社会问题的作用。第三类,国家层面上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南水北调怎么调”。分析这类问题,让学生尝试从地理的角度思考这些国家大事,体会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二、教材的思想文化内涵维度高中地理教材要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在高中地理教材上就是应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综合地看待问题: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把环境社会系统或自然与人文现象联系起来; 动态地观察世界:注重地方间的相互依赖,或区域尺度间(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相互依赖性; 多样的空间表述:应用图像的、语言的、数学的和数字的方法表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联系。从这些独特的视角出发,我们来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人类自身的发展,可以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提升。例4 建立正确的人口观地理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人口的基本过程之后(动态地分析问题),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这是建立正确的人口观的基点。教材设计了这样两个内容:第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并说明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综合地看待问题);第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个“活动”,内容如下。活动:阅读下面的文章,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了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2003年,我国大陆人口已经达到13亿。虽然尚未超过学者们估计的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界限,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尤为突出的是淡水资源短缺。课文中虽然没有直接阐述我国的人口政策,但是通过思考和分析,会加深学生对我国的人口政策的理解,并且逐渐变为一种价值判断的依据。例5 建立正确的资源观高中课标关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内容,在本教材中是由地理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来完成的。如何正确地认识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建立正确的资源观的基础,因而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见图5)图 5例6 把握分析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地理学家认为,观察和分析地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尺度非常重要,确定了研究对象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才可能科学地了解地理现象的发生原因和过程。地理学视角关注的时间尺度包括从地质历史时期到每时每刻;空间尺度包括从全球尺度到局部的地方性尺度。转换分析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能够更宏观或更微观地了解地理过程和现象,以及这些过程在不同尺度上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本套教材特别关注分析问题的时空尺度,力求增强科学性。地理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在介绍“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时,引入了时间尺度。教材用图表说明“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由此表明,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是相互依存的。地理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介绍地域分异规律时,引入了空间尺度。“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比全球性地域分异的尺度小。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时间和空间尺度的运用,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人们一种地理思想,即辩证地、动态地、联系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思维品质,这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三、教材的教学维度为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注意改变过于注重地理知识传承以及导致学生机械学习、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的状况,转向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地理再学习的能力。为此,高中地理教材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1 重视动手实验。例如,地理1中涉及了如下地理小实验,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做”中理解概念,感悟道理。表 3 地理1中的小实验教材内容小实验的内容地球的运动自选学具,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热力环流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大气环流制作二圈环流模型2 突出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地理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广大师生所喜爱。本套教材更加强化了案例的设计和运用。呈现在教材中的“案例”,大体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案例”随课文要求相对独立出现,主要目的是对课文所述原理起诠释、实证、应用的作用,并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素材。例 7表4 地理2“城市与城市化”一章中的案例教材内容案例题目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城市的不同等级案例2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案例3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案例5合肥市环城公园第二,“案例”作为分析的素材出现,它是课文内容的延续。例如,地理3各章的内容并不拘泥于副标题所限的地区,而是以此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就某一个主题向其他区域延伸。例如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案例扩展到西非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第三章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为例,案例扩展到澳大利亚达令墨累河的开发。教材内容如此“收”“放”有致的设计,一方面减少单一案例分析可能带来的某种局限性,另一方面提供了知识和能力迁移的平台。在案例的呈现上,更加强调“分析”,具有“边叙边析”的特色。例8 地理3第二章第一节中的案例分析活动: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1 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源,并联系已知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图文资料略)2 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沿岸国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与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根据图29,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图略)3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进一步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图略)4 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图略)3 引导教学过程。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比较多地考虑教学过程的需要,一方面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给教学提供“话题”“情境”,使教学“活”起来。必修课教科书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色。(1)内容提要。