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指导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题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2993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指导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题答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考研指导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题答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考研指导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题答题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指导: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题答题技巧荐作者:佚名|quanhehong163.com来源:中国考研网|http:/www.xzkaoyan.com.cn发布时间:2010-08-09 13:08点击数: 1293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是马哲和马政经两科综合起来的科目。一般,这两科出政治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大。而这两部分又是政治最难的两部分,因为它包含很多需要联系实际来理解的原理性的知识。因此,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分析题是一个很难攻破的“大难“。如何做好马原的分析题呢,大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政治教研室徐老师为大家总结以下三大技巧1.马原分析题答题的万能框架首先:阅读材料,分析出题者选用材料的意图,正确寻找材料与原理之间的契合点。其次:仔细推敲“请回答”的要求,它们规定了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向和角度。据此,要从脑海中调出相应的原理,作为分析材料的依据。再次:运用原理分析材料时,要注意原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一定要把问题说全,说深,说透,说充分。有些试题有联系实际的要求,对此,一定要论述到位。在运用材料时,需要特别注意,材料中并非每一句话都需要用原理去分析,一定要去粗取精。何为粗何为精,由“请回答”所限定的论证角度决定。最后:最好学会运用反证法。试题要求我们证明的主题是A,在把A真说清之后,可设A的矛盾命题非A,要努力暴露非A的弊端,这是方法论的要求,举例来说,如果试题要求我们阐述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答完后可以批判一切从主观出发。应当指出的是,必要的展开虽然重要,但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可跑题,跑题属于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答得再多也是枉然。二是不可牺牲其他试题的解答。2.梳理解题线索作为教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看似林林总总,难以把握。但是,如果抓住其内在的逻辑线索,许多难点即可得到系统化的梳理,形成一个个“连环套”。其中一个最根本最有用的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了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既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的解题方法。这个原理在第一章当中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第三章中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在第六章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或者说由这两个原理构成的两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第七章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还体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把这个最基本的线索抓住了,参透了。就能够抓住几个总开关,形成融理解、记忆、答题于一炉的复习态势,题目出得活出得难,何足俱哉!正待吾等显身手。3.把握命题考点不少人以为考研哲学的考点就是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其实根本不是。直接地用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命制题目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目前的题目全都是以考试大纲的知识点为根据,将知识点下的某一具体概念或命题结合生动鲜活的现实材料或具有现实意义的古典材料,命制材料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题目往往显得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读来煞是有趣,却又暗藏杀机。这种情况使得一部分经过认真复习成绩却不理想的考生感到委屈,甚至陷入迷茫,觉得照此下去,考研哲学岂不是题海无边,以往考“按图索骥”,“闻一多画马”,“鸭免双关图”,“六人扛木头”,“许衡不摘梨”,“逆捞镇水兽”,“丁玲识成仿吾”。用矛盾的原理破解“医患关系”等。今后或许会考李白磨杵、牛顿吃鸡,天方夜潭,西行漫记,古今中外,无所不至,莘莘学子,徒唤奈何。这的确是摆在广大考生面前的一个难题,但它其实不过是一个假问题,它产生于我们对于考研政治复习的一个认识误区一将复习政治等同于“背政治”,甚至仅仅归结为死记硬背。曾几何时,在理解基础上的必要的识记被绝对化为脱离理论内容的生吞活剥。其实管用的办法,就是抓住题路,按住考点。殊不知,千道题,百道题,不过就是那几路题。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基本命题点,高频命题点,理论疑难点和形成命题热点的次重点。就不难做到顺藤摸瓜,瓮中捉鳖。无厚有间,游刃有余。掌握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的两大制胜法宝荐作者:佚名|quanhehong163.com来源:中国考研网|http:/www.xzkaoyan.com.cn发布时间:2010-08-09 13:08点击数: 次2010年考研大纲把马哲和马政经归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对于马原的复习还是得分马哲和马政经这两科内容来复习。对于马哲的理解和掌握,2011年考研的同学们需要下大功夫了。马哲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难懂的科目,有很多原理要联系实际知识点来理解。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复习马哲才能更好更快地来掌握这门科目呢?万学海文总结以下两点来帮助同学们跨越知识难点的沟壑 建立理论体系复习考研哲学最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建立理论框架着手。为什么要建立理论框架?直接的原因是试卷上的考题全都是按哲学教学体系的理论系统出的,而且要求你按理论系统回答。为了弄明白题的来路和你答题的归宿,你得弄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头的这一套套的说法是怎么来的。这非常重要,而且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是天才人物马克思所创立的,但却不能认为是他瞎编出来的,主观地想象出来的。而是他研究出来的,是他的研究对像的理论再现。他的研究对像就是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理和客观规律并不是两个理,而是一个理。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从未接触过的专业可算是“外行”,但是我们谁也没有生活在客观世界之外,生活在客观规律之外。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套理论其实概括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唯物论?因为世界本来就是物质的。为什么要坚持辩证法?因为客观世界本来就是处于辩证关系当中。学问有不同的学科,生活有不同的领域,似乎各有各的规律。但实际上,世界是统一的,哲学基本原理反映的正是规律的规律。客观世界是一个物质系统,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必然是与物质系统同构的逻辑框架。你弄懂了它,在考试中这一套东西就能够为你所用,左右逢源,为你拿分。弄“夹生”了,就什么都不是,占着脑筋,让你头痛。正像一位哲学家所说,学习哲学是“成则王候,败则贼”。当我们大体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框架之后,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轮廓,考试的时候见了那些千奇百怪、莫名其妙的题目,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放到我们预先准备的逻辑框架中去,复习水平高的,这个过程可以是“半自动”状态。多数同学,可以有意识地按照理论框架逐步进行定位。