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化学之门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1822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启化学之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开启化学之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开启化学之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科组:化生组 主备人:符玉珠 组长:符玉珠 使用人: 时间:2014-9-1教学内容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学目标1、 认识化学的意义,认识化学与社会、技术和生活的关系。2、通过课堂讲解、演示实验、课堂讨论来领悟化学与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教学难点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实验法、交流与讨论法学习方式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第 1 课时教 学 流 程个 性 设 计一、 导入:演示实验: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2、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玻璃棒点燃酒精灯。展示化学学科的神奇与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疑问:1、两种无色的溶液混合后怎么会变红了呢?2、玻璃棒怎能点燃酒精灯呢?要想找到答案就需要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化学,化学像焰火一样绚丽多彩,像魔术一样五彩缤纷,那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二、展示学习目标:三、自学指导:本节课里的个内容1、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2、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3、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分别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四、先学: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过渡:学习化学能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演示实验1教材图1-1“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现象:有 气味的气体产生,蒸发皿中白色固体逐渐变少,最后消失。实验分析: 受热分解,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和 。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保存: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 ,在常温下 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氮气的主要有: 、 、 、 。2、【演示实验】教材图1-6“铁的锈蚀实验”现象:铁丝表面出现了 色物质,导管中有红色水柱 。原因:铁丝生锈消耗了锥形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导致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导管内液面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我国古代的化学成就:(1) (2) (3) (4) 2、生物化学促进了遗传工程的研究和发展。3、高分子化学促进了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4、环境化学促进了环保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发展。5、地球化学促进了人类对地球的全貌有一个完善的认识,指导人们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地球。6、结构化学促进了人类对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认识,为研究新物质的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五、后教:指导学生完成先学的内容六、课堂小结:七、当堂训练:1、 为了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2、 下列化学工艺最早不是从我国产生的是( )A、 制青铜器 B、烧瓷器 C、制作玻璃器皿 D、冶铁炼钢3、 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下列有关碳酸氢铵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 碳酸氢铵是颗粒细小的白色晶体 B、加热碳酸氢铵,会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晶体慢慢消失 C、碳酸氢铵应密封低温保存 D、碳酸氢铵受潮后应及时晒干4、 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5、 下列用途中,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 A、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B、用作灯泡的填充气 C、制氮肥 D、制霓虹灯板书设计: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教 学 反 思 第二章 化学研究些什么 科组:化生组 主备人:符玉珠 组长:符玉珠 使用人: 时间: 教学内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教学目标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本质区别,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明确一定要由变化本质来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会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会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分析、实验探究法等学习方式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教 学 流 程个 性 设 计1、 导入: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化学,化学使整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化学世界里充满了奇妙的变化。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对自然世界和社会发展会有更多新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物质哪些方面的问题呢?二、展示学习目标:(略)三、自学指导: 今天我们从化学的视觉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本节课通过哪些例子来阐述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 先学:(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 新的物质的生成。例如:水变成水蒸气等。(2)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物质发生变化时 新物质生成。学生观察蜡烛燃烧及查阅教材P11图1-15化学变化的现象,总结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有 等现象。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 等属于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 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五、后教:(一)物质的变化活动与探究:蜡烛燃烧提问:1、 蜡烛燃烧中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2、 石蜡燃烧变成了什么?3、 在吹灭蜡烛时,还看到了什么?讲解:蜡烛燃烧时,首先是石蜡受热熔化,然后是液体蜡气化变成蒸气,最后才是蒸气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1、固体蜡 液体蜡 气体蜡2、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思考:1、石蜡融化、汽化和石蜡燃烧有怎样本质区别? 2、请你举出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结论: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 新的物质的生成。例如:水变成水蒸气等。 2、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物质发生变化时 新物质生成。学生观察蜡烛燃烧及查阅教材P11图1-15化学变化的现象,总结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有 等现象。课堂练习: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 水的三态变化;2、汽油的挥发;3、煤油的燃烧;4、氯化氢与氨气混合,产生白烟;5、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6、植物的光合作用。(二)物质的性质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了许多性质。物质的性质有的是从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有的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学生查阅P12图1-16,图1-17金刚石的变化思考:1、金刚石发生了什么变化?具有什么性质? 2、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结论: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 等属于物理性质。2、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 时表现出来的性质。(3) 观察化学实验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 变化前观察:(1)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2)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2、 变化时观察:(1)反应的条件(加热、点燃等);(2)反应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3、 变化后观察:(1)有几种物质生成;(2)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4、 要明确“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 光:固体物质燃烧一般发光而无火焰 焰:火焰为气体物质(或燃烧前先汽化的固体物质)燃烧产生的现象。 