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教育局关于区域教育共同体的教育实践.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5992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海门教育局关于区域教育共同体的教育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海门教育局关于区域教育共同体的教育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海门教育局关于区域教育共同体的教育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海门教育局:城乡联动 实践新教育共同体 来源:搜狐教育 2010年11月02日19:19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创新背景】海门市隶属江苏省,“区域教育共同体”是指以“让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价值追求,以“分享合作,均衡发展”为行动指导,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个合作、互动、分享的教育协作组织,从而实现区域间教育的均衡高效发展。2005年,海门市教育局启动了小学区域教育研究共同体建设,2006年初中开始介入,2008年在所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开。【具体措施】海门市关于“区域教育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构建校际合作双轨制教育发展平台横向上,形成教学高位发展共同体;纵向上,形成城乡学校联动共同体。二、以创新机制保障共同体活动的实效学年初、学期中、学期末均开展经验交流。并着重开展了四项工作,即“联校研修”、“双项挂职”、“资源共享”、“捆绑考核”。三、以特色项目推进共同体活动的实施1、“每月一事”项目,每月重点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习惯。2、“阶梯阅读”项目,突出书香校园的针对性。3、“图书漂流行动”计划。2006年起,两千多册书籍在全市村小漂流,每所村小停留4周。4、“打造理想课堂”,深入推进基础学科建设。建立以学为中心理想课堂教学范式。5、“送艺下乡”,构建城乡联动艺术教育共同体。由七所直属小学的艺术教师,双周至少送艺下乡一次,一年时间,为每一所村小排演一个大合唱、举行一次专题美术作品展等,持续三年。四、以搭建平台提升共同体活动的品质1、搭建“校长俱乐部”平台,培养卓越校长群体。沙龙、论坛是校长俱乐部的主要方式。2、搭建“名师工作室”平台,培养优秀教师群体。3、搭建“网络论坛”平台,提供资源共享空间。五、以考评措施保障共同体活动的质量。将原来对每所学校的单独考核改为对共同体的考核。【实施效果】2009年,海门“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和研究”升格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的新的组织方式,随着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区域教育共同体”会形成一种教育新范式,从而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和研究一、研究缘由当今的中国基础教育界正在发生着一场“教育共同体运动”。这一点,可以以“新课程改革”“新基础教育”和“新教育实验”为例证。全国许多地区也实行了教育共同体的研究。如成都市武侯区在四川省率先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12所乡(镇)小学与城区小学一对一地“捆绑发展”,明确规定城区学校承担帮扶责任,实行“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管理,形成了12个各具特色的“理念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荣辱共担”的“城乡教育共同体”。通过“捆绑”发展,武侯区城郊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整体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形成了既“造峰”又“填谷”的良性发展态势。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探索农村教育发展新路,城乡教育共同体就是城区各中小学分别与农村中小学建立起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实体。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如人员制约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弱势群体帮扶机制,以确保城乡教育共同体不是形式与表面的结合,而是一种实质性的融合,双方在学校管理与发展诸方面结为一体,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基于发展的“区域性教育共同体”“区域性学校共同体”。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倡导“新教育共同体”的集体行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把全国属于不同组织机构、不同单位的“新教育人”凝聚在一起,围绕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等“六大行动”,利用“教育在线”这一共同的精神家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研究范式。2005年9月,海门市教育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区域的方式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我们的目标是:为全市教师打造专业成长的平台,为全市学校打造研究理想课堂模型的平台,为各学科研究共同体打造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平台,为海门义务教育打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从而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打造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海门教育品牌。通过构建区域教育共同体组织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性研究活动、校际之间的对话合作交流,建立“教育在线论坛海门教育共同体”网络平台,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建设,全面推动区域间学校的高位均衡互动式发展。共同体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以实践反思为方式,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强化区域教育共同体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的研究,从而建构起了区域教育的新平衡。区域教育共同体既是一种实践共同体,也是一种科研共同体。海门教育共同体就是在海门市的区域范围内,以新教育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让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价值追求,打破各自为政、自成一统的办学格局,整合校际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一个合作、互动、分享的教育协作组织、教育互助组织、教育发展组织。通过这一课题研究,全面推动区域内学校的均衡、整体、和谐、高位互动式发展,从而改善教师的行走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具个性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整个区域教育水平的提升。二、研究内容1区域教育共同体的结构体系和文化内涵建设研究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结构体系,使之行动科学化。为此,应对城乡各学校进行全面组合,通过共同学习、共同研修,以打通学校之间的文化界限,分享校际优质教育资源,交流校际优秀管理理念。