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力检测方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4196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视力检测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童视力检测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儿童视力检测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视力检测方法视力居家测查宝宝的视力可分为3个阶段:在宝宝2岁以内用客观观察法,请记住这样的检查口诀:1月怕来2月动(怕指怕光,动指随大人的活动转动眼球);4月摸看带色物;6月近物能抓住;8月存在跟随目(大人手指到哪儿,宝宝眼光看到哪儿,并凝视不动);1岁准确指鼻孔;2岁走路避开物。除此,47个月的宝宝,如果视力存在问题,爬行和玩玩具的动作通常比同龄的宝宝缓慢、准确度低,显得有些笨手笨脚。宝宝35岁可用手式、动物形象视力表检查,但需注意的是,父母要早一些在家中耐心教会宝宝认识视力表,并要反复测查,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宝宝5岁以上用成人视力表检查,这时都能合作测出视力。一般可从2岁开始测视力,中国儿童不同年龄段正常视力为:2岁视力为0.40.5,3岁为0.50.6,4岁为0.70.8,5岁为0.81.0,6岁为1.0或以上。如果按上述方法检测,发现宝宝的视力有问题,应及时诊察和治疗。 另外,当父母用手捂住宝宝一只眼睛,宝宝高兴大笑或挣扎反抗,而捂另一只眼睛却没有反应时,说明这一只眼视力有问题,应带宝宝立即去看眼科医生。牙齿的生长牙齿生长与骨骼有一定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牙齿与骨骼的生长不完全平行。出生时乳牙已骨化,乳牙牙孢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覆盖;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18 24个月时第三恒臼齿已骨化。人一生有乳牙(共20个)和恒牙(2832个)两副牙齿。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约于2.5岁时乳牙出齐。乳牙萌出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遗传、内分泌、食物性状有关。 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第一恒磨牙,在第二乳磨牙之后,又称6龄齿);612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其中第1、2前磨牙代替第1、2乳磨牙,此期为混合牙列期;12岁萌出第二恒磨牙;约在18岁以后萌出第三恒磨牙(智齿),也有终生第三恒磨牙不萌出者。正常婴幼儿听阈值参考表月龄听阈值dB(SPL)表 现3个月以内60-70听觉反射行为,如对突然的声音出现惊跳或闭眼等。3-4个月50-60听觉反应,对日常熟悉的声音如妈妈的声音、玩具的声音能表现注意,转脸寻找4-7个月40-50能寻找侧面的声源,听声可跟踪声源,对申斥声或近处突然大声能惊吓或哭喊,听到电视或广播声,当节目变换时能主动寻找,对耳边闹表的滴答声能转脸寻找。7-9个月30-40能寻找侧面、下面的声源,放到耳朵边较小的表声可转头寻找。对室外的动物叫声、车声、下雨声等表示关心。隔壁传来声音或从远处呼唤他的名字可立即砖头。9-13个月25-35用小声呼唤名字能转头寻找,能合音乐节拍摆动自己身体,能模仿简单发音。13-16个月25-30能寻找侧面、上面、下面的声源,隔壁传来声音能注意倾听或表示听到声音,能按简单命令行动。16-21个月25-30听觉发育同上,并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以字、词代句。21-24个月25能寻找侧面、下、上、前、后等视野以外的声源,听力水平接近成年人,此期语言能力发育较快。儿童身高体重表体重 身高 男 女 男 女 01 月 3.6-5.0 2.7-3.6 48.2-52.8 47.7-52.0 02 月 4.3-6.0 3.4-4.5 52.1-57.0 51.2-55.8 03 月 5.0-6.9 4.0-5.4 55.5-60.7 54.4-59.2 04 月 5.7-7.6 4.7-6.2 58.5-63.7 57.1-59.5 05 月 6.3-8.2 5.3-6.9 61.0-66.4 59.4-64.5 06 月 6.9-8.8 6.3-8.1 65.1-70.5 63.3-68.6 08 月 7.8-9.8 7.2-9.1 68.3-73.6 66.4-71.8 10 月 8.6-10.6 7.9-9.9 71.0-76.3 69.0-74.5 12 月 9.1-11.3 8.5-10.6 73.4-78.8 71.5-77.1 15 月 9.8-12.0 9.1-11.3 76.6-82.3 74.8-80.7 18 月 10.3-12.7 9.7-12.0 79.4-85.4 77.9-84.0 21 月 10.8-13.3 10.2-12.6 81.9-88.4 80.6-87.0 2 岁 11.2-14.0 10.6-13.2 84.3-91.0 83.3-89.8 2.5岁 12.1-15.3 11.7-14.7 88.9-95.8 87.9-94.7 3 岁 13.0-16.4 12.6-16.1 91.1-98.7 90.2-98.1 3.5岁 13.9-17.6 13.5-17.2 95.0-103.1 94.0-101.8 4 岁 14.8-18.7 14.3-18.3 98.7-107.2 97.6-105.7 4.5岁 15.7-19.9 15.0-19.4 102.1-111.0 100.9-109.3 5 岁 16.6-21.1 15.7-20.4 105.3-114.5 104.0-112.8 5.5岁 17.4-22.3 16.5-21.6 108.4-117.8 106.9-116.2 6 岁 18.4-23.6 17.3-22.9 111.2-121.0 109.7-119.6 7 岁 20.2-26.5 19.1-26.0 116.6-126.8 115.1-126.2 8 岁 22.2-30.0 21.4-30.2 121.6-132.2 120.4-132.4 9 岁 24.3-34.0 24.1-35.3 126.5-137.8 125.7-138.7 10 岁 26.8-38.7 27.2-40.9 131.4-143.6 131.5-145.1 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值小儿生长发育总的特点为:出生后头2年身高、体重增长较快,2岁至青春期以前有较为稳定的增加,青春期快速增长,以后渐渐停止。