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与实验方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1865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与实验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与实验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与实验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与实验方案教育部将北京市教委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点,是对我市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推动,我们将借此契机,进一步推进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持久性方向健康发展。客观地分析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我们有信心完成教育部交给我们的研究与实验任务。首先,北京市政府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此项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的政策保证。其次,首都科研部门多、专家多,这是我们开展学校心理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得天独厚的优势。再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已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广泛重视。许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重点工作,并给予必要的保证。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这是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一、研究与实验的目的1、 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 制定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3、 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选拔、培养、考核的方法和途径。二、研究与实验的原则统筹规划,建章建制;尊重科学,着眼教育;发挥优势,形成合力; 边实验,边推广,稳步推进。三、研究与实验的内容1、 创设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心理健康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2、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 中小学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的确定。4、 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实施途径。5、 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选拔、培养、评价。6、 提高教师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研究。7、 心理健康活动设计与实施。 8、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四、研究与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北京市教委成立由行政领导、专家、一线的专兼职心理教师组成的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与实验领导小组,研究和实验的具体工作由德育处负责组织协调,德育处设专人分管。五、研究与实验的时间:2000年3月至2003年9月六、研究与实验工作的具体步骤(一) 2000年3月2000年9月 研究与实验工作的前期阶段1、 召开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开展比较早、比较好的区县和学校的座谈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2、 成立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指导领导小组,建立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指导基地。3、 制定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方案。4、 确定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试验点。5、 召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会。 (二)2000年9月2002年9月 实验阶段1、研讨并论证试验点的实验方案。2、开展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调研。3、培训试验点的有关人员。4、每年举行一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不定期举办研究与实验课题的专题研讨活动。 5、拟定2002年4月研究与实验领导小组对各试验点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进行中期评估。(三)2002年9月2003年9月 研究与实验情况的总结和推广阶段。1、试验点对各自所承担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进行总结。2、研究与实验领导小组对各试验点的研究工作进行终期验收和评估。3、召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总结和推广大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2000年3月27日崇文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指导计划一、 研究背景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并且多次向各级各类学校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建立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教育部1999年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素质要求的需要。因此,在中小学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奠基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素质教育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已全面展开,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也已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重视。我区作为北京市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区,是全市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县之一。几年来,区教委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与指导体系当中,并在我区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中提出明确的要求,为了使指导更具针对性,还特别指定了关于加强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了进一步贯彻全教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的精神,落实我区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区教委、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从我区几十所中小学中挑选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的实验校作为北京市“十五”课题的重点实验基地,并通过课题研究为全区乃至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提供经验、树立典范。二、 研究目标(一)总目标:以提高我区中小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以区教委、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实验校各项工作为载体,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探索并实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及有效方法。(二)分目标:1、 通过开展课题活动,逐步探索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2、 通过各项课题研究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自觉性,同时通过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修养,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以良好的人格影响学生,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3、 通过课题研究,以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学生成长为“身心俱健”的合格人才。4、 通过课题研究,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使之成为与学校教育相一致的教育途径。三、 研究内容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及实施途径。(由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委及各实验校承担)1、探索并实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2、探索并实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3、探索并实践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目标。