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2583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庆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鹤庆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鹤庆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出席教师李云 孙武 李厉美 王文铭缺席情况记录无中心发言人王文铭备课内容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材分析1、主要人物简介: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n)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2、战国策简介: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战国策这部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目标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类型及特点。情感目标通过分角色诵读提高对文言文理解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修、窥、美、私、昳、蔽、刺等词语的意义。2、整理归纳朝、孰、诚、方、善、间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教学准备1、朗读法: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知理解课文。2、点拨法:设置关键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第一课时要点1、复习史书的分类并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2、指导学生分角色诵读课文第一段,并学习该段文言特殊句式。教学过程一、 复习:史书的分类(多媒体投影)编年体(年代)如:左传纪传体(人物)如:史记国别体(国家)如:战国策记事本末体(事件)通史(多于一个朝代的历史) 如:史记、资治通鉴断代史(一个朝代的历史) 如:汉书二、导入:(投影唐太宗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在魏征死时说的一句名言,并且说:魏征的死使他从此少了一面镜子。那么,唐太宗为什么这么看中魏征呢?(因为他善进忠谏)历史上敢于进谏的忠臣还是很多的,但多数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商朝的比干,就因为进谏而被剜心。为什么同样是进谏,却有差别这么大结局呢?明确:1、君主不同;2、进谏方式不同。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这位臣子是如何进谏的。多媒体投影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三、解题并演示:问:这是什么句式?包含几层意思?明确:兼语句,包含两层意思:1、邹忌讽齐王;2、齐王纳谏问:讽是什么意思?明确:讽指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四、主要人物及作者简介:(多媒体投影)1、主要人物简介: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n)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2、战国策简介: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五、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理解文意;同时多媒体投影以下生字: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皆朝于齐 2、自读课文第一段,指出下列词语含义:修、私、窥、美、昳丽3、分别找出本段的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总结: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六、分角色朗读第一段1、请三位男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倾听并提出意见。2、总结他们的成功和不足。分析朗读技巧,多媒体投影注意事项:邹忌在与妻、妾、客对话时的语气;妻、妾、客在回答时的不同语气妻:发自内心的赞美,难免有溢美之辞妾:发自内心的畏惧,随声附和,答语简单客:有求与人,阿谀却又流于应付邹忌暮寝而思时的语气:(若有所思,自言自语地)3、指名三位女同学分角色进行朗读4、齐读课文第一段七、作业:预习后面三段第二课时要点1、继续通过诵读来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2、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和预习情况。(略)二、齐读课文第二、三、四段三、在这三段中找出如下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四、理清文章思路:从邹忌讽齐王和齐王纳谏两方面分别入手。五、分角色朗读课文:1、请三位女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2、大家进行总结(多媒体投影):邹忌进谏时的语气:(越说越激动)齐王听后的反应:(先若有所思, 而后兴奋)齐王下令时的神态和语气:(威严、自信)六、思考: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比如三问、三答等,你还能找出其它的三叠结构吗?(三思、三比、三赏、三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七、作业:古今异义:今齐地方千里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能谤讥于市场 邹忌讽齐王纳谏八、板书:邹忌讽齐王方式:设喻臣之妻私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臣之妾畏臣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齐王纳谏下令:面刺 上赏 初 门庭若市三赏 书谏 中赏 三变 数月 间进 谤讥 下赏 期年 无可进教学探讨与反思:学生活动朗读学生回答自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勾画出主要事件讨论交流汇报补充、 总结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出席教师李云 孙武 李厉美 王文铭缺席情况记录无中心发言人王文铭备课内容第21课、周亚夫军细柳营教案 教材分析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难懂,难理解的字词。能力目标了解周亚夫严密的军纪。情感目标从中理解周亚夫的性格像他学习坚持原则的坚定信念。教学重点对周亚夫性格的理解和刚正不阿的意志。教学难点一般人对下严格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上能够坚持原则的这是非常难做到的。教学准备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2、请大家看屏幕: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3、请大家将书翻到167页,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4、看大屏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有疑问的字词画在语文书上,我们共同解决。