具体研究以下五种实践形态的共同体类型结构体系,一是市区学校协作发展共同体;二是城乡联动发展共同体;三是学科项目共同体;四是校长俱乐部;五是名师工作室。每一类共同体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组织架构与运作机制。同时,开展共同体形成机制研究,探讨教育行政和基层学校分别在共同体形成中的角色定位,如何把行政的要求与学校、教师的自觉自愿有机结合,促进教育行政部分职能的转变,以及专业身份的确立;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学校及教师的主体参与热情与能力,探讨共同体内部合作分享机制的形成,项目推动与研发机制的确立,以及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等。从而,形成比较理想的区域教育共同体的组织结构形态和运作机制。通过对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研究,探讨教育共同体如何才能拥有一种审慎、明辨的生活,或者说,探讨如何才能让教育活动过程中所有的人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同时,还要探讨共同体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要研究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打造每一所学校的独特文化,还要探索如何形成普遍意义上的共同体学习文化、合作文化,研究如何处理共同体的同质与异质的关系,以充分体现“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研究如何实现海门区域教育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追求与新教育实验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2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和运行模式研究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儿童阶梯阅读”、“打造理想课堂”、“每月一事”、“球类俱乐部”、“校长俱乐部”、“名师工作室”等项目与平台的搭建,并不断拓展新的实践路径,以促进教师行走方式的改变,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变,学校发展模式的改变。“儿童阶梯阅读”项目致力于研究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当的阅读书籍,为每一位教师探求到此时此刻最适合的指导方式,为每一所学校营建起此时此地最适宜的阅读情境。“打造理想课堂”项目致力于研究如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建立以学为中心理想课堂教学范式,并通过学科共同体来加速推动乡镇学校教师的备课、上课等专业能力的迅速提升,从而使共同体学校之间教育教学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中,以整体提升区域内教师课程实施水平与研究能力。“每月一事” 项目试图在每一个月中让孩子有重点地养成一种终身受益的好习惯。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研究、主题随笔,甚至聆听、口才、网络等路径,把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贯穿其中,不断提高习惯养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球类俱乐部”平台致力于如何“让每一个师生喜爱运动”,共同开发以球类为主的体育活动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市级、校级、班级俱乐部联赛制,使师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和合作精神,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为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与习惯打下基础,使之终身受益。“校长俱乐部”平台致力于研究如何精心打造卓越的校长群体,让俱乐部里的每一位校长从经验型、管理型走向智慧型、文化型,通过沙龙、论坛、专题研修、学习考察等活动方式,碰撞思想,通过选择校长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合作研究项目,组织校长进行协同攻关,在全市上下可以迅速形成整体联动的良好氛围。“名师工作室”平台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名师效应,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群体,通过名师工作室,凝聚具有共同教育理想、研究兴趣和个性特长的老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深度研究,让更多的老师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与主张,为海门培养一批又一批名教师。3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评价研究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如何评价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使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扎实而有效,在考核制度上需要进行大胆改革,将原来对每所学校的单独考核改为对共同体的考核。这就需要对考核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一番认真细致的研究,以促进城乡学校成为真正的“利益共享、荣辱共担、携手协作、共同发展”的紧密实体。通过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评价研究,评估各方面的工作与原先是否有明显的进步,同其它兄弟市县有没有明显的差别等等。三、实践操作方法与措施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使科学主义的量化研究与人本主义的质的研究有机统一。在研究形式上,积极探索“网络研究法”,充分利用互联网,不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而且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及时交流研究动态,沟通信息,并利用网络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调查数据的分析,让每一位课题研究者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向,在专家的指导下,加强学习同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书籍,并借鉴其它地方的成功经验,通过区域教育共同体这一组织载体,研究儿童阶梯阅读、打造理想课堂等项目与平台的具体实践路径,结合本区域实际进行有效的探索,扎实开展行动研究,积累具有特色的个案,最终通过案例、论文集、课堂展示、学生活动、经验分享等形式加以推广,逐步形成教育共同体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的基本范式和普遍规律。海门教育共同体作为一种“实践共同体”,它构建起的是一种新型校际合作的横向与纵向双轨制教育发展平台。即在市区直属初中、小学高位发展层面上,打破学校界限,以学科建设为任务,以特级教师或大市级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由相关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高位发展共同体。这些来自不同学校的成员也是一个多元主体,由各个人的禀赋、知识和个性形成了一种多元个性结构。他们围绕一个或多个合作项目,探索多种可行的实践方式,获得最佳的实践路径。另外,更重要的是在城乡学校之间联动的层面上,由教研员牵头,建立一所城区初中或小学带动多所乡镇初中和小学的学校城乡联动共同体。通过整体联动,开展互助型项目,全面提升乡镇学校教育发展水平。这两种共同体的运作,主要是靠项目推进的方式来展开,在共同体的集体活动中,大家信守规则、分工协作、沟通信息,逐步形成了共同体的基本运行范式。