(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选拔、培养、资格认定及评价模式。(由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教委等有关部门承担)(三)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立、管理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督导模式。(由教委及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有关部门承担) 四、 研究原则 统筹规划、建章建制, 统一指导、分头实验, 发挥优势、形成合力, 及时总结、稳步推进。五、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1年3月至2001年7月 1、各实验校进行课题申报、审批工作。 2、制定崇文区实验研究方案并进行研讨、论证。 3、指导各实验校制定实验方案。 4、召开实验校课题研究工作会议。 第二阶段: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 1、各校开展实验研究。2、对需要建立心理档案的实验校进行“亲子关系诊断测验”等有关测试。3、 定期举办实验课题的专题研讨活动、现场会、论文交流会4、 对各实验点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进行中期总结。 第三阶段: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 1、各实验点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 2、接受终期验收和评估。 3、召开实验研究推广现场会。六、研究实施指导细则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渠道家长家 教 咨 询宣 传 刊 物家 教 讲 座学生特需学生个 别 咨 询团 体 咨 询全体学生心 育 课团 队 活 动课 外 活 动学 科 渗 透班 级 活 动教师全 员 讲 座小 组 成 长个 别 咨 询(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渠道(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教学相渗透 2、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3、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工作相结合4、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5、 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建立“以班级为本”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 6、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建构 7、教师心理健康与成长研究 8、学校与社区、社会的协同 9、心理辅导室的规范化运作 10、有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11、有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12、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管理与使用 13、个案研究 14、学校与家庭心育的协同(亲子教育)1)、通过宣传讲座提高家长的认识、形成共识2)、推荐心育读物,提高家教艺术水平3)、通过老师家访、家长校访、信函、电话、作业批语、家长签字等途径相互沟通情况,共同研究、互商对策、分工负责、明确努力目标、掌握指导方法4)、学校及班级可运用家长顾问制的方式提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及兴趣5)、对有同一性质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团体辅导、互帮互学、互相激励6)、开展各项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班会、共读活动等,加强亲子交流与沟通7)、建议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8)、深入开展专题科研活动,如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指导等(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习动机辅导 学习态度辅导学习辅导 学习方法辅导 学习兴趣辅导 学习习惯辅导 学习能力辅导 考试心理辅导 学习困难辅导 人际关系适应辅导 生活辅导 社会生活适应辅导 (消费、休闲、娱乐、自理、自护) 行为辅导良好行为养成辅导 问题行为辅导(说谎、逆反、嫉妒、攻击) 人格辅导自我成长辅导 自我意识辅导情绪辅导 青春期辅导 自我了解辅导职业辅导 人生探索辅导 升学辅导 择业辅导六、 课题组成员名单负责人:李耀华、刘永胜、童长江成员:李娜新、胡靖、夏珺、赵晓颖、朱虹及实验校教师小学实验校:光明小学、永生小学、革新里小学、法华寺小学、花市小学、一师附小、金台小学、宝华里小学、崇文小学、景泰小学、板厂小学等中学实验校:汇文中学、103中学、178中学、49中学、50中学、114中学、179中学、92中学、96中学、11中、59中学、现代职业学校等 崇文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 课题组 二零零一年九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能力与心理素质课题研究方案崇文区永生小学一、实验研究的背景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并多次向各级各类学校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建立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我校19962000年独立承担的小学生性格特点与学习策略“九五”市级科研课题,就是从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完善性格,提高学习成绩开展研究的。三年的实验课题,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证明,课堂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有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因为以现有的课程体系为元素,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策略中的最好选择。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内化为智能,不仅有效提高学习能力,而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还缺少实质性的研究。另外,学生的心理发展,还需要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和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如何促进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如何通过兴趣、意志、能力、性格的变化,促进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都有待于教育工作者进行实践研究。方兴未艾的学生团体辅导和统合训练,还远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它对改变学生的心境和克服学习障碍的有效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以证实,考虑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与心理素质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决定确立此课题。二、实验研究的目的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与心理素质的研究,采用学科渗透和课外活动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优化学生的内在素养,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掌握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帮助学生内化为智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三、实验研究的内容1、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活动中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2、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内在规律,建构创新性的教育活动。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模式的探讨。4、关于提高部分儿童感觉统合功能水平的研究。四、实验研究的方法1、采用学科渗透法,通过各科教学,优化师生关系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2、采用教育活动法,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优化学校和家庭的心理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3、采用心理辅导法,通过咨询服务、团体辅导、统合训练等有效形式,强化学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促进踏实、刻苦学习习惯的养成。五、实验研究原则1、启发自觉原则:指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效果时,不仅要有思想政治方面和知识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还要有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同时,要把这种要求明确写进教育、教学计划中,并有一定的措施和方法。2、学生主体原则;指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心理教育效能的高低,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转移的。