毕竟主观性试题考的全都是基本原理,客观性试题考得也都是联结在基本原理上的概念。而原理和概念在理论框架和板块中都各有归属,它不可能“出圈”。只要我们在复习中把基本原理系统地梳理过,并且能够从它们的前后关系中记忆它们,理解它们。目前这种路数的考试就不可能难倒我们。破解核心难点许多同学感到,复习考研哲学的拦路虎,一是前期看不懂书。二是后期悟不透题。白纸黑字的书每个字都认识,就是看不懂,有的地方甚至都背下来了,但还是不懂。这恰恰就是学哲学这个学科的特点。为什么?就是因为“水太深”,内容太抽象。为什么这么抽象?两个原因,一是研究对象使然;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使然;这就在构建体系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制高点和逻辑枢纽。这说来话长。如果这些难点仅仅是理论上的难点,与考试无关,我们本可以考虑绕开。但问题是它们往往不仅是理论难点,而且正是试卷上直接的考点。这就别无选择,我们要在短期内达到应试水平,就是要把几个关节点上的“硬核桃”砸开,把那几层“窗户纸”捅透。这些核心难点,有的是理解某一理论板块的逻辑起点和支点,比如“物质”,比如“实践”。有的是理解某一理论线索的枢纽,比如“矛盾”,比如“系统”。还有的涉及到比较专深的学理,比如“双向对像化”、“图式”、“重构”,“非理性因素”、“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意识形态”,“文化”、“文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等。还有一些是近年来实践反思和理论升华的成果,如“和谐”,“以人为本”等。抓牢几个核心概念,狠狠地弄清它们的涵义。就能形成比一般人深入的理解。直接的结果就是难题考不住。假如不懂得哲学必须这么弄,而且走到不加分析地地毯式轰炸,单纯依*强行记忆的路子上去,那就坏了。因为“背”哲学不是背诗,也不是背圆周率那样的东西。不理解的硬背,等同倒行逆施,结果绝不是事倍功半的问题,而是根本莫明其妙,如坠云里雾中。最后只能落得个生吞活剥,仓促上阵。毛特分析题万能句和答题技巧总结荐作者:佚名|quanhehong163.com来源:徐绽考研信息网|http:/www.xzkaoyan.com.cn发布时间:2010-08-09 13:08点击数: 2041次针对“根据材料如何(或怎样)分析、认识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可以这样回答:“材料表明哪些具体现象或具体问题” 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哪些具体现象或具体问题”。回答“如何解决此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或解决此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或途径是什么)”时也有固定的模式,如:“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做到:”或“解决好问题的措施主要有:”。万能句万能依据:(1)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性质,基本制度决定的。(2)生产力发展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市场经济需要,四个文明需要等。(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4)关于党的党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党的先进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5)从经验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现代化建设经验,他国正反面经验(6)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要这么做的。(7)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最重要)万能意义:理论意义(1)是党制定执行正确方针、政策、路线的理论基础、根本依据。(2)有助于克服各种错误思想(需简单说明一下)。实践意义(1)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重要的意义。(2)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现代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3)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中的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大计。(4)有利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二)答题技巧点拨分析题五步法第一步:逆向审题。第二步:锁定考点。第三步:原理阐述。第四步:展开分析。第五步:简短结论。针对考研政治的命题特点,同学们要从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综合运用相关概念、原理、观点、方法等,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点是紧扣基础,注重大纲。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综合性、灵活性还是现实性,都是以基础性为起点,都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扎实记忆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考生应注重对有关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将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吃深吃透。同时要注意区分各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对那些新增知识点和命题频率高的知识点更要重点掌握。第二点是综合理解考点关系。从命题特点可以看出,考研政治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包括五个层次:第一,概念与观点之间;第二,概念与概念之间;第三,观点与依据之间;第四,观点与意义之间;第五,观点与观点之间。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打破章节甚至学科的限制,深入理解和体会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以上五个层次的相互关系。第三点是灵活运用所学原理分析材料。这一点可以说是最难的。既然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吸收书本以外的知识,同时要结合相关知识点对其进行分析,以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考研政治最后冲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荐作者:佚名来源:新浪|http:/www.xzkaoyan.com.cn发布时间:2010-08-09 13:08点击数: 2883次1.运动与静止区别 联系转化反对的错误观点运动绝对的动中有静一定参照系相对主义诡辩论静止相对的静中有动一定参照系绝对主义不变论“静也,动之静也”,“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片面夸大运动、否认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相对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代表观点是庄子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把生和死,可和不可的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抹煞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之间的区别。“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朴素辩证法思想。但如果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就陷入了不可捉摸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泥潭。反过来片面夸大静止、否认运动,则会导致绝对主义和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不动论)否认运动,把相对静止看做绝对不动,代表性观点是“飞矢不动”,“天不变,道亦不变”。承认事物相对静止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二,它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确定事物性质的必要条件。第三,它还是测量和计算事物运动的必要尺度。2.意识的本质(易结合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考核)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意识本身不是物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能动性是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征是:意识形式的主观性;对同一对象的意识存在个体差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事物反映的近似性、虚幻性和创造性。但是,意识的内容和造成意识主观性的原因却是客观的。