体格发育有头尾规律,即:婴幼儿期头部发育领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增长不多而四肢、躯干增长速度加快。婴儿期头部高度占全身的1/4,成人头高占身高的1/8。 常用的小儿生长发育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一.体重 体重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因为体重反映孩子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的影响。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个月次之,一般月增长600800克。6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克。1岁后小儿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岁小儿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克。1岁后小儿的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kg)=年龄(岁)2+7(或8)二.身长 身长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等)对身长影响不明显。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身长的增加同体重一样,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小儿生长发育总的特点为:出生后头2年身高、体重增长较快,2岁至青春期以前有较为稳定的增加,青春期快速增长,以后渐渐停止。体格发育有头尾规律,即:婴幼儿期头部发育领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增长不多而四肢、躯干增长速度加快。婴儿期头部高度占全身的1/4,成人头高占身高的1/8。 常用的小儿生长发育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一.体重 体重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因为体重反映孩子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的影响。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个月次之,一般月增长600800克。6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克。1岁后小儿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岁小儿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克。1岁后小儿的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kg)=年龄(岁)2+7(或8)二.身长 身长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等)对身长影响不明显。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身长的增加同体重一样,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婴幼儿囟门基本简介颅骨共有6块骨头组成,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脑膜,其次是大脑和脑脊液。将手指轻放入在囟门上,可以摸到跳动。那是脑脊椎压力随着心脏搏动、血压变化而变化,与脉搏一致。正常婴儿坐位时,囟门略微凹陷。 囟门位置以及新生儿颅骨结构颅内的脑脊液和身体的血液、组织液不断交换,保持平衡。当身体丢失较多水分时,脑室的脑脊液也会减少,压力降低,囟门便会明显凹陷。如婴儿因呕吐、腹泻后出现这种症状,说明身体已中等程度的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因婴儿自然调节能力差,耐受力不足,可能发生循环衰竭,有生命危险;由于喂养不当造成重度营养不良的极度消瘦婴儿也会出现囟门凹陷,此时需加强营养,合理喂着。 极少数婴儿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头小而尖,前额狭窄,鼻梁塌陷,下颌小而后缩,同时伴有智力落后。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症患儿,囟门也会迟迟不闭;同时有眉毛少而淡,鼻梁塌陷,两眼距离宽,智力迟钝等,可用甲状腺素治疗。 婴儿时期生长特别迅速,骨骼发育需要维生维D和钙。如不及时补充,容易患佝偻病。囟门在出生后18个月仍迟迟不闭合,出现“方颅”畸形,颅骨摸起来像乒乓球壳(颅骨软化症)。此外,还可形成骨串珠样改变、鸡胸、“O”形或“X”形腿等畸形。 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只留下指类大小,似乎快要关闭,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属提前闭合,只要头围不少于出生时3334厘米,1周岁时不少于46厘米,2岁时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不必担心。 有人认为囟门不能摸,甚至说摸了会变哑巴,婴儿因此囟积下污黑的痂皮,这很不卫生。囟门要像其他部位的头皮一样清洗,不过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些。 可曾注意到小婴儿的头顶上方有一小片摸上去较软的地方,有时还可见到它在上下跳动,这就是小婴儿的前囟门。它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 新生儿出生时他的对边中点连线约1.5-2厘米, 头几个月头围增长快,前囟也随着变大,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以后随着颅骨逐渐骨化,前囟逐渐变小,有的小儿1岁时前囟己闭合,最迟在1岁半时也应闭合。 在前囟后方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形成一三角形间隙为后囟,出生时多已闭合或很小,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但早产婴儿例外。 各颅骨间的骨缝出生时如为顺产经过产道娩出的新生儿可有重叠,出生后随着头围增大颅骨缝可稍分开,至生后3-4个月时闭合,前囟及骨缝的闭合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闭合过早形成了头小畸形;闭合太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或呆小病(甲状腺机能低下),如有囟门、骨缝早闭或晚闭情况,要及时就医。 