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一语文第一学期语文期中练习试卷(转转).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6017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一语文第一学期语文期中练习试卷(转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一语文第一学期语文期中练习试卷(转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一语文第一学期语文期中练习试卷(转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一语文期中模拟试卷(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翘(qio)首 摭(zh)拾 惬意(qi) 百舸(g)争流B甄(zhn)别 骸(hi)骨 按捺不住(n) 恪(k)尽职守C颠簸(b) 思忖(cn) 干瘪(bi) 自艾(i)自怜D扁舟(pin) 吮(shn)吸 跬(gu)步 偷觑(q)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雾霭 濡染 莫明其妙 根深底固B焦燥 笙箫 入不敷出 直接了当C凄婉 熟稔 至高无尚 怨天尤人D炫目 饿殍 噤若寒蝉 百无聊赖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排队推动日”活动中,不自觉者凤毛麟角,广大学生不论超市购物还是食堂买饭都能自觉排队。B在高考动员大会上,班主任动情地说:“十年寒窗,考验我们水平的时候到了,希望大家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C他才思敏捷,老师布置了作文,别人还在冥思苦想,他却一蹴而就,不愧为语文科代表。D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最为浓重,他们自古以来安土重迁,但为了国家的发展,许多地区的百姓仍能配合政府的拆迁工作,忍疼含泪离开自己的家园。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电击以醋和废水为养分的细菌,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燃料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 B从现在至2015年这段时间内,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世界经济将无法避免石油供应紧缺并由此引发油价飙升情况的出现。C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显示,朝鲜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训了大批核技术人员。D他的衣裤都明显地旧了,但非常整洁,每一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连制服外套的风纪扣,也一丝不苟地扣着。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 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B、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曾任吏部侍郎,谥号“文”,后人又称“韩吏部”、“韩文公”。著有 韩昌黎集。C、“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王安石、范仲淹、曾巩、苏洵、苏轼、苏辙。D、六艺,即六经,指 诗书 礼易 春秋 孟子。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挥斥方遒(遒:强尽有力)B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 假舆马者(假:凭借,利用)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简直)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际:交会)D君子不齿(不齿:不以为耻辱) 举酒属客(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君子生非异也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8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2分)A不拘于时,学于余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二、文言文阅读(2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10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非能水也(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B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类)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而绝江河(横渡)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1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学而大遗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12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B 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徙之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坍塌)。