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8507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 加快富民强县步伐徐玉琼同志在县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4月12日)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本届县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和组织全县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努力开创我县项目引进、项目争取和项目建设工作新局面。刚才,沈德恩同志宣读了三个通报,对2006年度政府工作目标考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项目建设获奖单位和个人分别颁发了奖牌、奖金,发改局、开发区、城关镇分别作了典型发言,县政府与各部门签订了2007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会上还印发了一季度全县财政收支完成情况的通报、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的意见、项目信息以及修订后的招商引进优惠办法和项目建设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请大家认真看一看。后面,陈东同志将就抓好当前的主要工作作总结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县政府集体研究的意见,着重就项目建设和抓落实讲四个问题。一、把握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2004年,上届县政府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项目建设工作。三年来,全县上下牢固树立打基础、管长远的指导思想,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来抓,千方百计争项目、引项目、建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三年共争取国家和省计划投资项目74个,争取资金1.7亿元。通过大量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全县基础设施条件。先后建成了张界公路,完成了大安线、城高线、刘四线改造,悟宣线、大界线改造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新建改造通乡公路209公里,完成通村公路建设710公里,70%的村通上沥青(水泥)路;丰店、城西两个110KV变电站建成使用,城乡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和农村供电“户户通”;完成了210个村的有线电视光纤网络镇村联通工程建设,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超过90%;彭店、界牌水库除险加固、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建设等一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相继竣工,宣化店谈判旧址、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等一批重点投资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共引进各类项目133个,到位资金8.2亿元,利用外资542万美元。京华彩印、人民电器、华龙生物药业、瑞光纺织、纬兴毛织、越华防护用品、鑫诚化工等一批工业生产项目建成投产,硅光电、青鹏陶瓷、华鑫铸造、恒发针织、恒发氨基酸、越华防护用品二期工程、太阳能板等一批工业生产项目已经动工或即将动工建设。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培植了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三年来,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剔除政策性因素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5.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面对新的竞争态势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县项目建设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拉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不多。比较而言,小项目较多,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能带动财政快速增收和扩大就业的项目少,缺乏在全省全市产业布局中占主导地位的重大项目。二是项目建设进度不够理想。部分争资项目建设进度比较缓慢,工期延长;部分招商项目没有形成现实投资量,意向项目、签约项目较多,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不高。三是项目建设环境不够优化。配套基础设施在一些项目建设中不到位,影响了项目的建成投产;软环境制约项目建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少数部门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项目建设氛围不浓。少数部门和单位对国家投资政策和市场信息研究不够深、不够透,怕吃亏、怕花钱、怕担风险的思想比较严重,项目策划、可研工作比较滞后;在跑项目和抓项目上,缺乏钻劲和韧劲,满足于一般地抓,满足于常规地跑,没有全身心投入进去,没有真正把项目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来跑;在项目组织实施中思想不够解放,办法不多,部分项目建设质量不高,资金管理不严。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今年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开局年。为了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促进全县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全县上下要坚持以项目建设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加强和推进项目建设。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第一,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央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贯彻上级精神,必须全面、准确分析县情,根据大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抓落实。对于大悟来说,近三年是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但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比较,2006年我县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的增幅分别低3.2、3.9、7.8、5.1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发展不够仍然是我县最大的实际,加快发展仍然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要加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目标,就必须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较高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没有“快”奠定的产业基础,“好”就成了空中楼阁,科学的发展观就无从谈起。只有大力加强项目建设,才能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才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也才能有充足的财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抓项目建设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第二,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是实现富民强县目标的关键举措。在县十二次党代会、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富民强县的宏伟目标,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县城面积扩一倍,财政收入翻一番,农民收入快增长,干部(公务员和教师)工资全保障,有线电视村村通,水泥(沥青)公路通到村,人人喝上安全水,社会保障有能力,使贫困人口基本脱贫,让人民群众真正从加快发展中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靠经济的大发展作基础。