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三化建设经验.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7466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三化建设经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煤矿三化建设经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煤矿三化建设经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之路实现小煤矿安全健康发展*地区小煤矿安全健康发展的经验总结小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是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尽管目前煤矿整体安全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在事故总量中,小煤矿所占比例仍然高达80%以上。不解决小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就不可能实现根本好转。*地区通过强力推行小煤矿的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简称“三化”)建设,使小煤矿不仅实现了安全发展,而且走上了一条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道路,为解决中国小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指明了发展方向。一、在困境中统一思想,坚定推进小煤矿“三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地区是某省的主要产煤基地。煤炭生产企业主要有A和B两个矿务局。由于煤炭资源量小、地质条件复杂,多年来*地区的煤炭生产一直以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为主,2000年小煤矿总数达238个。生产方式主要采用人工炮采,点多线长面广,生产效率低,安全生产事故不断,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一度高达15.67。经济效益上也是经常处于亏损状态,煤炭企业的发展难以为继。特别是在国家调整优化煤炭经济结构、实施煤矿整顿关闭等大的环境背景下,百色煤矿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地区人民政府和A、B矿务局的领导深深意识到:煤矿不发展,地方经济发展就没有能源支撑,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如果继续沿袭过去传统落后的生产工艺,小煤矿只能是死路一条,必须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他们在多方组织研究讨论和充分吸取借鉴先进煤炭企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果断作出决定:实施煤炭企业转型,走“科技创新、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路子,并准备在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矿务局*煤矿率先实施以“综掘综采一体化、综掘锚喷一体化、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为目标的全面技术改造。在资源条件复杂的*地区搞机械化,不仅要突破技术、装备上的障碍,更为困难的是要突破思想上的障碍。*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储量少、煤层薄、断层多、水害严重等不能上综采几乎已成定论。所以决策一出台立即遭到了多方的质疑,绝大多数人不相信*地区能上综采。*矿务局在九十年代也曾尝试使用过综合掘进机,但由于资源、技术、管理等多种原因,最后也不得不下马。*矿务局*煤矿在发展机械化上也曾有过失败的教训,新上马的一套滑移式支架刚刚遭到淘汰。这个时候如果搞机械化、上综采再失败的话,企业面临的将是直接破产。有的人说:不上机械化是等死,上机械化是找死。甚至有部分管理人员因害怕机械化失败而选择离开矿务局。面对重重阻力和压力,首先要解决的是统一思想,坚定搞机械化的信心和决心。在当时困难的条件下,*地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省党委、政府领导多次深入矿区指导工作,鼓励*矿务局实施机械化改造,省安监局、煤监局等有关部门在打击非法、资源整合、项目审批、行政许可等方面为企业的机械化改造和安全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企业,召开现场会,研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机械化的关键性问题。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支持下,*矿务局进一步增强了信心。他们成立了机械化改造领导机构,设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组织技术骨干到全国先进煤矿学习考察,与装备生产厂家及科研单位反复研究论证,并把其他单位成功发展机械化的典型案例与*地区的资源条件相比对,力争在技术、装备条件上找到搞机械化可行的依据。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得出结论:当今的煤矿科技已今非昔比,在资源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搞机械化改造应该是有把握的。为了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矿务局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开展了“解放思想、要不要上机械化”的大讨论,给职工讲搞机械化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必要性,让职工消除顾虑,坚定信心。通过讨论和引导,绝大多数职工对推进“三化”建设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从不赞成到赞成,实现了大家在认识上的统一。