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黄河之滨.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6314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黄河之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黄河之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黄河之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黄河之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表演 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表演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2、情感目标:通过表演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体会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3、能力发展目标: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教学分析 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背景资料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影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歌曲深刻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影片铁道游击队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的。其故事梗概是: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山东枣庄一带的铁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组织了铁道游击队。他们活跃在铁道线上,致使日本侵略者在政治上、军事上连连失败。恼羞成怒的敌人对铁道游击队进行疯狂“围剿”,游击队员被迫转移到微山湖的岛上。经过游击战士机智、勇敢的斗争,他们终于胜利突围。并且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配合八路军大部队消灭了日本侵略军,获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作者简介 吕其明 ( )作曲家。曾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上海电影制片厂创作室主任。曾为铁道游击队、红日、城南旧事、庐山恋、雷雨、焦裕禄等影片作曲。还曾为孙中山与宋庆龄、秋海棠、秋白之死等电视剧作曲。创作有管弦乐曲红旗颂等。 3音乐分析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由三个乐段组成。 歌曲的第一乐段(第1-8小节)表现了游击战士在极端艰难险恶的环境中,依然那样镇定自若、热爱生活、高度乐观。那具有鲜明民歌色彩的旋律细腻而抒情、平静而安详,非常出色地表现了游击战士身陷重围而临危不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歌曲的第二乐段(第9-31小节),节奏变得紧凑密集,节拍也由原来的4/4拍改变为2/4拍,旋律中的跳进增多,速度加快,力度加强,形象地表现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坚定乐观、英勇善战的英雄气质,也表现了他们憎恨敌人并决心消灭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歌曲的第三乐段(第32-40小节),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但在歌曲内容上却又加深了一层。即:游击战士们已经看到: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前景就在眼前了。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教学难点:体会歌曲的情感,在表演中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同学们看过铁道游击队这部影片吗?能说说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吗? 2、学生做影片的简单介绍。 三、学习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聆听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边听边想: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学生听歌曲,用笔在书上划分部分,并做记录。 3、再次听范唱,学生在心里跟着唱。 放录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地学习,老师巡逻指导唱得不好的地方。 4、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录音演唱歌曲 5、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四、歌曲分析与处理 1、歌曲的第一、三乐段歌词和旋律基本上相同,演唱时要注意把握民歌的风格,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较深的气息演唱。 2、歌曲第二段要用弹性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来演唱,其中“就像钢刀插入敌人的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最能表现中国人民爱憎分明的感情。 3、分角色演唱: 请学生给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按自己设计的方式来演唱,四至八人合作。 4、师生评价。 5、小结:说说如何做是爱国的表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聆听 看秧歌 小放驴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女声合唱看秧歌和小放驴曲调。 2、情感目标: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 3、能力发展目标: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教学分析 (一)看秧歌 看秧歌是一首根据山西祁太秧歌改编的女声合唱曲。歌曲以叙事的口吻及风趣幽默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山西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这首歌可分为三部分。第一段歌词为第一部分;第二、三段词为第二部分;第四段词为第三部分。第一、三两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结束部分有所区别。这两部分的旋律基本上保留了原民歌的原始素材,但改编者给它配上了合唱。这部分合唱基本上采用了主调音乐的手法。第二部分的旋律,在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变化。其中,较多地采用了复调的手法。这样处理的结果,使它与前后两部分既形成对比,又保持统一。 看秧歌这首歌具有浓郁的山西地方色彩。其主要表现是: 1歌中有许多方言性的唱词。如:“老天爷爷不顶对”(即:天气不好的意思); “看红火走一遭,刮风下雨能咋的”。 