每章篇章页用设问的形式导出内容提要,帮助学生掌握本章所学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2)“思考”或“读图思考”的设计。“思考”或“读图思考”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穿插在课文之间,又不隔断课文的逻辑关系。“读图思考”一般安排在图后。“思考”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文字内容和图像内容的进一步探究,注重开放性和拓展性,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改革等提供条件。(3)“案例”的设计。“案例”的选择注意典型性和说明性。(4)“阅读”的安排。“阅读”是对知识的必要扩展,体现教材内容的层次性和选择性。(5)“活动”的设计。“活动”在课文中适时安排,一般是就一个地理现象、事实或原理,引导学生探究。主要有资源分析、动手、辩论等活动形式。(6)“问题研究”的设计。“问题研究”安排在每章之后,就本章重要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条件,并使学生通过探究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教材在谋篇布局上,作了精心的详略安排,为教学提供了一条途径。例如,地理2主要是以案例分析为依托,讲述不同的人文地理原理。但是教材在处理案例陈述与原理分析的关系时,并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循“一事一析”的格式,而是更多地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来设计。如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其中有两个案例,一个是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另一个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两者对照,写法不完全相同。季风水田农业分析得比较细致,而商品谷物农业则讲得比较概略,重点是让学生仿照对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自主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生产的特点。在这里,分析能力的迁移更显重要。四、教材的特色通过对上面三个维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本套教材有以下特色。1重视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始终把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等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把综合的、动态的观察世界的地理思维方式作为分析地理问题的立足点。2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体验。教材编写抓住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所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活,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到学了地理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用。3因循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方法。教材本着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方法,努力使学习内容具有阶梯性、逻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把教学过程变为探究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成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过程。4注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教材编写有意识地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能力,以实现学以致用,最终形成公民必备的素质。为此,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有意识地强化联系的和综合的观点,加强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把握学习内容的要点和内在联系。5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的空间。教材的编写力图促进教学的改革,为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教材对有些问题不直接给出结论,而通过一定方式的组织和内容设计,留给教学过程处理,使教师教学不能照本宣科。教材注重内容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鼓励教师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以利于不同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而灵活采取教学方法。附表 地理1各章节与课程标准的对应章节标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流动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第一章行星地球简介西安市教研室 王用钊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屈景学一、编写意图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是高中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理念。一本好的教科书,既要有利于教师教,又要有利于学生学。从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智发展特点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三维目标出发,教科书编写应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章我们尝试从突出其教学性入手,设计教学内容。第一,增强课文内容的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有亲切感、有阅读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尽量做到文字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本章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本章共有31幅图),甚至许多地方采取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加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课文编写遵循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方法,以逐步探究代替传统的叙述,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内容。动手:引导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解释地球运动规律;画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计算两地的时差等。动口:引导学生说明生命出现应具备的条件;分析归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分析判断太阳黑子的活动规律等。动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总结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结构特征;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用科学的术语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小组讨论等。第三,创设问题情境,减少知识容量,给课堂教学改革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以利于不同学校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学生的现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文中许多问题没有直接给出结论或分析过程,而是留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师也可以打破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顺序,更换事例、图像和活动题目,使教学活动个性化、多样化。就教学辅助手段而言,较发达的地区可以多安排一些多媒体教学和组织学生上网活动,欠发达的地区则可侧重于实际观察、讨论等。二、教学重点、难点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通过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初步掌握使用比较法学习地理的技能。通过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相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空间概念的建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对地球的影响。