绝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强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才是小煤矿安全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二、强力推进小煤矿“三化”建设,走具有百色特色的小煤矿安全健康发展之路思想统一之后,*矿务局首先在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煤矿迅速启动了“三化”建设试点,并在*煤矿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迅速带动其它各矿全面进行机械化改造。(一)全力推进采掘机械化。2005年,*煤矿一次性引进四套综合机械化掘进机组,全部淘汰了打眼放炮的传统掘进工艺,在*率先实施掘进机械化。当年引进,当年实现多项突破:12-14平方米大断面巷道施工,单机掘进日进尺突破30米,月进尺突破600米,创造了*新纪录,比人工炮掘提高了近10倍。随后,*煤矿、*煤矿也引进综合机械化掘进机组,为机械化采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初第一套综合机械化采煤成套设备运抵*煤矿,只用了42天就完成了从拆解、装运、入井、组装等安装调试任务。在运输系统上从工作面一直到井口煤仓全部改成皮带化运输,大大提升了运输能力。*煤矿机械化改造于2006年上半年完成设备安装,下半年投入试运行,2007年通过省验收正式投产,全年产煤95万吨,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通过标准化验收,矿井原煤生产能力由15万吨/年迅速提升到90万吨/年,用工人数由原来近1000人减少到500人。*煤矿机械化改造成功后,*矿务局及时总结经验,并从2007年底开始先后对所属矿井*煤矿、*煤矿进行了机械化改造。*煤矿原是县办煤矿,2001年由*矿务局进行兼并,兼并前年产原煤不足2万吨,煤层厚度仅为1.2-1.6米,且变化大,断层多。针对这种情况,*矿务局在*煤矿大胆引进了薄煤层综采机组,安装了*省第一条1.5公里的煤矿大倾角可变坡强力皮带,实现了一站式由井下综采工作面直通地面煤场的自动化集中控制运输,矿井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年,比兼并改造前增长了30倍。*煤矿是建于1956年的老矿井,主采煤层已基本采完,目前开采的煤层厚度仅为0.5-1.0米。*矿务局结合实际,与各设备厂家实行产研结合,共同研制出机身高度仅0.6米的采煤机组,研制了仅0.85米高的掩护式液压支架。全套设备投入使用后运行状况良好,*煤矿生产能力由原来的9万吨/年提升到30万吨/年。(二)积极推进管理信息化。机械化的逐步推广应用,大幅度地加快了矿井的运行速度,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代替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为了适应机械化开采对安全管理的需要,*矿务局与煤科总院及有关厂家合作,对矿井管理系统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全力打造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安全新矿山。重点装备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井下各重要作业场所安置了数据传感器,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烟雾、设备运行状态、水位、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监控,使事故隐患在第一时间得到安全、快速的控制与处理,并通过全局的局域网,实现了全局矿井的联网监测。在地面和井下各重要场所设置了视频录像监控点,通过大屏幕控制系统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同时建立了1000M井下工业以太环网,为井上和井下搭建了信息传输的高速通道,井下的各个信息化系统都可以通过以太环网传输到地面,也为今后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建立了矿井压力监测系统、井下无基站小灵通及人员定位系统、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矿井人员监测虹膜考勤系统。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对矿井的各种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实现了智能分析、预警处置和联网监控,大大提高了矿井安全控防能力。(三)扎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对员工素质和工程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队伍建设上,*矿务局提出了“把煤矿建设成军营,把矿工塑造成军人”的建设思想,努力把煤矿工人打造成特别能战斗的铁军。在标准化达标上,省安监局重新启动了停滞多年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 强力推行岗位达标、专业达标、矿井达标。*矿务局对照国家和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将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按专业、区域进一步细化落实。矿井每条巷道、每个硐室和每个采掘工作面达标情况,均有矿领导专人负责。负责区域的标准化达标情况与当事人的工资直接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对于标准化达标优秀的单位授予“标准化流动红旗”,并举办授旗、授牌、颁奖仪式,以激励各矿标准化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大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矿务局的所属生产矿井全部达标,其中*煤矿达到国家级标准化水平。 在*矿务局推进“三化”建设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开始*矿务局开展了全面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改造,开始全面复制“*经验”。全局矿井数由2008年的23对压减为10对,产能从不足120万吨提升到333万吨,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全局20个掘进头装备了17台综合机械化掘进机组,机械化掘进率达85%,在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市内其他各矿也都积极动员、纷纷效仿,在全市掀起了“三化”建设的新高潮。