因此,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通过重复参与各科训练活动,优化心理素质。3、个别差异原则;指心理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表现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因为只有这样,心理教育才能收到理想效果。4、平等尊重原则:指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人格,努力建立友好信赖的关系。5、促进成长原则:指心理教育不宜主观进行指示,而是以开发人的巨大潜能为目标,启发促进其成熟与成长。六、实验研究步骤第一阶段:2001年7月2002年3月 确定课题收集资料。 对课题对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并完善。 召开课题实验组会议,正式开题。第二阶段:2002年3月2003年3月 进行相关项目的前测。 各年级教师成立实验研究小组,按照课题规划制定小组计划,并指导家长参与。 改变评课要求,建立新的评课体系。 实验教师结合学科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心理品质的研究。 在任课教师中发现和培养典型经验,上好研究课,推进展示课。广泛进行突破点、结合点、课后小结和体会的交流。 开展创新性教育活动研究,营造学校和家庭的和谐心理氛围,促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开展团体辅导和提高部分儿童感觉统合功能水平的研究。 进行中期实验总结。第三阶段:2003年3月2003年7月 学校开展对比性调查,实验教师集中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撰写研究论文。 学科实验组统筹本组实验教师的研究论文,教育活动和辅导训练活动也要完成论文,学校成书。 学校系统整理课题资料,对课题进行总结,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召开课题实验组会议,吸收相关家长,通报课题实验结果。 接受终期验收和评估。七、实验具体操作 实施前测。进行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以提高学习能力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 通过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向教师和家长提供“在学校的学习方法”、“在家里的学习方法”、“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与老师关系”、“家庭环境”六个方面的资料。 通过个人诊断卡,使学生和家长了解除“与老师关系”和“家庭环境”两项以外的,其他方面的测验结果和说明,作为家长了解学生和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的启示。为创建学习型家庭提供测查依据。 通过班级分析表测查结果的5个等级显示,使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内容量表和整个测验结果,了解班级特点或倾向性,从而科学制定学科渗透和教育活动的指导计划。 通过班级问题项目分析表,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或倾向性,有的放矢地开展咨询服务、团体辅导和统合训练工作。 将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与智力测验和学习成就测验,结合起来进行,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同时,通过后测对比科学做出本课题的结论。八、课题组成员名单负责人:余英杰(校长)成 员:谭庆林(副校长)等9人 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课题研究方案崇文区光明小学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仅单纯的指对学生的教育。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的思想、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都要受到周围人群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把学校和家庭看作是与学生发生密切联系的生态系统,教师、家长和学生是这个系统的要素,要素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有时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但根由在家长和教师。教师和家长的心理、行为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行为的健康。所以,教师学会心理调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懂一些心理保健的常识,掌握一些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给孩子以良好的行为示范,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作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又是一项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它的引进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我校自1996年提出:让每个孩子从小说“我能行”的口号,拉开了“我能行”教育的序幕。“我能行”教育的宗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迎接明天。“我能行”教育的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都能说:“我能行”;让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体验“我能行”;让每位家长在培养孩子中相信“我能行”。几年来,“我能行”教育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适应国际国内教育发展形式的需要、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原则、切实解决日趋严重的学生心理问题;为了进一步深化“我能行”教育,提高我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努力探索并实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模式。我们结合区课题计划在本学期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外的研究主要在于心理治疗技术的应用,如米尔瑞斯-艾兰阅读疲劳综合症及其治疗等。其社会背景与研究的出发点与我国有很大的区别。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集中在学生的行为矫正或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则较少地进行系统的研究,缺乏对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生成性的认识和思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分析不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目前,许多中小学及教育研究部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杭州市教科所心理辅导中心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经验;上海市虹口区进行的区域性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南京晓庄学院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所开展的教师自身成长活动等等。所有这些有益的实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三、本课题研究内容的重点、难点本课题研究重点在于“我能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的探索;研究的难点在于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总之,我们将本着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完成“我能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建立健全“我能行”教育。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1、 探索教师的自身成长,学校心理辅导中的重要课题(1) 探索通过参与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的研究(2)让心理学顾问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之中(3)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式(4)教师情绪调节技巧2、 探索“家校社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亲子活动使家长、孩子都得到快乐(2)专题讲座家长喜欢的课(3)社区是学生成长的大课堂3、 探索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展自身健全人格(1)团队辅导促进学生成长的研究(2) 以读书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4、 运用有效的心理辅导技术,使心理辅导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技术现代化(电脑化、网络化)(2)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专职化与“全员参与”相结合(3)特需生档案的建立、管理与使用(4)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课与小组辅导五、 研究计划实施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1年5月2001年7月 1、成立课题小组,研究制定课题计划 2、做好课题的申报审批工作 3、召开课题组工作会,布置课题实施方案 4、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01年7月2002年7月1、 在学生、家长、教师中进行前测2、 实施各项计划3、 进行课题研究的讨论交流会4、 进行实验研究的总结 第三阶段:2002年7月2003年7月1、 继续研究2、 定期交流3、 进行中期量表分析 第四阶段:2003年7月2004年1月1、 课题实验研究的个案交流2、 进行后测3、 召开课题研究总结研讨会4、 接受上级终期验收和评估5、 出版“课题成果论文集”六、 预期结果与评估方法家长尊重儿童,民主平等地对待儿童;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教师提高教育行为的理智性,摆脱学生行为的消极影响,在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教师角色的特殊性,并对这一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在长期、繁重、琐细的教育工作中,自觉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随时纠正自己不当做法。