6、好,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我们来了解一下生字词,谁能够将屏幕上的字词准确的念出来?祝兹z侯棘j门彀go弓弩n按辔pi徐行作揖y介胄zhu嗟ji乎曩nang者谁还有读不准的字音?7、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断句,进一步了解课文。8、好,让我们共同来齐读课文,打起精神,高声朗读周亚夫军细柳。9、下面请同学们依照课文注释,合作完成课文翻译。如果遇到本组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当然这里的难题指的是字词翻译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我们共同来解决。老师将黑板分为三部分,将问题写在对应的位置上,重复的不要写了。10、好,我们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11、(将实、虚词重点介绍)。为:动词wi介词wi军:驻军军营将军将以/下骑/送迎:将士们下马高接远送.以:连词,不译.可得而犯耶?:岂能被侵犯呢?12、同学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请开诚布公的提出来,也许你的问题非常的有价值,可以帮助许多同学解决疑问。13、同学们没有问题了,老师可有问题要问大家,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大屏幕)14、译文:请3位同学讲课文简述出来.15、好,现在,我请同学将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大家听,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好听,人物更丰满。16、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阐述。17、嗟呼,此真将军矣!说说从哪里能够看出来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18、(为什么称之为真将军?)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19、与此同时介绍正、侧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用法以及作用,总结周亚夫精神以及人格特点。-1、写罗敷的美,不从本身去写,而是从旁观者的眼中体现,我们说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2、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历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20、总结: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21、同学们的分析非常的有见地,有思想,854的学生真是了不起啊!22、周亚夫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使他管理的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因为权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到来而改变军营规定。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现在,我们将思维的航班从2000年前回溯到现实生活中,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让你当咱们班的班长,请你借鉴周亚夫的做人原则以及管理方法,谈谈你会怎样承担起班长的职责?怎样团结所有的同学、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23、总结:所以说,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古人优秀的品质来指导人生,让语文的精华为你人生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学探讨与反思:学生活动朗读学生回答自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勾画出主要事件讨论交流汇报补充、 总结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出席教师李云 孙武 李厉美 王文铭缺席情况记录无中心发言人王文铭备课内容第22课、古文二则教案 教材分析全文分成两层,一、(自伦奉公尽节亦以此见轻)写第五伦一心奉公,清洁廉明。 二、(自或问伦曰岂可以谓无私乎?)写第五伦向别人解释私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能力目标结合文中注释,通过查阅有关工具书加以翻译。情感目标培养和提高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为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为文章的写法。教学准备以目前的社会现状为楔子,列举贪官污吏的种种行径加以导入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一、 导入:以目前的社会现状为楔子,列举贪官污吏的种种行径加以导入成克杰,男,出生年月:1933年11月,职务:原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触犯罪名:受贿罪,刑罚:2000年9月14日被执行死刑。(成克杰通过批项目、要贷款、提职级等多种方式,伙同李平或单独非法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4109万余元。)二、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三、讲解四知1、杨震简介:杨震(?一124),东汉大臣,弘农华阴(属今陕西)人,字伯起。少好学,博览群经,当世誉关西孔子。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大尉等职。安帝乳母及中常侍樊丰等贪侈骄横,他多次上疏劝谏,樊丰诬之罢官,自杀。2、题目解说: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题目是编者加的。3、文章注释: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德才兼备就征召他,举荐他为茂才。经过四次的升迁,做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原来由杨震所推荐为茂才的王密现任昌邑县的县令,(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前来拜见,深夜带着十斤黄金用来赠送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我了解你是怎么样的人,你不了解老朋友我,为什么呢?王密说:深夜,不会有知道的人,(您就放心收下吧)。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走了。后来调动为涿州太守。品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下的拜见。