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7074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靠父子相传。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苏辙、苏轼、苏洵,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好得很,就是从小背出来的。古代孩子从小背什么书?论语、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周礼、礼记等。第二种家学是请个老师上门来教自己的孩子。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杜老爷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唯一的女儿杜丽娘。但这种家学往往为官宦人家、富商所用,他们有钱请得起老师。当然,在中国古代,最能请得起家教的人是皇帝。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大多数王朝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比如刘邦,他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只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但是当了皇帝以后,刘邦对儿子的教育就不一样了,他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先生,叫叔孙通,做太子太傅来教他的儿子。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开始办学。刘禹锡写过两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王导;谢,谢安。他们的家族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北方大家族,东晋时期,这两大家族扶持了一代王朝。这些大家族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这些家学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5期) 1.下列对于家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的史官要靠父子相传才能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而这些是史官必须具有的知识,所以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B.史记和汉书的编写,都是家学传统的具体体现,史记是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完成的,汉书是班固及其父亲、妹妹共同完成的。C.中国历史上的一家都是大文豪的比比皆是,如“三苏”“三曹”、王羲之父子、蔡邕父女等,说明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形成。D.中国古代家业能够代代相传,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家学的兴盛,如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家训是教育子女的格言,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B.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对读书的重视等原因,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独有的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C.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中国古代的家学内容之一,像钱学森他们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很好,就是从小背出来的。D.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能请得起家教的人,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的子孙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很多家族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家学传统中的父子,甚至是祖孙几代都会从事一种职业或研究。B.中国古代的家学表现在官宦、富商等有钱人家,他们或是由家长对孩子启蒙教育,或是请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自己的孩子。C.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才出现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也才开始办学;此前,家族观念并不很强,也无家族办学的先例。D.魏晋南北朝之后,有实力的大家族都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使得家学更加兴盛。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举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向敏中荐为殿中侍御史,出为陕西转运使。赵德明言延州蕃落侵其地黑林平,下诏按验。奎阅郡籍,德明尝假道黑林平,移文录示之,德明遂伏。章献太后称制,契丹使萧从顺请见太后,且言南使至契丹者皆见太后,而契丹使来乃不得见。奎时馆伴,折之曰:“皇太后垂帘听政,虽本朝群臣,亦未尝见也。”从顺乃已。或谗云奎漏禁中语,改授集贤院学士、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谨商算。岁中积粟三百万,征算余三千万,核民隐田数千顷,得刍粟十余万。加枢密直学士、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燕,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几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卒,赠兵部尚书,谥简肃。 (选自宋史薛奎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考:拷打。 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统率。C出为陕西转运使 出:离京。 D下诏按验 按:抑制。 5以下句子中,全都体现薛奎临事明察的一项是(3分)白州缓其狱 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移文录示之,德明遂伏 岁中积粟三百万核民隐田数千顷 奎密遣捕杀之A B. C D.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奎处理事情明察秋毫,一丝不苟。他在出任陕西转运使时,通过认真查阅资料,成功的解决了赵德明说延州少数民族部落侵犯其领地黑平林一事。B薛奎拒绝契丹使者不合理的请求。契丹使者萧从顺请求面见太后,作为接待官员的薛奎以本朝大臣尚不能面见太后为由加以拒绝,契丹使者只好作罢。C薛奎为官能够体察民情,抚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他在益州任职时,当地老百姓和少数民族部落数千人罗列了薛奎很多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D薛奎性情刚直,敢于谏诤。宋真宗在位时多次宴请群臣,薛奎向真宗直言,认为皇上现在过分讲求宴饮享乐,而且大臣多次喝醉酒也有损朝廷的威严。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 (2)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月 夕 陆游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8.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这两联两次写到雪,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9.结合全诗,分析尾联在表达上的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高余冠之岌岌兮, 。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2)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3)噫!菊之爱, 。