众所周知,经济发展主要靠消费、出口、投资三驾马车拉动,对大悟而言,消费拉动有限,出口十分微弱,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项目建设是投资拉动的主体,是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重要支撑,是加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无论是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还是推进城镇化;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是财政增收,还是农民增收,最终都只能落到项目这个“抓手”上。没有项目,就形不成投资,也就谈不上发展,富民强县的宏伟目标更无从实现。第三,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区域竞争的核心是经济竞争,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为项目的竞争、投入的竞争。从现实情况看,我县区域竞争力与过去比,是增强了,但与发达地区、与周边先进县市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县的产业不发达,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工业所占的比重小,企业数量不多,大企业较少,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技术和终端产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依靠项目。有了项目,我们就能应对变化,适应市场,调节经济发展的重点与重心;有了项目,就能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发展平台,提高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有了项目,就能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增加经济总量,增强经济竞争力。因此,全县上下必须牢固树立“项目兴县”意识,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千方百计争资、引资上项目、建项目,不断提升我县的区域竞争力。第四,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是培植经济发展后劲的现实途径。项目建设不仅对当前的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而且对经济增长具有长远的促进和支撑作用。今年的投资就是明年的增长点。近几年,全国经济发展加速,沿海发达地区持续呈现高增长态势,而我县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却有些吃力。出现这种状况,并不是全县上下不努力,也不是我们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企业不思进取、甘居人后,根本原因是我县产业结构层次过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缺乏高增长、持续增长的潜力,想快快不起来。经济增长有其内在的规律,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持“简单”的低增长,扩大再生产才能实现“扩大”的高增长。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地方也如此。对于大悟而言,扩大再生产就是要不断增加投资、新上项目、激活存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不断的高增长。因此,要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狠抓项目,千方百计抓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增强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二、明确目标,拓宽思路,牢牢把握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今后一个时期,全县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总体部署,坚持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向上争资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壮大产业与改善基础设施相结合,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相结合的原则,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加强项目建设,努力形成项目信息收集、项目策划设计、项目争取立项、项目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资金投入不滑坡,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主要目标任务是:全县每年确保争取各类政策性项目资金1.3亿元,力争超过1.5亿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计划项目资金6000万元以上,投资过千万元的重大计划项目2个以上。每年招商引资5亿元以上,其中开发区完成招商引资3亿元以上;开发区每年引进投资过3000万元的项目5个以上,每个乡镇每年至少新上1个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发展项目,城关、宣化、河口、新城、大新、芳畈等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每年发展2个以上。通过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确保全县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到201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五年总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县经济开发区引进入驻企业50家以上,年产值达到40亿元,税收达到2亿元。围绕实现上述工作目标,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一)广泛收集项目信息。准确的项目信息是争取项目的前提。只有做到摸准上情,闻风而动,谋划早动,赢得主动,才能扎扎实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才能争取更多的项目和更快的发展。要成立专门班子,组织专门人才,投入更多精力,把项目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投向和行业发展规划,注重与国家和省相关部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准确、全面地捕捉和掌握项目信息。要善于做“有心人”,广泛发动群众,发挥老关系、老客户、老朋友的优势,多方搜集市场资本流动变化情况,掌握市场招商信息,把关系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要积极关注跨国公司的投资动向和大企业、大集团的产业转移动态,为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夯实基础。要建立项目信息联络员和项目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各级各部门都要安排专人负责本地本部门项目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每月25日以前向项目主管部门报送项目信息,项目主管部门对上报信息进行梳理后,每月月初编发项目信息简报,及时通报国家投资政策信息和市场招商信息。(二)精心策划设计项目。抓项目建设,首先要解决项目从哪里来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创新理念,拓宽思路,千方百计在寻求项目上下功夫,努力形成项目实施一批、立项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格局。一是要认真筛选项目。要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国家宏观产业政策为导向,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筛选一批事关全局、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的骨干项目。要瞄准国家、省投资政策和专项资金投向,有针对性地做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减少成本。要立足大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筛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对外招商。二是要精心策划项目。好的策划是成功的一半。向上申报的项目,必须达到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深度。对外招商的项目,需要符合客商的要求。要充分运用市场化的理念,网络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或依靠专业公司,对项目进行捆绑设计,做深做细前期工作,为向上申报、对外推介打好基础。