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令民投牒(诉讼)者,必入草十斤。未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给)民。有大泽,积水,占膏腴地二十余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民大获利。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稍迁刑部主事。嘉兴人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疏虽留中,镂版书毁。以员外郎巡京辅,出疑者三百余人。进郎中。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敏赂宦人嘱巡抚檄取亲讯。幼学固不予,立杖杀之。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 久之,以副使督九江兵备。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有删改)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县故土城,卑且圮 卑: 位置低下,低矮B给饥民粟,俾修筑 俾:使 C迁湖州知府,甫至 甫:开始D御史以闻 闻: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1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幼学“政务惠民”的一组是( )(2分)垦莱田八百余顷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以员外郎巡京辅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A B. C. 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陈幼学任确山知县时,一方面致力于施惠于民,一方面敢于触犯权贵,严明法纪,汝宁知府担心他惹上祸端,请求上司将幼学调到中牟。B陈幼学在中牟任职时,组织百姓捕蝗抗灾,修复城墙,开垦荒地,开凿沟渠,治理水患,由于措施得力,政绩卓越。C陈幼学任湖州知府时,严格执法,为民除害;发生洪涝灾害时,他不惮荒废政务,全力抗灾,被救活的饥民有三十四万多人。D陈幼学七十岁时,去职还乡,供养老母,母亲去世后朝廷曾两次征召,他都没有赴任,去世后中牟、湖州都为他立祠祭祀。(三)句子翻译(13分)16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分)译文: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3分)译文: (3)以不通权贵,掌道御史拟斥之。(3分)译文: (4)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4分) 译文: 三、语言运用题(8分)17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提炼出李毅中部长提到的控烟措施的四个主要短语。(4分)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昨日表示,暂时不会上调烟草税,并回应了对烟草局控烟不力的指责。对于近期是否会上调烟草税,李毅中予以否认。他解释,和西方国家比,中国的烟草税可能还有些差距,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对于控烟人士认为烟草局未努力控烟,李毅中表示,尽了很大努力,每年卷烟数量在控制,焦油含量也从每支近30毫克降低到128毫克,同时,对禁烟和控烟做了很多宣传,比如烟盒包装都有“吸烟有害健康标志,公众场所的禁烟、控烟也在扩大范围。但李毅中亦坦言,距离社会和媒体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8某校实施“振兴阅读”行动计划后。发现一些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为此,学校举行了“网上阅读”利与弊的辩论会。假如你是反方。请根据正方辩词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写出你方的辩词。(4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网上阅读可以让我们在丰富的信息中快速搜索浏览所需的信息,可以及时下载所需的资料,还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_ _ 四、名句名篇默写(12分)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3)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4)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5)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6)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苏轼赤壁赋)(7)近乡情更怯, 。(宋之问渡汉江)(8) ,攘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9)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0)战士军前半死生, 。