子孙常常只食用蔬食,出行步行,以前的长辈有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产业,杨震不肯,说:使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把这个节操留给他们,不是很宝贵的财富吗!4、结构分析:本文分成两层,一、杨震拒金 二、杨震的清廉及对子孙的教育5、写法全解:课文以杨、王二人的对白勾勒人物形象,寥寥数语,却将人物描写的有血有肉。并以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出杨震的公正廉洁,自律慎独的清官形象。为后人所敬仰。四、讲解私心1、第五伦简介: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他的祖先是战国时齐国的田氏。田氏在西汉初迁徙至皇帝陵园的很多,所以以迁徙的次序作为姓氏。2、课文注释: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上书论说政事从不阿附违心。他的儿子们经常劝他不要这样,他就予以训斥并赶走他们,吏员们的上奏及对国家有利的上奏之事,也一并封好上报,第五伦就是这样公正无私。他天性质朴诚实,没有文采雕饰,任职以贞洁清白著称,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前代的贡禹。然而他对人对事不太宽容,缺少威严仪表,也因为这样而受人轻视。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回答道:先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马,我虽未接受,每次三公选拔举荐官员时,我心里都无法忘记此事,但始终没有任用此人。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前去看望十次,回来后就安然入睡;我的儿子生病,虽然没去看望,却整夜难眠。像这样,怎么可以说没有私心呢?3、结构分析:全文分成两层,一、(自伦奉公尽节亦以此见轻)写第五伦一心奉公,清洁廉明。 二、(自或问伦曰岂可以谓无私乎?)写第五伦向别人解释私心。4、主题分析:通过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公正无私,来赞扬其高尚的无私的品质,进而以其私心反衬第五伦的情操。5、写法分析:语言简洁,朴素无华。以人物对白来表现性格。第五伦的私心是人天生具有的,属人之常情,人皆有之。五、拓展迁移附:后汉书之传世名篇乐羊子妻【题解】乐羊子妻出自后汉书列女传。列女传为范晔新创体例,主要记载历史上杰出女子的生平事迹。本文主要颂扬乐羊子妻品行高洁、具有毅力和远见的事迹。【原文】 河南乐羊子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附:杨震故事 毁屋留名官至京都司徒的杨震从蒲州巡视完毕,顺路渡过黄河,准备到故土杨家村看看。为了避免州县官吏的前呼后拥、设宴接风,他不穿官服,不带随从,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来到湖县境内。已是正午时分,路边的田地里空荡荡的,不见一个人影。前边不远处,一位老人赶着一头老黄牛,慢悠悠地朝这边走来。杨震顿感亲切,急步上前深揖一礼:这位老哥请留步,请问杨家村距此还有多远?老人仔细打量他一番,惊喜地握住他的手说: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关西夫子杨伯起吗?杨震也欣喜地叫道:你是村东头的杨贵杨老汉嘛。多年不见,您老还是那么精神!谁知他这么一说,杨老汉反而抽回了自己的手,自嘲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瞧我这记性,都忘了您已经在京城作了大官了,再也不是当年的杨伯起喽。杨震心头一颤,不解地问道:老哥,此话怎讲?老汉脖子一梗,说你装什么糊涂,你们家前不久才盖了一所大宅子,足有十几亩地,上百间房,气派着呢。杨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话当真?杨老汉拍拍胸口:我还会骗你不成?你若不信,我可以和你一同前往,咱们眼见为实。 杨老汉领着杨震来到村中他们家的旧址前,杨震呆住了。他们原来的那两间破房子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雕梁画栋,气势非凡的大宅院。杨震恼怒地把门拍得震天响,应声出来一位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杨震劈手揪住他的衣襟,问道:我乃杨震,这是怎么回事?管家战战兢兢地说:大人息怒,小人只知道这宅子是大人的几位朋友出资盖的,说是给您子孙后代留下的一份基业。杨震从怀中掏出玉环,叹道:想我杨震一生清白,有如此环。此环留与子孙足矣,岂容这宅院污我清白!说完抓起墙角的铁锤,发疯似得朝墙上砸去。 在杨震的坚持下,几天之后,这座宅院化为乌有。而杨震清正廉洁的名声却在乡亲们中间广为传颂。教学探讨与反思:学生活动朗读学生回答自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勾画出主要事件讨论交流汇报补充、 总结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出席教师李云 孙武 李厉美 王文铭缺席情况记录无中心发言人王文铭备课内容第23课、公输教案 教材分析本文是表现墨子怎样以自己大智大勇的精神止楚攻来的。所以不能过多地渲染楚国的准备情况和墨子赴楚的详细经过,否则不仅会使行文显得雍肿,而且容易冲淡主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能力目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情感目标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2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教学准备1、利用录音机,将范读磁带放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纠正朗读中的错误。2利用投影仪,将预先准备的习题或问题显示出来,提供给学生练习或思考。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1诵读法。(解说:诵读应作为学日本文的主要教学手段。可以范读、领读、跟读,可以默读、朗读,可以自读、齐读、分角色读。做到读熟读懂。)2质疑法。(解说: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自学的能力。) 3讨论法。(解说: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积极参与并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提出合情合理的结论。) 4练习法。(解说:傅全文重要知识点设计成不同形式的习题,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媒体设计1、利用录音机,将范读磁带放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纠正朗读中的错误。2利用投影仪,将预先准备的习题或问题显示出来,提供给学生练习或思考。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 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是否听人讲过战斗的故事呢?是否在影视节目中见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呢?是否体会到某些不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沉重的灾难呢?相信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一个人会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历史上的确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公输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板书:公输) (解说:连续提问,唤起学生对有关战争信息的回忆和思考,转而引导学生思维在奔课文主题,诱发学习兴趣。) 