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EMC)培训教材.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5972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能源管理(EMC)培训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合同能源管理(EMC)培训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合同能源管理(EMC)培训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同能源管理(EMC)培训教材(一)“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是原国家经贸很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实施的、旨在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环境,同时促进我国节能机制转换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基本目标是:利用GEF、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机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通过成立示范节能服务公司(在发达国家称ESCO,在中国称EMC),在中国引进、示范、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并通过节以信息传播及相关的能力建设,在中国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产业,以克服我国面临的种种节能市场障碍,加速各类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的节能项目的普遍实施,推动我国节能事业的发展。支持成立示范性的节能服务公司(EMC)是项目一期的核心内容。EMC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动作的、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其基本动作方式是:EMC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能源审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项目施工、设备安装、运行维护等一整套的系统化服务。在合同期内,EMC与客户企业分享节能效益,由此收回项目投资并获取合理的利润,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客户所有。项目一期支持成立了三家示范性的节能服务公司(北京EMC、辽宁EMC、山东EMC)。他们通过近几年的业务实践,证实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中国的可行性和EMC的盈利性,并且初步开拓了有中国特色的EMC业务市场。目前,原国家经贸委和世界银行已共同启动了项目三期,项目二期的主要内容是:在项目主期EMC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经营模式和培育EMC市场,最终在中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EMC产业。为帮助新粉和潜在EMC克服他们在开展业务时可能面临的信息障碍、业务技能障碍等,“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办公室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在英国政府支持的DFID-ASTAE EMC培训项目的支持下,举办一系列的涉及EMC概念和业务动作的初级培训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发和管理、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高级等高级培训/研讨会。第一章 节能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 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和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未来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要求今后二十年经济发展要以年均7.2%的速度增长,这就意味看我国的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开始将持续高速增长四十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稳步高速增长,这在世界工业化国家是未曾有过的,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不仅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思考实现这一目标的客观条件、政策选择和必须应对的挑战。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和高效、清洁的利用能源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国的能源消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翻了一番,2000年13097万吨标准煤,2002年达到1480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能源和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未来二十年经济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能源和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同过去二十年相比将会更加突出、更加严峻。因此,如何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把这些问题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去加以充分考虑,并在目前决策中从局部着眼于全局,从近期着眼于长期加以解决,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一、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总量大、人均能耗低虽然我国经济发展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了二十年,总体经济实力已经进入世界六强之列,但是由于经济基础低、人口多,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000年世界人均GDP为5170美元,日本为35620美元,美国为34100美元,德国为25120美元,同期我国的人均GDP只有838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20,不到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国家人均GDP的4(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2002)。尽管城市汽车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首要因素,但目前我国的汽车有量不足(人口只有我国十分之一的)日本的20,每百人汽车拥有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国家的2.7。 近几年尽管建筑业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但我国人均住房面积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发达国家的25,美国的六分之一,日本的在分之一。城市化率虽然由八十年代初期的15提高到目前的38,但农业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在农业方面,虽然创造了用世界7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总人口21的人口的吃饭问题的壮举,但我国的人均粮食消耗水平仅为发国家的65。此外,我国的东部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只是东南沿地区的三分之一。目前全国农村尚有3000万人口的年均收低于72美元。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估计 ,我国仍有20的人口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54的人每天生活费低于2美元。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加速经济的发展,消除贫困仍然是我国的首要任务。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很低,但能源消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已超过13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0,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的能源活动水平相对于巨大的人口基数还很低,2000年OECD人均一次能源消费为3.41吨标准油当量,日本为4.14吨标准油当量,美国为8.17吨标准油当量。