全国先后有3000多人次到*地区来学习小煤矿“三化”建设的经验,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三、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支持推动作用,为小煤矿“三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在从来没有采用过机械化的地方推进机械化,需要魄力和勇气,但更需要支持和帮助。*地区推进小煤矿“三化”建设,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单靠企业一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办到的。无论是*省党委区政府,还是*市委市政府在*地区推进小煤矿“三化”建设中,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一是在政策和投入上重点扶持。在机械改造的初期,正是企业的困难时期。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市政府为*矿务局筹措1亿元资金、为*矿务局筹措8700万元资金,分别用于*煤矿和*煤矿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改造。两个矿务局的国有资产收益金每年近2000万元全部返还企业,留作企业的发展资金。采取招商引资、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融资2亿元,全部投入到煤矿的机械化改造。在政策上,按照高新技术企业5%、重点企业3%、一般企业1.5%的比例,引导企业足额提取科技开发基金;加强政府对金融工作的统筹,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投资的信贷支持;协调金融部门依据企业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调整和追加授信额度;鼓励银行和企业采取商铺质押、采矿权质压、土地使用权质押、存货质押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实施财政贴息政策,对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实施机械化改造进行贴息,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帮助。二是在整合资源上给予大力支持。为有效解决国有煤矿发展机械化面临的资源不足的问题,*市加大了资源整合力度,推进煤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将全市的煤炭资源集中配置给两大矿务局管理开采,全市煤矿生产矿井数量由2001年的202个压减到了现在的30个。其中*矿务局直属国有矿井8对,股份制矿井2对,并购小煤矿11个;*矿务局直属控股矿井3对,并购小煤矿6个。同时出台有关政策文件,积极引导煤矿企业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帮助企业做强做大。通过资源整合为全市推进机械化开采提供了有效的资源支持三是在打击非法盗采上重拳出击。在市属重点煤矿的井田范围内,非法盗采和私采滥挖对重点煤矿的生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市按照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煤矿“打非”领导小组,主要采煤县(区)均成立专业执法大队,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严厉打击*煤矿井田范围内的非法盗采煤矿资源行为,保持了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近三年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8万余人次,出动车辆1.5万辆次,炸封、填埋矿洞145个,没收矿产品3万余吨,罚款65万元,没收设备87台,有效遏制了非法盗采煤炭资源行为,规范了煤炭资源开采秩序,为全市煤炭资源整合、推进煤矿机械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四是在领导和技术力量上重点加强。在资源条件较为复杂、搞机械化信心严重不足的*地区搞机械化,没有一套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不行,没有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领头人更是不行。*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筛选,将优秀得力人才选配到*矿务局,配备了一套强有力的领导斑子,并选配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领头人。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到煤矿工作。*矿务局2009年从*大学、*大学、*大学等引进大学本科生71人,另从其他煤矿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2人。针对采掘工程技术人员后备力量薄弱的情况,先后把149名骨干班队长分别送到*大学等大中专院校和*集团等大型企业学习培训,解决了安全技术上后继乏人的问题。五是在科技研发上提供有效支撑。*市政府积极支持*矿务局与煤科总院、*大学等多所院校展开技术协作和攻关,加大煤炭科技创新力度。支持*矿务局投资3亿元和*大学、*集团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在*工业园创建*集团,建设*机电一体化联合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大倾角强力输送设备、矿用可伸缩钢制柔性支架、井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矿井水害电磁干扰探测预警系统等煤矿安全生产设备仪器,为煤矿的安全发展提供更好更多的产品和技术支撑。目前,该中心已取得多项重大技术成果。*矿务局生产矿井全部安装了自主研发的瓦斯监控系统、井下无人值守自动排水系统、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矿井水灾预警系统、井下无盲区无线通讯系统。与*大学联合自主研发的便携式探水仪已获得国家21项专利,在全国高交会、东盟博览会上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市场青睐。