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声幼儿园在公民办园际互动中的实践与思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9738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之声幼儿园在公民办园际互动中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春之声幼儿园在公民办园际互动中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春之声幼儿园在公民办园际互动中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之声幼儿园在公民办园际互动中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我们春之声幼儿园有幸参加了教育署有关公民办幼儿园园际互动的课题的实践研讨活动,我们与区级示范园云台幼儿园、民办新里程幼儿园组成了教学互动研讨小组,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为目标,以专业对话、实践研讨、协同反思为手段,通过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搭建园际教学展示和交流平台,以此提炼公民办教学互动的经验,促进公民办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的做法是:一、规范合作互动的管理制度,确立有序运作模式为保证教学互动小组的工作有序、有量、有质的开展,我们建立了园际互动的领导小组,成员有联合体成员单位的园长、保教主任等人组成。研讨之初,我们就讨论并规范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教师学习制度,听评课制度,课例研究制度和经验交流制度,每次活动我们要求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在互动内容上,我们主要就共同学习、现场教研展示和课例实践研讨进行交流和互动,在互动的形式上,基本上以小组共同确立主题、各园分别阐述、小组联合诊断和反思等形式进行。在互动的层次上,我们将教师分为骨干型、成熟性和苗苗型三个层面进行研讨。通过制度保障和有效的运作模式,我们教学互动小组走上了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规范发展之路。二、 构建专业对话的互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反思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们公民办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也在随之改变,然而如何将先进理念与教育行为有效结合,成为教师实践中的瓶颈和困惑。面对教师中出现的焦虑之情,我们在深思,在公民办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建构一个温暖、互动、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充分表达、传递、叙述、阐释,并且倾听、理解、思考、回应。因而,我们通过问卷等及时了解了教师在教学上的困惑和需求,他们强烈需要进行教学技能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因此,我们首先确立了“专业对话协同反思”的互动内容。所谓“专业对话协同反思”是指教师在专业领域里,对教育活动、教育事件、教育实践、问题解决、儿童发展等各方面,与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切磋、研讨,对一些问题相互理解,或达成共识,或有积极反应,在对话中汲取专业外援,从而获得自我提升之路。我们通过专家讲座、或直面专家、或依托教育期刊栏目上的专家文本组织各层面的教师进行对话,我们经常采用小纸条法、六顶反思帽法等就对话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聚焦,来解决我们教育理论或实践中的困惑;如:针对如何进行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我们的老师尤其是成熟型教师和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首先通过案例并联系教师的实践罗列出了无效提问的一些特征,大致有十条,即:只强调低层次或封闭的问题;只在课堂结束时提问;不允许幼儿七嘴八舌,提问题后不停顿;只依赖于幼儿的自愿回答;忽略或不纠正幼儿不正确或不完整的答案;只凭自己理解设计问题;问题很长且同时问许多问题;将提问作为惩罚的工具;设计问题时只考虑要点;提问题或幼儿回答时教师的表情漠然。然后就有效提问进行了讨论,并对有效提问具体特征进行了十条的归纳,即:问题的不同水平与类型与教学目标匹配;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关的问题;提问题时有停顿,有让幼儿思考的过程;保证所有幼儿有同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当幼儿的答案不精确、不完整时有相应的过渡问题;将问题,尤其是关键问题写入教师的教案中;提问清晰、简短、围绕中心;问题能吸引幼儿并参与其中;围绕问题书写教学目标;非语言行为与问题表达一致。通过专家的梳理和指导,教师们对如何设计提问有了感性的认识,大家深深感到,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基础,那么,有效的的提问之后,教师该如何正确的回应呢?我们的骨干教师畅谈了自己的成功经验,专家进行了提炼,如:当幼儿自信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不要过多地赞扬;当幼儿回答正确,但表现很犹豫时,要及时反馈和鼓励,在继续之前,要解释答案为什么准确;当幼儿回答得很自信,但答案不正确,要对幼儿积极思考予以肯定,然后用别的问题引导幼儿得出正确的答案;当幼儿回答既不正确,而且粗枝大叶,教师要给出正确答案,然后继续,避免化过多的时间纠正错误答案。在提供教师与专家对话的同时,我们还提倡教师之间的闲聊式的对话。我们要求教师每月记载对话内容。对话的主要文本有:“对话与解读”。 我们深深感受到,在这个对话的平台上,由于聚焦了各种教育经验、问题和特定主题,抛砖引玉、取长补短,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在对话中共同探讨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如:我们聘请了肖燕萍专家作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并就大家关心和困惑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对话和解答,帮助教师在理论层面上理清了教学设计和实践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我们还举办了十次音乐教学的现场活交流和研讨活动,专门聘请了台湾幼儿音乐教授胡瑛婷来园手把手的带教和点评,使教师们对幼儿音乐活动的本质、教学方法和模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三、搭建实践交流的研讨平台,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是提升公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核心,聚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研究,是保证研究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学实践是我们公民办教学互动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确立了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为:“专”、“精”、“细”、“恒”。