具体地说采取了以下措施:(一) 创新机制,保障共同体活动的实效性为保障共同体活动的实效性,学科教学高位发展共同体和城乡学校联动共同体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要求学年初,各区域学科共同体要紧紧围绕教研室制订的学科建设规划,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制订好学年区域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运作方案;学期中要交流、检查共同体建设的推进落实情况,明确存在问题,优化推进策略;在期末总结交流成功经验和做法,为下学期建设工作酝酿新的思路。海门教育共同体着重开展了联校研修、双项挂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工作。1.“联校研修”,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教育共同体成立了跨校校本研修小组,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教育能手到对口学校紧紧围绕市局倡导的“学程导航”教学范式开展集体备课、现场课堂研修、专题讲座与点评活动等。2.“双项挂职”,牵手教师专业成长。各共同体学校尽可能多的派出教学业务骨干与区域内的教师建立师徒关系,积极开展备课、上课、教学反思及教研协作活动,努力构建起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写作等形式的专业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还开展共同体学校下乡支教和进城跟班学习的双项挂职活动。市区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定期到农村兼职授课,乡镇学校选配教师跟班学习。共同体各学校对双项挂职的教学骨干进行捆绑式考评奖励。3.“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快速成长。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推动共同体的教师就计划、备课、上课、教研活动、专业阅读书籍、教学随笔、作业设计、试卷编制、课题研究、案例反思等进行广泛交流。海门教育网站建立了教师博客群,许多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校长俱乐部活动围绕办学思路、“学程导航”课堂管理、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等主题展开一轮又一轮的探讨与分享。4.“捆绑考核”,提升学校发展水平。市区学校在不断追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以教育局的“区域学科共同体建设”考评方案为指导,切实发挥对乡镇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共同体学校的整体发展。(二) 项目驱动,提高共同体活动的质效性在教育共同体建设中,抓住一些核心项目,采取项目联动的方式,可以在分享与合作中全面提高共同体活动的质量和效益。1.深入推进“每月一事”项目,提高习惯养成的长效性在新教育实验倡导的“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理念指导下,我们重点推进了“每月一事”项目,即每月重点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习惯。为此,全市举行了新公民教育行动“每月一事”项目现场推进会,提出了“每月一事”项目的基本操作流程,即“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反思”,为全市小学、初中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从面上发动到具体行动,以及评价反思,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共同体学校在“每月一事”项目的主题引领下,结合各校实际,不断丰富完善“每月一事”的项目推进。一是构建主题性校本诵读课程。共同建立“晨诵午读”的长效机制,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开发并丰富诵读内容,真正让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的生活方式,也使先行的阅读为孩子的习惯养成奠定扎实的知识背景。二是创设多元的实践情景。知行结合是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实践体验是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享受。共同体学校结合日常的学科文化、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文化、班级文化、社区文化等内容,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提供学生多样化的体验平台。同时进一步整合学校特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板块,使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常规管理、主题活动等融为一体。三是注重反思性评价。面对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共同体学校在合作中不断优化操作流程,及时记录典型个案,组织起有效的反思研讨,不断提高习惯养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局以征集习惯养成教育故事的形式,借助海门教育网站,展示交流各共同体学校在“每月一事”项目推进中的具体做法、实践体会和成功经验等。2. 全面推进“学程导航”范式,追寻理想课堂的高效性各学科共同体的工作核心是围绕课堂效率的提高,探索理想课堂实施的路径。大家抓住教学的基本环节,注重专题研修,全面推进“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积极有序地打造具有海门特色的理想课堂模型,在教学的有效性上实现了突破性的飞跃。具体策略有:一是加强对共同体学校重点学科研究与实践的反思、总结,结合专题研究活动和探索思考的成果,构建各学科的基本教学范式,确立推进思路,集中学科团队核心组成员深度研讨,认真研究范式的实施路径与着力点,确保推进的有序性和实效性。二是明确逐层、分段推进的路径,谨慎有序地实施推进策略。既以大型现场会的方式分学科全面推进,教研员、共同体学校教学骨干示范引领,细述解读各科范式,明晰方向,有效指导;又以区域学科共同体的研修方式深度推进,加强区域化、校本化的落实。三是强化分段过关程序,深化“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一方面改变备课的基本流程,从三维目标、教学资源、学程预设、导航策略、作业设计、调整反思等环节来构建“学程导航”的基本备课范式,为课堂实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改变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明确课堂组织流程,用有效的课堂管理机制和教学范式确保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 3. 深度研究“阶梯阅读”项目,突出书香校园的针对性海门的书香校园建设以“阶梯阅读”的构建为主抓手,全面指向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当的阅读书籍,为每一位教师探求到此时此刻最适合的指导方式,为每一所学校营建起此时此地最适宜的阅读情境,并在阅读的高效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学习生活的改变上,放大阅读的功能,让师生行进在幸福而完整的阅读引桥中。主要推进策略有:一是不断完善阅读机制,特别是“晨诵午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和“阅读挑战”机制,提高“阶梯阅读”的针对性,形成阅读引领成长的完善体系。二是抬高主题阅读研究的标杆,各区域共同体组织核心团队,深度开展阅读与教学、阅读与习惯养成、阅读与校园文化等方面的路径研究,还把阅读与学科课程、社团活动、特色发展等有机结合,不断整合阅读资源,丰富阅读的内涵。三是加强阅读活动的常态化建设,新教育“阅读节”正成为各学校的基本节日制度,以区域共同体为单位组织了“我的阅读故事”系列征文、经典诗文诵读电视大赛、书本剧展示等活动,以提供更多阅读活动的展示与交流平台。热爱阅读,以阅读撬动教学质量的变革正成为海门共同体学校的共同价值取向。