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7475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1)课 题:导 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何谓课 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什么是哲学”的几种典型观念的介绍与分析,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到哲学特有的语境中来,激发学生对“问题”本身和作为“问题之学”的哲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什么是哲学教学方式:多媒体参考文献: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马捷莎:关于“哲学是什么”的断想,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教学内容:第一节 哲学何谓一、关于哲学:哲学家都说了些什么1哲学是“智能之学”或“爱智之学”(Philosophy,拉丁文为Philei和sophia):古希腊哲学家的观念,汉语中“哲”即智慧(尔雅:“哲,智也”)2哲学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拉丁文为metaphysica):周易系辞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语,所谓“形而上学”即研究超经验、超感官之对象的学说3哲学是本体论(ontology):研究存在的学说,即存在、世界、宇宙的本质(本原)是物质、精神、灵魂还是上帝?本体论概念出现于欧洲中世纪,但在17世纪才为沃尔夫详细论述和使用4哲学是认识论(Epistemology,希腊文为episteme知识和logos理论):自笛卡儿始,西方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人的认识,哲学就是认识论5哲学是科学方法论(科学主义理路):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流派反对哲学是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观点,认为所谓超验的世界本质是人的感觉无法达到、人的经验无法验证的,哲学的目的就是为科学提供精确的方法和符合逻辑的命题,因此,哲学就是科学方法论6哲学是人本学(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或人本学Humanism,人学,人生境界说):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流派认为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人的生存中各种问题是哲学研究的唯一使命7哲学是语言学(语言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中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水库,哲学应该透过语言来发现文化和文明的底蕴8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观点9哲学的本性无定论:我国有些学者认为哲学的定义是无定论的,关于哲学是否能够有公认的定论也是无定论的,哲学讨论的许多问题也是无定论的,只有无定论的问题才是哲学问题二、什么是哲学:哲学家的困惑1困惑的本质:哲学的学科性质与定位(元哲学问题)2困惑的缘由:问题的转换与方法的革新(1)近代以来,具体科学从哲学的分离、独立以及细化,使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等突显出来(2)哲学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的追问,也就是哲学的功能和价值的问题,它既不再是总揽一切的包罗万象的体系,也不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那它究竟是什么,它的作用又是什么(3)哲学的发展史证明,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由于对世界和人自身的体悟的差别,对哲学本身的认识也就存在着分歧,这就使得哲学的元问题也成了问题3“哲学的终结”及其启示(1)现代西方哲学讨论“哲学的终结”,有两种基本态度,其一是质疑哲学存在的根据(合法性),其二是在拒斥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传统哲学的根基)的大背景下,试图重建合理形态的新哲学(2)马克思也曾谈到“哲学的终结”,其意是近代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对历史的反动,因此,马克思同时也谈到了“哲学的实现”,并实际地建构了一个“实践唯物主义”的新哲学三、反思哲学的基本思路1哲学源于讶异(1)惊奇:对世界充满惊奇,是哲学产生的根本前提,这种惊奇是与人的生存直接相关的,是一种生命的感怀(2)怀疑:惊奇引发兴趣,兴趣引发怀疑,即对感官(经验)的怀疑,对认知(理性)的怀疑,对世界之为世界、并且是“我的世界”的怀疑(3)探究:有怀疑就会有观察、思考、探询、研究,哲学就诞生于探究,诞生于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真理的渴望2哲学活于问题之中(1)提出问题:从常识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是哲学的使命(2)解决问题:思考问题,企图解决问题,哲学的历史就这样延续;但哲学的魅力却主要不是哲学家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结论,而在于哲学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以及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3哲学自身的悖论(1)公共性与私人性:哲学家思考的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这种思考却是以个人的身份进行的,体现着哲学家个人的生命感悟(2)理性与非理性:哲学发展史是一部理性发展史,理性意味着文明;另一方面,非理性的长期被遮蔽,使得人类精神生活以及生命的总体性被割裂和分解(3)有限性与无限性:“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理性追逐的是无限,而无限又总是在有限之中(4)理想性与现实性:人之为人,就在于他对自己生活的筹划,就在于他的有理想;而现实既是理想的发源地,又是实现理想的限制性条件,哲学的活力就是不断地提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特征的方式),就是超越,并在这种超越中提升人的人生境界分析思考:1如何理解哲学的歧异性?2由“什么是哲学”我们能想到些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2)课 题:第二节 哲学何为课 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哲学家的工作以及这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使学生对哲学的功能和价值有一个初步的思考教学重点与难点:哲学的功能与价值教学方式:多媒体参考文献:朱德生:形上之思,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美罗伯特罗兰沃尔夫:哲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教学内容:第二节 哲学何为一、关于哲学:哲学家都做了些什么1研究人和人性(1)苏格拉底: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自然转移到人,智者派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则明确宣告哲学的任务就是“认识你自己”,从而开辟了哲学的人学路径(从政治和伦理的角度);孔子: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取了政治伦理的路向,墨学如此,道学如此,儒学更是如此,由孔子建构的仁学实质上就是一种人学,“仁者,爱人也”(2)康德:康德是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受卢梭等人自由思想的影响,他创构了自己的哲学人类学,确认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道德意志高于知识,为维护人的精神的独立自由,维护人的主体性,他有意把自由从必然性中分离出来,把自由、主体性看成是超越于经验之外的东西,是超验的东西,由此将德国古典哲学引入主体性哲学的话语之中;朱熹:程朱理学自诩为“继往圣之绝学”,引佛入儒,使儒、释、道三者内在地融合在一切,与陆王心学共同把中国哲学的人学传统发挥到极致,而对心性问题的研究则是其贯穿始终的一条主要思想线索(3)海德格尔:存在之思(“哲学即是人们本质上无所取用而婢女必予取笑的那样一种思”)存在(“为什么存在者在而无却不在”)存在者(“哲学就存在者的存在求索什么是存在者。哲学行于通往存在者的存在之途”)2研究宇宙(1)古希腊自然哲学: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主要探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万物的本原,一是宇宙的生成,他们拓展了对自然的本质及其秩序的思辨性理论,同时诉诸自然力量来理解自然事件,而非诉诸神灵或非自然力量的介入(2)近代科学之科学:部分保留了对自然和宇宙的兴趣,但随着具体的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和独立出来,哲学除对世界整体仍可发表意见外,在具体的领域已失去了话语优先权,转而研究认识,即研究科学之成为科学的条件和方法,如培根、笛卡儿、黑格尔等(3)现当代科学哲学: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等皆属此列,形成现代西方哲学之科学主义思潮;另一方面,产生特定意义的科学哲学,如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认为科学的进展是不断的革命、新的范式或图象不断取代旧有的范式或图象的过程,从而对科学的“建制”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强调科学的社会及其制度层面的结构,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判断3研究社会(1)社会批判:对社会整体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进行批判性考察,如“法兰克福学派”就以“社会批判理论”见长(2)社会建构:批判本身不是目的,批判是为了建构,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它提出的“哲学王”即典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被人认为是一种社会理论,有关其对资本主义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分析,最终都是为了揭示社会历史的矛盾运动和本质、规律,以建构一个标