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投入力度,改变过去拿一张纸、写一个报告、要几个小钱的做法,要有争大资金、抓大项目、谋大发展的气魄,舍得花钱聘请国家和省市有资质的单位高标准完成项目的可研、论证、评估等前期工作。从今年开始,县政府将建立项目建设基金,用于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各部门各乡镇也要拿出一定资金支持项目前期工作。近期,各级各部门要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财力,重点做好城区垃圾处理场、姚河水库除险加固、姚河水库备用水源工程、库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芳新公路、重点镇建设、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扩建、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项目的立项、可研、评估等前期工作。这些项目的前期工作都要在今年10月份以前完成。另外,要做好环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郑武铁路火车站至京珠高速公路连接线和环河四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各项目责任单位要切实负起责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按时、高质地完成好项目前期工作,为今明两年争取项目和资金打下基础。三是要加强项目库建设。要进一步充实调整“十一五”重大项目库,尽快建立覆盖各行各业、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数量不低于200个的全县项目储备库。要优化入库项目结构,工业项目比重不能低于50%。要坚持对项目库进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地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对项目库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确保每年新入库固定资产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不少于10个,做到随时可拿出一批项目对外招商,随时可拿出一批项目向上申报,确保项目不断档。(三)全力争取项目资金。项目是争取来的。无论我们的项目前期工作做得多么好,如果不去争取、不去跑,项目只能永远束之高阁。一是要面向市场引项目。发展工业主要靠市场项目。近几年,全县新上项目中,招商引进项目占三分之一左右,已成为我县项目建设的重要来源,但还远远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县域经济就是招商经济的意识,积极到市场上找项目、挖项目、引项目,使招商项目成为项目建设的主力军。要拓宽招商思路,采取资源换资本、产权换资金、存量换增量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资与引人才、技术、管理、品牌相结合,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整体水平。要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招商活动,适时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23次适度规模的招商活动。要突出招商重点,充分发挥我县区位、资源、人力等特色优势,加强对外宣传和推介,力争今年在引进一批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上有大的突破。大力开展开发区招商,力争新引进5家以上投资过3000万元的工业项目落户开发区。二是要积极向上争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计划项目。当前,是向上争项目的最佳机遇期: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国家和省建设资金更多地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倾斜,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大悟享受西部地区政策出台以及我县被列为全省扩权县,等等这些都为我们争取政策性项目和资金提供了良好机遇。各级各部门要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紧迫感,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目标,抢前争先抓机遇,不断加大跑省进京力度,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努力使一大批项目挤进国家和省投资计划“笼子”。要发扬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讲究项目争取策略和艺术,利用各种关系和渠道,千方百计提高项目争取成功率。今年,每个乡镇、每个经济主管部门都要力争跑成1个以上投资过50万元的政策项目。三是要广泛融资上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融资是关键。要采取市场融资、社会融资、银行融资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种资金投入项目建设。要抓好市场融资。当前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完善,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境外投资机构的进入,资本市场进一步活跃。要积极引导企业抢抓机遇,用好的机制、好的项目、好的产品,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加大市场融资力度。要鼓励民间投资。到今年三月底,我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4.7亿元,这是一笔十分可观的财富,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引导好、利用好。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倡导“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大力培育和树立创业典型,带动全民参入创业、投资创业,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各尽所能,干事创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良好氛围。鼓励和支持全县公民以自然人或合伙人身份投资创业,不拘形式、不拘规模、不拘类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自主投资上项目。要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经验,鼓励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合资、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投资项目建设。要争取国家投资。这是解决项目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要适应国债投资政策的新变化,千方百计争取国债资金。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引导资金,交通建设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上级统贷统还资金和国外政府贷款等,并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规避偿债风险。要协调银行融资。到今年三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存贷差达到了21.8亿元。这说明,在我们花很大力气抓招商引资的同时,大悟本地的资金却通过金融环节流向了外地。为了进一步发挥银行融资的主渠道作用,政府、银行、企业三个方面都要共同努力。要深入开展金融信用环境综合治理,支持银行抓好债务转化工作,努力降低不良贷款比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引导企业优化经营机制,切实讲信誉、守合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对银行资金的吸引力。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灵活研究金融运行机制,大力开展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结对帮扶活动,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力争每年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例,商业银行达到60%以上、农村信用社达到75%以上。对达到贷款比例的金融机构,县政府给予2万元奖励;对超过贷款比例的金融机构,县政府再按超过比例部分的贷款额的2给予奖励。对长期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县政府将组织专班分析原因,实行问责。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认真筛选上报一批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在利用开行贷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四)认真组织实施项目。