二、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清语音障碍。借助投影仪,映示以下内容: 课文中的生字。郢()荆 诺() 舆yu2犀(xi1)兕(si4)。糜(mi2)鳖()鼋(yuan2) 鼍(tuo2)雉(zhi4)。鲋(fu4) 梓(zi3)楩(pian2)牒(die2) 圉(yu4)诎(qu1) 注意加点字在文中的读法。公输盘(ban)不说(re) 请说(shui)之 胡不见(xian)我于王 臣之弟子禽滑(gu3)厘 (解说:此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和深下注释的能力,二是促使学生认准字形,读准字音。)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语气,揣摩语意。一边播放范读磁带,一边挂出提前准备好的上面有下列语句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揣摩语气语意(句后括号中的内容供参考)。公输盘曰:夫子何命而为?(疑问语气,有恭敬请教之意。) 于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祈使语气,有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祈使语气,有进一步激恼对方之意。) 公输盘曰:吾义因不杀人。(陈述语气,有羞恼、义正辞严之意。) 予合子曰:然,胡不已乎?(疑问语气,有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美。(陈述语气,既有断然拒绝,又有狡猾推托之意。) 公输盘曰:诺。(陈述语气,有无可奈何之意。) 引导学生进行一番探讨之后,要求学生一边自行默读课文,一边揣摩对话的语气、语意。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纠正, 力求该准。(解说:阅读由人物对话组成的文章,必须认真揣摩语气、语意,做到理解到位、朗读到位,这样才有助于理解人物的语气神态,甚至心理变化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 (3)内容与形式总理。 通过朗读、揣摩、思考,同学们已经大致明白了文章的意思。此时,教师可一边提问,一边组织讨论,一边提示、点拨。问题: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点拨:墨子和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来国。问题:请抓住一个见字,讨论全文由几部分组成。讨论、明确并形成如下板书。(板书图) (解说:明确文章的主人公、主要内容、情节结构,便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体印象。)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首先要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而后注意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人物特点,理解墨子反侵略的思想。师生共同活动,启发学生思考,教师点拨。(1研读第五一12段。问题: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点拨: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问题: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点拨: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问题: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点拨: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问题: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怎样驳斥了他的义?点拨: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来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来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来的不仁,因为来本无罪。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问题: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点拨: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问题6: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来的计划了吗?点拨:没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来的不义。他没有取消攻来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问题: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点拨:没有善罢甘休。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来。从此处我们可以感觉到墨子的勇敢和果决。(解说:设置以上7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文意,了解墨子步步紧逼,公输节节退守,最终服输的过程。) (2)研读第1316段。问题: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点拨:今有人于此邻有糟糠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问题: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点拨:通过对比和类比。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来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来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来不智,实无必要之意。问题: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来的计划? 点拨: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解说:设计以上3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 3课堂训练。(l)抄写生字看谁记得快,然后默写生字一遍,看谁不出错。(2)完成课后练习一。(解说:增加识字量,巩固基础知识。)4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了前两个情节的内容,欣赏了墨子巧妙的语言艺术。在这两场智斗过程中,墨子令公输盘服,令楚王称售。但是,楚王仍然要必取来,请同学们课下继续阅读下文,想想墨子是以怎样的方式彻底打败了楚国君臣,取得了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解说:梳理前两个情节的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必要的铺垫。) 第二课时1继续研读第17 22段。