莲之爱,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铁 周海亮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 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溅在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上,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说,你好像心不在焉。小铁匠没有搭话。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汉奸。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鞘。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手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想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不能拿走?小野愣住。不能拿走。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刻字?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主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D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再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子,递给老铁匠。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吧? 老铁匠笑笑,没问题。别耍花样啊!放心!后天我来取刀!请!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把全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不知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日本人早在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口设下重重关卡,老铁匠的突然失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终未下手。他们正在村后山上修筑工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一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四个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哒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有三十多人逃了出去。小铁匠在突围中中弹身亡。据说他是这次暴动的组织者。据说他在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他说,爹告诉我,能屈能伸才是铁。再后来,日本人就投降了。多年后他们那栋老房子突然倒塌。在一个雨夜,伴着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人们在听到一声闷响后 爬起来看,就惊呆了。那房子,只剩下一面伫立的墙。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只剩白色骨架的老人。风雨中,白色骨架岿然不动,似乎他的每一块骨头,都闪烁出红和蓝的光泽。红色像铁锈或者红的炉火,蓝色像刀锋或者蓝的炉火。白色骨架的手里,紧握着一把刀。军刀。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小说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但老铁匠的失踪、小铁匠的组织暴动,来得太突然了,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B. 小说一开始写老铁匠得知自己被村人说成是汉奸后仍面无表情地打铁,说明老铁匠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反抗,而是逆来顺受想要忍气吞声躲过这一劫。C. “刀抦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这句话文字简练,系点睛之笔,对主题进行了阐释与深化,使标题的匠心得以彰显。D. 小说以饱含深情的笔调,用爱国主义者的鲜血和骨气让一块普通的铁拥有了震撼心灵的内涵,老铁匠与小铁匠互相映衬,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美。E. 作者运用悬念,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了父子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大形象。(2)“铁”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中的老铁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4)老铁匠说,“能屈能伸才是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达尔文的拖延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尔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塞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通过历时五年乘坐贝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优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一种异端学说来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物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 (摘编自自达尔文以来)(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如同罗西尼和多罗西塞耶斯等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一样,达尔文在得出进化理论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猜测。B.在创立进化论之前,为了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达尔文曾有过不少猜想,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C.由于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达尔文终于确信进化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D.达尔文向他的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就请她帮助发表这些手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进化理论十分看重。E.在作者看来,达尔文并不是一台简单、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位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2)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3)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4)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薛家洼乡乡长弓春祥和乡党委书记张宏皋,在自己的“地盘”上被人打了,身处舆论漩涡的他们却不愿声张,并对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讳莫如深。B记者今日在环艺电影城提前观看了该片,虽然故事创意十足,但制作质量差强人意,山寨感太强,想要在五月激烈的电影市场中分一杯羹有些困难。C作为光谷首座行政公馆,光谷时代广场以高于普通酒店公寓二倍价钱以上的装修标准、五星级的物业服务、完善的健身娱乐配套,让普通酒店公寓望其项背。D记者逛世博园时发现,几乎每个国家都在场馆里设置了购物点,专卖本国产品。这些购物点的商品大多价格不菲,动辄上千元,可游客依旧趋之若鹜。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走在三门峡的大街小巷,你可以听到东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的北方口音,也可以听到上海、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的南方口音。