抓项目建设,归根到底要落脚到项目的开工、投产、达效上。各级各部门都要承担项目建设任务,认真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一是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项目开发和建设的主体。要引导企业树立和强化主体意识,增强发展观念,克服“自我抑制”、“怕担风险”的观念,增强新上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和项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项目建设决策体系和责任机制,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高效率。二是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已批准立项的项目,有关部门要加强服务和指导,争取快动工、快建设,能提前开工的要争取提前开工,能马上开工的要马上开工,不能马上开工的要积极创造条件,抓紧做好开工准备工作。对各类在建项目,有关部门要实行跟踪服务、全程服务,一月一分析,一季一调度,切实协调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确保建一项成一项、见效一项,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对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要一次性规划到位,分期建设。对招商引资项目,要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县级领导挂点、一个专班协调、一条龙服务”的协调服务机制,促进签约项目尽早动工,加快建设,早日建成受益。要配合国家项目郑武铁路大悟段项目和仙居顶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成立相应的协调办公室,具体负责做好各项服务协调工作。对前段时间在“大悟工商界春茗联谊活动”上签订的协议,以及与武昌区有关企业的签约,有关单位要跟踪衔接,盯紧盯牢,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三是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近年来,我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总的来说比较规范,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项目建设没有严格执行“五制”规定,招投标不规范;有的擅自改变投资计划,挪用项目资金;有的项目建设质量不高,留下较多“后遗症”;有的项目资金到位后,建设进度迟缓,实施了多年还没有通过竣工验收,受到上级制裁,给我县进一步争取项目和资金带来负面影响。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首先要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层层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政府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及国家预算内补助和贴息的经营性大中型项目,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廉政责任制等“五制”要求,实行项目建设全过程阳光操作和规范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必须招标投标,绝不允许暗箱操作,化整为零,规避招标,不接受监督。对此,县监察局、招标投标中心要组织一次彻底清查,对违规操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要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建设稽查制,以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为重点,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稽查,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其次要强化项目资金管理。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对国债资金管理力度越来越大,监管越来越严,几乎每年都要对国债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并且先后处分了一大批弄虚作假、虚报工程量、挪用项目资金、造成“豆腐渣”工程的有关责任人,我们要引以为戒,从中汲取教训,不要在这方面栽跟头、出问题。要建立健全项目投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项目业主之间协调有力、监督到位、有效制约的管理机制。县投资主管部门要对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协调,组织对重点项目进行稽查。县财政部门要对项目的资金使用和财务收支活动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合理,专款专用;对政策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要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度。县审计部门要依法对项目的概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对政策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要实行跟踪审计监督。县监察部门要对项目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察,依法查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纪行为。第三要加强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建设完工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竣工决算,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审核监督,防止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每一项工程都成为廉洁工程、阳光工程和满意工程。三、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加快富民强县步伐,必须突出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通力合作,狠抓落实。(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大员上阵、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合力攻坚”的要求,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县政府已成立了以我为组长、所有副县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督办。领导小组将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集中听取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障项目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还建立了县“四大家”领导挂重点项目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套责任领导班子带责任单位,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各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及时准确掌握项目信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强化协调督办,确保实现项目建设责任目标。各乡镇、各部门也要按照“一把手”亲自抓项目,全年一半时间抓项目,一班人长年抓项目的要求,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建立项目工作专班,形成全县上下层层有专班抓项目建设的工作体系。(二)加强部门配合。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级各部门,覆盖社会各方面。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讲求团结,服从大局,齐心协力推进项目工作。县经济开发区、发改、经济商务、农办、科技、招商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项目工作的指导、服务,积极协助各部门抓好项目的策划、可研、争取和引进工作。各金融机构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支持项目建设,扶持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县供电、建设、国土资源、工商、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和单位要在电力供应、手续办理等方面大力支持项目建设,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县驻汉办、驻京办要充分发挥对外“窗口”作用,积极捕捉、搜集并及时提供争资引资项目信息,力争在项目建设上有所作为。