(高适燕歌行)(11)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12)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五诗歌鉴赏(7分)秋 思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20(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3分)答:(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4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一个人的仪式夏立君返回山东的路上,我特意绕道上海,去拜谒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和陈子龙墓。多年了,明清易代之际的陈子龙和夏氏父子,尤其是少年夏完淳最令我难以释怀。知道这三个人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去拜谒他们墓地的计划,干脆不跟任何人提及,起码能免掉解释的麻烦。来到佘山镇广富林村,陈子龙墓就在湿地中间一块略高的台地上。一圈围墙围成一个墓园,园内生满翠竹绿树,坟丘很低,几与地平,几块石碑立在周围。这是隔着高高的栅栏门看到的景象。我进不去墓园,门上挂着锁。不能到墓前凭吊一下,不能读一读那些碑文,心有不甘。村干部安慰我说:隔着门看看就行了,进去看也就是那个样。独立栅栏门外。我望了望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陈子龙啊,你虽是大英雄,却不能为当代人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注定要寂寞了。我打量着这道门,然后手脚并用,翻过了栅栏。这一回把该看清的都看清了。绕坟一周,揣摩碑文,拍照,默哀,原路退出。离开佘山镇,来到了小昆山镇荡湾村。夏氏父子墓坐落在村北开阔的田野中,守墓人打开门后就走了。墓丘上遍覆翠竹,墓前有九株合抱粗的香樟树,枝繁叶茂,颇有蓊郁之像。父子俩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年了。1645年(清顺治2年)9月17日,夏允彝抗清失败后在家乡投水殉国。1647年9月19日,夏完淳在南京遇难。行刑方式是斩首,夏完淳拒绝下跪,刽子手只好从颔下以刀抹其喉。父殉国时虚岁50,子就义时虚岁17,他们以近似宗教的虔诚先后献出自己的生命,生命成了他们向故国山河所能奉献的唯一祭品。有人拿后来的民族融合的事实来否定他们这类人的伟大,这是极麻木极浅薄极无聊的实用主义。我盘桓良久,不忍离去。这里和陈子龙墓园一样,一片寂静,在我到来和离去的全过程中再没见到一个人。在碑前站好,垂手,阖眼,默哀,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仪式。翠竹无声,香樟无语,它们似乎在和我这个远道之人一起默哀。默哀进行了多长时间,我不知。一阵风来,似从空中压到脚底,香樟树叶竹叶及墓园内所有植物的叶子飒然作声,仿佛三百年前的凄风苦雨骤然而至。我忽然悲从中来,禁不住张开喉咙,放声大哭,热泪长流。整个清代,对夏氏父子墓一直是保护的。乾隆时,还对这些抗清义士予以表彰。满清统治者没有让自己陷于麻木状态。后来,极麻木的事竟让新时代的汉人做了。1955年4月,荡湾村民盗掘夏墓,打开夏允彝棺椁,掘出墓志铭一方、印章二枚、松江布数匹,还有折扇、扇坠等物,大多被村民分抢。极为宝贵的手稿一卷、线装书十余册,当场损毁!又回到小昆山镇驻地。忽见一个路标,指明前方是“二陆读书台遗址”。二陆是谁?晋代才子陆机、陆云兄弟?经询问,果然是。二陆是小昆山人,当地与他们有关的景点有多处,都是热闹的地方。才子到底比英雄可爱。我是奔英雄而来的,就不到才子那里凑热闹了。忽然又想到夏氏墓园里的那些鸡鸭。守墓人在墓园里养了不少鸡鸭,它们在坟茔背面的丛林里组成一个鸡鸭帝国。我的突然而至的哭声,那些鸡鸭该听得最为真切,不知吓着了它们没有?我痛哭的时侯,忘了天地宇宙,也忘了这个鸡鸭帝国。对英雄来讲,它们倒的确是麻木的。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2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22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默哀时的场景,请简析其表现特色。(4分)23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指出其中的三处。(4分)24本文以“一个人的仪式”为题,请探究其中蕴含的深意。(6分)六、作文(70分)25请以“与你同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B 2.D(A 莫名其妙 根深蒂固 B 焦躁 直截了当 C 至高无上)3D(凤毛麟角:比喻稀少或可贵的人或事物。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惋惜。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此处应为“一挥而就”。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4D(A句子杂糅,可改为“制造出的清洁的氢然能够代替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B将“国际能源机构认为”放在“从现在”前。C“根据”和“显示”去掉一个。)5. B 6D 7. D 8C 9. C 二、文言文阅读10. D 11.B 12.A13B(甫:刚刚 。卑,“登高必自卑”;由“卑贱”联想推理,由“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是“地位低下”推理,由上下文搭配推理。)