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5932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钦州四中2013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 王位世袭制发展夏朝启确立,延续到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灭亡(沿袭四千年之久)内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形成“家天下”局面核心嫡长子继承制2.分封制发展源于夏朝,发展于商,成熟完备于周,西周末期逐渐瓦解,秦朝后消亡目的为有效地统治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藩屏王室分封内容授土授民,建立诸侯国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的权利获得土地,老百姓,职位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的独立性,可进行再分封五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士民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注意地理位置分布,见历史地图册第3页)特点层层分封,形成君臣或上下级关系,等级森严 各诸侯国具有很大独立性(隐患)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疆土,形成诸侯国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瓦解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相当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慢慢强大威胁到周天子统治,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秦始皇时期废除分行郡县,后逐渐消亡评价利:巩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弊:受封诸侯卿士不直接属于周天子,容易形成诸侯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弱,诸侯争霸不断 3.宗法制含义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制度发展产生于夏,发展于商,成熟完备于西周,延续至今仍有体现目的防止奴隶主贵族之间因权力和财产继承问题而发生纷争内乱,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内容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大小宗的名分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加强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奴隶主的统治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在宗法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无论是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是由嫡长子传宗继承血缘和政治相结合: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将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是家和国的统一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双重性仅限于候卿两级:在周王室范围内,王位由嫡长子继承,是大宗,其余封为诸侯王,是小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外在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在血缘上的内在纽带。分封制的实行主要依托于宗法制。宗法和政权合而为一,既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又有利于加强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统治。(局限性)宗法制不能根本上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血缘关系经过几代后会逐渐疏远,各分封的诸侯国权力一旦强大起来会威胁周天子的统治,不利于中央集权。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王位世袭,家国一体)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周天子统治力量很有限,各诸侯国不完全从属于周王朝,诸侯王不完全听命于周天子,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第2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 概念解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一种决策方式,与“民主”相对。特征:皇帝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特征:中央加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2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央)+郡县制(地方)=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制度 1.皇帝制度的创立: 规定一系列称呼:皇帝(“三皇五帝”的合称)、朕、制、诏、玺等等 特点:皇位世袭和终身制 皇帝独尊表现:“朕、制、诏、玺”等称呼的规定 皇权至上(核心)表现:全国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 本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军政要务百官之首,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御史大夫:传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位低权重 太尉:主管全国军务虚有其职(军权实际掌握在皇帝手中) 九卿:丞相之下设九卿。协助丞相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A.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无法独揽大权,政治、 经济、军事大权最终完全操控在皇帝一人手中。 B.充分体现“家天下”特征。九卿中很多官职就是为皇室所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3.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 县:郡下一级行政机构。最高长官:县令。 特点: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皇帝可直接对他们进行监察、考核、升迁或罢免 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3 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 积极:对秦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秦朝的国力大大增强,形成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对中国:推动了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对后世: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 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地加强和完善。2. 消极: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了秦朝的阶级矛盾,秦至二世短命而亡。第34课 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1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大矛盾 皇权和相权。解决方式:完善中央官制 中央和地方。解决方式:完善地方行政制度2 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演变过程v 处理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官制的演变1.汉朝内外朝制(汉武帝) 原因:丞相位高权重,势力强大,汉武帝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形成过程:l 汉武帝:重用尚书及身边侍从人员,逐渐形成实际的决策机构,参与军国大事, 称为“内朝”(或“中朝”);丞相官府机构权力逐渐缩小沦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内外朝出现。l 光武帝:正式设置尚书台 2.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制(课本第10页) 3.隋唐三省六部制l 三省六部分工:(重点看课本第10页“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l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和作用: 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三省相互监督和牵制,避免权臣大权独揽,有利于加强皇权, 保证政治清明,减少腐败 六部分工明确,职权专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减轻皇帝负担 4.宋朝二府三司制(二府:枢密院(军)、参知政事(行政);三司(财政) 5.元朝二府制。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6.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l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归六部。中国延续1700多年的宰相制度至此废除l 朱元璋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宰相和内阁的比较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职责决策者(位高权重)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的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7.清朝设军机处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v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汉初: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出现王国问题,爆发吴楚“七国之乱”(课本11页第一段) 措施:汉景帝采取“削藩”措施,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和刺史制度(监察郡国)(课本11页) 结果:抑制和削弱了王国势力,郡国并行名存实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 2.隋唐:道州县三级 3.宋朝:路州县三级 4.元朝:行省制背景:元朝实现了空前大一统,为有效控制广大地区措施:机构设置:A.大都及其周围地区:中书省直接管理 B. 西藏:设宣政院管理 C. 地方:设行中书省(即行省)管理行省权力: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听命于中央)意义(评价): A. (对元朝)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对后世)行省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 后来不仅为明清所沿用,而且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行政区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 从秦朝至清朝中央与地方制度演变图解朝代专制集权演变特点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传承开创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朝汉承秦制内、外朝制郡国并行制、刺史制隋唐承前启后,有所创新三省六部制道州县三级宋朝进一步加强二府三司制路州县三级元朝有所发展二府制行省制明朝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内阁省府制清朝达到顶峰设军机处省府制小结:从秦朝到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总趋势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君主专制总体上不断强化(中央权力日益集中于皇帝); 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和反弹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例如元朝)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日益集中于中央)4 君主专制日益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有利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民族融合。 (2) (消极)清朝统治者把君主专制推向高峰,使得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在思想控制、政治统治腐败、兵役无度方面起着消极作用。