(三)“达标创特”,提升学校发展的品质性至2005年底,海门市已有11所小学、9所初中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示范初中”的评估验收,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起,海门市教育局即启动了农村中小学“达标创特”工程,即所有乡镇中小学达“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初中”办学标准,并创建成海门市特色学校,旨在以此为载体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我们深感“达标创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抓手。学校通过“达标创特”的创建过程,管理水平、教科研水平、教师专业、学生素质等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也为海门高标准通过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市的验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目前,正以教育共同体为单位,突出两项重点工作:1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各共同体学校根据实际状况,确立学校自主发展的方向,找准“达标创特”的突破口,重点抓好校园管理、有效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管理、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等,以不断丰富学校特色建设的内涵,从学校的学科特色、项目特色、文化特色等多个方面来推进学校特色的多样化发展。用学校的办学特色引爆学生的潜能,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平台。各共同体学校建立起常态机制下的社团活动模式,组建起艺术、科学、文学、运动等各类社团活动组织,每周确保1-2课时的活动时间,分年段或分年级作统一安排,以活动为载体,以兴趣为导向,还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校生活,从而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品质。2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制度创新和文化建设。各共同体学校紧紧围绕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中的八大管理项目(20条)和十项管理制度,将依法管理、创新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各个管理环节,进一步明确管理要求,落实管理职责,强化管理责任,努力把管理作为一种学校文化加以提炼和营造。同时,不断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切合学校实际,形成富有人文特色的学校制度文化,以引领每个学校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让每位教职员工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地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去实现自我,铸就教育的成功。各共同体学校都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充分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地位和功能,正从学校愿景、办学目标、教育理念、核心价值观、管理制度、校园节日、师生礼仪、文化标识、特色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整体规划和设计,并不断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四)依托俱乐部,培养卓越校长群体海门教育共同体把“人才强教”作为核心战略,精心打造卓越校长群体,充分发挥校长作为一校之魂的堡垒作用。成立校长俱乐部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校长俱乐部以自由、开放、分享、合作为共同价值取向,每月一次活动为基本制度,努力将其办成思想者的俱乐部,旨在让俱乐部里的每一位校长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与风格,从经验型、管理型走向智慧型、文化型。校长俱乐部已经彰显了其独特的魅力。沙龙、论坛是校长俱乐部的主要方式,思想碰撞是每次俱乐部活动的重要环节。比如针对“十一五”发展这一热门话题,校长们交流了各校“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他们基于学校的发展现状,立足海门教育的发展要求,放眼整个教育的发展态势,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自主创新,分别编制了各校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俱乐部组织了由专家、教育行政、校长代表组成的论证组,以区域共同体学校为单位,分别进行了现场论证。这对校长明晰学校的发展愿景,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学校的发展特色,优化学校的发展策略等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帮助。校长俱乐部活动在分享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了项目合作研究的状态。俱乐部安排了一些校长们最迫切需要的合作项目,比如,如何使学校实现理想的校本发展,分成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等专题,进行合作性研究。校长们共同组建开发小组,开发了系列的地方课程资源,供全市的所有学校分享。特别是在校长们的积极参与下,构建了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在俱乐部活动中,大家形成了共识。如在小学阶段要充分发挥评价正向激励、确立信心、体验成功等功能,而不是甄别、选拔功能。校长们在一起探讨了即时性评价、展示性评价、竞技性评价、累积性评价、目标性评价、成果性评价、奖励性评价等各种评价类型。充分认识到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关键在学校和校长,特别是关于建立成长文件夹(档案袋)的研究,这对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学会自我反思,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具有鲜明的引领价值。“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俱乐部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促进每一位校长成为有个性、有思想的校长。为此,我们努力把俱乐部办成思想者的精神家园,构建了开放、灵活、自由的俱乐部活动运作机制。每次活动都到一所不同的学校;每次活动都有自由论坛的机会;每次活动都有共同的话题;每次活动都有与专家的对话;每次活动都有合作研究的项目交流;每次活动都有集体的反思;等等。四、研究成果:(一)实践成果:1形成了海门市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路径一:专业阅读随笔写作学习共同体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知识处于核心地位。教师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是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其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对教师知识的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就成了乌托邦。对于教育来说,要确保教育的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准的重点所在乃是明确教师专业的知识基础。著名学者林崇德、申继亮从认知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教师知识包括四方面内容,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以及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即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它对本体性知识的传递起理论支撑作用;实践性知识主要指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包括教师所拥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文化知识即指教师具备的除上述三种知识以外的广博通识文化知识。