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郑吴志毛概考题整理(一个一个敲出来的).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3730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郑吴志毛概考题整理(一个一个敲出来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山大学郑吴志毛概考题整理(一个一个敲出来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山大学郑吴志毛概考题整理(一个一个敲出来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问答)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邓小平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主要有:1、对当今时代主题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判断。第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第二,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格局。两极一超多强多极化。第三,两种制度较量的重点从军事斗争、意识形态斗争转变为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第四,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造的新事物、新经验,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新的理论创立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1问答)简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大跃进”运动在盲目求快、急于求成的思想影响下,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在“大跃进”浪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盛行,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2、犯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认识不足。3、脱离实际、不顾国情,盲目照搬苏联模式,造成重大失误。这次重大失误告诉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以实际出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才是成功之道。第三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0、11年辨析,)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否定了传统认识。/谈谈对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看法。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经典作家或传统认识认为: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即所谓“三位一体”特征),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 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认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包括三方面基本内容和观点: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第一,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二,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本质。改变了只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第三,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表达社会主义本质,不仅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而且指明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第四,突破了社会主义必须搞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另: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1、生产力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径。第四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1论述)谈谈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我国国情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从马恩的三阶段设想,到列宁的初级、发达、完备三阶段,再到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不同认识,中共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作了全面系统和科学的阐述,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以下特点:A、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即: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二是,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三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B、就社会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于初级阶段。(1)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先天不足。 即“一穷二白”。 (2)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整个社会“二元结构”特征显著。(3)生产力水平低又决定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尚不成熟、不完善。 C、就社会发展的历史地位来说。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特殊的历史阶段,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1、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初级阶段理论把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与马恩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区别开来。 2、初级阶段理论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过去过高估计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1问答)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新型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和新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这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观,主要表现为:(1)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思维理念。进一步明确和解决了 “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2)着力解决现阶段我国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弱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提出物质、精神、政治三大文明的全面发展。(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4)全面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5)协调发展,是指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6)可持续发展,是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自然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发展。(10、11论述)试比较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传统工业道路传统工业化道路:即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主要依靠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通过提高农民的赋税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高速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然后再装备和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高速度(工业片面发展),低效益(资源极度浪费),城乡分割。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其主要特征是: (1)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 (3)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4)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1) 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型,讲求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3)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开放(10论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革命”,根据邓小平理论和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的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他体制。(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有其必然性:(1)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2) 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有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因此必须进行改革。(3)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迫使我们必须进行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4)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时代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促进发展。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1问答)如何理解现阶段公有制的内涵和主体地位。(10问答)如何理解现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1解析)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公有制经济已经不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的内涵: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之上的,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劳动者共同所有的所有制形式(社会所有制)。而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此时的公有制不同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公有制,他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A.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且是从质和量的统一来确定公有资产是否占优势;B.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起主导作用。补充: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A.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且是从质和量的统一来确定公有资产是否占优势;B.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和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起主导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来实现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 其次,中国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第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3)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科学发展迅猛,思想文化交流碰撞增多。(2)历史依据苏东剧变和中国共产党80年的经验教训(3)现实依据 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第一,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中国不断发展 第二,对执政的共产党的执政、领导能力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纲领和指导思想。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一)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这样的发展历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带内地。如今,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对外贸易、对外资金交流、对外技术交流、对外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有其客观必然性:1、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生产、资本等全球化流动继续增强,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体系正在形成,对外开放是历史的必然。 2、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我国要通过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等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和效益。 公有制经济的改革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度时期的探索:(一)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设想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曾设想过要有一个较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与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 “一化”是“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三改”是“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采取了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使我国在国民经济基本上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完成了社会制度的急剧变革。二是采用和平渐变的方式,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过渡措施,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 邓小平 “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区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