而且,也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师角色的特殊性与实践难度,社会、家长、领导、理论与研究工作者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支持教师,并真正地尊重教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了宽松、愉悦的氛围。七、 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名单1、 课题负责人:、 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本课题组承担任务刘永胜男55大专特级校长总负责刘世芬女47大专小高主任负责家教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周树珍女47中专中高主任负责学生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田莹女29大专小高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心理辅导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2、 课题组中心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本课题组承担任务王 平女26大本小一大队辅导员负责家教课题的实施工作张 倩女47中专小一大队辅导员负责家教课题的实施工作孙 艳女29大专小高班主任负责课堂课题的实施工作刘晓黎女32大专小高班主任负责班主任课题实施工作李 妍女23大专小一班主任负责课堂课题的实施工作赵连萍女44中专小高品德教师负责品德课题的实施工作翟 红女32大专小高班主任负责学生课题的实施工作夏敬华女23大专小二班主任负责学生课题的实施工作王见汀女32中专小高体育教师负责教师成长课题的实施工作3、 课题组成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课题研究方案崇文区宝华里小学一、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重心正在悄然转移,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新的重点。面对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各种危机问题和信息全球化问题等等,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此,要唤起对知识的好奇心,要进行注意力的训练、记忆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的训练;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报告强调指出教育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等。 我国在80年代也提出了心理教育的问题,1993年更把心理教育写进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再次提出,学校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素质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正前所未有的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普遍关注,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特色,就更强烈的需要研究儿童心理,从儿童心理出发,启发儿童的内在动力,激发真实的爱国情感,正是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期望,使我们加倍在心理健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问题上更为深入的进行研究,我校在“爱国爱民、立志勤学”的科研思路基础上,依据全教会、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及德育整体化纲要精神,由科研小组进行调查、研究、论证,提出了“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生活和实践相结合,依据儿童心理特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课题,并针对德育目标高、大、空,学生不易把握、理解的现状,将各年段教育重点进行分解,提出对学生进行“六爱三树”的教育口号,即低年级“爱人爱己树尊严”;中年级“爱班爱校树威望”;高年级“爱国爱民树雄志”。围绕这一主题,科研班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为突破口,从学生认知与情感规律出发,启发学生主动认知,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走入学生心田。在探讨新时期德育途径和方法上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校又作为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更要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中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心理健康研究氛围,构建科学、规范的心理研究体系,使心理健康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为更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二、 实验研究目的: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人格为目的,以科研活动为载体,以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为突破口,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心理健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内容、途径和有效方法。三、 实验研究内容:(一)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实施途径,启发儿童内动力,继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二)提高教师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研究。(三)家校协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四、 研究内容:(一)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启发儿童内动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 如何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方法对低年级儿童开展“爱人、爱己树尊严”教育。(低年级德育组长及骨干教师承担)2、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对中年级学生进行“爱班、爱校树威望”教育。(中年级德育组长及骨干教师承担)3、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对高年级学生进行“爱国爱民树雄志”教育。(高年级德育组长及骨干教师承担)4、 学校科研班定期活动,设定实验班级,进行专项辅导。5、 根据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二) 提高教师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研究。1、 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讲座。2、 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科学的管理与使用。(三) 家校协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1、 建立实验班家长亲子关系档案,并运用档案开展亲子教育研究。2、 通过宣传讲座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3、 推荐心育刊物,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4、 运用团体辅导、互帮互学等方式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水平。5、 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加强亲子交流、沟通。五、 实验研究原则: 统筹规划、建章建制, 科研为首、脚踏实地, 坚持特色、开发潜能, 典型带动、全员参与, 及时总结、稳步推进。六、 实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1年3月至2001年7月1、组织行政讨论,确定实验研究课题,进行申报。2、完善、调整实验研究组织机构,确定研究分工。3、制定宝华里小学实验研究方案并在科研活动中进行研讨、论证。4、在全体会上对实验研究工作进行通报宣传,奠定全员参与实施基础。第二阶段: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1、 全面开展实验研究。2、 对课题研究实验班及个人进行个别辅导,建立实验研究科研档案。3、 不断完善科研制度,通过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提高实验研究的水平和效率。4、 进一步完善心理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工作,重点在教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及亲子关系测验中有所突破。