问题:楚王把攻宋的希望寄托在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新式武器上面,那么,双方又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怎样呢?点拨: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公输盘九设机变,墨子优距,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国有余。 问题: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点拨: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问题: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点拨: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问题: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点拨: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针锋相对 问题: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点拨: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问题6: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国君臣?为什么?点拨: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来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达到了止楚攻来的目的。问题7:体会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锋利巧妙的言辞?点拨:不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2欣赏品味。本文是一篇以记言为主,趣味盎然的散文,它生动的对话、鲜明的人物形象均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来和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是步步深入的。起初墨子和公输盘辩论,谴责攻来不义,后来和楚王辩论,把攻来与患了窃疾相提并论,就更深入地揭露了攻来的侵略实质。后来由辩论转到了攻守之术的实际较量,直到打破敌人的一切幻想,就比原来更深入了一步,就在这对矛盾不断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越来越鲜明,令人感到真实生动。(2)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如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人们满以为见面后墨子一定会劝阻公输盘攻宋,但墨子却邀请公输盘去杀人,出人意料地制造了一个悬念。见到楚王也是如此,人们以为墨子会劝说楚王,但墨子却聊起了偷窃病。又是一处悬念。当人们读到公输盘服和楚王称善的时候,一定会想到问题解决了,但这两处各自均是波澜又起,悬念再生,令人不读不快。这种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3)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第一部分中的5个连续的不可谓在语势上像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3课堂训练。(1)完成课后练习四。(2)解释下列字词在各句中的意思。子公输子之意(先生)愿借子杀之(您)说公输盘不说(高兴)清说之(解释)见见公输盘(拜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来(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 (可是)(解说: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辨析通假字的能力。训练(2)是为了让学生区别同一字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会义。) (3)完成课后练习三。(解说:培养学生 理解、掌握并翻译特殊文言句式的能力。) (4)完成课后练习二。(解说:培养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段落大意的能力。) (5)阅读第1段,回答问题。本段只两句话,各叙述了什么内容?点拨:首句叙述墨子赴楚的原因,第2句叙述墨子赴楚的过程。本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点拨:用语简洁而含义丰富。尤其第2句,仅用4个动词闻起行至组成的3个短句就将十日十夜的长途跋涉交待得一清二楚,而且给人留下了十分广阔的联想空间,笔力实为不凡。联系全文思考,本段为什么略写?点拨:文章各部分的详略应税主题的需要而定。本文是表现墨子怎样以自己大智大勇的精神止楚攻来的。所以不能过多地渲染楚国的准备情况和墨子赴楚的详细经过,否则不仅会使行文显得雍肿,而且容易冲淡主题。(解说:设计此题,一方面提示学生本段是全文很重要的铺垫,另一方面从语言和文章剪裁上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4课堂小结。教学探讨与反思:学生活动朗读学生回答自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勾画出主要事件讨论交流汇报补充、 总结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出席教师李云 孙武 李厉美 王文铭缺席情况记录无中心发言人王文铭备课内容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 教材分析 这课学习的三首诗的主角都是士兵,在诗中都通过对景物与人物动作心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送别是送人着急作,写的是远行人的思念之情。在写景状物上三首诗各有特点,一个是有暖景和冷景做对比彰显相反的两种心情;一个是对故园的荒凉,亲人的凋零进行细致的刻画,让人倍感凄凉;一个是对春天杨柳扬花的描写,但怀人之情跃然纸上。清平乐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把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的3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的反映了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实安逸的农村生活。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朝天子 咏喇叭是一曲讽刺散曲,全曲用近乎口语化的语气,借托对喇叭的嘲讽,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能力目标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情感目标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教学重点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教学难点1、领会古代作者的思想感情。2、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对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要有相当了解。