烟:固体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 雾:液体的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六、课堂小结:七、当堂训练: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颜色变化 B、气体放出 C、发光发热 D、有新物质生成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分蒸发 B.汽油燃烧 C.铁铸成钢 D.粮食酿酒3、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瓷器 B.钢铁生锈 C.火药爆炸 D.露结成霜4、下列成语或俗语里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百炼成钢 C.木已成舟 D.聚沙成塔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生铁制成铁锅 B、金刚石做玻璃刀 C、铜丝做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6、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区别: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属于(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属于( )。7、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不支持燃烧 B、容易燃烧 C、密度比空气大 D、容易汽化板书设计:第1课时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教 学 反 思 科组:化生组 主备人:符玉珠 组长:符玉珠 使用人: 时间:教学内容化学研究的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方面的初步知识,物质的用途与制法的关系 2、知道空气中氧气、氮气的含量。 3、学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4、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2、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教学难点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分析 2、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等学习方式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第 2 课时教 学 流 程个 性 设 计1、 导入: 我们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物质即空气,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堵住注射器的末端后推动活塞很难推动,或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倒扣在水中,取出,小烧杯内不湿等 方法都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你还知道空气中含有那些物质? 二、展示学习目标:(略)三、自学指导:本节课通过怎样的实验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测定四、先学:(一)空气的成分:空气是含有 、 、 和 等多种成分的气体,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剩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 ,主要是 。(2)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及内容: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5等份,并加以标记,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上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伸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2、实验原理:利用某物质(如: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水倒吸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3、实验现象(1) 红磷在瓶中燃烧,产生大量的 ,一段时间后熄灭。(2) 待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大约占瓶内体积的 。4、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5、 实验成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装置气密性良好;(2)红磷用量需 ;(3)打开止水夹前,集气瓶需 ;6、思考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从该实验中能得出它具有 、 等性质。(2) 能不能用石蜡、木炭等物质代替红磷做该实验?为什么?(3) 有同学做该实验时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小于1/5,其原因可能是:(4) .有同学做该实验时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大于1/5,其原因可能是:(三)混合物和纯净物像空气一样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1、 混合物是由 混合而成的;2、 纯净物只由 组成。例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等属于纯净物;空气、自然界存在的水属于混合物。探究与活动: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实验现象: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完全被烧焦后得到黑色物质。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看图像:教材P16图1-22,图1-23金刚石和石墨、石英的晶体结构和它们的性质。说明: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决定的。(四)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指导阅读:教材P16、17、18交流与讨论:请指出下列用途中,哪些是金刚石的用途,哪些是石墨的用途,并说明该用途分别利用了金刚石或石墨的哪些性质。1、 制作钻石 2、 作为电池的电极3、 制作铅笔的笔芯4、 制作切割玻璃的刀头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5、 后教:(结合先学内容进行完成本节课)六、本节小结:七、当堂训练: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应选用( ) A、蜡烛 B、硫粉 C、木炭 D、红磷2、 到云南梅里雪山旅游时,有的人常常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 ) A、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B、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78% C、氧气的体积分数仍约为21%,主要是由于高原空气稀薄 D、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白酒 C、矿泉水 D、粗盐4、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海水 B、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C、液氧 D、冰水混合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放热,可以做制冷剂【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B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于燃料。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粮食的保护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化学研究的内容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空气的组成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混合物和纯净物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教 学 反 思 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科组:化生组 主备人:符玉珠 组长:符玉珠 使用人: 时间:教学内容第1课时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目标1、 认识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注意事项。2、知道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书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现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教学重点1、初中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2、初中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3、对化学实验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处里学习特点教学难点对化学实验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处里学习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交流讨论法学习方式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第 1 课时教 学 流 程个 性 设 计1、 导入: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期望你利用“它们”来探究化学的奥秘。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它们是你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障。二、展示学习目标:三、自学指导:四、先学:(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教材P137-137附录一) 认识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注意事项。例如:下面是一些实验室常见的仪器。 (1) 写出仪器的名称:A_,B_,C_ _,D_ , E_ ,F _。(2) 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 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物质分离时所需用到的仪器是_。 