志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3)社会理想:每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社会理想,应然和实然、应有和现有、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哲学始终保持其生命活力的内在源泉,如太阳城、乌托邦、大同社会等皆如此二、哲学的特点1抽象性:哲学研究的世界一般,追求的是普遍性和必然性;在语言的表述和理论的构建方面,哲学对本质问题的特殊爱好使它摆脱直接性和具体性,采取抽象思辨的方式,黑格尔称哲学就是“反思”2超越性:哲学以观念的方式内在地把握世界,它源于生活,源于现实,立足此岸世界,但却并不满足于对现象的分析,而是试图在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架起一座由此及彼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是人的一种精神性的超越3批判性:包括对社会的批判,对历史的批判,对自然的批判,对人的批判,对批判的批判;批判就是一种考察,以及在考察的基础上依据理性原则所进行的判断4非知识性:哲学离不开知识,包含知识的成分,但它本质上却并非知识,而是一种体验,一种人生的智慧,是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三、哲学的功能与价值1哲学作为一种价值理性(1)价值理性的人性旨归:哲学崇尚理性,归根结底是理性的产物,但这种理性本质上是价值理性,它关注人、人性、人的发展,并以人的尺度衡量世界,因此,它主要不是描述性的,而是评价性的(2)价值哲学:尽管价值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现代才产生出来,但从哲学的根上讲,所有的哲学都是价值哲学2哲学作为一种社会理性(1)社会的良心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哲学是哲学家的工作,是哲学家诉诸心灵的工作,是哲学家代表人类从事的工作,哲学家不向个人负责,不向权威负责,而是向社会负责,向历史负责(2)启蒙与净化:哲学本身是一种文化(“时代精神的精华”),却是特殊的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根,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支撑,肩负着对社会进行启蒙的历史重任,同时肩负着对社会进行文化净化的历史使命;哲学史表明,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与哲学的积极介入密切相关,如作为资本主义生存之基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对时代精神真实状况的提炼3哲学作为一种实践理性(1)哲学的实践指向:“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生活与生活世界:表面上,哲学以其玄奥远离人们的生活,而实际上哲学离人们的生活最近,哲学就是生活本身,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心灵中的映现;更为重要的是,哲学的最根本的功能,就是提升人们的人生境界,即讲人对世界的态度,讲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在世”),追求的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如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分析思考:1哲学: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2分析:“哲学万能论”,“哲学无用论”,“功利哲学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3)课 题: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理论与方法课 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革命变革意义中,着重领会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时代的思想智慧,通过独有的方法而体现出的多方面的功能教学重点与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与方法论内涵教学方式:多媒体参考文献: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俞吾金: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教学内容: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理论与方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1哲学中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前提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形成社会前提: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及其现实解放运动理论前提:世界哲学遗产,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2)意义本体论的革命:关于Ontology这个词,以前我们译为“本体论”,现在更多的人则倾向于把它译为“存在论”,即关于on的logos、关于存在的言说、研究存在的学问。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这个词的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语境下来使用它。一般地讲,ontology所标识的,就是哲学之为哲学,乃是因为它总是企图超越感觉和经验,为人们提供世界终极本体的深层思索和探究,因而总是表现为一种形上之思,这一点尤其深刻地影响着哲学家们历史思维的方式和对历史的认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既不在于用一种本体论替代了另一种本体论,也不在于逃避或者拒斥了有关本体论的一切话题,而在于彻底改变了本体论的提问方式和立论根基,实现了由传统本体论向存在论的现代转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很多学者认为,对人的未来命运、人的发展的基本路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生存境遇以及人的解放的深切关注,使唯物史观成为马克思哲学的全部理论的核心,而历史的本质则成为唯物史观的核心历史辩证法的确立:(1)人的存在是出发点。思辨的历史哲学“全部都是逻各斯中心论的(logozentrisch),但却不是人类中心论的。虽然它们是主体性哲学,但主体却不是生生不息的人,而是一种绝对主体:自我或者理念”。费尔巴哈倒是注意到了人,将人视为其新哲学的出发点,但那人却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的、抽象的人。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用人(个人)的存在来取代“人”,并且作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这就意味着人的存在在马克思那里已经取得了本体论的地位:人不是理性可以预设的、依附于某种抽象本体的东西,人就是人的存在,人通过存在来完善自身、领受自身,而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活和生产,就是实践,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人的观念只不过是人的存在的“反射”和“回声”。(2)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既是一种新的历史思维原则和方法的必然要求,又是它的实际运思结果,这种新的历史思维原则和方法就是:经验性分析、实证性研究和批判性考察,即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察法,或唯物主义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既然排除了一切先验预设的可能,当然也就不能再行采用思辨和直观的形式。“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历史是人的存在的历史,历史研究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对象,以人的生活和生产(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以人的实践为对象,必须以唯物主义为原则,并在这个原则高度上来批判性地考察“此在”(人们的生存状况,经验的历史),找到“此在”的存在论根基,揭示存在的意义。(3)在存在论的视域下,历史是生成的,是以人的实践为中介的人的存在的敞开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主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列宁、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释)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2)支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第二国际(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经济决定论”,从而使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退场)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卢卡奇、葛兰西,到“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学”、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再到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学”)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1哲学的基本观念: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的理论体系(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1)二者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问题,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规定着哲学的性质以及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方向,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2)二者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认识论问题,是