同期我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只有0.735吨标准煤当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和北美国家的十分之一。不仅如此,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消费中,传统的生物质能源占60以上,每年生物质能源的消费量相当于2亿吨标准煤以上;城市和农村的居民生活用电量人均仅有132千瓦时,在边远贫困地区仍有2500万人口没有用上电力。上述我国这种能源消费总量大,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能耗低、生物质能源消费总量大的现状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说明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源问题将更加突出、更加严峻。世界一次能源消量和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详见表1-1和表1-2。表1-1 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 单位:百万吨标油年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2000美国加拿大1812 1782 1926 2088 2135 2300193 193 210 232 236 251墨西哥智利98.9 111 124 134 141 1549.53 7.36 11.2 15.2 16.7 20.2欧洲OECD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国1491 1527 1603 1656 1717 1766201 204 213 224 235 233360 361 356 339 350 340 139 136 153 162 161 257139 136 153 162 161 172n.a. 909 887 604 599 607亚洲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1490 1264 1648 2114 2229 2428593 517 656 853 891 928346 367 439 497 510 52543.8 53.3 91.4 147 163 1946.05 7.82 13.4 21.4 23.9 24.6 59.6 35.9 58.1 81.0 88.5 98.2 11.1 15.2 20.4 32.5 38.9 47.022.7 15.8 30.2 50.8 58.6 59.3242 130 184 248 262 300澳大利亚新西兰70.4 73.9 87.2 94.5 101 1109.25 11.5 14.2 15.4 16.3 18.6OECD非OECDEU15APEC19ASEAN74.65 4119 4494 4864 5019 53173076 2830 3287 3348 3460 37261218 1238 1328 1379 1426 14603331 3248 3761 4369 4529 4887 71.2 95.2 150 222 253 278世界总计7147 6949 7718 8212 8478 9043资料来源:能源经济统计要览2003,日本计量分析中心。 表1-2 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 单位:吨标油/人年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2000美国加拿大7.97 7.49 7.72 7.93 8.03 8.177.85 7.44 7.56 7.83 7.88 8.16墨西哥智利1.49 1.48 1.49 1.46 1.51 1.570.855 0.611 0.855 1.07 1.16 1.33欧洲OECD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国3.19 3.19 3.27 3.28 3.39 3.413.57 3.60 3.70 3.82 4.00 3.894.60 4.65 4.48 4.15 4.27 4.133.53 3.63 4.02 4.14 4.35 4.372.46 2.40 2.70 2.83 2.81 2.97n.a. 6.32 5.98 4.08 4.05 4.17亚洲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0.618 0.480 0.572 0.680 0.707 0.7320.604 0.492 0.578 0.709 0.733 0.7352.96 3.04 3.55 3.96 4.06 4.141.15 1.31 2.13 3.27 3.56 4.102.65 3.15 4.95 7.17 7.85 6.12 0.402 0.220 0.326 0.418 0.449 0.4670.807 0.970 1.22 1.62 1.89 2.020.439 0.249 0.249 0.357 0.382 0.4350.486 0.309 0.543 0.855 0.977 0.9770.352 0.170 0.217 0.267 0.277 0.296澳大利亚新西兰4.79 4.69 5.11 5.23 5.52 5.742.97 3.52 4.22 4.29 4.48 4.86OECD非OECDEU15APEC19ASEAN74.24 4.13 4.33 4.50 4.61 4.720.892 0.745 0.784 0.734 0.747 0.7603.43 3.45 13.64 3.71 3.82 3.881.88 1.71 1.84 2.01 2.06 2.04 0.227 0.275 0.392 0.528 0.592 0.614世界总计1.62 1.45 1.49 1.46 1.48 1.50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严重偏离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流长期以来.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严重脱离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流,是造成我国若干能源问题的根本原因。200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是煤炭24.71%,石油38.47%.天然气23.72%.水电6.51%.核电6.59%.同期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是煤炭62.0%.石油27.62%.天然气2.97%.水电和核电7.41%.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我国属“低质型”能源消费结构。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客观上造成我国与国外相比,能源经济利用率低、污染严重、产品能源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差的根本原因。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在经过战后几十年发展,完成由煤炭向石油的转换后,正朝着高效,清洁,低碳或无碳的天然气。核能,太阳能,风能方向发展。有专家预计,在本世纪末常规能源(化石能源)将退出某些国家的能源系统,这意味着100年以后有些国家的经济将维系到连续再生永续利用的高效,清洁的能源系统上。从此,再也不会因消耗化石能源消费变化的趋势,我国就应从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考虑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为此所付出的高额低价,积极调整现有的能源发展政策,制定出可使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发展战略。200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及结构见表1-3。三能源使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呈恶化趋势目前,我国巨大的能源消费规模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引起的污染物的排放,已使环境不堪重负。使我国能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现存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未来潜在的能源需求增长对国内环境的巨大压力。2000年,我国(未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SO总排放量为1995万吨,烟尘排放总量为1165万吨,其中90%的SO排放和70%的烟尘排放是燃烧煤炭造成的。我国的环境污染为典型的能源消费性污染。目前全国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0%,而且有逐步蔓延的趋势。据专家估算,全国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当年GNP的1%-2%,其潜在的损失有可能在3%以上。