所谓“专”就是指教学研究要围绕课堂教学中所梳理的具体问题逐个进行专向研究,所谓“精”就是指精致化教学研究,开展教学研究不要贪求数量多少,要讲究教研的质量和效果,要精心选择所开展的教学研究内容,精当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精细分析教学研究活动的得失。所谓“细”就是要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如在技术手段上主要是利用录像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录像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再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师在反复的观看中,更准确的找出自身的缺陷和漏洞,帮助教师进行深入反思,从而达到教师自我提高的目的。所谓“恒”就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开展基于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的研究。其次,在课堂教学研究形式上,我们主要着眼在“一课多研”的模式上,试图通过“合作互动、实践反思”的集体教育教学研讨,来解决我们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并由此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确保三所幼儿园各层面教师的参与,我们将教师分编为骨干组、成熟组、苗苗组三组,分批参加每月一次的“一课多议”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对于骨干教师,我们鼓励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长;对于成熟型教师,我们要求能通过一系列的“同课异构”的实践研讨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设计能力;面对苗苗型教师,我们主要是让他们通过“一课多上”的途径来锻炼他们熟练演绎教学方案的能力。在课例研究方法上,我们坚持了五个步骤:即发现问题、方案设计、实践跟进、交流研讨、自我反思。体反思,由第二位教师执教,连环跟进。三、 我们的经验和思考(一)经验通过两年的合作互动,我们三所公民办教师普遍感受到了互动带来的益处,首先是信息量的增多,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其次是多元互动,吸收了优质资源,提升了教学实战能力。三是通过互动三所幼儿园尤其是我们一级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初步形成了开放办园的机制,对提升保教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分析我们取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制度保证公民办园际互动是推进新课程实施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以教育教学为抓手,建立了一系列教学研究的园际互动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条:园际小组领导深入每次活动制度:三所幼儿园的园长和保教主任要定点深入三个层面的互动研讨小组,并指导好各组工作。 领导小组组织好考核激励制度:每期或每学年领导小组要对互动小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和表彰。 常规研究制度:每学期组织12次专家报告和辅导,每月一次课例观摩研讨活动,每期一次专题研讨会,每年一次园际互动的总结表彰会。 强化评价与管理 实施预案及互动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最终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优质高效的研讨质量是园际互动的生命线。因此我们领导小组以及各幼儿园及时对互动情况做出评价。评价的主体可有时是领导,有时是教师;我们评价的方式有问卷调查、教师座谈会等。在互动过程中我们及时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对互动的内容、形式做出调整,切实保证园际交流的质量。 2、体现实效在开展公民办园际教学互动中,我们着重运用了“专家引领、实践研讨、合作反思”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专家引领在对话中转变观念 ,在合作中资源共享园际互动需要专家引领。两年来我们请了一些学前教育专家来园进行辅导讲座,让教师直面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同时我们也充分发挥我们三所幼儿园的骨干教师的作用,挖掘园际互动的师资潜力。通过我们三所幼儿园的相互合作,基本实现了资源共享。实践研讨在听课评课中取长补短,在互动中共同发展这是一种最为常见、行之有效的园际教学互动方式。听课时除了要注意上课教师的教案设计、语言表达、组织调控等教学基本功外,还要特别关注教师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除了听课,评课交流也很重要。评课对上课教师来说,是一次剖析、总结和提高的过程,对听课教师来说能吸收别人的长处,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由于是三所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各个幼儿园的办学风格、管理方式、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那么园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 课例研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反思中自我提升 组织教师参加课例研究,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课例研究内容,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和反思,切实解决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针对三个不同层面教师队伍的实际,我们进行了相应的研讨,对于骨干教师,我们要求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和课例研究。 对于成熟型教师,我们要求自己编写教案进行案例研究;对于新教师,我们则放低要求,引导其选择他人的教案进行分析和演绎。 应该说,这种从实际出发,凭借专家和优质园的引领,在交流合作的互动中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做法,在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肯定和欢迎。(二)思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运用了“专业对话、实践研讨、合作反思”的策略,为三所幼儿园教师的群体发展提供了平台,教师在活动全过程中得到了专业引领和同伴合作,进行了自己的实践反思,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切实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水平。然而,如何将公民办幼儿园的园际互动长效深入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