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涉及到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等,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3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指19世纪中叶以来逐步盛行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认为“精确”的科学是伟大的,而“思辨”的哲学是渺小的,只有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造哲学,才能使哲学成为“科学的哲学”人文主义:主要指当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是一种典型的人文主义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1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2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方面,它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它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性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1方法论基础:唯物主义2方法论内涵(1)“以人为本”: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2)历史辩证法:按照历史的辩证本性来对待社会历史的发展(3)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分析思考: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2讨论:你能肯定你需要或不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吗?理由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4)课 题: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第二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课 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确立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发源地,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教学方式:多媒体参考文献: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韩庆祥、毛卫平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疑难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教学内容: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1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却缺乏科学的支持(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原子论)为根据,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深化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却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陷入到历史唯心主义(3)马克思主义:在总结现代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把哲学物质观推向现代阶段2物质定义及其意义(1)定义:“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2)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辩证法与唯物论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1物质与运动:运动是标志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其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其特点是三维性4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的特性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第二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一、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1自然前提:物种进化2现实基础:劳动创造人(1)它促使前肢已经得到解放的古猿越来越多地利用自然界现成的“工具”从事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2)它促使古猿的心理不断发生变化,并对所感知的周围环境产生一种意识(3)它促使语言的产生3人固然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存在物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基本的物质要素(1)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前提条件,其好坏、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2)人口(人自身的生产):人口的数量、质量、增长率、分布状况以及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它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的物质担当者(2)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必然造就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3)它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演变的历史分析思考: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大意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观的基本观点?形而上学时空观为什么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5)课 题: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课 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进一步把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个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理解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自觉地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意识的本质教学方式:多媒体参考文献: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韩庆祥、毛卫平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疑难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教学内容: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1自然前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2社会基础:劳动(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人的劳动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和使用工具,这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要求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这一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产生出人的抽象思维能力(2)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马克思)二、意识: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1 意识的客观性(1)意识是人脑的特殊机能:(2)意识所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2 意识的主观性(1)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们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而且受到人的主观状态的影响(2)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3)意识的创造性:主观映象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摹写,而且可以创造性地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甚至可能表现为同现实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状态3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1)尽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反映的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2)尽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别,但其原因无非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实践,它们归根到底都可以从物质生产过程得到说明(3)意识的任何创造性的反映,即使是虚假的主观映象,归根到底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1意识的结构(1)从意识的具体内容划分:知(知识,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真理性的追求);情(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