表1-3 200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及结构2001年总消费量mtoe2001年消费结构,mtoe石油天然气煤核电水电美国2237.3895.6554.6555.7183.248.3100%40.03%24.79%24.83%8.19%2.16%中国839.7231.924.9520.64.058.3俄罗斯643.0122.3335.4114.630.939.8日本514.5247.271.1103.072.720.4德国335.2131.674.684.438.75.8印度314.797.123.7173.54.416.1加拿大274.688.065.428.917.475.0法国256.495.836.610.994.918.1英国226.076.185.940.320.41.5韩国195.9103.120.845.725.40.9意大利177.292.858.013.9-12.5巴西173.685.19.814.03.261.4乌克兰131.312.749.239.017.23.0西班牙134.672.716.419.514.411.6墨西哥127.782.730.46.32.06.4伊朗114.354.258.50.8-0.8沙特111.062.748.3-南非107.023.0-80.62.60.8澳大利亚109.938.120.347.6-3.9波兰87.719.010.257.5-1.0世界总计9124.83510.62164.32255.1601.2594.5注:核电和水电按热功当量(火电厂转换效率38%)计算。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i Energy, june2002。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随着城市交通用能的不断增长,车辆尾气排放而引起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直接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难于获得现代能源供应和服务,2/3以上的农村居民的生活用能不得不主要依靠生物质能,这导致了我国生物技能的过度消耗,由此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因此,从长远来看,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将受到环境容量方面的制约,今后如果不采取包括节能减排,能源消费结构高速等在内的各种有效措施来控制各种伴随能源消费和使用而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将愈演愈烈。尤其令人忧虑的是,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影响将是长期的,一旦污染和破坏后果发生,其巨大的环境治理成本将成为国家的经济重负,这将反过来严重制约未来我国的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全球大规模的能源消费所产生的SO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大规模的能源消费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目前每年SO排放量已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以上,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排放大国。我国的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 目前,国际社会正采取积极行动,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共同努力。1997年12月第三次京都签约国会议上,发达国家在承诺2008-2012年期间,将SO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以上的同时,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今后的减排施加压力。2001年初,美国布什政府以所谓的我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在应付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没有实质性行动为由,公开表示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虽然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感和广泛谴责,美国的大国形象也因此而严重受损,但这一事件也给我国以警示,由于我国是世界是第二大SO排放国,SO减排问题将不可回避地成为我国外交领域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作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签约国,我国将要肩负起全球环境方面的国际责任。根据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减排的长远行动是逐步改进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核能,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低碳或无碳然料,减少经济发展对“碳”的依赖。近期最为有效可行的是大力推进节能,通过节能使市场上大量存在着的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项目行已实施。世界各国SO排放量见表,中国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见表。表 世界各国排放量单位:Mt-C年198019851990199519962000美国130512691329141814521580加拿大119111118126129142墨西哥681744829894942103智利6.115.599.0311.713.315.1欧洲OECD115110911084106311011097英国163156161156160157德国292277263236243227法国13310510397.4104102意大利10398.4110114113120俄国N.A694663427418425亚洲90110751388174518381965中国407516656831863881日本251249291313321328韩国34.443.064.198.0111119新加坡4.655.199.1715.717.617.9印度尼西亚20327.444.060.366.876.7马来西亚7.4411.316.523.628.134.3菲律宾9.307.6811.216.117.919.5泰国10.012.624.341.547.545.9印度84.2117165225237266澳大利亚58.360.871.577.082.490.9新西兰4.956.267.048.208.939.32OECD299229053048319132993470非OECD198322932636239927742952EU15920853871858885879APEC19233124282777318733113558ASEAN755.670.0112166191207世界总计497551985684589060736422资料来源:能源经济统计要览2003,日本能源计量分析中心。表1-5 中国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项目单位1995199720002001烟尘排放量其中:工业排放量万吨万吨174416911873156511659531059841烟尘排放浓度其中:北方城市南方城市/m3/m3/m3317392242291381200_二氧化硫排放量其中:工业排放量万吨万吨23701946234618521995161219481567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其中:北方城市南方城市/m3/m3/m3808180667260_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其中:北方城市南方城市/m3/m3/m3475341454941_ 来源:国家统计局注:表中2000、2001年数据引自能源政策研究2002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四、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我国利用效率还很低,节能潜力有待深入挖掘。目前全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2,比先进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考虑开采、输送后,我国能源系统总效率不到10,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这意为着90左右的资源在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掉了。我国是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2000年GDP单耗世界平均每百万美元264吨标准油;其中美国第百万元GDP能源消耗为255吨标准油,OECD国家平均为164吨标准油;能源经济效率最高的日本为92.3吨标准油;同期我国每百万美元GDP能耗为892吨标准油,这一能耗水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5.4倍、日本的9.7倍。虽然这一比较受汇率的影响较大,带有一定的不可比性,但即使按世界银行提供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我国的GDP单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出1-3倍。