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三思而行;工程师设计图纸)(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胸有成竹)(3)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4)意识对生理功能的调节和控制。(5)意识活动具有自身发展的前进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毕竟是第二位的,要使意识的能动性变成现实必须有一定的途径和条件:(1)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3)实现意识能动作用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 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物质决定意识,这是意识问题上的唯物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就是意识问题上的辩证法。(现实工作中,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在意识的能动性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无所作为)。唯心主义则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否认物质的决定性,主张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为所欲为)。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123 4唯物辩证法联系全面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否认矛盾,确信外力推动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就是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学是通向唯心主义的桥梁。形而上学的另一种含义是指研究超感觉、超经验的有形体之外的对象的哲学。4.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过程是主体通过工具、手段作用于客体,实现主体目的的过程,概括来说,是目的手段结果的过程。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和中介,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体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的改变的一致性。其主要环节是:(1)实践决策。正确的决策是“合目的”和“合规律”的统一。(2)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目标是实践目的的体现。目的是实践结果预想和超前反映。(3)实践的组织和管理。(4)实践结果及其检验。实施过程在客体身上实现了对象化,就产生实践的结果,要对实践结果做出评价和检验。5.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低级阶段)理性认识(高级阶段)1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2认识的内容对事物现象、片面、外部联系的反映对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反映3认识的特点形象性、直接性抽象性、间接性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可*,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可*,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唯理论和经验论全部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们各持一个片面,在思维方法上属于形而上学。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之分;经验论也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之分。6.联系与系统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即“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但又不是孤立存在的。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动态有序性、最优性。其中整体性是系统的最根本特征。(1)整体性原则。即系统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机械之和。(2)动态有序性原则。系统的联系是有序的,这种联系存在于发展变化之中。(3)最优性原则。即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总体目标实现的最佳状态。系统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整体(全局)与部分(局部)的关系,同样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为整体是整个事物及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部分是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要素和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它们的联系表现为:(1)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但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2)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3)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其功能大于各个部分机械相加之和,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4)部分影响整体,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5)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整体和部分是相对的。高一层次系统的部分,可以是低一层次系统的整体,低一层次系统的整体,则成为高层次系统的部分。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必须在分析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反对片面强调局部,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的分散主义和个人主义。7.认识论的不同主张辩证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体人(实践的、社会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 精神客体主体认识的对象 整个自然界精神的外化8.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始终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它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特有的社会建制。“全球问题”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广泛运用而又失去控制造成的。因此,让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而不造祸,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合理使用,取决于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尊重自然规律,要把人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结合起来。物质文明的建设解决不了社会领域内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自然科学本身并不对使用它的成果的人的智慧和能力负责,它的发展及对社会的作用并不预先考虑社会后果。在人类还没有学会控制自己之前却已经掌握了对自然的控制权,这使得人类面临空前的凶险。人类的大敌不是技术而是非理性,不是科学而是战争,不是资源稀缺,而是贪得无厌。9.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决定力量历史发展动力有无规律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 有人民群众唯心史观社会意识主客观精神 无少数英豪NextPage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1)宿命论主张历史发展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体现者。(2)唯意志论主张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10.可能性与现实性(1)区分可能和不可能。可能是指在现实中存在其出现的根据的东西。不可能性是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和条件,因而它是永远不能实现的。