意(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2)从意识的自觉程度划分:潜意识(无意识,没有意识到的意识,是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的总和);显意识(理性意识和非理性意识,是人们自觉认识到的、有一定目的控制、并用言辞表达的意识活动)(3)从意识的发展角度划分:传统意识(人类从历史发展中继承下来的意识,已经渗透于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具有强大的惯性作用);现实意识(人们在现实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识);未来意识(人们依据社会和实践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的意识)(4)从意识活动的指向划分:对象意识(指向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和过程,形成对客体的“物的尺度”的认识);自我意识(指向人类自身的各种关系、体验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形成对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认识)2意识的功能:主观的自觉能动性(1)认识世界(2)改造世界(以实践为中介)四、意识与人工智能(略)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同源性(略)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与同构性(略)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及其实践意义1证明:理论论证与实践论证2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世界物质同一性原理的启示,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分析思考:1哲学: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2分析:“哲学万能论”,“哲学无用论”,“功利哲学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6)课 题: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结构课 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深刻理解实践的的本质,并把它与以前的实践观念加以对照;全面把握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实际地了解实践的特征,为确立实践理性奠定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实践的本质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参考文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教学内容: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结构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1哲学家对实践的关注(1)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念:仅仅从主体(主观)方面去理解,因而把实践视为一种主观的、神秘的、先验的活动,如康德的伦理的“实践理性”,费希特的理论性的个体的行动,黑格尔自我生成、自我异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实践理念”等(2)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念:不了解实践的主体性(能动性),只是从直观的方面去理解实践,因而把实践外在化为一种自然行为,如费尔巴哈的“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3)现代实践观念:实践的认识论意义被充分肯定,同时,其本体论意义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如“实践本体论”(4)理解实践的困难:即实践的内在矛盾性,一方面,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旧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往往只是抓住了它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它的另一方面,其思想根源是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其结果是片面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1)前提: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因为,人首先得生存,而要生存就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就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这就是劳动,它的最本质的意义就是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2)本质: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主动性和自觉性人的主体性(唯我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所谓对象性活动,其一是指人作为主体而把世界作为客体,其二是指通过实践,人的本质力量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一个属人人的世界,从这个世界当中,人能实际地体验到知识、经验、能力、理想和目的,从而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确立自己的自我意识实践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直接现实性。所谓直接现实性,是指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因而既是客观的(这种感性活动同感性对象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又是感性的,是人们实际地经验着的,这是实践优于理论的地方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1理解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三个层面(1)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实践活动不断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而成为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2)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实践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有意识的类存在物”(3)从人的本质看: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2 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现实性:实践的要素(主体、对象、手段等)、实践的结果、实践的过程都是客观的,实践作为客观活动,是以感性实体(人)同感性实体(物)发生关系,并以感性的方式作用于感性对象(2)自觉能动性:即实践的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实践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的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受到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历史条件不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3实践的形式:生产实践(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社会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活动(以观察、实验为内容,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而现代社会的生产实践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实践)三、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1实践的理性结构(1)反映客体规律:实然(必然性);(2)反映主体内在需要:应然(价值:可能性、伦理水平、道德原则、理性评价)2实践的社会结构(1)社会关系:从个人活动来看,社会关系是个人之间的联系;从人的整体活动来看,社会关系是实践的内在结构或实践的社会结构(2)社会分工:实践社会化的形式,它使社会总体实践划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社会成员被固定地分配在不同类型的实践之中,也构成了实践的社会结构(3)实践的社会结构既是人获得主体性的依据,又是控制主体活动的一种力量3哲学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分析思考: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7)课 题:第二节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第三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课 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进一步分析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认识实践活动的规律,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正确理解实践的认识论意义以及实践的世界观意义,把握人类世界及其与自在世界关系的根本特征即实践性教学重点与难点: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人化的自然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参考文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教学内容:第二节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1实践的主体(1)内涵: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人并不当然就是实践主体,但实践主体必然是人(2)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人本身的自然力”(物质基础);知识和经验(智力因素);情感和意志(调节器)(3)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实践的社会结构既是人获得主体性的依据,又是控制主体活动的一中力量2实践的客体(1)内涵: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并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2)客体与客观存在、客观事物。