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我国尚处在工业化阶段,经济结构同发达国家不同;能源消费构成中低质能源为主;能源使用不合理、浪费严重。2000年单位GDP(百万美元)能耗(吨标准油)对比见表1-6.表1-6 世界各国GDP单耗(一次能源) 单位:吨标油、百万美元年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2000美国加拿大476 416 393 385 384 255581 503 475 487 488 362墨西哥智利760 776 794 800 795 410541 400 444 422 432 248欧洲OECD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国321 303 273 264 269 164351 324 289 285 292 180320 298 255 225 229 127242 236 230 230 239 146209 190 185 185 183 142n.a. 1239 1109 1216 1267 1698亚洲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559 384 382 406 4.6 2603654 1958 1695 1233 1172 892181 163 155 164 162 92.3588 488 516 578 594 314442 424 486 513 536 217 1151 528 607 581 590 470478 510 530 519 575 421464 442 476 581 602 373667 362 421 471 510 348816 143 137 131 195 624澳大利亚新西兰421 380 391 359 369 241303 325 392 368 382 277OECD非OECDEU15APEC19ASEAN7366 331 307 305 307 192912 727 737 696 690 571287 270 248 241 245 150484 406 390 396 396 253 391 422 472 485 516 383世界总计493 425 408 396 397 264资料来源:能源经济统计要览2003,日本计量分析中心。目前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耗普遍比国外高,一般高出20-90,平均比国外高出40,究其原因主要生产规模、工艺路线、技术装备、管理运行等方面同国外相比存在着差异。例如,我国钢铁工业由于设备规模小、铁钢比不同、余能余热资源回收利用低等原因,在钢产量同日本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比日本多耗能源4000万吨标准煤。据有关研究分析,全国现在生产(生活)能力中,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潜力约为1.5-2亿吨标准煤,节能的投资(形成吨标煤节约能力的投资)仅为能源开发投资(形成吨标准煤生产能力的投资)的2/3;节能成本为能源供应成本的40。节能的市场潜力主要分布在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五、国内能源资源相对贫乏,长期能源供应将面临严重短缺虽然我国的消费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水平有限,能源的消费水平还很低,人均能源消费量还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长。按照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今后二十年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的调整增长,实现经济翻两番,全面实现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以确保到本世纪中叶时达到小平同志提出的,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的宏伟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能源供应将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从目前人均GDP25000美元国家的能源消费水平来看,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均能源耗低于3.5吨标准油,假期2050年时中国的人口维持在15亿左右,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同于现在25000美元的国家状况,届时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将达到52.5亿吨标准油,这一能源需求量约为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60%,中国能源消费量的5.8倍。虽然这一简单的匡算不具科学性,这一结果也不可能生发,但它向我展示的问题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未来中国经济的民展将面临巨大的需求增长压力。从国内能源资源的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十分贫乏。截至2001年未,我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63,石油只占2.31,天然气仅占0.96。由于人口基数巨大,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比世界平均值要低,人均煤炭占有量仅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石油仅约1/10,天然气约1/20。从长期看,国内能源供应将面临潜在的总量短缺,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供应将面临结构性短缺,能源有可能再次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2001年世界一次能源储量见表1-7。表1-7 2001年世界一次能源储量石油天然气煤炭2001年未可采储量 亿t2001年未可采储量 亿m32001年未可采储量 Mt世界总计1430世界总计143.00世界总计984453前10位前10位前10位沙特360俄罗期47.57美国249994伊拉克152伊朗23.00俄罗期157010科威特133卡塔尔14.40中国114500阿联酋130沙特6.22印度84396伊朗123阿联酋6.01澳大利亚82090委内瑞拉112美国5.02德国66000俄罗期67阿尔及利亚4.52南非49520墨西哥38委内瑞拉4.18乌克兰34153利比亚38尼日利亚3.51哈萨克斯坦34000美国37伊拉克3.11波兰22160中国33中国1.37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2002。综上所述,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包括能源短缺、能源安全、能源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改善能源结构、保证能源进口的安全、解决区域环境污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是一项十分复杂和需要付出巨大社会成本的工程。但唯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是一项成本低、易实现、无任何副作用的无悔政策。国际上日本等国成功的节能实践,以及我国过去20年里提高效率和推进节能的努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证明了提高能源效率和推进节能将是部分解决未来我国能源问题的长期有效的途径。如果我们能够制定和有效实施有远见的节能策略的话,节能将在弥补未来国内能源供应总量短缺、特别是弥补石油、天然气供应方面的结构性短缺、缓解国内环境压力和国际上减排CO2的压力等方面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组织的一项大型研究来看,2020年达到小康社会目标的能源需求量约为33亿吨标准煤,如果积极地采取包括改进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一系列政策,能源需求量可减少至8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部门的合成氨、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到2020年时,当生产能力增长30-50时,依靠节能、技术进步可使能源需求维持在现在的水平上或略有增长。在迅速增长的建筑部门,节能政策对能源需求的影响更是惊人,如果政策得力可使未来的能源需求降低3亿吨标准煤。由此可以看节能在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 节能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引言“节能”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国际上包括日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均将“节能”作为本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环保战备和能源安全战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置于政府的优先议事日程而加以重视和考虑。