(2)区分现实的可能和非现实的可能(抽象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是在现实中有着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一定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非现实的可能性则是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展开、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只在以后的发展阶段才可以实现的可能性。但抽象的可能毕竟是一种可能,因而区别于不可能。随着条件的成熟,抽象的可能性就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可能。认识抽象的和现实的两种可能性的区别和联系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区别,应该集中力量去办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否则就要犯左倾的错误;反之就要犯右倾的错误。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抽象的可能变为现实的可能。(3)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在事物发展中往往存在着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矛盾双方斗争中,既有新的一方战胜旧的一方从而使事物发展的可能,也有相反的可能。虽然就总趋势而言只有新生事物不可战胜一种可能。但这种总趋势由可能转化为现实,是在两种可能的反复斗争中实现的。(4)把握可能的量的方面。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即或然率,这就是对可能性在量上的测定。把握可能性的量的方面,分析或然率,这是精确地规定行动目标和实施步骤的重要条件。可能和现实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可能和现实是统一的,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发挥的余地。 (2)可能与现实的对立,又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发挥的必要。 (3)为了在变可能为现实的斗争中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注意以下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一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要力求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是促进事物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客观前提。其二是,在这个前提下,还需要经过主观努力和积极斗争,创设有利的条件,力争实现最好的可能。11.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一方面,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和结果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另一方面,实践的广度和自身发展也要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的客观性表明它与纯粹的思维活动、精神活动不同,它是可以为人们所感知的直接现实的物质活动。坚持实践的客观性就与唯心主义实践观根本划清了界限。(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人的实践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不同,它是在主体意识的指导之下而展开的改变外部世界的活动,它所具有的目的性和创造性是与动物本能活动相区别的两个显著标志。实践的能动性表明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不是纯客观的东西,而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强调这一点就与旧唯物主义根本划清了界限。(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发展着的人类活动。一方面,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它是人们在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社会性活动;另一方面,任何实践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环境中的具体的实践,实践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都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要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决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坚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才能既与以往旧哲学的实践观相区别,又与实用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把握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意义在于:矛盾观点是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观点,因此,坚持矛盾的普遍存在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根据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我们应当学会用矛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的个性,即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也是指矛盾表现的多样性,从性质上看,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从地位看,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之分。从解决形式看,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以及创造出一种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把握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意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具体地分析特殊的矛盾,我们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加以区别,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特殊原因,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工作方法。(1)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2)要坚持从具体条件出发的分析方法;(3)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分析方法;(4)要坚持原则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分析方法;(5)要坚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发的分析方法。13.价值评价及其尺度实践是一种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它一方面要尊重客观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创造和实现价值。这就要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因而也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例题:下列关于价值选择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ABCD )A。价值选择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进行区分、辨别,并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态度和行动B。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顺利实现价值选择的首要前提C。价值选择受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D。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是实现价值选择的正确途径14.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文化有广、狭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及其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式在内的复合体。文化的基本特征:(1)人化的形式。(2)社会的性质。(3)多样的形态。文化有四大功能:一是维护、调控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二是知识传承的功能(信息功能);三是教化、培育、塑造人的功能。四是认识功能。15.