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物质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 将固体反应物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用的仪器是_。 可以加热的反应仪器是_ ,其中_可以直接加热, _只能间接加热。 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仪器是_。(二)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材P139-140附录二)1、酒精灯的使用: 思考:如图A、B、C三处哪里最先烧焦?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注意:1、用火柴点酒精灯,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2、酒精灯里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3、熄灭酒精灯用灯帽,不可用嘴吹熄。不用时盖上灯帽。2、药品的取用药品的取用原则:(1)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说明用量,应取 ,固体以 为宜, 液体以 为宜。注意:多取得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2)“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子闻试剂。a、固体:粉末状药品用 操作要点:平放、送底、竖管 块状药品用 操作要点:平放、送口、竖滑b、液体:取下瓶盖, 在桌面,标签应 ,瓶口 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 3、液体体积的量取用 ,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4、给物质加热a、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离口约1/3处。b、给液体加热:试管约和桌成45o角;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5、有关“铜绿”的探究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铜绿和盐酸作用产生大量的气泡,“铜绿”溶解,溶液呈蓝色。铜绿加热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思考:通过实验你对“铜绿”性质有什么认识?学习了哪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五、后教:(结合先学内容进行完成本节课)六、课堂小结:七、当堂训练:1、既能用来给少量固体药品加热,又能用来给少量液体药品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2、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烧杯 B.试管 C.蒸发皿 D.量筒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4、现有下列仪器,请在下列空格中填上所需仪器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 _ _;用于量度液体体积。(2)洗涤试管应使用_ _ _。【来源:全,品中&高*考*网】(3)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是 。(4)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 。 (5)用于配制溶液或者作较大量试剂反应的容器 。 5、量取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仪器为和。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应将量筒放置,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若观察时视线是俯视,则此时读出的液体体积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数。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稀盐酸时,若仰视读数,则所得稀盐酸的体积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板书设计:第1课时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一、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注意事项。 二、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酒精灯的使用: 2、药品的取用 3、液体体积的量取 4、给物质加热 5、有关“铜绿”的探究实验教 学 反 思 科组:化生组 主备人:符玉珠 组长:符玉珠 使用人: 时间:教学内容第2课时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基本操作对镁的性质进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 对一些常见的化学符号进行识记,会写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教学重点了解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使用化学符号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学生互教互学法、交流讨论法等学习方式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第 1 课时教 学 流 程个 性 设 计导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想学好化学,不仅要进行化学实验,还要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注意化学符号的熟练掌握。二、展示学习目标:三、自学指导: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科学探究来认识某物质,研究物质的变化。本节课通过科学探究金属镁具有哪些性质?4、 先学:(二)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和结论 反思与评价 交流与表达【活动与探究】研究镁的性质1、提出问题: 镁是一种金属和铜、铁等金属相比它的色、态、硬度、导电性怎样?它的化学性质怎样?能否和氧气、酸等反应?请依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假设3、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1)观察镁的外观,试验其硬度(2)镁条打磨后再观察(3)试验镁的导电性(4)镁条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并和铜、铁相比;(5)镁条放入食醋中并和铜铁相比。物质状态颜色硬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食醋中的变化镁铁铜问题:通过实验与观察,你对所提出的问题有什么认识? 你能得出哪些结论?思考:1、镁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一些烟花和照明弹中都含有镁粉和镁的哪种性质有关(三)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讲解】现在已经发现的自然界中的和人工合成的物质有几千万种,但它们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研究和描述方便国际上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和物质及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例如: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用化学式表示 物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1、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要熟记这些元素符号) C H O P N S K I Na Mg Al Si Cl Ca Mn Zn Ag Hg Fe Cu 碳 氢 氧 磷 氮 硫 钾 碘 钠 镁 铝 硅 氯 钙 锰 锌 银 汞 铁 铜练习:教材P24“观察与思考”查阅附录三,指出组成各物质的元素物质化学式含元素名称物质化学式含元素名称氧气O2氯化氢HCl金刚石C氧化镁MgO镁条Mg二氧化硫SO2氨气NH3碳酸氢铵NH4HCO32、 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了方便地描述化学反应,可用文字书写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如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交流与讨论:依据下列几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析反应物、生成物中的元素,总结化学变化的特征。1、 镁 + 氧气 氧化镁 2、氨气 + 氯化氢 氯化铵 Mg O2 MgO NH3 HCl NH4Cl3、碳酸氢铵 氨气 + 二氧化碳 + 水 NH4HCO3 NH3 CO2 H2O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但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本身没发生变化,只不过从新组合形成了新的物五、后教:(结合先学内容进行完成本节课)六、课堂小结:7、 当堂训练:1.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水B.食盐水C.澄清石灰水D.糖水2.做镁带燃烧实验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 A.坩埚钳B.石棉网C.酒精灯D.铁架台【来源:全,品 3.取一段打磨好的镁带,放入白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镁带逐渐变小B.镁带发出耀眼的强光 C.镁带表面产生大量气泡D.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镁带熔化 4、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开始与它密切接触,做到见到名称能立即写出符号,根据符号能准确地叫出名称。(1) 写出元素或物质的符号:氢;硫;水;二氧化硫 。(2) 写出化学式表示的物质的名称:CO2;NH3;MgO 。(3)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以下化学反应:加热碳酸氢铵;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铜绿受热分解 ;铜绿与盐酸反应 。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镁带消失 看见耀眼的白光 放出大量的热 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这一变化告诉我们 。A、 镁能与氧气反应 B、镁是金属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光发热 D、镁能与氮气反应板书设计:第2课时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1、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和结论 反思与评价 交流与表达二、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