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节能工作一直比较关注和重视,过去十几年里我国的节能工作曾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1980年-2002年的23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5,而GDP单耗平均下降4.9,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4,累计节能能源10亿吨标准煤,有力地缓解了那一时期我国的能源需求和供应压力,实现了发展中国家并不多见的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率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展望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过去以解决能源供应短缺为简单目标相比,我国的节能工作将具有丰富的经济和环境内涵。强化和推进节能工作,努力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将为未来我国实现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因此,我国的节有工作,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节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的战备任务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断增加的双重刺激,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从1978年571.44Mtce猛增到2000年的1303Mtce,增长十分显著。能源作为我国经济的命脉的极端重要性,要可预见的仍将具有现实的意义。充足、经济、可靠的能源供应的可获得性,是维系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展望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由于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的能源需求将不断增长,预计2020-2030年期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超过美国目前的能源需求水平。如果2050年时我国经济达到届时世界中等经济发达国家水平,即届时我国按1995年PPP计算的GDP值达到30-37.5万亿美元,人口总规模在15亿左右,那么届时我国的能源需求总量将高达30-37.5toe,这将是美国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的1.5-2倍,占届时世界能源需求总量的20左右。然而,由于受国内能源资源约束和能源融资限制,未来国内能源供应将面临长期而巨大的短缺压力。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能源资源严重不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只有96.4吨,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我国重要战备资源石油比较缺乏,有关部门完成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估表明,我国已探明的可采储量仅约为32亿吨,我国的石油储采比仅为22.2年,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2.7吨,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10。未来我国大规模地增加能源供应所需的能源开支,将是一项重大的经济成本和负担。我国目前用于能源供应部门的年投资水平约为2000亿元,到2020年预计将增至约6000亿元/年。传统的能源融资来源将无法满足未来能源供应部门的融资需要。尽管目前我国国内储蓄水平很高,但由于国内政策和金融体制方面的障碍,将国内储蓄用于能源投资存在种种困难。未来能源融资所受到制约,将极大地限制由供应带动的能源增长模式。我国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已经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格局,自1992年起,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而且石油进口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未来我国能源供应的国际化,从国外进口能源以满足国内需要将成为必然趋势。预计2010、2020年我国需进口的石油量分别为0.95亿吨和1.40亿吨,2050年需进口约4亿吨。未来我国能源供应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将越来越大。未来我国能源供应的国际化,使得如何保障进口能源的可获得性成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关注点。此外,未来我国大规模地进口和利用国际油气资源还可能给我国的国际贸易收支平衡带来沉重的负担。纵观未来全球油气供需前景,由于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世界各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能源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尽管全球油气资源比较丰富,但其分布很不均衡,预计今后10-20年内全球石油供应前景不容乐观。过去发生的全球性能源危机表明,世界能源贸易完全取决于世界局势的状况,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改善而得到稳定发展,也随着国际局势的波动而发生动荡。由于国际能源市场历来受到国际形势和局势的影响和左右而变幻莫测,依赖从国外进口能源以弥补未来国内能源供应的不足存在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节能措施,有效地减少能源需求,我国能源供应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将越来越大,未来我国能源的安全供应将没充分和可靠保障。而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节能工作,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可有有效地减少我国的能源需求,降低我国能源供应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程度,从而为我国的能源安全供应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以上所述表明,切实有效地推行能源节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三、节能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我国经济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铺摊子、上项目、高积累、高投入来支撑,在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相应带来了能源及材料消耗高、产品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差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目前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想摆脱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就必须走集约型发展的道路,特别是高耗能的行业和企业,必须把节能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措施来抓,通过节能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系到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备目标中的第三步能否实现,因此,节能能源、降低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转变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具深远的意义。此外,今后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经济将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加入国际竞争的行列,因而将面临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竞争力较低,大多数国内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这除了历史的原因之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国内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而能源和原材料成本在国内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目前我国经济是世界上能源最高的经济之一,GDP单位能耗量为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3-10倍。 