2歌中较多地使用了衬词。 3歌曲使用了五声性调式的七声音阶构成旋律。 (二)小放驴 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可以说,这首乐曲首先是源于农民们放驴的劳动生活。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其次,这首乐曲也源于河北的民间歌舞地秧歌“跑驴”。因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节目中民间表演“跑驴”的内容十分相符。它们都是那样地欢快、活泼、诙谐、粗犷,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同时,乐曲的律动又与“跑驴”的舞蹈动作十分吻合。根据以上所说,可以看出这首乐曲有着很深厚的生活基础。乐曲开始是用管子吹奏的一个长音。它既可让人想像为“跑驴”开场时演员的呼唤声,又可想像为农民放牧时驴子的嘶叫声。这种启始方法,从一开头就表现出一种风趣、幽默、诙谐、泼辣的音乐情绪,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再转、再合的形式,可谓严谨、工整。特别是乐曲的句子或长或短地都有所重复,因而在民间把这种重复现象称之为“句句双”。 从演奏形式上看,它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仗形式,从而使音乐情绪益发地显得浓烈、炽热,感情色彩颇浓。在民间,人们把这种一问一答、一领众和的演奏形式叫作“学舌”。 河北吹歌。河北吹歌属于我国传统器乐乐种之一 鼓吹乐。它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河北省。通常,吹歌多用于迎亲、喜庆、迎神、送殡等民俗活动,而在春节、灯节期间,“串村”的吹歌活动就更加活跃。 河北吹歌之所以有吹歌之称,是因为它演奏的内容主要是民歌、小调、戏曲音调的缘故。 河北吹歌的乐队组合,有两种基本类型。其一是以管子、海笛为主,辅之以一些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如:河北省定县子位村的吹歌会。其二是以唢呐为主,加上一组打击乐器。如:河北唐山的吹歌会。 教学重点:熟悉女声合唱看秧歌和小放驴曲调。 教学难点: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看秧歌 1、大家听过山西的秧歌吗?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根据山西祁太秧歌改编的女声合唱曲。 2、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3、师生讨论:以叙事的口吻及风趣幽默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山西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 4、分段欣赏: 边听边想: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部分) 分析:第一段歌词为第一部分,第二、三段歌词为第二部分,第四段歌词为第三部分。第一、三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结束部分有所区别。这两部分的旋律基本上保留了原民歌的原始素材,但改编者给它配上了合唱。第二部分旋律,在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变化。 5、再听,完整感受,小声哼唱。 三、聆听小放驴 1、初听:乐曲表现了什么?使用了哪些乐器? 2、简介体裁: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体裁属于河北吹歌。 3、再听: 分析: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 4、复听,学生跟着想象。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聆听 大起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大起板曲调。 2、情感目标:聆听河南板胡独奏大起板,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3、能力发展目标: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教学分析 大起板 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河南曲子的早期演出形式是:“围地堆”及“高跷”。即:演出正式开场前,先把演出场地围好。随后便由乐队演奏一曲热闹非凡的乐曲小调大起板,演员们则跟随音乐在场内舞蹈(俗称“踩场”)。这就是大起板最原始的曲调。大起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将河南人民那种热情奔放、豪爽粗犷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乐曲的引子采用了同音进行的形式。它由角音(mi)开始,延伸至商音(re),造成一种粗犷、泼辣的宏大气势。 乐曲的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调 ),具有敲锣打鼓的节奏特点;采用对答呼应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从音乐情绪上看,它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奔放的。 乐曲的第二个段落与第一段落形成明显的对比。它频繁地变换节拍,采用跳动的节奏,在调性上进行对比,从而造成一种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 乐曲的第三个段落音区移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尔后,采用民间音乐中“螺蛳结顶”(即:音型由大到小、逐步递减)的手法将乐曲向前发展,直至一连串的下行滑音,形成一种诙谐、幽默的音乐情绪。随着一个八度上翻,音乐又回到热烈奔放的情绪之中。 乐曲的第四个段落速度更快、力度更强,并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最后,以一个短小干脆的乐句结束全曲。 教学重点 熟悉小放驴曲调。 教学难点: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大起板 1、导入: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板胡独奏曲大起板。 2、简介体裁内容: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将河南人民那种热情奔放、豪爽粗旷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3、初听,边听边想: 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4、分段欣赏: 分析:乐曲的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调,具有敲锣打鼓的节奏特点,采用对答呼应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从音乐情绪上看,它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奔放的。 乐曲的第二段落与第一个段落形成明显的对比。它频繁地变换节奏,采用跳动的节奏,在调性上进行对比,从而造成一种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 乐曲的第三段落音区移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5、小结:复听,完整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