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法探索.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7982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教学法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英语教学法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英语教学法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教学法探索摘自:安徽灵璧中学 摘要:基于高中英语课的充分认识及对外语教学法的历史回顾,本文结合笔者的自身亲践,探索高中英语的不同环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实践、教学方法 一、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要探索目前的英语教学法,有必要回顾一下教学法的历史。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教学目的,就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方法。 1、十八、十九世纪,欧洲外语教学所使用的中世纪教文字使用的翻译法或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从它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是以翻译来学习外语,强调文法规则背诵的。这种方法忽视口语教学;强调套用语法框架,教学方式单一,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十九世纪中后期出现的直接法(Direct Method),强调照搬儿童学习母语的方法直接应用外语,在外语课堂上排斥使用本族语,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忽视书面语和读写的作用。 3、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美国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产生了听说法(AuralOral Method),也叫句型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听说训练,教学中由所学外语国家的人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语音、语调;根据行为主义刺激与反应的学说,学生只许接触和使用正确的语言,避免任何错误发生;在外语课上尽量不使用母语。 4、二战后欧洲出现了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或情景法(Situational Method)。视听法除了重视听说外还强调看。看就是看情景看画面,把学生放在情景当中学得快,印象深;视听法也重视句型教学,但强调的是通过情景操练句型。 5、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以乔姆斯基(N.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布鲁纳(J. S. Bruner) 的知识结构论为基础的认知法,把语言学习看作是智力活动,强调理解,强调学习语法,反对单纯依靠机械操练来培养语言习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认知法不反对使用母语和翻译。 6、二十世纪欧洲兴起的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以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反对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强调从语言的功能或内容下手来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提出以意念为纲来组织语言材料,安排教学内容。另外,功能法还注意到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身份不同,使用的词语和语气也不同;重视语言练习,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使用外语,在反复使用中自行订正错误。 当然,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它们曾在世界外语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也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以上所举都曾在不同时期对我国外语教学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些教学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我们吸取它们在探索外语教学规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摸索出适合我们目前情况的教学方法,那是最好的。我们有许多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都曾经和正在为此做着努力,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设置和教材进行了改革和调整。目前的高中英语教材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对高中英语课的认识 高中英语教材是一门集听、说、读、写、译于一身的综合课程,是适应目前开放环境的要求而设置的。它要求任课老师要充分理解这门课的蕴意,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可把它视作以前精读课的替身,采取单一的语法翻译法。也不能认为有泛读、听力、写作、翻译等课就把它的听说读写的成分去掉,只把课文当作语法分析的范例,忽视课文作为整体的语篇教学。 三、高中英语课的实践 笔者多年从事高中英语课的教学,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我们选用了刘道义主编的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这套教材内容丰富,听说读写译有机地安排在每个单元的整体之中,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语言地道,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其中不少课文是训练写作和翻译的极好范文。本教材分三册,第一册22个单元,第二册20个单元,第三册16个单元。每单元由七大部分组成:Listening、Speaking、Reading、Post-reading、Language study、Integrating skills、Workbook. 这些内容的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根据课本的安排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内容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1、听说教学 听说训练以教授语言功能为主,学生只要学会在预定的场合下正确使用恰当的单句就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时采用直接法是最好的,先把发音标准的对话录音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模仿,然后像小孩子一样一句一句地模仿、练习、把语音、语调的练习当作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每单元的语言功能,加入语法和词法,使用句型教学法。听说训练的重点放在口语交际性训练上。学生必须就某一社会问题、文化风俗或生活细节,进行从词汇、单句到语段的综合训练,语言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单句的层次上,学生必须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综合所学的功能法项目,灵活地完成所规定的语言交际任务。这时,听说和视听法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好。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幻灯或投影把情景投射到幕布上,同时用录音机放出句子的声音,或用多媒体放映教学电影,使学生边练听说,把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联系起来。这套教材只有课本和录音,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录像和电影材料。 2、课文教学 阅读理解和语言活动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能领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复述故事的情节而后要求学生在此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话来简明扼要地归纳课文大意。因此,阅读训练增加了“课文大意或段落大意归纳”的练习。这时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使用直接法或翻译法,而应采用语篇教学法,这是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语篇教学法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要求学生不只停留在词句的水平上学习语言,而是从语篇水平上,从文章的层次结构以及内容上入手,最大限度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培养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来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操作的关键在于要弄清楚汉语语篇思维模式与英语语篇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王墨希、李津在他们的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调查一文中说,Michael Hoey (1983)认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有以下三种: 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ution Pattern) 这种模式的程序是:说明情况-出现问题-作出反应-对反应作出评价。文艺小说一般都是这种思维模式。 一般特殊型(General Particular Pattern) 这种模式有两种表现形式:先概括后列举(Generalization-Example)和先讲整体,后说诸多细节(Preview-Detail)。这种模式在英语中十分普遍,不仅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论说文中比比皆是,而且在文学巨著中也常可看到。 匹配比较型(Matching Pattern) 这种模式常用来比较两个事物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常与一般特殊型构成更复杂的思维模式。经他们调查发现,中国学生最缺少的思维模式是一般特殊型,这就给他们的英语写作或理解以及跨文化交流带来障碍。那么,我们在语篇教学中就须设法注意使学生学会并熟练掌握英语特有的语篇思维模式,抵制现有的思维模式的负向转移。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使用了这样的方法:在理解了原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语篇分析,针对不同的文体分析这篇文章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然后,让学生根据分析列出课文的提纲,对这种思维模式有一个直观具体的理解,同自己的思维模式作对比。为了加深这种认识,要紧接着让学生根据提纲复述起来就容易得多。在复述时要求学生要尽量使用课文中的英语表达法,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又锻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了用意念为组织材料的功能法。随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缩写或摘要练习。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透彻的理解,还要有一定的归纳能力。这会激励学生去认真钻研课文内容,有助于提高他们归纳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在经过这样的训练一段时间的基础上,要从文章的写作手法及审美角度去分析,让学生从整体上领略文章的能力。 3、词汇和语法教学 关于每篇课文的词汇,除介绍一些猜词技巧,如从上下文、词根及熟悉的词来猜测生词的词义之外,还着重采取情景法来猜测生词词义,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情景中去掌握词汇和语法。这样的方法必须在前面的阅读理解活动进行完之后才可以实施,因为学生必须在充分理解课文的情况下才能够领会内容、熟悉情景。启发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情景当中,把课文的话转变成自己的话,把词汇和语法在这样的转化中消化在课文的句型里,这是我们改革之后新的句型教学法。不妨把它叫做情景句型教学法。不鼓励学生孤立地记单词、背语法、背句型,更不主张去背词典,因为脱离情景的记忆是困难的,也是短暂的。后面的汉译英练习是对课文中语法和句型的巩固。 四、结论 在摸索-总结-再摸索-再总结这样的实践过程中,笔者体会到只有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地采取适应具体情况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对比、自觉实践,才能提高对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及表达方式上异同的自觉认识。通过语篇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特征,不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英汉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对英美文化的感受,增强英语语感。这同时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较高且全面的要求:首先,任课教师必须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不能支差应付、照本宣科了事;其次,任课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中、英文水平,如此才能利用双语优势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199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1996年广西教育出版社。 3、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6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李梦芗英语教学法199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5、毛玉华“漫谈语篇教学”国外外语教学1944提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