而凸显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是实践性知识。教师只有以这种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理智力量,去除对专家的迷信,言说自己的知识,找到自己知识的生长点和自我专业发展的空间。教育活动是一种复杂多变、高度综合的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程度不是单单凭借外在的、技术性知识就能保障的,还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反思”,促进教师对于自己和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物或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在这里“反思”更是一种理念层面上的专业素养,这种素养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经常写“教育随笔”就是一种很好的反思方式。但教师仅靠个人的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与专业写作,其反思得不到智慧的碰撞,这样的反思是不够深度的,个人的摸索往往由于自身的思维假定而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教师的反思往往无法对自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而要突破自身的“见障”,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对话,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平台。新教育实验提倡建立各种同一教研组、教学组的,或者是本校的、校际的,以及利用网络的各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如“思想者俱乐部”、“读书沙龙”、“班主任学习小组”、“火车头俱乐部”等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利用对话来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所以,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应该成为学校发展教师的重要策略。路径二:一课多磨有效范式学科共同体为了锤炼教师的课堂专业技能,我们采取了“磨课”的方式,即围绕一课堂要做到“十个一”。第一,独立教学设计活动,即个人备课。第二,组织学科共同体内的集体备课,表达自己的观点、困惑和建议,也倾听别人的看法和思想,在议课中进行教材解读、课堂设计、作业布置等。第三,确定一人准备一次试教。这次试教形成的课堂实例,成了学科共同体研讨的一个靶子。第四,围绕课堂实例组织一次完整的案例研究,结合专业阅读和专业实践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修正后的教案。第五,进行全校性的公开教学活动。第六,现场拍摄公开课的教学实况。第七,上课老师整理课堂实录。其实,整理课堂实录的过程一定是伴随反思的过程。第八,呈现录像与书面实录,邀请专家、同伴进行课堂诊断、评述,在又一次的专题反思基础上形成这一课型的完整案例。第九,学科共同体成员各自完成一篇反思性随笔。第十,形成一套完整的课题研究资料,存入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档案袋。一课多磨,让教师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如自我的视角、同事的感觉、专家的引领和磨砺的过程等,运用课堂观察与诊断技术,重新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由不满足而产生想“变”的愿望,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超越自我。从“校本教研”到“校本研究”再到“校本研修”,这样一种轨迹是有变化过程的。研修是要把反思贯穿在专业阅读与专业实践始终。反思新理念在课堂上的落实是否肤浅或是偏颇,反思教学情景的创设是否因把握不当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反思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是否被恰当利用,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有效,反思课堂评价是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然教师反思的角度还有很多,经常性的进行教学反思,反思的内涵就会加宽加深,反思的效果也会加强。这不仅仅在一个简单的、个体的层面上,而是在一个团队、共同体的层面上互动、碰撞,这样一种过程才是真正的研修活动,必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我们借用库恩的“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在学科层面上建立了教育区域学科共同体,围绕“一课多磨”进行了“有效课堂范式之构建”的项目研究。路径三:课程开发校本研修研发共同体让教师深度卷入课程研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条重要的路径。让所有教师能够深度的卷入课程研发,一种是校本课程研发,一种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发,我们组织语文学科研发共同体已经做了以下一些项目:诗词诵读、名著导读、阶梯阅读、主题阅读等等。在这些课程的研发过程中,首先必须大量搜集资料,进行丰富的专业阅读,精选对孩子最有帮助的内容。其次要选取好的呈现方式,比如让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建立有效的学科文化生态。更重要的是,当教师深度卷入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教师们的教育观念、综合素养、专业能力等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卷入校本课程的研发,首先得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进行研发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相关的课程理论和课程知识,认识到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程序和步骤以及实施要领。只有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使他们担当起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任,形成自主的专业引导和专业规范的行为方式。其次,能让教师重新认识所教学科。校本课程的研发是学校全体学科教师共同的使命。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会自觉地从课程结构的整体出发,全面理解分析学科知识的结构,对所教学科的课程有全面总体的认识。譬如,一年级“我爱我校”主题,音乐老师可以抛开音乐教材,教唱尊师爱校的歌曲;美术老师可以带领孩子画自己的校园,未来的校园,每个孩子的作品合起来就是一本书;语文老师与美术老师合作,让孩子们将画画的内容讲给大家听;数学老师可以编写情景应用题等。每个老师在大主题的统领下,都可以大有作为。这会让教师对所教课程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原来,课程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获取和运用知识和能力、发展心智的过程。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写、整合与评价,可以改变教师实施课程时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丰富其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对所教学科作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安排。当然,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较高境界。再次,会使教师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传统的“技术型”教师一般缺乏对教育过程的研究和反思,因而在教育行为上很难呈现出自主性、创造性的特征。