县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依法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其他各部门都要各显其能,各尽其责,齐心协力推进项目工作。(三)严格考核激励。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兑现项目建设激励机制,连续三年每年拿出5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项目奖励,这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抓项目建设的态度和决心。为了进一步调动全县上下抓项目、跑项目、建项目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今年再次修订出台了大悟县项目建设奖励办法。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倡导抓项目有功、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到了项目就是做贡献的观念,力争多引进项目、多争回资金。县委、县政府将把项目建设作为各乡镇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检验和评价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和工作作风的重要依据,实行一月一督办、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检查、年终考核评比,对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大、有实效的单位、个人或中介组织,将严格按照大悟县项目建设奖励办法给予奖励。(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是国家和省里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保留的审批项目要简化审批程序。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流程管理,加强对流程管理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认真落实服务公示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切实为项目建设搞好服务。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一步调整用地规划,优先保证工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用地。要充分发挥土地储备和调剂功能,为项目建设储备必需的用地。要严厉打击“四霸六强”,加大“三乱”治理力度,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县纠风、监察、公安等部门要加大典型案件查处力度,对损害项目建设环境的行为,做到查实一件,处理一件,曝光一件。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织开展项目建设环境评议,评议结果公开通报。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和树立项目建设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项目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关心、支持、参与、服务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富民强县的良好开局春节前后,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三级干部会议等一系列全局性的会议相继召开,描绘了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全面部署了2007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在关键是要抓好落实。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当前,我们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任务,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狠抓落实,才能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如果搞形式,做表面文章,目标任务停留在口上、纸上,则必将错失机遇,影响发展。全县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到抓落实上,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一)要改进作风抓落实。县委决定,今年在全县开展以“知荣辱、明责任,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的要求,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通过作风建设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狠抓落实作为第一着力点,把执政为民作为第一目标,身体力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凡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已经确定的事情,都要紧抓不放,抓好落实。要倡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决克服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不良现象。要大力倡导敢于负责就是能力,发现问题就是水平、战胜困难就是政绩的敢抓敢管精神,努力形成鼓励、支持、保护干部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使我们的工作在战胜困难、解决问题中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要严守纪律,廉洁从政。既勤政又廉政,既干事又干净,这是最基本的为政之道。对待权力和利益,要始终抱有一种畏惧感,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自觉过好权力观、利益观,防止权力滥用。要坚持党的宗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时刻铭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要自觉廉洁从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人事纪律和生活纪律。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切实把政府及各部门建设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战斗集体。(二)要振奋精神抓落实。精神状态是相互感染和影响的。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产生凝聚力,形成战斗力,激发创造力。当前,各地加快发展的态势咄咄逼人,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挑战,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县上下必须大力弘扬“居弱图强、后发快进”的精神,保持一种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激情。“居弱”就是要正视差距,面对落后。无论作为大悟整体来讲,还是就各部门、各乡镇而言,与发达地区,与全省全市甚至县内的先进地方、先进单位相比,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距,有些差距还是明显的、较大的。有差距不可怕,发展暂时落后也不要紧,最怕的是悲观失望、怨天尤人、无所作为、甘于落后,只要思想端正,精神不倒,正视落后而不甘心落后,差距就会形成压力,产生动力。也就是说,落后也有可能转变为积极因素,成为激发干部群众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有利因素。因此,越是落后,越要深入挖掘本地本单位的潜力,积极创造有利发展的条件,为改变暂时的落后而努力工作。“图强”就是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信心是我们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动力和源泉。各级各部门和各行各业都要瞄准一定区域、部门、行业的领先标兵,时刻保持积极进取、争先进位的劲头,始终坚定冠军必争、第一必拿的信心。要勇于开拓,坚韧不拔,不论任务有多重,难度有多大,必须认准目标不放松,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意识、竞争的姿态开展工作,努力创造出一流的工作水平,一流的工作成绩,一流的工作经验,在省市、在同行业、同系统有位次、有影响,形成自己的工作品牌。(三)要突出重点抓落实。突出重点是抓落实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一条成功经验。