客体当然是客观事物,但客观事物不一定就是客体,因为: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实践的客体,不仅取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还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发挥的程度和水平;客体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规定的,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不是同时整个地成为人的活动的客体的;客体的存在和发展不仅表示客体本身发生了特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本身就是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3)客体的基本类型: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1从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把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于自身(1)特点:物质性(感性形式);主体的主导地位和中心地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包含着: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2)实质:限定和超越的关系,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指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制约和限定,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2从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通过主体对象化或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或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1)主体的对象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在这一过程中,对象按照主体的要求和需要发生了结构和形式上的变化,形成了自然界原来所没有的种种对象物,它们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积淀在客体中(2)客体的非对象化: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实际上,人通过改造对象的活动消化精神产品,使之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也是客体主体化(即客体非对象化)的表现(3)主体的对象化和客体的非对象化的双向矛盾运动:它们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因而它也是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和主体对客体的超越性的生动表现,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略)第三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1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观念世界,它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也包括意识活动的成果(人的欲求、愿望、情感、意志、目的、信念、思维、观念等),是知、情、意的统一体2客观世界: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它包括自然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社会存在(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二者的对立统一(1)区别:异质性;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发展有着复杂的矛盾关系,主观世界一方面肯定、表现、反映着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又是对客观世界的偏离、否定和超越)(2)统一:内容的同构性(具有彼此对应的基本要素及其结构方式);运动规律的同一性(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是对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反映和升华,因而,二者同样具有必然性、重复性的特征);相互转化(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4二者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1)二者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正是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发生了分化,客观世界被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转化为主观世界(2)实践是二者的接触点,正是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相互接触的实践中,客观世界的内容才转变为主观世界的内容,实践从根本上制约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接触的范围以及主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3)实践是二者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实践本身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1自在世界:天然自然(1)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人类产生之前的先在世界(2)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尚未被人化的世界2人类世界:属人世界,亦即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3“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1)“人化自然”: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的烙印的自然(2)在实践中,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日益转化为体现了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一过程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自然的人化”强调的不是自然界的变化,而是自然界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属人的性质,不断被改造成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现,因此,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3)自然“人化”的过程同时就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实践创造世界(略)分析思考:怎样历史地看待“人类中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8)课 题: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课 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人类社会这一有机整体的实践本质;把握社会经济结构,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其特点;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的实践本质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参考文献: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社会的本质:历史观的核心问题(1)神学历史观:用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神灵的意志)来说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历史过程,既否定了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把历史本身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因果关系纳入到神学的宿命论之中(2)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类社会精神化,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产物(主观唯心主义),或者说是“绝对精神”运动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3)自然主义历史观:把人类社会自然化,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即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或者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即生物本能),夸大了社会和自然的同一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和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互换其活动并结成一定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活动)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其中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1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提出(1)近代有不少学者曾提出过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如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和斯宾塞。