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得中国社会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在封建社会前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消极作用日益明显)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1 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侵略和反侵略2 中国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史实 1.18401901年间西方列强主要的侵华史实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时间侵华史实签订条约影响18401842中英鸦片战争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英法)1894189519001901 18401842:中英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列举1840190年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42年:(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南京条约 内容(课本21页):割、赔、开、协 影响: 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五口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协定关税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马关条约内容(课本26页):割、赔、开、允 影响: 台湾等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新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侵略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辛丑条约内容(课本27页):赔、设、拆、允、禁 影响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勒索;为使人民生活更加困难。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列强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 港澳回归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下列有关特别行政区和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异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两者和中央都属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两者的建立都是中共领导人智慧的巧妙运用,有利于妥善地管理地方,加强民族团结 两者的社会性质不同,在自治区内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两者的产生要实现的目的不同,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是为了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少数民族 自治区的设立是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扩大民主的范围,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 真正当家作主 A. B. C. D. 9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 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10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20世纪70年代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11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求同存异”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改编的这首回 乡偶书出现最早可能是因为( ) A. 台湾商人来大陆投资 B. 80年代两岸关系的回暖 C. “九二共识”的出台 D. “三通”的实现 13.下列是小明整理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 A“一个庆典,两部法律,三大制度,四个会议”“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B“1532 一个方针,五项原则,三大会议,两个建交;力利综合实力,国家利益”“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C.“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罗马法”“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D.“地理环境,城邦制度,三个人,三次改革,三个阶段”“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142006年10月中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第14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并 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重要讲话,对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积极的意 见和建议。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原因是( ) A. 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B. 促进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合作共赢 C. 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D. 抗衡美日等国,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15.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 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 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16.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 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B.中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C.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D.中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17. 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 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 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 ) A.中英经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8.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早在公元前8世纪, 古希腊出现了最早的民主政治制度。与此同时,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开始慢慢步入 封建社会,建立起维系中国封建政治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造成这种不同的政 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A东西方人思想观念不同 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C地域位置差别 D人文素质的差异 19公元前399年,古代希腊雅典最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 的罪名被判处死刑,当时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机关是( ) A五百人会议 B公民大会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20.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 全体人民掌握。”以下史实不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 B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C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和司法机关 D向所有的居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21.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曾说:“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 A.没有改变贵族专政的本质特征 B.体现了自由、正义和平等理念C.实现了社会成员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D.是古代世界最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 22. “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希腊民主 政治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D.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23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人身伤害 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案由:追讨欠款 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 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 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商业纠纷24. 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 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 奴隶 妇女 外邦人 儿童A. B. C. D.25.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主要有( )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 A B C D2、 综合题(共1大题,4小题;共25分)请阅读以下几段材料,回答第26-29题材料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我们所熟悉的民主、政治、自由、法律、共和国等专有名词最早诞生于古希腊的雅典。雅典人开启了民主政治的先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创造了伟大的历史成就,但也具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最终为罗马更加强调法治的政治文化所取代。罗马法律原来只适用于罗马人,但随着社会变迁的不断调整和发展,适用对象逐步扩大,最终覆盖了帝国所有居民,从而形成了高度繁荣的法律文化和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成为近代欧洲法律的范本。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材料三: 图一 “通途” 图二 雅典居民比例9%91%公民其余居民 通往公民大会 请回答:26. 根据材料一回答: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对人类政治文明历史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2分)27. 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这句话:“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 民主政治”? (7分)28. 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为克服雅典民主中的不足及局限性,罗马人先后颁布了哪 几部法律来解决这些问题?(3分)这些法律是怎样一步步弥补了哪些不足的?(6分) 29. 公元前8世纪,当古希腊开始慢慢出现最早的民主政治制度时,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 国开始慢慢步入封建社会,建立起维系中国封建政治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 国的民主政治起步远远落后于西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启了民主政治的新纪元,开始建 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十年“文革”却使得新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民主法制受 到极大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主要有哪些?(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