唯物辩证法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范畴,可表示为:范畴 关系 特殊内容 方法论原因和结果对立统一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坚持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 机遇反对机械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立足必然,充分估计偶然可能性和现实性对立统一多种可能性发挥能动性变可能为现实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反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注重形式服务于内容现象和本质对立统一 假象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透过现象看本质NextPage 把握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现象和本质存在着对立,这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现象和本质存在着统一,这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2)坚持现象和本质辨证统一的原理,有利于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感觉论,万物是“感觉的复合“,本质只是一种“虚无”。形而上学夸大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否认两者的统一。例如,康德把本质看做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认为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导致了不可知论。(3)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为此,必须做到:其一,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占有大量的丰富的尽可能合乎实际的现象材料。其二,要对现象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加工,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善于分辨真象和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其三,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结束,我们还需要在关于事物本质认识的指导下继续研究新的现象,从中发现更深刻的本质。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无止境的辩证发展过程。16.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复杂的矛盾系统中,矛盾可分为主、次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服从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关系:(1)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它制约着次要矛盾,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用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2)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解决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次要矛盾。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旦出现转化,我们工作的重点也相应地转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关系: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其次,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影响、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再次,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易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的性质会发生变化。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关系:(1)两点论是指在一个事物中能看到许多矛盾,在一个矛盾内部能看到两个方面。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2)重点论是指在一个事物的许多矛盾中能抓住主要矛盾,在一个矛盾内部能抓住主要方面。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3)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以重点论为补充,两点论与重点论是辩证法,一点论与均衡论是形而上学。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局。看问题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主要倾向时,要注意可能掩盖的另一种倾向,防止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唯物辩证法是对物质世界进行本源性探索的结论。我们所处的世界中所有的事物无一例外地都是由物质或物质的属性意识构成的,物质是构成世界的根本;在由物质构成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都以辩证统一的方式存在着客观联系。要认识世界以至改造世界,必须遵循这一本质性的规律。因此上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人类对唯物辩证法的掌握和应用程度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还不足以透解和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上所有的问题。17.哲学易混淆知识点解析(1)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混淆。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3)旧哲学把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两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4)“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因此,“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的论断是正确的。“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5)“物质和精神是并行不悖的”属于错误的二元论思想。(6)“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一样的”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两者虽然都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7)“凡唯心主义者都不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大多数唯心主义者也承认世界的可知性。(8)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有的唯心主义者也承认辩证法,有的唯物主义者(机械唯物主义)则采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世界。(9)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阶级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是阶级性的理论表现。党性指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立场的根本对立,阶级性指的是在阶级社会中哲学服务于一定的阶级及其利益。(10)“唯物主义产生于诚实,唯心主义产生于欺骗”的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诚实有助于形成唯物主义,欺骗会导致唯心主义。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产生有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11)“意识是由物质产生的,因而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认识是错误的。意识是由物质产生的,但并非一切物质都有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社会的产物。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是物活论的错误观点。(12)“可知论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点”的认识是正确的。(13)意识与主体是有区别和联系的两个概念。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意识是主体的属性或功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没有意识的机体并非主体。