但是,由于受到生物学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脱离了实践这个理论基点,他们只是停留于将社会结构与生物结构、社会进化与生物进化作一种简单的、肤浅的类比,他们对社会有机体的描述往往因为欠缺历史的厚度而无法达及社会的真正本质(2)以资本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了两个结果,其一是社会成员对自然界的普遍占有,其二是建立了一个普遍的劳动体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与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相对应,社会有机体的发展也经历了三种样式,即从自然性质的有机体到经济形态的有机体,再到社会形态的有机体。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是一个具有自我控制、自我更新功能的开放的系统,它内在地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结构性要素,这些要素如果说在自然性质的有机体和经济性质的有机体中还只是部分地、片面地发挥着它们的功能的话,那么在社会形态的有机体中则是全面、协调地发挥着它们的功能,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高度的和谐。社会形态的有机体也就是共产主义,有时候,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直接指称为社会,而把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历史视为社会的前史,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社会的生成2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1)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2)基本特征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直接形成于人们的交往活动(人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之中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自调节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自身意识到的,是以某种自觉的形式进行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社会的自我意识,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目的就在于调节和控制各种社会力量,形成自觉的集体行动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1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而是形成于人们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交往活动2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人类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同时必须进行的活动3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发生的,直接或间接同物质生产活动相联系,并依其同物质生产联系的密切程度而展现为不同的层次,主要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4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产生于物质生产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在一定的发展水平上,只需要、只允许某些特定的交往形式作为自己的社会形式,这就需要交往活动规范化、制度化5人们之间交往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是社会系统自组织、自调节过程自觉性的集中体现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一、生产力:人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体现1内涵: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2基本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3特征:属人性(生产力不是超历史的预成的实体,它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能够为人直接掌握的力量,是人们以往活动的产物和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客观性(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现存的生产力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它又构成人们当前实践活动的既定前提,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力量);社会性和历史性(它是个人劳动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而形成的社会力量,必然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和劳动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因而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1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2生产关系的要素(1)从静态看: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决定因素);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和生产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产品的分配关系(产品分配的方式和比例关系)(2)从动态看:生产关系(主导因素);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3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这里的总和,指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在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往往是多种生产关系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4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1)它以一定的形式把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是生产力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前提和枢纽(2)社会的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1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1)划分阶级的标准: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2)阶级的本质: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阶级能够占有另一个阶级的劳动;即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3)阶级与等级、阶层:等级是一个政治法律范畴,指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和专利的社会集团;阶层有两层含义,一是同一阶级内部按照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或其他标准划分的若干层次,一是按照特定的标准(如谋生方式)把个阶级中的成员联合起来而构成的社会集团2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分析思考:1、为什么说社会的本质是实践?2、生产力有哪些特点?科学是生产力吗?为什么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3、为什么说生产资料私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9)课 题: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课 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正确理解作为社会政治结构核心的国家政权的本质和职能及其演变和发展趋势;全面把握文化结构(意识形态)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系统性特点,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国家的本质;意识形态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教学内容: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1政治结构:即政治的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实体因素)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规章与准则)等2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政权,它把整个政治结构结合为控制社会的机构,通过这个机构来控制(管理和指导)全部社会生活,执行社会职能3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经济结构的状况决定着政治结构的状况,政治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追踪经济结构,围绕经济发展而演变;但政治结构的演变有其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