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四层次七问”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68099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念刘和珍君》“四层次七问”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记念刘和珍君》“四层次七问”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记念刘和珍君》“四层次七问”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念刘和珍君“四层次七问”教学设计淄博市周村区教研室 毕利群教学设想: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用两个课时完成这篇重点课文的教读学习。按四个层次来进行教学设计,以问题方式简洁导入,然后简介背景知识。再按整体感知、品味探究和总结拓展三个层次,用七个设问引领,逐层深入地进行文本诵读和内涵挖掘,对其中重点的语段和语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能够背诵,通过诵读感知体味作品的深层意蕴,了解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为捍卫国家主权而殒身不恤的可贵精神和危难中毅然互相救助的崇高品质,并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嫉恶如仇、无私无畏的斗士精神,学习鲁迅先生鞭辟入里的深刻犀利文风。最后,利用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写作特色进行探究式研讨。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学习爱国青年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重点: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问题切入(第一层:问题导入)设问1、这篇文章写于1926年,当时的鲁迅已经是大学教授、文坛大家了,而刘和珍仅仅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一名学生,作为大家的鲁迅为什么要写文章纪念一名普通学生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这里是有原因的,刘和珍其实不是一位普通的大学生,而是一个为捍卫国家主权而壮烈牺牲的勇士,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的遇害者之一。简介“三一八”惨案。补充归纳: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写作此文不仅是为了纪念刘和珍,歌颂刘和珍,歌颂中国女性的伟大,更是为了批判现实。(二)触摸文本,理清思路(第二层:整体感知)设问2、本文是纪念刘和珍的,那么写了有关刘和珍的哪些事情呢?请快速浏览课文加以概括。(可以提示:可重点浏览阅读一、三、四、五部分)归纳:在困境中预定莽原(重点词语:毅然);领导或参加女师大风潮(“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黯然至于泣下”);参加请愿而遇害;遇害的详细经过(“欣然前往”“从背部入,斜穿心肺”“还能坐起来”)。请同学诵读文中记叙刘和珍事迹的内容,体会文章记叙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蕴含丰富感情色彩)设问3、本文除了记叙刘和珍的事迹以外,还写了什么?(此处要注重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可以提示:议论抒情的部分是比较难以概括的,可齐读除记叙刘和珍事迹的段落以外的部分,用一个短语概括一下)归纳:参加追悼会;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哀痛和愤怒;写文章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死去的烈士;评价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政府竟凶残到虐杀请愿群众,并诬蔑他们是暴徒,令人难以相信,警告大家不要沉默而要爆发,否则就会灭亡;三位女性的行动是惊心动魄的伟大壮举;对徒手请愿的看法(煤的形成的比喻、陶潜的诗);此次请愿的意义所在(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给苟活者微茫的希望,鼓舞猛士奋然前行)。可让学生诵读、体验、讨论解决、答案不统一,重要的是在诵读体验中学会概括大意。布置作业背诵第4节。第二课时(三)咀嚼品味,深入探究(第三层:品味探究)(本部分要注重问题切入、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设问4、鲁迅先生向来惜墨如金而著称,可是在这篇文章中有几句话,却重复了好几次,请大家快速浏览把它们找出来。鲁迅先生为什么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些话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鲁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一种什么感情?讨论、展示、归纳:共有六处。第一处:悲。重点词:“早”“安慰”。表达哀悼之情,纪念这些优秀青年,安慰自己的灵魂。第二处:悲和愤。重点词:“长歌当哭”“痛定之后”“尤”“出离愤怒”“深味”。由于悲痛和极度的愤怒,自己“无话可说”。第三处:愤。重点词:“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早”。揭露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四处:悲。重点词:“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正有”。写文章警示人们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第五处:愤。重点词:“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政府卑劣手段和反动文人可耻论调,使我说不出话来。第六处:悲。表达对刘和珍等的无限哀悼之情。可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合作讨论,交流展示,答案不求一致,贵在能言之成理。设问5、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鲁迅先生语言的深刻、犀利、意蕴丰富、感人至深、战斗力强等特点,其实,这样的地方在文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再读一下课文,找出这样的句子,我们大家一起赏析一下。或者提出这些问题让大家合作探究、相互交流。然后教师可选择重点进行点拨。例1、文章第一节第一句中的“中华民国”“国立”就有深意。(对段政府的讽刺:民国政府屠杀人民)例2、第一节第二段最后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说“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这里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感情。(表现了作者一种深沉的哀痛,对死者毫无补救的哀痛,表达一种自责,一种懊悔的感情)例3、第一节第三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又有什么含意?(表达一种失去这样的优秀青年的无比悲痛和对所谓学者文人们的无比愤怒的感情)(表明了作者要与这“非人间”斗争到底的决心)例4、第二节第一段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含意是什么?“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又是什么意思?(刘和珍等就是真正的猛士,他们面对惨淡、黑暗的现实和反动派的杀戮,决不退缩,敢于奋斗,敢于牺牲)(他们为民生疾苦为国家主权而哀痛,为为国捐躯为人民献身而感到幸福)例5、第四节“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里“缘由”是什么、这段话有什么深层含意?(对于进步的力量,统治一方面凶残地镇压,一方面又给他们罩上暴徒、匪寇的罪名,就像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所说的“吃了人还罩上疯子的罪名”。警示人们要爆发,不然就会灭亡)例6、第五节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几句话在文的含意是什么?(“惊心动魄”“伟大”是对三个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求助的高度颂扬;“伟绩”“武功”是反语,是对段政府屠杀爱国群众的强烈讽刺)例7、第六节中煤的比喻表明了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的做法的态度,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同意,徒手请愿不能改现状,对历史的前进无大意义,只是无谓的牺牲,同反动政府进行斗争应该采取“韧”的战斗,要讲究策略和斗争方式。不同意,请愿也是一种斗争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鼓舞革命者的气势,能够给反动政府施加压力,应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斗争方式,反动政府的镇压也正说明了他们内心的恐惧和胆怯)例8、第七节中有“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求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对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这句是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等三人在弹雨中互相求助的壮举的评价,这一壮举证明了中国女性的勇敢和坚毅没有被统治者所扼杀,这也是“三一八”惨案的另一个意义)(四)归纳总结、拓展运用(第四层:总结拓展)设问6、以上我们对这篇著名的文章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究,很多同学都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当然要想更深入的理解它,还需要大家在课后反复品读、体悟、思考和探究。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归纳:了解了刘和珍的一些情况;进一步了解了鲁迅的深刻和犀利,体会到鲁迅的语言风格;夹叙夹议的写法;反问、反语、互文、比喻、对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用悲愤的感情作为行文的线索的写法;利用灵活多变的句式,写出语言的节奏,表达出丰富的感情;等等。可鼓励学生尽量多说出一些。设问7、这篇文章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句子:“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并思考这个句子包含着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对真的猛士的由衷的颂扬之情),下面请同学们仿照这个句子,自选话题,再写两个句子。(可提示:真正的强者,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智者,真正的才华,真正的友谊,真正的爱情)作业:任选一个话题写一个语段。话题一:从记念刘和珍君看鲁迅的语言风格话题二:说说夹叙夹议 话题三:说说记念刘和珍君中难懂的词句话题四:说说记念刘和珍君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