而只有通过教师自身的反思和研究,将教育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才能创造性地解决复杂变化的教育实践问题。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我们的教师经历了广泛搜集资料进行大量的阅读的过程,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与同事、课程专家、学生、家长及校外人士广泛合作沟通的过程,以及创造性设计的过程,这四个过程也必须用反思贯穿其间。只有用反思贯穿,才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有所收获。因为搞课程研发,不研究学生不行,不研究文本资源不行,不研究教育的过程和基本规律不行,不与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专家进行多边合作不行。这种以项目为核心的研发共同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所以,课程开发+校本研修+研发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型正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要路径。2形成了海门市“区域新教育共同体建设”考评方案主要考评内容有1组织机构建设(20分)组织机构设组长一人,由援助学校校长担任;副组长一人,由教育基地负责人或带*号的中心小学校长担任;组员若干,由各小学、初中校长担任。组织机构建设要求:1学年初,各新教育学科共同体要紧紧围绕教研室制订的学科建设规划,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制订好学年区域新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运作方案。2学期中要交流、检查共同体建设的推进落实情况,明确存在问题,创新工作思路,不断优化推进策略。3在期末总结交流成功经验和做法,为下学期建设工作酝酿新的思路。2“区域学科共同体”活动平台建设(20分)以“区域学科共同体”为活动载体,每学期赴受援学校的集体教研活动不少于2次,示范课引领不少于10节。建立项目合作机制,每学期开展合作项目交流活动不少于1次,并为共同体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多样平台。3“学程导航”项目合作建设(20分)各援助学校要及时将“学程导航”项目的研究成果辐射至共同体各学校,并就某一学校的某一学科建设项目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帮扶,每月至少1次集体备课活动,可采取典型课例研究、同课异构等方式加强备课、上课、阶段学业质量调研等校本教研活动的合作,逐步构建理想课堂的基本范型,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教学骨干指导及“师徒结对”建设(20分)各援助学校要尽可能多地派出教学业务骨干与区域内的其他学校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同时要积极开展备课、上课、教学反思及教学教研协作活动,努力构建起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写作等为基本模式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援助学校要对支教的教学骨干制订好捆绑式的考评奖励方案。5实行捆绑式考核情况(20分)一是受援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考核较上一学年度要有进步;二是受援学校教学质量在市局组织的学业质量水平调研中要有明显进步,根据进步情况赋分;三是带领受援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市局组织的优课评比和教学骨干评比中,每获一个等级奖即赋13分,每增加一名教学骨干即赋35分。 (二)理论成果专著做新教育的行者2010年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论文建设区域教育共同体,推动区域教育和谐发展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7年第7期;论文依托校长俱乐部,打造卓越校长群体发表于学校管理,2006年第6期;论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两条路径发表于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4期;通讯走近海门“教育共同体”发表在成才导报?江苏教育周刊2008年4月2日第1、2版;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专栏策划了海门新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等系列研究论文。五、反思与展望反思海门区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与研究,我们有以下一些体会:1构建教育共同体,旨在为素质教育开路。海门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起点在于教师教育行为方式的转变,终点却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因为它所倡导的理念、精神与一系列的行动策略,都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相一致。换句话说,海门教育共同体是素质教育研究的具体化、行动化和现实化,它符合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整体性、主体性和长效性的特征。2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旨在区域教育的开放和共融。海门教育共同体体现出鲜明的“破壁”功能:它打通了学校之间的文化界限,分享校际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交流校际之间的优秀管理理念;它突破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一切着眼于教育理想的构筑,从单纯的“学科主义中心”走向复合的“课程中心”;它放大了教师的角色效应,从学校本位走向区域本位,从“学校教师”角色走向“区域教师”角色。3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旨在促进共同体生活世界的改造。海门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促进共同体生活世界的改造,包括共同体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乃至人类生活。希望共同体的每一位学生、教师、家长及其他教育工作者都能从“生活世界改造”的视角重新理解和认识教育的实践形态,进而努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行走方式,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4教育共同体的研究,旨在区域教育的品质提升。构建海门教育共同体,不是某些地区实施的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均贫富”,以削弱城镇学校的优质资源来“均衡”薄弱的农村学校,而是希冀“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教育圈中的每一个人发展个性,展示自我,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这种“为了人的发展”的精神追求,引导新教育共同体中的每所学校改进发展模式,每个教师改变行走方式,每个学生改善生存状态,都能生活在理想的教育境界中,都能生长在超越自我的行动体验中。5教育共同体的研究,旨在追求教育的普世价值。海门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和研究,其价值不在于追寻特定背景下特定区域内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而在于探索常态情境下,通过区域教育共同体的组织和实践,形成区域内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的基本范式和普遍规律,以此为辐射,达到更大区域范围教育结构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根植于海门教育的现实土壤,引领着海门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从校长到教师都对该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参与和研究热情。