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课堂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8160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数学课堂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一数学课堂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数学课堂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人的创新精神来源于数学,创新能力来源于数学能力,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奏。中学数学对于人的创新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初一数学教学又是中学数学的关键所在。由于初一新生年龄小,课业负担必须轻;他们的性格活跃,好说、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但记忆力较强;“代数”对他们而言既抽象又枯燥,所以,我们教师得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驾御课堂,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开辟渠道,让他们顺利地完成由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同时为今后的创新做好准备。以下是我对2000年初一新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点体会: 首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发明创造”的机会,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学习“正数与负数”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的数叫做负数,估计多数同学能复述什么是正数、负数,但是,要“学之,用之,超之”却非易事。所以,我们不妨按照教材的意图,这样试一试:相传原始的阿拉伯人在牧羊时,身上总是背着一个褡裢(长方形的口袋,中央开口,两端各成一个袋子,搭在肩上)前面装着干粮,后面盛着表示羊只的若干个石子。牧羊归来时,再核对羊只数与石子数。这种方法太笨拙,阿拉伯人不甘心,于是就不断地改革、更新,最终创造了既省力又方便记忆的阿拉伯数字,从而有了自然数,即用1,2,3,表示羊只的个数,用0表示一只羊也没有。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计算、测量时会不能得到自然数的结果,于是又产生了像12,32,14,这样的分数或者像0.1,0.25,1.5,这样的小数表示。现实生活中有了这些数还是不够,例如目前就有一个问题:某班实行个人记分制,做一件好事得1分,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次扣1分,没有独立完成作业一次扣2分,那么,你能象阿拉伯人那样“发明创造”出一种数,简明扼要地记录每位同学的得分情况吗? 这就给学生了一个“发明创造”数的机会,初一学生的性格注定了他们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结果争先恐后地说出了用1分、1分、2分这样的数来表示,于是他们也就理解了地图上8848米、155米的含义,从中认识正数与负数,并能在类似的问题上使用正数与负数。这样教学不但认识了正、负数的概念,还能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正、负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根据生活需要进行设计、发明、创造的思想意识,这对学生创新精神是极大的鼓舞,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不处处想到“发明创造”,长此以往,不愁学生不会创新;假如学生没有“发明创造”出你所要的结果,那么教师再根据中国古代商人累计收入与支出的方法来给学生讲述正数与负数的概念,然后再请同学解决上述问题,也为时不晚。只要学生经历了一次次“发明创造”的机会,虽然没有成果或成果不突出,但同样可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另外,学生在每次“发明创造”成功的同时会获得成就感,对“发明创造”必然产生兴趣。正如孔子所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乐意参与我们的教学时,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好动是初一学生的共性,让他们在动中取得一些数学理性认识,其效果百倍于看书、听讲。比如,在学习“绝对值”时,可以让若干名学生站起来“活动”,走到讲台上,自北向南看齐,排成一行,规定其中的一名张三同学为原点,向南为正方向,每两位同学间隔为一个单位长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数轴上用人表示的若干个整数点,很直观,人人都能说出这几位同学各自所表示的数,这时我们规定:每一位同学与表示原点的张三同学的距离(间隔数),叫做该同学所表示数的绝对值。然后请同学分组讨论:在讲台上这些同学所表示数的绝对值各是多少?他们的绝对值与他们所处原点的左右位置是否有关?哪个同学所表示数的绝对值最大、最小?最小的绝对值是多少?有没有一位同学的绝对值是负数?为什么?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哪几位?再请同学设想一下,如果全班同学都站起来像这样排成一行,你还能回答出上述问题吗?如果改变原点,绝对值的意义会改变吗?像这样表示数轴上的整数点能用多少人?这些人所代表的数的绝对值一定是什么数?还有什么数的绝对值没有被表示出来?这样以来一个数的绝对值几何意义就被学生根深蒂固地记忆在头脑里。然后,动笔自己画数轴,再联想“活动”说出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什么、一个负数的绝对值以及0的绝对值分别又是什么?,从而认识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这样的“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对初一新生而言新颖、活泼。把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理论直观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记忆,往往能产生无意识注意和记忆,使知识能为己所用,甚至能使学生提出新的更高一层的见解,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达到了潜移默化的程度。再比如,学习有理数加法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在操场上画一个数轴(向东为正方向),让一名同学从数轴的原点开始,先向东走4个单位长度(记做4),再向西走3个单位长度(记做3),走两次结果是站在原点的东边还是西边(确定为正数还是负数)?到原点有几个单位长度(确定出绝对值)?这个过程用算式怎样表示?(4)(3)1再请不同的学生,调换着不同的方向,改变着不同的数量,做类似的“活动”,回答上述问题,然后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的结果,让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算式的来源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创造做了引子。当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活动”演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算式。总之,课堂上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明白课本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就是“发明创造”的机会,“发明创造”的成果往往就能升华为理论知识;反过来理论知识又能指导现实生活。只要善于去寻找“发明创造”的机会,习惯于“学之,用之,超之”,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培养;只要善于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就能得到提高,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方兴未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