学生准备:预习这五篇作品,准确认读文中字词,初步感受作者感情。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第一课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研讨采薇 1、通过诵读、回答问题等方式学习2、学习十五从军征 2、通过诵读、回答问题等方式学习3、研读送别 3、细心体会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一、学习采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师:同学们都能背诵哪些诗歌呢?诗歌是一种纯文学的代表,也是张力很强,容量很大的体裁。这课有五首作品,有古诗,有乐府诗,有七言绝句,也有词和曲。内容涉及叙事、写景抒情、讽刺等很多方面,下面我们就进入具体的学习。2、转入采薇的学习,先范读,再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解决: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诗集。3、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思想内容。注意:(1、)对诗句含义适当讲解,不宜做繁琐分析。(2、)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不懂处提问解决。(3、)思考:将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有何意义?1、背诵自己能想起的诗歌,对课文产生兴趣。2、文注释,认真阅读采薇,读诗的整体印象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反复读课文,做到当堂背诵,4、理解诗的意境,和诗的形式上的美感及古诗特点。明确: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长年在外戍守的无奈。二、学习十五从军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介绍乐府诗的特点和内容。2、范读十五从军征,注意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中同样描写士兵,在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点拨:前诗更中于对情景的描写以反衬哀伤心情。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兵的自述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控诉。1、了解与此诗内容相关的知识。2、学生诵读这首诗,体会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思想感情。三、学习送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介绍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2、让学生朗读此诗,并讲述诗的大意。3、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1、)这首诗歌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点拨:形象(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对友人依依不舍,还没分别就盼归的心情。1、认真读诗,体会诗的形象性。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一下扬花漫天飞舞的景象,这时去为友人送别,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3、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用心体会作者写景的技巧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四、小结:这课学习的三首诗的主角都是士兵,在诗中都通过对景物与人物动作心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送别是送人着急作,写的是远行人的思念之情。在写景状物上三首诗各有特点,一个是有暖景和冷景做对比彰显相反的两种心情;一个是对故园的荒凉,亲人的凋零进行细致的刻画,让人倍感凄凉;一个是对春天杨柳扬花的描写,但怀人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课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研析清平乐 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及作品内涵2、学习朝天子 咏喇叭 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及作品内涵一、研析清平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讲解词的基本常识。2、介绍辛弃疾的基本情况,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3、范读清平乐,注意读准字音。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词。问:这首词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特点?点拨:辛的词虽然以大题材入词为主,但作者写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1、作好记录2、听教师介绍3、跟读,注意节奏的变化以及词中的难字4、体会作者怎样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二、学习朝天子 咏喇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背景知识介绍(1、)散曲知识介绍(2、)作者的基本情况及作品背景2、要学生诵读课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理清文意,体会作者感情。3、组织课堂讨论:作者巧妙地借咏喇叭讽刺了哪些现象?1、仔细听,了解相关知识,作好记录。2、诵读课文,理清文意,领会作者巧妙的讽刺技巧和形象的语言,并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3、积极进行讨论,并品味这种讽刺产生的艺术效果。三、小结:清平乐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把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的3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的反映了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实安逸的农村生活。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朝天子 咏喇叭是一曲讽刺散曲,全曲用近乎口语化的语气,借托对喇叭的嘲讽,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四、练习设计1、随堂练习设计 :背诵这几首诗词2、个性练习设计:进行比较式学习,归纳总结诗词的特征。教学探讨与反思:学生活动朗读学生回答自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勾画出主要事件讨论交流汇报补充、 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