四、*地区推进小煤矿“三化”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机械化改造后的*矿务局走出了一条“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监控、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发展之路,诠释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中小型煤矿安全、环保、高效的现代化矿井新概念。*矿务局实施机械化技术改造以后,与改造前的2005年相比,煤炭产量从15万吨增长到200万吨,矿井煤炭回采率提高了20%,平均回采工效由原来的每个工日2.0吨提高到26吨;年产值从不到8000万元增长到6.2亿元,利税从不到1000万元增长到2.9亿元,人均年收入从4300元增长到6.13万元。安全生产事故大幅度减少,2010年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最早实行机械化改造的*煤矿自开工建设14年来,累计百万吨死亡率为0.16。*矿务局*煤矿机械化改造后,产能从不足20万吨提升到90万吨,矿井由原来两采七掘850人减少到改造后井下一采两掘不足300人,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矿井信息化远程集中控制、高清晰大屏幕指挥系统、井下人员跟踪定位、井下无盲区通讯、激光定向、矿井水害预警系统等均达*区内煤矿先进水平。同时,职工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矿务局棚户区改造彻底改变了职工住房难、行路难的状况,职工住房由原人均不足4增加到了20,矿区绿化、亮化、美化的环境显得更加休闲,文化娱乐中心、图书室、网球场、门球场相继建成使用,使职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矿务局实现机械化生产后,全部矿井取消了夜班作业,部分矿井实行“朝九晚五”一班制生产,矿井生产秩序进一步优化,煤矿工人的幸福感逐渐增强。总结*地区小煤矿推进“三化”建设的经验,给我们有以下五点启示:第一,思想解放是前提。如果不冲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的“*地区煤矿不能上机械化”这样一个思想禁锢,在*地区的小煤矿搞机械化就不可能实行。只有敢为天下先,敢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才能真正推动工作的展开。*市委市政府、和*矿务局的领导正是抓住了思想解放这个前提,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同志解放思想,主动应战,开展了一系列的讨论和调研活动,统一了大家的思想,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机械化对于*地区煤矿生存和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才使小煤矿“三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第二,机械化建设是核心。实践证明,“三化”建设是百色小煤矿生产存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在这“三化”当中,机械化是核心、是根本,也是煤矿技改的核心任务。如果抓不住这个核心,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放在其他上面,那也必然是抓不住重点,前功尽弃,最终必然导致失败的命运。*矿务局一开始正是抓住了机械化这一核心任务,集中全局力量加以推进,并带动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政府支持是关键。在*地区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过程中,政府始终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就是给予支持和帮助。资金困难的时候,政府帮助融资;资源缺乏的时候,政府帮助调济;环境不利的时候,政府帮助治理;技术管理薄弱的时候,政府帮助强化。只要有需要,就会有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政府的因势利导和坚强后盾为煤矿的改革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科技兴安是根本。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中小型煤矿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煤矿永不衰退。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矿务局与*科技大学校企合作,联手进行科技攻关,取得了20多项科技成果,并逐步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煤矿的安全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为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科技保障。第五、推动转型是煤矿发展的活力源泉。*矿务局在机械化改造完成后,在“做强煤业,做大实业,改善职工生活”的目标体系下,进一步推进企业由单一煤炭生产向煤矿机械制造、煤炭物流、技术输出、科技攻关等多产业延伸,尝试承揽煤矿生产服务,创造以管理和装备入股煤矿建设和进行机械化改造,以及生产管理总承包等新模式,实现煤矿企业的根本转型,有效推动了煤矿产业升级,为煤矿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省党委政府对*地区小煤矿“三化”建设高度重视,已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广“*经验”。同时决定每年从省财政拿出1亿元资金扶持小煤矿“三化”改造,凡2011年底不启动“三化”改造的煤矿,一律关闭整顿。目前,推广“*经验”已在全区展开,*市*自治县的*等煤业公司正在掀起小煤矿机械化改造的新高潮,并且取得了重要进展。*地区的“*经验”不仅对*地区小煤矿的机械化改造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全国的小煤矿安全健康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力推广“*经验”,让“*经验”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必将对改善我国小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