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指导:记叙文阅读模块.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493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阅读指导:记叙文阅读模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阅读指导:记叙文阅读模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阅读指导:记叙文阅读模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阅读指导:记叙文阅读模板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8日 点击数: 42 文体概说(1) 记叙文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结合适当的议论抒情。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在具体的记叙和描写中表现才出来,在记叙和描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和抒情,只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 记叙文的内容:主要是写人和记事。记叙文一般离不开人、事、景、物的记叙和描写。记人的就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叙事的则有具体的情节;写景状物的就应该准确地描绘形态、神韵。通过这些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中心思想。考点精析考点典型考题技法点拨【考点一】主题感知1.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谈谈对文章主题句的理解;3. 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4. 分析文章的结尾。 感知主题的方法有:1.分析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是标题可以揭中心;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是卒章显志;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有的文章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中心;从文章的写人叙事中进行概括,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答题格式一般为: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批判了、赞扬了),抒发了作者(告诉了我们)的感情(的道理)。【考点二】情节梳理1.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2. 本文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 用填空或表格的形式概括文章的部分内容或梳理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概括故事情节要紧扣文章的记叙要素,其中人物和事件是最重要的,其他要素如时间、地点,如果有特定意义,也要一并概括出来。解答梳理概括文章部分内容或人物感情变化的题的方法:首先,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其次,认真审题,审清题目考察的范围,找准起止段落,阅读答案示例,审清答案的字数要求和结构要求;再其次,简要概括目标段落的内容或者准确把握人物心理,排除干扰信息;最后,参照示例,形成答案,能用原文的尽量用原文。【考点三】表达方式1. 相关语句属何种表达方式;2. 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效果;3. 各种描写方法及作用。表述特定的内容所使用的特定语言方法、手段就叫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主要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解答1、2两种题型的基本方法是:弄清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和运用效果是关键。只有抓住了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才能顺利地辨别出相关语言所用的表达方式。至于不同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要根据其具体内容和语言环境去分析。记叙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中的抒情的作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引发读者共鸣,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各种描写方法及作用:1、肖像、神态描写及作用答题模式: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2、语言、行动描写及作用答题模式: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失去了情节的发展。3、心理描写及作用答题模式: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4、环境描写及作用答题模式:自然环境: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5、细节描写及作用答题模式: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考点四】表现手法1. 赏析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色;2. 分析某种写法的作用;3. 分析某一情节的作用;4. 分析某些段落的作用;5. 找出文中的过渡、伏笔或照应之处;6.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作批注; 记叙文阅读中所说的表现手法,指的是作者在行文中所使用的表达技巧,常见的有:先抑后扬、对比、烘托、伏笔、照应、铺垫、象征等。1.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就是在写作中先对某个形象进行贬抑,然后再褒扬,使其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这个形象。2.对比:把矛盾双方放置在特定情境之中,使之形成对比和呼应,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3.烘托:即对次要的景、物、人进行描写,使之从侧面衬托主要形象,是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4.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5.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6.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7.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考点五】词句理解1. 理解词语的语境义;2. 理解特殊句子的含义和作用;词语的在文章中的含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修辞义:修辞义涉及到比喻义、借代义、移觉义、比拟义、讽刺义等,理解含有修辞格的词语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2、隐含义:隐含义即词语的深层含义,就是常说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它是相对于字面义而言的。理解隐含义应注意象征义。3、临时义:临时义是相对于词语的固定意思而言的,它是指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意思,离开了这个语境,这个词语的临时义也就消失了。4、情感义:作者从情味、感情色彩等方面给词语附加的含义。词语是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中按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但是某些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他们的感情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还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从内容上看思想感情:句子在文章内容上所起的作用,做此类题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2、从结构上看作用: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统领句起总起全文的作用,结论句起归结全文的作用,转承句(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还需注意的是有的情况下,尾句还会起到揭示主题、点明中心的作用,注意根据不同情况来区分。3、从艺术手法上看表达效果: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艺术效果(表现手法及效果)。这类题有这么几类,如运用修辞手法、设悬生疑、对比映衬、烘托渲染、欲扬先抑、情景交融、小中见大等,有的升华深化,有的象征寓意。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各种表现手法,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考点六】词句品味1. 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 品评加点词语能否替换或删除;3. 赏析指定或非指定的句子;4. 仿照示例写批注。 解答词句的品味、赏析一类的题关键是结合语境,找准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点:1.写景句子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进行分析。赏析的一般格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其他手法),有什么作用,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写人句子的赏析。在分析写人句子时,要侧重从描写方法上进行赏析,赏析的一般格式: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写出了人物的什么动作语态或心理,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3.从词语的准确性上分析。在对文中某个凝练准确的词语进行分析时,一定要注意词语蕴含的丰富内涵,运用换一换、比一比的方法,体会某个词语的妙处。答题的一般格式:一个词,写出了4.从词语感情色彩或语言风格上分析。有的文章运用反语或者褒词贬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特殊的情感。以上几种方法,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都要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中心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几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精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2.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夸张:表明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共鸣;揭示事物本质,给人以启示;创造气氛,引人联想;4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匀称;文章贯通。语势强劲;条分缕析,说理严密透彻,抒情酣畅淋漓 5. 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表意凝练集中,概括力强。6. 设问: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变化,掀起波澜;有时出现在篇首或句首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7.反问: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8. 借代:可以以简代繁,突出形象。具体生动,引入联想。【考点七】形象分析1. 辨析文章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2. 分析文中某某人物的形象或性格特点;3. 对文中人物形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分析人物形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揣摩:1.重视文章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3.通过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4.文章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该把他们放在具体的背景下去理解。5.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总之,概括人物形象要由表及里。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考点八】评价感悟1. 结合生活,谈谈阅读后获得的启示或感悟;2. 评价作者的观点;3. 做批注,说出阅读感受;4. 链接材料,表达观点;5. 仿写、续写,点示主题或感悟。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1.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态度,不能模棱两可;3.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4.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5.语言通顺,表达流畅,要有层次性。【考点九】标题分析1. 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2. 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替换或哪个标题更好;3. 给文章拟标题;4. 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分析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概括文章所叙之事。很多记叙文的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中心事件。2.标明文章行文线索。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等,这篇记叙文的文题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3.点名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记叙文就是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文章的题目的,分析文题的内涵就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来考虑。4.吸引读者关注。一篇好文章的题目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之后能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的读下去。5.含蓄隽永,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分析其含义就要找出其象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