认识太阳的大气层结构,掌握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能够通过读图分析,说明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的相关性。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重点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以及因自转、公转而产生的恒星日、太阳日和回归年等概念。学会解释地球的运动规律,并准确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意义。运用教具、学具或应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或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交替及四季形成的原因。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利用图表比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本节教学的难点包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主要特点。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运用图表及相关资料,认识并探究地球表层,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本章教学内容是以地球为中心取材的。第一节主要从总体上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描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说明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第二节主要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首先比较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接着进一步阐述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第四节则重点介绍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时要尽可能围绕地球这个中心展开。1读图像学地理,是学习地理课程的基本方法。因为地理图像既直观又形象地帮助我们掌握地理知识,而且图像间的相互转化更有利于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课文图1.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和图1.2“天体系统”就形象地说明了宇宙是由大小、质量、光度、温度等不同的天体组成的,这些天体在运动和发展中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它们彼此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大小、层次不同的天体系统。2注意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的衔接。本章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基本规律的内容,学生在七年级地理课中已有初步了解,但限于年龄和心智发展水平,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文内容比较浅显,侧重说明地球自转、公转的平均状况,而高中地理课文中的相关知识比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章第三节地球运动的相关图像、文字素材和“活动”内容,由浅入深,帮助学生逐步获得比较接近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实际的知识。3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例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图124“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激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得“黄赤交角”的“一轴”(地轴)、“两面”(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等感性认识;再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并设计一些带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归纳出地球公转的“三个不变”(一是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运动。二是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三是黄赤交角的大小不变,始终保持2326的夹角)和“一个变”(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有变化的)。说明“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北纬2326,最南到南纬2326。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了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再次直射北纬2326。”这时,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规律。接着再组织学生完成教科书第20和21页的“活动”内容,难度就不大了。4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本章课文中,有许多涉及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内容,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在上述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图像,强化师生互动的分析、讨论过程,加大培养地理思维方法的力度,培养学生用综合的、联系的、整体的、动态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例如第二节“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一部分,课文除用图像形式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外,还进一步设问:“请你谈谈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就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思考、分析、发现、探索问题的环境,尽可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聪明才智调动起来,去主动思考、参与教学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建议在教学中,遵照“学生活动在先,教师点拨、讲评在后”的原则,还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培养锻炼思维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动员学生上网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扩大视野,丰富课堂思维训练内容。此外,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活动时,要充分利用本章最后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中的相关资料,分析、完成“分工设计、完成对接”的任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适当安排一些观察、观测活动,对学习本章课文有促进作用。由于本章课文涉及的内容尺度比较大,学生的理解在客观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观察、观测活动,很有必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地理学习技能。例如结合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的学习,可以安排“星空观测”活动;结合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学习,可以选择恰当时机组织学生去天文台进行“太阳黑子”观察活动;结合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的学习,可以组织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利用假期赴北京天文馆观察地球自转的证明傅科摆实验;结合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的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去本地(市)地质博物馆或大学地理系相关实验室观察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等。毫无疑问,在教师引导下开展的地理观察、观测活动,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理念,可以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创造条件。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简介 东北师大附中 郎云华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之一的“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本章是对地理环境中大气圈即地球表层大气这一自然要素集中编排和建构的一个专题。