市教育局和各学校都能在资金方面对该课题的运作给予充分的保证,特别是直属学校,能积极主动为各项目组的研讨交流活动提供教学现场和后勤服务。不过,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完善组织建构,强化团队功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形成团队精神;进一步落实各类合作项目,探讨共同研究的合作机制,强化研发功能;丰富活动形式,强化计划功能,实现与新教育实验的全面接轨;继续提升科研含量,强化辐射功能,及时反思,形成“产品”,以对基层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发挥丰富的影响力。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除了促进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实现理念、资源、方法、成果等共享的目标以外,还有更高位的目标追求,那就是用“新教育”的理念构建教育共同体的组织模式,强调合作基础上学校之间的互动,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而是寻求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更高位的富有内涵和特色的发展。随着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导致教育新范式的形成,从而通过这种新范式来实质性地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新农村 新学校 新希望来源:原创作者:赵建军发表日期:2008-3-11 9:32:49阅读次数:516查看权限:普通文章新农村 新学校 新希望关于莱州市农村中小学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从积极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角度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理性的思考后,我感到科学地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必须从新学校建设开始。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彻底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等普遍落后的局面,让农村的孩子能够跟城里的学生一样,接受现代化的优质教育。成功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义务教育快速、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一项实事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一、我市农村学校现状分析2007年8月,我们通过问卷形式,对全市初中、小学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基本情况、师资状况、硬件配置等分析如下:1、基本数据截止到2007年8月底,全市有九年义务教育学段的学校160所,其中初中42所(含各分校、体校、中华武校),小学118所;其中农村初中36所,农村小学112所,农村学校共148所,占总数的92.5%。全市义务教育学段的在校生共78437人,农村初中小学在校生数60159人,占全市总数的76.7%;其中农村初中在校生28695人,占全市总数的36.6%,农村小学在校生31464人,占全市总数的40.1%。全市农村学校中现有镇驻地中小学30所,村级学校108所,学生33910人,占全市总数的43.2%。(见附表)2、师资现状(1)教师分布不均衡。由于以前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造成镇街学校之间教师分布不均衡,尤其是村小、条件差的学校中中青年教师紧缺。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少数农村骨干教师的流失也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各区域之间教师分布不均的程度。(2)教师结构不合理。从总体上看,目前全市初中、小学共有专任教师4704人,其中农村学校教师总数为3938人,占全市总数的83.7%。全市农村专任教师比例中, 50岁以上年龄段的占26.5%,其中初中为8.7%,小学为17.9%;4049岁年龄段的占17.5%,其中初中为8%,小学为9.5%;39岁以下的占39.7%,其中初中为16.9%,小学为22.9%(见附表)。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教师的老化现象仍旧比较严重,但初中好于小学,镇街中心小学好于农村完小。目前全市有21处小学出现教师年龄段断层现象,有8处农村完小没有一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3处完小的教师年龄全部在40岁以上。(3)教师更新不及时。近五年来,全市教师自然减员1320人,补充新教师450人。而这些新教师多数被充实到了高中,补充到农村中小学的很少。不少农村学校的老教师自然退休,新教师得不到充足的补给,造成学校不断减员,难以适应新课程设置和新课程教学要求。(4)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从学历结构看,农村学校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民转公的七十年代的初中或高中生,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自己多年来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观念落后、教法陈旧,仅仅依赖多年的实践经验开展教学工作,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往往显得力不从心。(5)“教非所专”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中专任教师配备不足。为了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规定的课程,学校只能让教师从事非所学专业教学工作。这就导致了教师所学专业与所任学科不对口、不相关的现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3、硬件配置近年来,在争创省地级规范化学校活动的推动下,大多数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配备基本达到一定标准,但跟不上新课改步伐,满足不了新课程教学或信息时代教学需要。从调查数据看,全市农村中小学中,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仅为9.1台,其中农村初中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7.6台,农村小学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11.3台;而城区小学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9.9台,城区初中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6.4台(见附表)。有的农村完小教学用计算机硬件配置低、上网难,图书报刊得不到充实和更新,缺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等等。必要的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使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得不到硬件保证,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就受到制约。二、我市农村学校建设走向重视农村教育,关心农村教育,在师资、设施配备、课程开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确保城乡能够齐头并进,是我市“十一五”教育工作重心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教育的高位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1、启动农村学校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硬件建设工程(1)制定农村教育整体发展规划新学校建设必须要有现代化硬件支撑。