D近期我国物价调控面临较大压力是国际市场大宗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生产资料和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以及翘尾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C不少市民无奈的抱怨:家里没有洒满阳光的阳台,在小区的公共区域又找不到适合晒被子的地方,“晒被难”成为不少市民发愁的事儿。D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同时,大气中含水量增加,雨强增大,大雨、暴雨的发生几率呈抬头之势。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琴厚重的人文积淀之外,琴的审美在世界音乐中独树一帜。 , 。 , , 。难怪世界为之惊叹。琴没有肆意的宣泄 琴与诗歌密不可分从而创造出一 种空灵的意境 这和国画的审美追求是统一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 都讲求韵味,讲求弦外之音,虚实相生A B C D16下面是关于“匠人与大师”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划线处的内容。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在社会上常听到称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 。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 ?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 。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只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 ,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 。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意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17仿照下面句子,自选描写对象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修辞与示例相同。(6分)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阔。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参考译文: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参加进士考试中选,任隰州军事推官。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经拷打审讯后屈招。只有薛奎对此怀疑,禀告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调任仪州推官,曾经率领民夫运粮去盐州,恰逢下了连阴雨,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禀告转运使卢之翰,请求放民夫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大怒,准备上奏弹劾薛奎。薛奎缓缓地说:“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用这些陈腐的粮食来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凡是民夫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赔偿。向敏中举荐薛奎为殿中侍御史,后出京任陕西转运使。赵德明说延州少数民族部落入侵了他的辖地黑林平,皇帝下诏审查验证。薛奎查阅了郡里的典籍,其中有赵德明曾经取道黑林平一事,薛奎抄写下来送给赵德明看,赵德明于是承认了错误。章献太后称制(行使皇帝权力),契丹使者萧从顺请求拜见太后,并且说宋朝到契丹的使者都可以拜见太后,而契丹使者来了竟然不能拜见。薛奎当时是接待使者的官员,驳斥他说:“皇太后垂帘听政,即使是本朝群臣,也不曾见到太后。”萧从顺才作罢。有人进谗言说薛奎泄漏了皇宫里的话,被改任集贤院学士、并州知州,后改任秦州知州。秦州驻有重兵,经费常不够用。薛奎力求节俭,教百姓改用灌溉的方法耕作,严格计算。一年内就积余了三百万石粮食,征收人丁税三千万钱,查实民间隐匿的土地几千顷,得到粮草十几万石。加封为枢密直学士,益州知州。秦州百姓和少数民族部落共几千人列举薛奎的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秦州,朝廷下圣谕予以褒扬,但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成都有一个妇女告她的儿子不孝,薛奎责问那个儿子,他才说:“因为贫穷没有能力抚养。”薛奎拿出自己的俸禄钱给他,告诫他说:“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他们母子于是就和好如初。薛奎曾经在夜里设筵待客,有守兵杀人,人们都吓得奔逃,薛奎暗中派人将他逮捕处死,赴宴的宾客没有人知道此事。薛奎性情刚直,不肯随便附和别人的意见,遇事敢于说话,宋真宗时多次宴请群臣,以至于有大臣喝得大醉。薛奎进谏说:“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振作精神处理全国的政务而对于宴饮临幸是从简的。现在天下确实是太平无事,但宴饮游乐却无节制,大臣们多次醉酒失掉了庄严的容止,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权威的做法啊。”真宗很赞赏他的说法。去世,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号简肃。8诗歌的前两联写景,先从视觉写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再从听觉写微风吹拂丛竹发出的声音。(2分)两次写到的雪都是作者的错觉(或“虚写”),(1分)作者借雪渲染一种超凡脱俗的洁净氛围,(1分)表现其内心的澄澈。(1分)9上联“村深无漏鼓”交代作者所居之地为远离尘俗的僻远之村;下联以“鹤唳”反衬环境之寂静,以“三更”写诗人夜深无眠,表现其对这种超凡脱俗境界的陶醉。10.略。11.(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A.这叫“艺术留白”,是为了让读者“参与创作”,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并得到不一样的作品内涵或启发。B.结合下文可知,老铁匠面无表情说明他胸有成竹,早就想好了反抗到底的策略。E.文中没有心理描写。)(2)铁是本文的线索。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重要情节。铁暗示本文的主题,象征着中国人民钢铁般的傲骨和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3)从老铁匠锻造的削铁如泥的军刀可以看出他的技艺高超;从他面对村人的误解从容淡定、面对敌人的淫威沉着周旋可以看出他的能屈能伸,临危不惧;从他最后突然失踪化为墙中骨架可以看出他视死如归,坚决反抗的爱国精神。(4)同意。(2分)我们需要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许更需要忍辱负重。一块普通的铁,只有忍耐住千百次锻打的痛苦,才会在火与锤的唤呼下变得刚硬锋利,成为削铁如泥的利器;一个平凡的人,只有经受得起被他人误解,能屈能伸,才能够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制胜,成就不凡的人生。(2分)我们不但要懂得去爱国,更需要掌握爱国的方式。在抗击外族侵略时期,勇敢献身是爱国。在和平建设时期,理智、合法地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韬光养晦,建设强大的祖国同样是爱国。头脑发热冲动的打砸国人的日产汽车,焚烧国内的家乐福超市都是不理智不合法的伪爱国。(2分)我们在生活中,在失意时能忍耐,在逆境或困境中能乐观向上,在得意时能信心百倍干一番大事业,这才是我们做人的应有之义。(2分)14B15A16. 示例:吹捧 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呢 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 大师则绝不重复 有没有突破和创新(每句1分,共5分;意思正确即可)17示例:枯萎的花,即使是一瓣,也会怀念春风的和善,牢记细雨的叮嘱,承载花根的希望。18这是一则“以事寓理”的哲理故事,材料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材料最后一段点明“空马车”是指那些才能低,内涵少,知识贫乏而喜欢夸夸其谈自我吹嘘的人;一个人越是高尚,越是有修养,也就越明白自己的不足,因此会更谦和、低调、稳重,犹如水深无声。要想成为充实、稳重的“马车”,就要不断积累知识、技能、本领,给车子“加压”,优化气质,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境界,除此,别无选择。论述时,要把握“马车”与“声音”的关系,不能只提及一方面,而忽略或不提及另一方面。如立意为“要充实自己”或“要懂得谦逊”均有失偏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