正常时前囟是平坦的,当小婴儿呕吐频繁或腹泻次数大多大量丢失水份可致前囟凹陷;脑膜炎、脑炎、维生素A过量,有时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烧如幼儿急疹都可致前囟膨隆或凸起,小婴儿发烧或吐泻时,要多注意前囟的改变,凹陷或膨隆都就立即去医院看病。编辑本段分类前囟门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各有一个开口,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 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微博动。宝宝出生 6 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 1 周岁,最迟不超过 18 个月闭合,为骨质所取代。后囟门后囱门位于宝宝的脑后方,枕骨与两块顶骨之间的骨缝交点,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 2-4 个月闭合。 宝宝的囟门虽然不大,却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宝宝1岁之内,通过观察这个小窗口,就可及早发现多种疾病,从而让宝宝早日得到诊断和治疗。因此,妈咪应该对宝宝的囟门正常发育过程以及容易出现的异常现象多了解一些。编辑本段什么叫囟门 应该在什么时候关闭婴儿的头顶部有一个柔软的、有时能看到跳动的地方, 医学上称之为囟门。囟门在出生时主要有两个:一个称静囟,在头顶前部,由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相接而组成,出生时斜径为25厘米,一般在11.5岁闭合;另一个称后囟,由顶骨和枕骨交接而组成,在头顶后部,一般出生时就很小或已闭合,最晚在24个月时闭合。编辑本段囟门过早和过晚闭合见于什么情况囟门闭合的早迟时衡量颅骨发育的主要内容。闭合过早或过迟均为生长发育异常的表现。中医把囟门突起称为囟填,囟门凹陷称为囟陷,囟门迟闭称为解颅。囟门晚闭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呆小症及生长过速的婴儿。 婴幼儿头顶的囟门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囟门的闭合是反映大脑发育情况的窗口,如果在6个月之前闭合,说明孩子可能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全,在18个月后仍未闭合就属于太晚了,这样的孩子可能有脑积水、佝偻病和呆小病;囟门的隆起表示颅内压增高,这种孩子可能得了脑膜炎、脑炎和维生素A中毒;囟门凹陷的孩子则有可能是因为脱水和营养不良。如果囟门关闭的较早,但只要头围还在长,也不必着急。发现囟门关闭异常,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囟门正常发育过程*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前囟门和后囟门已经形成。 *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相互衔接的部位存在着缝隙。 *宝宝出生后,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了两个没有骨头、只有头皮覆盖的特殊区域。这两个特殊区域,医学上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前囱门大约为1.52cm大小,外观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 *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在宝宝6个月后,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而渐渐变小。 *通常,宝宝到了1岁-1岁半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 *后囟门很小,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大多在宝宝出生后的2-3个月时就关闭了。婴儿该有多长户外活动时间新鲜的空气中含氧量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适当的冷、热刺激,使皮肤和呼吸道粘膜得到锻炼,并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适量地晒太阳,可帮助机体获得维生素D和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佝偻病。因此,不要把小儿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应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充分利用自然因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过了新生儿期就可以将婴儿抱到户外。开始要选择无风、气候较好、室内外温差相对较小的日子,每天1次,每次在户外呆几分钟。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次十几分钟。3-4个月时,每天到户外1-2次,每次呆0.5-1小时。6-7个月后,每天2次,每次活动1小时左右。如遇到大风、大雪、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可暂停1次。无特殊情况时,每天至少在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并应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灵活掌握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夏季应延长早、晚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中午11:00至下午3:00最好不要在户外活动,因为这段时间太阳射出的紫外线最强,易伤害婴儿稚嫩的皮肤。冬季可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利用阳光充足,室外温度较高的时候在户外玩耍。 幼儿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赞同0| 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