大气圈作为地理圈层之一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重大。地球大气圈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提高到15,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如果没有大气的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下降到-18,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另外,大气圈对于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还表现在地球上有适合于人类呼吸的大气,大气组成中氧的存在及其含量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条件。大气作为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之一有其自身特有的存在和运动规律,这些规律对于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意义重大。大气中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热、冷、风、云、雨、雪、霜等,与人的生存和生活时时发生着关系。一个地区大气的平均状态及规律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内涵中也包括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的相互关系,所以,人类如何充分利用大气环境提供的气候资源,对于大气环境中存在的气象和气候灾害,人类如何避灾和减灾,这都关系到人类社会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为以上所述的原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材编排就显得极为必要和重要。此次教材编写区别于以往,改革了“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课程模式,不求“全”和“细”,而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角度组织教材。课程标准中对于大气方面的要求有以下几个:绘制图表并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它们的移动规律;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为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此次教材编写意图,教材的编排与组织以大气运动为主线,将大气运动的原因能量交换作为基础铺垫;将大气运动的结果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气和气候,作为大气运动的深化部分呈现;将大气运动的永恒性体现全球气候变化放在最后。所以本章分为四节: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2.2 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3 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2.4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为了给教学留有空间,教材中的案例、活动、阅读各部分是可以替换的;教材的课文中很少直接给出分析过程与结论,多留给教学过程中处理。为了给训练学生思维提供空间,教材重视了情境创设、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要求,减少了知识容量、特别是减少了记忆性知识的容量。为了给学生自主学习留有空间,教材的呈现形式活泼多样、图文并茂,教材的文字语言生动、简洁和容易理解,教材内容多处隐藏思考的切入点和探究问题的生长点。二、教材重点与难点说明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本节课的重点有三: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近地面空气运动的直接动力是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运动知识的源头部分。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热力环流过程分析方法和原理是进行知识迁移的前提,此原理可以迁移到自然界存在的其他形式的热力环流。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风是天气和气候的要素之一,是生活与生产中经常接触到的自然现象。本节课有三个难点问题:大气受热过程。因为此过程环节过多,且都有一个专业名词(如大气吸收等,由此产生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与过多的名词造成学习难点。热力环流。一方面热力环流中涉及垂直方向上与水平方向上气压高低的关系比较,学生同时比较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与相对于地面的同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上的气压差异,常易混淆。另外,热力环流的另一难点是因果关系的先后顺序,正确的顺序是: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由于地转偏向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它对大气运动方向的改变过程也很抽象。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本节课的重点有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此知识点是下面知识学习的基础。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和是在实际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分析及预测中要应用的原理性知识。本节课的难点有: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因为高空可以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在30纬度的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极地东风来自于高纬,比较冷,中纬西风来自于较低纬度,比较暖,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上升。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冬、夏季气压中心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个问题易使学生困惑。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亚欧大陆的东面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它足以在冬季时使副极地低压带中的部分保存成阿留中低压,也足以在夏季时使副热带高压带中的部分保存成夏威夷高压,而亚欧大陆西面临的大西洋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亚欧大陆东岸形成了季风而西岸还是由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地面低压带对应的是上升气流,可以使空气降温、水汽凝结产生云雨现象,高压带相反。风带对于降水的影响要看风来的源地,来自于陆地,一般是少雨或干燥;来自于海洋,一般是多雨或湿润。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有二:冷锋及天气。我国冷锋活动普遍,冬季可遍及全国,夏季主要在黄河以北。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夏季东南沿海主要受热带气旋影响,大陆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主要受蒙古冷高压影响。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知识的学习是分析、理解和预测我国天气和气候形成原因和过程的原理性知识。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有四:区分冷锋与暖锋。区分的关键是让学生分清谁是主动运动的气团。另外,冷锋和暖锋造成的天气有很大不同,冷锋天气很复杂,暖锋天气比较简单。在锋面经过的不同时段某地区天气变化规律。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锋面气旋天气的形成。气旋的气流是辐合上升,而在气旋所在的低压槽部容易产生不同性质气流的相遇,形成锋面。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有三: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大气问题与自己是相关的、个人应承担的责任重大。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本节课的难点有:本节课的内容时间跨度极大。高一的学生思维的时间尺度有限,这一点对学生构成难度。全球气候变化后果的巨大和严重性。这部分知识因为叙述的是宏观、大范围而又不易觉察的变化,容易让学生感到与己无关。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地球上的大气本身是人难以直接看到的,因而人对大气的了解有抽象感;而大气运动涉及的空间尺度是宏观的且为三度空间,因此,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学习实有难度。