目前,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校校通”工程已经顺利实施完成。在此基础上,应根据莱州市现有学校布局、区域位置、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办学现状、生源状况、发展趋势,合理调整村校布局,制定我市“十一五”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请市内外专家反复论证,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付诸实施。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我市农村中小学的现代化教育校舍环境。(2)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新学校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遵循党和国家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将教育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牢固确立“教育投资是战略性投资,是基础性投资”的观念,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足额到位,为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莱州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发展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为我市教育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学校应乘借这一大好机遇,灵活机动地多渠道开展工作,尤其是要依法挖掘学校周边优越的社会资源,大力争取村庄、企业、个人的力量,让他们为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根据教育法规定,学校属于国有资产。将撤并的村级学校,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资产转移,筹集以部分资金。教育内部也应精打细算,节约一部分资金,用于新校建设和内部配套设施的改造、更新和充实。(3)合理转换校舍资源可以将全市撤并后的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充分利用起来,办一部分高质量的寄宿制中小学,以减少家长接送学生造成的交通安全问题,同时有利于减轻家庭负担,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2、深化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工程(1)内外合力,打造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一是在全市率先开展校长、学校管理层竞争上岗制度。通过竞争上岗,使一批素质高、业务过硬的中青年骨干进入学校管理层,打破论资排辈的陈寂,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使教育事业保持勃勃生机。二是每学期分批组织校长、主任培训班。通过教育专家辅导讲座、读书交流会、校长论坛、教育沙龙等培训形式,提升校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继续分学段举办以业务指导和常规管理为主要内容,以讲座、研讨、参观为主要培训形式的教导主任培训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导主任的教科研理念和教科研管理能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行家里手三是学习并引进外地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争取机会、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校长到市内外、省内外的名校进行实地考察,开阔校长们的眼界,促动他们自觉地去对比反思,同时将高层次的实践智慧和智力给养融入自己的特色管理实践中。(2)上下互动,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一是拓宽教师准入渠道。构建教师管理和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老化和结构性缺编问题,统筹城乡资源。通过公开招聘,将社会上具有教师资格的“能工巧匠”引进教育系统,充实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逐步淘汰现有不合格教师,促进教育内部“血液循环”。二是建立城乡交流机制。积极建立与城区名校联系交流学习制度,实现高层次的专业引领。城区选派农村学校急需的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插队落户”,建功立业;另一方面,选派农村学校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城区学校“镀金充电”、跟班学习。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研究培训机制和成长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学习型组织。(3)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核心,立足于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这一目标,开展以新课程、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教师继续教育以及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内容、全方位、系列化的校本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3)城乡联动,构筑区域教育共同体一是实行分校式管理。将部分在同一镇区的村级学校设为中心校的分校,由中心中小学进行一体化管理,实行财务管理、教师管理、班子管理、教学管理的“四个统一”。整合硬件、课程、人力、管理等内部资源,努力探索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教育的高位发展。二是实行辅导式管理。由市教研室在各中心中小学城里中心教研组。对镇区内学校的教育教学统筹规划、业务培训、教学教研方面实行实行管理推动、活动拉动、奖惩促动、辅导带动,将村校管理水平一并纳入考核,实现区域办学水平的平衡发展。三是实行帮扶式管理。将教育职能部门和城区学校与村级学校实行结对帮扶。在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开展联谊结对活动,抓住制约发展的根本因素,促使薄弱学校迅速转化。全面实施城乡学校交流,深入开展城区、重点中学的教学开放日活动,充分发挥龙头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4)“量体裁衣”,制定适合农村学校的质量评价体系由于学校的基础不同,用同一标准去评价他们明显起不到激励作用。应彻底摒弃“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根据全市各学校实际状况制定出各自不同的近期、远期目标,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进行“增值性”督导评价,激励并促使其达成目标。即充分考虑到不同学校的“基础差异”、“过程投入”、“最终产出”诸因素,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积极地看待教育教学教学绩效,较为科学地估算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净增值”,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注点引导到自身效能动态增长的幅度上,将精力投放点引导到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过程中。经过几年努力,一定会使每一所学校都上一个新台阶。总之,中共中央为新农村建设构画了新的蓝图,新学校建设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推动全市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