政府工作纷繁复杂,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在安排工作时,一定要善于“弹钢琴”,突出重点,以重点的突破带动全局,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政府工作报告在安排2007年工作任务时,强调要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八大任务,这就是我们全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其中重中之重的是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核心任务是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涉及到每个乡镇、每个部门,具体工作中又有重点工作,不同的阶段还有不同的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抓到关键处、实干到点子上,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和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上,通过突破一、两个方面的重点,带动全局工作的落实。过去我们在推进重点难点工作中探索出了一些很好的方式方法,我认为有三条经验必须继续坚持:一是要坚持大员上阵。领导就是生产力。实践证明,再复杂的问题,只要领导认识到了位,责任到了位,措施到了位,深入到了一线,解决起来就容易得多。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这个道理,紧盯重点难点问题,身临一线,身体力行,促进重点工作的落实。二是要坚持专班突破。对那些难度较大,情况较复杂,时间跨度较长的工作,要组织精兵强将,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当前,要迅速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融入武汉城市圈等工作专班,其他的一些工作专班也要进行充实和调整,专班要瞄准目标,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不达目标班子不散,人员不撤。三是要坚持合力攻坚。有些重点工作涉及面广,仅靠领导个人因素和专班力量还难以整体推进,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在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中,有很多任务都涉及到多个乡镇和部门,牵头单位要切实牵起头来,勇挑重担,搞好协调指挥,各相关单位要各尽其责,积极配合。只有把各方面的力量聚合到一起,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效果。各级各部门领导同志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一些牵动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选择切入点,拿出硬措施,组织力量全力以赴,合力攻坚,促进落实。(四)要健全机制抓落实。健全的运行机制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机制。要按照分级负责、分项负责、分工负责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分阶段、分任务的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将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目标明确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努力形成层层有压力、个个有责任、人人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和办法,既要加强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更要加强对一些重大工作落实情况的考核;既要抓好年度目标考核兑现,也要抓好阶段性工作考核,力求工作落实,取得实效。二是要建立健全检查督办机制。强化检查督办,是推进工作落实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工作只布置不督促,只安排不检查,就会出现“有雷声没雨点”或“雨过地皮干”的现象。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大力推行全程督查、明察暗访、公开通报、责任追究等方式,及时跟踪和通报工作落实和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到每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估、有总结、有奖惩,坚决防止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坐而论道,只说不干现象发生,确保既定的工作一件一件扎实推进,落到实处。三是要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对脚踏实地抓落实、按质如期完成工作任务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完成不好或办事拖拉、不干实事的,要坚决予以处罚,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使那些混日子的混不下去,当太平官的当不太平,努力在干部队伍中营造重实干、抓落实、比贡献的良好氛围。要广泛宣传工作扎实、抓落实出色的典型人和典型事,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强势引导和典型引路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强大的舆论效应,推动工作的落实。(五)要领导带头抓落实。事业成败关键在干部,关键在领导,关键在在座的主要负责同志。抓落实,就必须从县“四大家”领导做起,从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做起,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带头务实落实。各级领导干部是各级组织的领导核心,是群众注目的焦点,既是领导者、组织者,又是执行者,一定要把抓落实作为一种强烈的内在要求和工作常态,在思想上时时想着抓落实,在工作上处处带头抓落实。一要善于担责任。领导者在被赋予比别人更多权力的同时,也被赋予比别人更大的责任、更重的压力。不想担责任,就不该当领导;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领导。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明确肩负的责任,一事当前,绝不能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遇到困难绕道走,一定要在该决策时果断决策、该拍板时大胆拍板。决不能矛盾上交、责任下推、难题后拖、避实就虚、拖而不决,失去当领导的核心价值,延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发展进程。二要善于抓具体。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不做虚功,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切实做到项目一个一个狠抓,难题一项一项破解,事情一件一件实办。如果都能做到这样,大悟没有多少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的发展步伐一定会更快。三要不怕得罪人。敢于批评落后,敢于抵制歪风,敢于抓那些不抓落实的人,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只要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干实事,各项工作就能够有成效、出成果。同志们,项目建设牵动发展全局,狠抓落实关系事业兴衰。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振奋精神,把握机遇,居弱图强,后发快进,集中精力抓项目,扎扎实实打基础,转变作风促落实,奋力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6-03-28 10:30:00 作者:吴方军 编辑:studa9ngnsAds by Google稳定剂到精信化工本公司专业研发稳定剂,质优国内唯一能生产单体和复合稳定剂厂家www.hebeijx.cn太阳能沼气罐 国科利能新型高效的移动式太阳能沼气罐节能环保,安全高效,产气稳定,经济实用www.991618.cn/水处理器 长沙约克生产、研发与销售离子棒水处理器,专业的品质,一流的服务www.ionstick.cn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而且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就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条件、障碍因素、工作措施,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分析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耕者有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洗脚上岸、开店进厂”;小城镇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离土经商、进城脱贫”。