针对本章的这些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几点:教学突出直观性,将抽象变得形象直观,如通过在鱼缸内做“热力环流”实验,让学生感到大气和大气运动的真实存在;通过做“三圈环流”模型让学生将宏观的空间概念变小且伸手可及;通过对各种图像、图示的阅读和绘制,让学生将抽象的运动变为可视;利用直观生动语言拉近学生与大气理性知识的距离等。教学突出联系生活实际,如城市热岛、海陆风的介绍,对于热力环流的存在和原理是非常有力的说明和证实,我国东部冬、夏季风向的变化和降水的不同有力地证明了季风的存在,我国冬天的寒潮、夏季东南沿海的台风存在有力证明了天气系统的存在,等等。目的让学生感到所学是实际中存在的、有用的地理知识而不是空洞的纯理论。教学突出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应是学生在学,而不是教师在灌,学生被动接受。因为教师教的再好也不能替代学生的学。大气运动和地球的运动一样,是高中自然地理课中比较难以理解的一章。难的原因是要求思维的连续,如果对于大气运动有一个环节没理解,对于以后的学习与理解就很困难。当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难理解,每部分知识中都有其关键的连结点,如整个“大气运动”的关键点是热力环流,再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关键点是气流如何运动、气流来源地性质,等等。解决知识关键点是教学中必须要做的,这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所以,教学中关键点应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本章的教材也体现了不要求“全”和“细”的指导思想,所以要求教师备课时有必要的知识铺垫和积累。对于教师而言,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知识体系完整和全面是不可降低要求的,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是必要的。包括学习各个版本的老教材,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等。因为教材不要求“全”和“细”,所以,当有的在学生对于大气中某些方面有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时,就会产生矛盾,即教材不能解决全部有关大气方面的疑问。如学生问:为什么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对地面长波辐射隔热?回答此问题要有大气组成成分方面的知识;再如学生想知道飞机飞行的地方该在多高的海拔,就要知道大气分层的知识,等等。因此,学生要善于利用其他途径学习更多的知识。因为教材不要求“全”和“细”,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大气方面的知识,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和提出待研究的问题是必要的。如教师可给学生提出问题:世界气候类型有哪些、分布的规律是什么,大气中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本章的教材对于一些概念与原理没有直接给出,这要求教学中体现出这一设计的出发点:让学生体会探索的过程。但在教学中适当的时候还应该明确概念与原理,最终学生一定要知道正确的概念和原理。因为概念与原理是不可以错的,否则学生掌握的就是错的知识。本章中会涉及众多种类的地理图像。地理图像是地理的重要语言之一,应给予适度的重视。在这一章中有等温线、等压线、等压面、气候类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各种剖面示意图、三度空间立体模型图、平面示意图、地理坐标图等。教学中应做到对于地理图像会读、会绘,并且可以转换成语言叙述。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简介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丁尧清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水既是地球上最为活跃的物质之一,又是支撑人类及其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作为一种自然营力,水是自然地理环境中联系能量平衡与物质平衡的主要桥梁,其存在方式、运动和变化,直接影响着地表形态的塑造乃至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作为一种生存条件,远古时代的先民就知道逐水草而居,并在河流的阶地上发展聚落,孕育了灿烂的大河流域文明。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农业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纯洁淡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某些地区已经超过水资源可持续供给的能力,而且因为污染使得可以利用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目前全球有20亿人面临缺水,到2020年预计全球缺水人口可能超过50%。为唤起人们对缺水问题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第31个世界环境日(2003年6月5日)的宣传主题定为“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因此,掌握有关水文过程的知识使我们能够评估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合理规划水资源的管理使用,并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课程标准中涉及水要素的内容有三条:(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与1996年颁布实施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知识点有所减少,内容简化,例如海洋水只讲它的一种运动形式(洋流),不讲温度和盐度。二是能力要求和技能训练具体化,例如画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在地图上归纳洋流分布规律。三是突出水要素及其过程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举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等。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将这部分内容组合成三节。在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时,主要依据以下三条原则:一是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基础,适度扩展。二是密切联系实际,突出水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是精选案例,突出水要素的运动过程。图1 “地球上的水”知识结构二、教材重点与难点说明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重点(1)了解陆地水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2)画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安排人类活动。教学难点如何在一幅示意图中综合表现水循环的过程和各主要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举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跨越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联系着陆地、海洋和大气。从运动途径上看,水循环包括降水、蒸发(蒸腾)、下渗、径流、水汽输送等环节,从空间范围上看分为大循环(海陆间循环)和小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在太阳辐射作用下,海洋经由蒸发每年向大气圈供应50.5万立方千米的水汽,其中9/10以雨水形式又立即返回海洋,另外1/10到达陆地后以径流形式返回海洋。因为陆地内循环的存在,这5万立方千米的水能够蒸发若干次,重新成为雨水再降落,这样就“放大”了降落在陆地上的大气降水量,大致增加到2倍多。关于水循环的意义应通过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化过程来说明,一是水循环可以调节地球吸收的热量,对地表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例如海洋通过蒸发不仅向大气输送水汽也输送了热量,从而减小赤道和极地之间的温差,使环境更适合生物生存;二是水循环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淡水制造厂,提供生命所需的淡水,因为从海洋进入大气以及大气降水几乎都是化学纯水,并且使陆地水体以不同周期自然更新;三是很多自然过程,例如地貌过程、元素迁移等,都离不开水的运动和迁移。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重点(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说明风海流的形成。(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3)举例说明洋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读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这可以以太平洋海区或大西洋海区为例,对比总结南北半球高低纬度间的环流形势。先提示学生思考大洋环流有哪几个环流圈,其中心和流向是什么,再推测这些洋流在运动过程中分别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可结合教材提供的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分析行星风系、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