5、 对实验研究工作及时总结,并召开实验研究中期总结大会。 第三阶段:2002年7月2003年7月1、 针对实验评估标准进行自查评估,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心理健康实验研究工作。2、 实验班及个人对所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并在课题组范围内进行交流。3、 经课题小组进行论证,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4、 配合区课题小组的验收和评估工作。六、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名单: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课题承担部分吕惠琴女47大专小教高级校长保证协调经费落实王毓新女47大专小教高级书记保证协调经费落实张 瑾女27大专小教一级教导主任课题研究组织管理王 芳女27大专小教一级心理健康辅导员、品德教师具体负责家校协同研究安新颖女27大专小教一级心理健康辅导员语文教师具体负责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与辅导张含颖女30大专小教一级班主任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渗透。张会琴女30大专小教高级班主任家校协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具体实施焦建荣女25大专小教一级班主任研究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与实施途径启发儿童内动力继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年级组长各年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创建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题研究方案崇文区花市小学研究背景21世纪的今天,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问题越发引起教育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这也是社会不断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我们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环境与人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我校课题组特确定了研究课题,力求通过科研工作带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我们将以教育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以落实“德育纲要”和“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为着眼点;通过科研的方法研究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研究内容 1、 对人心理健康有利的环境因素的研究2、 对人心理健康不利的环境因素的构成3、 人文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4、 如何建立对儿童心理发展有利的学校环境5、 如何建立对儿童心理健康有利的家庭环境研究过程和方法1、 研究过程2001年研究的前期工作:l 课题设计、组建课题组l 五个研究方面的理论学习、资料检索l 进行学生、教师、家长方面的相应调查l 边总结边指导,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教育工作中2002年研究重点l 全员动员,全面启动研究l 召开总课题报告会,向全体教师通报课题进展情况l 确认各阶段研究目标,明确分工,落实研究计划l 子课题进行培训,并开展研究工作l 年底召开中期研讨会2003年研究重点依据学校课题关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利的环境因素的研究”;“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不利的环境因素的构成”;“人文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建立对儿童心理发展有利的学校环境”;“如何建立对儿童心理健康有利的家庭环境”这五方面的研究,展示不同的研究成果并以不同的形式推广其有效的方法和成功的经验。真正通过课题研究的成果促进学生的发展。2、 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测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并辅以教育实验法进行研究。l 运用整体优化的思想,整合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研究力量。形成协作、互补、结合、递进的研究格局。促进课题良性发展。l 以课题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学生健康成长。l 抓住行动研究的实质,发挥教师的研究主体作用。l 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课题成果的运用研究成果的形式1、 五个研究方面的研究专集,适时推广。2、 调查报告形式展示研究成果。3、 课题研讨会。4、 论文集子课题的确定1、 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利的环境因素的研究l 社会大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生态环境、卫生环境、燥声环境)l 人际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l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l 校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l 文化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 小学生心理健康不利的环境因素的构成3、人文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4、如何建立对儿童心理发展有利的学校环境5、如何建立对儿童心理健康有利的家庭环境参与研究教师根据第一个子课题的分项自己确立研究课题课题组成员:白淑兰等人构建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促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崇文区法华寺小学一、 研究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日益显示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学校的教育、教学而言,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有助于增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着重要影响。学生每天生活在校园,校园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构成了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校园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建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二、 研究内容:1、 努力建构良好的校园环境,绿化美化校园,陶冶学生情操,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促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2、 努力建构宽松、民主的师生关系,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促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3、 努力建构和谐、愉悦的生生关系,促学生悦纳自己、悦纳他人、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心理品质。4、 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在体验教育中促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三、 研究对象:1、 学校16年级全体学生。2、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3、 学生家长。四、 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法、心理测查法、团体辅导法、个别辅导法、行动研究、五、 研究步骤:1、 成立课题实验小组。 学校首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核心小组”,制定实验计划,完成实验过程,管理实验档案,总结实验成果。2、 开展教师培训:(1)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多种形式的开展学习活动,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2) 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测查及团体辅导,促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3) 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开展科研活动。 对骨干教师、课题核心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科研能力,开展实验活动,保证实验实施。 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科研意识,学习科研方法,人人建立科研资料夹,人人有科研课题,定期举办学习交流与研讨活动。 将教师的科研课题落实情况与教师的教学评价相结合,促教师开展教学科研。3、 努力建构宽松、民主的师生关系。(1) 学校开展“做老师喜欢的学生”及“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活动,定期进行活动的总结与交流。(2) 坚持开展“师生连心卡”活动,促师生情感交流。(3) 将“建立宽松、民主的师生关系”定为学校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评选及学校对教师师德评价的考核内容之一。