没有主体的意识也是不存在的。(14)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但不能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15)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不是意识的源泉,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即使是荒诞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其客观原型。(16)“存在”是个多义词,哲学基本问题中与思维相对立的存在,是物质存在,这是正确的说法;另一方面,笼统地讲存在,既可以是物质存在也可以是精神存在。因此,“世界统一于存在”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17)“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存在”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8)世界上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例如精神活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任何运动都有物质承担者,精神活动同样存在物质载体,同时其反映的内容也具有客观性。(19)“客体是指客观事物”的说法是错误的。客观事物只是潜在的客体,只有进入主体认识与实践领域时才能成为客体。(20)“人脑产生意识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把人脑的生理活动同意识的心理活动混为一谈,把物质和意识看作就是一个东西,从而否认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取消了哲学基本问题。NextPage(21)“先有设计图,然后进行建筑,这同物质在先、意识在后的唯物主义原理是不矛盾的”是正确认识。设计图是在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且在客观物质世界中可以找到它的根源。先有建筑设计,然后进行建筑说明和表现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22)“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外界”的说法是错误的。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但意识反作用客观外界必须通过实践,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外界。(23)“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切”是错误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性制约的,只有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为可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切这是唯意志论。(24)“物质这一范畴不过是人们纯粹主观抽象的结果”此为正确论断。物质是一个概念,范畴,属于理性认识的形式,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因而是正确的。(25)规律与规则不能混同,规律是事物固有的、客观的;而规则是人为制定的、主观的。当然,合理的规则必须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26)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情,假象是事物的一种现象,是客观的;错觉是错误的感觉,是主观的。当然,如果为假象所迷惑就会产生错觉。(27)唯物辩证法和诡辩论具有本质区别。第一,前者既承认区别又承认联系(既讲非此即彼、又讲亦此亦彼)。后者不承认区别只承认联系(不讲非此即彼、只讲亦此亦彼)。第二,前者既承认运动又承认静止(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后者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第三,前者既坚持两点又分清主次,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后者虽然坚持两点但不分主次,属于均衡论。(28)不能把矛盾的同一理解成等同,同一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是以差异为前提的;也不能把斗争混同于斗争的具体形式,如错误地认为斗争即对抗。(29)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不是讲矛盾双方的斗争不需要条件,不受任何条件约束,而是指矛盾双方的斗争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但斗争的具体形式受不同条件的制约。(3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普遍存在于特殊之中,没有超出特殊;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已经超出部分。(31)“事物既然是永恒发展的,就不存在静止或者倒退”,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事物的发展只是运动变化的一种状态。相对静止或者倒退也是运动变化的形式。(32)“度即关节点”是错误的论断。作为哲学范畴,度与关节点是密切相关的,但二者有不同的内涵。度是关节点之间的范围、区间,关节点是度的端点、临界点,二者不可混为一谈。(33)“运动”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运动是指“一般的变化”,包括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而发展是指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4)“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是错误认识。矛盾的普遍性是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所以,矛盾普遍性只能寓于特殊性之中,绝不能将它们的关系颠倒过来。(35)“矛盾双方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相互转化”是错误认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离开条件去谈转化是诡辩论的错误观点。(36)“因为内容决定形式,所以新内容不能采取旧形式”。此观点是错误的。对内容决定形式不能作机械的理解。新内容的发展,不但要求新形式来为自己服务,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应该而且可能利用旧形式为自己服务。(37)“凡是现实中具有可能性的东西,都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它”。此观点是不正确的。在现实中具有可能性的东西存在着很复杂的情况。有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实现好的可能性,尽力避免坏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38)要划清哲学上主要的理论界限,清楚它们的对立所在。(1)唯物论和唯心论,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它们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对立。(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它们在世界能否被认识问题上对立。(3)一元论和二元论,它们在世界是否统一的问题上对立。(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在世界状态问题上对立。(5)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大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它们在社会的本质和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对立。(38)要区分认识的基础、对象、本质和起点。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认识的起点是感觉。(39)主体与客体除了相互依赖之外,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在生产实践中,主体客体化,即人的知识、能力、目的等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物化;在消费认识中,客体主体化,即外部事物及其规律,内化为人的体力和智力等本质力量。(40)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反映在创造中实现,创造以反映为前提,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只讲反映否认创造的观点是机械反映论,只讲创造否认反映的观点是先验论。机械反映论和先验论都是错误的。(41)中国传统知行观既有唯物主义的,也有唯心主义的。荀子、墨子等是唯物主义知行观的主要代表。其思想可概括为行先于知。老子、朱熹、王阳明等是唯心主义知行观的代表。其基本思想可概括为知先于行。(42)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正确的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接受。