现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小城镇的聚集力量、带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融汇处、工业和农业的对接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但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目前约为37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更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加速城乡一体化面临着良好形势和难得机遇。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项改革自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造城、务工经商,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宽敞渠道。 2、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的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还可以通过务上或经商而成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业公司这个龙头,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了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农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可以预见,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打工经济”的兴起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多地少、劳力过剩,是农村不容回避的现实。据测算,我国农村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民将近2亿,未来20年内每年将有12亿至18亿剩余劳力。为缓解就业压力,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制订有关政策,强化引导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力有序向城镇流动。一方面,打工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扩大了城市规模,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离土人员的增加,必然使守土人员减少,扩大人均拥有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无论是离土农民创业,还是守土农民增收,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 4、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着力从政策等方面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比如,在投资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在扶贫方面,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进城,加速城乡一体化。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基本具备,时机逐步成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实施。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障碍解剖 目前,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二)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需要降低。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土地使用方面,由于存量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没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统一政策,致使农民进城难度很大;在发展环境方面,少数地方对在城镇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屡禁不止,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三)城镇规模过小,城镇本身的“容量”需要扩大。目前,小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建制镇已达到19216座,城镇人口16984万,平均每座城镇只有8千多人,若扣除1689座县级城镇,平均每座非县级城镇只有5千多人,不足5千人的城镇有1万多个;平均每个小城镇的建成区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同时,由于遍地开花,乱铺摊子,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残缺。加之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缺乏特色,必然导致对人口的吸纳力降低、对要素的聚合力减弱,制约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的“瓶颈”需要突破。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出路探讨 (一)以深化认识为突破点,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以创新机制为切入点,筹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离不开投入。要突破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资体制。一是加强引导,政府筹资。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以政府的投入调动社会投资建设城镇的积极性。二是产权拍卖,社会聚资。对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城镇道路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等实行转让拍卖,鼓励和吸引企业或个体私营参与投资建设城镇的公用设施。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项目、建设城镇,支持他们领办、创办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三是盘活存量,以地生资。由政府出面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征用,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使其升值,然后面向市场竞价拍卖经营权,回收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四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把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强软环境作为引资的基础工程,全方位开放、深层次引进、大范围联合、高起点嫁接,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开发和建设。五是申报项目,银行贷资。对收益可观、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优势项目,科学论证,积极申报,争取金融部门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 (三)以完善政策为立足点,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良好环境。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会进城。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放开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户籍制度的“等级烙印”,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最终实现城镇户籍管理一体化。对长期在小城镇工作、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和住所的农民,允许转为城镇户口;对不具备转为城镇户口、但在小城镇居住时间较长的,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对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可将户口迁入所在企业统一管理。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划拨、统一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耕地审批和考核指标体系。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为前提,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问题。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