(3分)14A ( 是正面表现,是侧面表现;是坚守文化道统,叙其政务,是不赴任)(3分)15C (“大举荒政”是大力推行治理灾荒的措施。)(3分)16.(1)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击败)的地方么?(非乎、者各1分;被动句式1分)(3分) (2)何况我和您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作伴,与麋鹿交友。(渔樵,名词作动词,1分;状语后置句式1分;侣、友,名词意动用法1分。)(3分)(3)因为不结交权贵,掌道御史打算斥退他。(“以”,“因为”意;“通”,“结交”意,现代汉语有“通商”“通敌”;“拟”意为 “打算”)(3分)(4)不久,考虑到自己离任后杨升必然继续肆行无忌,于是将他逮捕处死,全郡太平安定。(“已而”,“不久”意,现代汉语仍用;“去”,“离开”意,现代汉语仍用;“肆”,现代汉语仍用,“放肆”;“一”,“全”意,“而或长烟一空”)(4分)三、语言运用题17. 控制卷烟数量、降低减少焦油含量、大力宣传控烟、扩大控烟范围(每点1分)18. “网上阅读”弊大于利。网上信息良莠不齐,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网上阅读不方便及时勾画重要语句,不能及时写上自己的随感,不利于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观点结论各1分,理由3分,每点1分)四、名句名篇默写(略)五诗歌鉴赏20(l)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3分) (2)“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4分) 六、现代文阅读 21.(6分)交代我独自绕道上海拜谒两处墓地的原因(2分),暗示题旨(1分),设置悬念(1分),引出下文自己先后拜谒两处墓地的叙写(1分);并和下文写墓园的“寂静”、无人来访相照应(1分)。(意思对即可)22(4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从听觉、内心感受等方面描写(1分),营造了凄清、肃穆的氛围(1分),表达了内心悲抑、孤寂的感受。(1分)。(意思对即可)23(4分)作者对夏氏父子、陈子龙的崇敬仰慕和人们对英雄的不了解不熟悉;清代对夏氏父子墓的保护和当代荡湾村民盗掘墓穴、损毁文物;英雄之墓的冷清和才子之墓的热闹。评分建议:答对一组,1分;三组,4分。24(6分)作者用“站好、垂手、阖眼、默哀”这样简单而肃穆的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对英雄行为的肯定、对英雄精神的赞扬;寂静的墓园中只有作者进行着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作者为无人拜谒英雄而痛心、为人们漠视英雄而悲伤;寂静的墓园中只有作者进行着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追逐经济效益、追逐热闹的行为的否定和批判;“一个人的仪式”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如何准确公正地认识、评价特定时代的历史人物。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附课外文言文翻译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在确山县知县任上致力于施惠百姓。积存粟米二千石用来应对灾荒,开垦荒田八百多顷。建造房屋一千二百多间,用以安置贫困百姓。栽桑榆等树三万八千多株,开凿河渠一百九十八道。 布政使刘浑成的弟弟烂成,伙同小妾杀死妻子,陈幼学依法治罪。代理太仆卿陈耀文的家人犯法,陈幼学立即将他逮捕治罪。汝宁知府丘度担心幼学惹上祸端,(丘度)向巡抚请求,调幼学(到)中牟县。秋季果实成熟时节,飞蝗蔽天。幼学组织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最终没有酿成蝗灾。县城旧有的土城,低矮并且已坍塌。供给饥民粟米,让他们修筑城墙。城墙修好了,百姓却没有劳役之苦。县南的荒地长有许多茂密的野草,草根很深难以开垦。幼学下令百姓有诉讼的,一定要交上十斤野草。不久,野草没有了,得到肥沃的良田数百顷,都分给百姓。县内有个大沼泽,积水很多,占据肥沃的土地二十余里。幼学疏通河流五十七,沟渠一百三十九,都引入小清河,百姓大大受益。过了五年,政绩显著。因为不结交权贵,掌道御史打算斥退他,御史的儿子争辩说:“儿自中州而来,人们都说中牟县令的政绩(治理情况)和品行天下无双,如今考核给予下等,为什么呢?”御史这才作罢。 后升任刑部主事。嘉兴人袁黄肆意点评删改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在社会上刊行。幼学驳正其书,上疏论辩。奏疏虽没得到回复,但印刷删正的雕版被下令毁弃,删正一书被下令毁掉。后以(刑部)员外郎的身份到京城周边地区视察,放出证据不足的犯人三百多人。 升任湖州知府,刚刚到任,就捕杀了横行霸道的恶奴。有个叫施敏的人是士族子弟,杨升是家奴,两人横行郡中。幼学逮捕施敏投入狱中。施敏贿赂宦官嘱托巡抚用公文传唤他亲自审问。幼学坚持不给,立刻杖杀了施敏。其他奸豪又依法处死几十人。只有杨升畏惧灾祸临头收敛了行迹,幼学宽恕了他。不久,考虑到自己离任后杨升必然继续肆行无忌,于是将他逮捕处死,全郡太平安定。大雨下了一月,禾苗都被淹死。幼学大力推行治理灾荒的措施,救活饥民三十四万多人。御史将举荐他,征集他的治理措施,推官阎世科将幼学的治理措施列举出三十六条上交御史,御史上奏给皇帝。下诏加封为按察副使,仍然负责本郡事务。 后来,以副使身份督九江兵备。幼学年已七十,他的母亲还健在,于是以回家养母为由辞官归乡。母亲去世后也不再出仕。天启三年,起用为南京光禄少卿,改任太常少卿,幼学都没有赴任。第二年去世,终年八十四岁。中牟、湖州都为他立祠祭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