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节约增效措施来降低国内产品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总成本、确无,提高国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国内产品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难以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甚至可能丧失原来在国内拥有的市场份额。四、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污染已不堪重负,节能是减缓和治理污染最有效的手段回顾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发展道路,一个深刻的教训是: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综合权衡和考虑环境因素,那么这种发展将是片面和盲目的,并将为此而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2002年,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已达到14.8亿吨标准煤。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多年来煤炭产量占我国一次能源总量的3/4以上。虽然预计今后随着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油、气、水电和核电的比重将有适度的增加,但未来50年内,国内一次能源供应仍将以煤炭为主,预计2050年时煤炭消费仍将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50左右,同时煤炭消费的绝对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和粗放型的能源消费和发展模式,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已不堪重负。据统计,2000年我国(未计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SO2的总排放量为1995万吨,其中90是由于燃烧煤炭造成的;烟尘排放总量为1165万吨,其中70是由于燃烧煤炭造成的。我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0,而且有继续蔓延的趋势,据初步测算,全国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直接的和潜在的经济损失约为当年GNP的1-2,其潜在的损失可能在3以上。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随着城市交通用工具的不断增长,尾气排放而引起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直接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对于获得现代能源供应和服务,2/3以上的农村居民的生活用能不得不主要依靠生物质能,这导致了我国生物质能的过度消耗,由此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因此,从长远来看,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将受到环境容量方面的制约,今后如果不采取包括节能减排、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在内的各种有效措施来控制各种伴随能源消费和使用而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上述各种国内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愈演愈烈,这将给未来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蒙上一层巨大的阴影。尤其令人忧虑的是,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影响将是长期性的,一旦污染和破坏后果发生,其巨大的环境治理成本将成为国家将来的经济重负,这将反过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近期来看,对那些污染严重的地区和城市,大面积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同除尘、脱硫等后处理手段相比,节能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环境手段。五、节能是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履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有效措施全球大规模的能源消费所产生的SO2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大规模的能源消费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目前,每年SO2排放量已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以上,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排放大国。 我国的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能源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建立在巨量能源资源的浪费性基础上,不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以减少消耗、降低SO2排放增长速度,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年SO2排放量将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首位。如果2050年我国人均能耗达到目前美国人均能耗水平的一半的话,届时我国年SO2排放量将占目前全球SO2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这对全球气候变暖来说将可能是灾难性的,也是国际社会所难以接受的。作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签约国,我国迟早要肩负起全球环境方面的国际责任。根据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减排的长远行动是逐步改进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核能、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低碳或无碳燃料,减少经济发展对“碳”的依赖,近期最为有效可行的是大力推进节能,通过节能使市场上大量存在着的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项目得以实施。以上所述表明,我国的节能工作,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缓解能源供应的手段问题,而是事关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问题。从眼前来看,节能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区域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控制能否成功;从长远来看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下个世纪中叶经济发展目标的长期战备问题。因此,今后我国的节能工作将面临长期而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还要看到,尽管过去十几年里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但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水平仍然较低,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约十个百分点;我国在产业结构优化、现有生产能力技术改造、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先进节能管理规划的应用和推广等方面的巨大节能潜力有等进一步挖掘。仅就技术节能潜力而言,我国各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如能达到国内同行业的最好水平,我国能耗可在现在基础上降低25-30。由于节能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政府部门应对节能的极端重要性和节能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有十分清醒和深刻的认识,应将节能工作提升到可持续发展战备的高度加以长期重视和充分考虑,并将其纳入政府的优先议事日程和经济的总体运作轨道;政府应在积极培育基于市场化的节能新机制的同时,合理发挥政府在节能领域的宏观调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