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感觉问题上的分歧在于,感觉是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43)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有唯物和唯心之分,唯物主义经验论与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区分在于,是否承认感性经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唯物主义唯理论与唯心主义唯理论的区分在于,是否承认理性认识是对客观客观事物的反映。(44)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说明了理论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发挥其作用。“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理论什么也实现不了,为了实现理论就需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些看法不是讲理论不重要,而是讲脱离实践的理论,不与实践结合的理论毫无价值和意义。(45)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认识活动的发展;但非理性因素要以理性因素为基础(灵感是生长在汗水这块肥沃土壤中的智慧之花)。看不到非理性的作用和片面夸大非理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46)主观(认识)与客观(实践)的统一,不仅指主观正确反映客观,即主客观相一致,而且指主观反作用于客观。(47)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相对真理是包含有谬误因素的真理。(48)辩证思维方法在现实中找不到直接对应的实体,但不能据此认为它是纯主观的。因为辩证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其客观原型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和辩证关系。(49)逻辑与历史的关系可视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观要反映客观,但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可见,逻辑是“修正”了的历史。(50)美国哲学家詹姆斯认为“有用即真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判断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唯一的标准是通过实践检验。“有用即真理”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51)生产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随着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将日益多样化(例如网络关系),但这些关系都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52)区分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法律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NextPage(53)区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从层次上来划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根据与经济基础关系的紧密程度,划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形式的一部分,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非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是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学、心理学等等,没有阶级性。(54)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带来了思想意识的多样化,不是指导思想的多样化,指导思想属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对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性质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55)文化的社会功能,即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不能与物质经济的决定作用相提并论,文化决定论和文化无用论都是片面的。(5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的说法是错误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7)“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所以人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说法是错误的。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续的作用。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的生产方式。(58)“人类社会只有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的说法是错误的。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它能对社发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社会的生产方式。(59)“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因素”的说法是错误的。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但它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的要素。科学技术只有渗透和物化在生产资料和生产者上,才能起到现实的生产力的作用。(60)“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是正确的论断。各种类型的生产关系都不是按照人们的意志任意构成或按照人们的愿望随意选择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形式,它和生产力一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它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物质关系。(61)“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因此,社会生产力越发达,社会意识也就越先进”的说法是错误的。此话前提是正确的,但得出的结论不对。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62)个人(包括历史人物)不是历史的创造者,但由个人组成的群众则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实质上是部分与整体关系的体现。历史唯物论是历史一元论,不是历史多元论,是物质生产决定论,不是精神意识决定论。(63)哲学上的“自由”和政治上的“自由”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哲学的“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即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而政治的“自由”是针对纪律而说的。哲学上的“自由”指导政治的“自由”。(64)不要混淆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65)“世界何者,豪杰而已矣,舍豪杰则无世界”。这是梁启超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66)“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话中的“谋事在人”承认人的能动作用,但“成事在天”则带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67)“个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68)有人认为,历史朝代的更替和变迁是按照土德、金德、火德、水德、木德的顺序进行的,史称“五德始终说”,这种观点属于历史循环论的错误观点。(69)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萨特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这种观点抛弃了人的社会属性,离开社会和集体来谈个人,离开社会历史规律来谈自由,宣传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坚持了抽象的人的价值观。是不科学的看法。(70)“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有善有恶”、“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的观点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