(4) 学校对教师的期末评价,将广泛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促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4、 努力建构和谐、愉悦的生生关系。(1) 开设知心信箱、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学生团体及个别心理辅导,加强个案研究。(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与辅导长期化、制度化。(3) 面向学生开展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评价,坚持开展“四心相连式评语”活动。5、 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1) 规范、美化校园环境。学校的绿化、美化,学校的宣传教育等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2) 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开展“做校园小主人”自主教育主题活动;坚持开展“我实践、我体验、我能行”的体验教育主题活动;坚持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亲子教育实践活动。(3) 积极争办健康促进校,促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与形成。6、 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完善科研制度,规范科研行为,保证实验工作的开展与深化。六、 实验时间:2001年9月2003年7月第一阶段(2001.92002.9) 主要内容:完成教师培训,做好教师、学生实验前心理测查的记录工作,制订实验计划,建立实验档案,开展教师及学生的团体辅导。第二阶段(2002.92003.3) 主要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深化教育科研,定期总结阶段成果。第三阶段(2003.32003.7) 主要工作:总结实验成果。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组长吴丽雯女33本科小学高级副校长副组长贾佩兰女53大专小学高级支部书记主要成员名单王淑欣女32大专小学高级德育主任、教师吴文莉女32大专小学一级语文教师、班主任李文女30大专小学一级语文教师、班主任李静女33大专小学一级卫生老师宋红莉女29大专小学一级英语教师阎琳女30大专小学一级语文教师、班主任靳淑娥女34大专小学高级数学教师学校课内外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课题研究方案崇文区金台小学一、开展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阵地,教师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教师的心理发展水平对学生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开展学校课内外活动和学生产生互动交流,学生通过参与课内外活动与教师产生互动交流。我们认为,学校课内外活动的开展对学校师生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心理修养,帮助他们他们认识自我,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挥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角度来看,学校课内外活动包括学科教学活动(课内活动)、班级(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课内教学活动的延伸)以及针对特需学生开展的指导、咨询活动。研究学校课内外活动开展对师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课内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活动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针对学校实际,深入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二、研究目标:1、通过开展课题研究逐步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修养,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学生,以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发展的环境,在课内外活动中渗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3、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健全人格,增强耐挫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三、研究内容: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及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活动途径与方法研究。1、 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与方法。2、 班级(少先队)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班级(少先队)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通过班级(少先队)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3、 课外兴趣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课外兴趣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通过课外兴趣活动提高学生心理水平的方法。4、 特需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研究研究课内外教育活动对特需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通过课内外教育教学及咨询活动提高特需生心理水平的方法。通过开展以上研究,提高教师全员育人意识,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自主和谐的活动氛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参与其中,体验成功,并在知识、技能、人际等诸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四、研究对象:金台小学全体教师和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及确定选题阶段( 2001年9月2002年2月)1、学校课题的选题及申报工作2、做好学校课题研究的动员工作3、请专家到校指导教师选题4、召开课题领导小组会议确定课题组成员并制定研究方案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 ( 2002年3月2003年7月)2002年3月 确定研究专题,全面启动。2002年4月-2003年1月重点研究学校课内外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1、学生现状的调查、分析工作。2、收集工作案例,撰写学生现状的调查、分析报告。3、分别研究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班级(少先队)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课外兴趣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课内外教育活动对特需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l 坚持参加总课题组的培训、交流活动l 请专家到校指导,做专题讲座: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l 指导实验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并召开论文交流会l 编制本阶段研究案例、论文集。l 如有条件开展学习考察活动,并召开研讨会。2003年1月-2003年7月重点研究通过学校课内外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1、参加总课题组培训与交流活动2、分别就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兴趣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班队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特需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开展实验研究。3、指导实验教师撰写工作案例、论文。l 学校举办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l 召开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班队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l 召开课外兴趣活动成果展示会及自主兴趣活动与学生发展研讨会。l 编制本阶段案例、论文成果集。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03年9月-2004年1月)1、 教师子课题研究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2、 学校对教师研究报告进行汇总,撰写学校研究报告。3、 召开课题成果汇报会4、 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评价六、课题组主要成员及课题:总负责人:王兰萍 校 长 李 冉 副校长 张 弦 副校长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组: 负责人: 张 弦 副校长 陈瑞萍 教导主任课外兴趣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组: 负责人: 贾树良 副校长 李 冉 副校长 班队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组: 负责人: 李 冉 副校长 张 莉 大队辅导员 特需学生教育活动与咨询研究组: 负责人: 李 冉 副校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