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23030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下列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柠檬pH=2.3B . 草莓PH=3C . 菠萝pH=4.1D . 木瓜pH=5.52. (1分)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 . 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B . 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C . 溶液中滴入酚酞不变色D . 常温下,测得溶液pH73. (1分)以下是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CaCl2、Na2CO3、KNO3 B . KNO3、NaCl、FeCl3C . Ba(OH)2、NaCl、Na2SO4 D . K2SO4、Na2CO3、NaNO34. (1分)小金为比较 Mg、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Mg2;Fe2和 Cu2;Mg2 和 Fe2;Mg2、Fe2和 Cu2( ) A . B . C . D . 5. (1分)下列对于造成土壤酸碱性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酸雨会使土壤酸化化肥使用不合理会使土壤的酸碱性发生变化改良酸性土壤时,可使用石膏或生石灰土壤胶体吸附的H、Al3被其他阳离子交换时,会使土壤酸化氮肥中的氮在土壤中一定转化为亚硝酸或硝酸,会使土壤酸化A . B . C . D . 6. (1分)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一项是( ) 选项性质用途A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干燥剂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灭火C熟石灰显碱性中和酸性土壤D食盐能使细胞失水腌制肉类A . AB . BC . CD . D7. (1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操作或所用试剂A鉴别铁粉和木炭粉观察颜色B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混合研磨C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加过量稀硫酸,过滤D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高温煅烧A . AB . BC . CD . D8. (1分)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有酚酞),用温度汁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中和反应放热),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从A到C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B . 从A到C过程中,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少变多再变少C . C处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HCl和NaClD . B点溶液颜色刚好从红色变无色9. (1分)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方法示例A分类法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类比法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C归纳法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碱的通性D实验法用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实验A . AB . BC . CD . D10. (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性质用途A氢氧化钠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干燥氧气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制取氢气D氢氧化钙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吸收二氧化碳A . AB . BC . CD . D11. (1分)将浓H2SO4、NaOH、浓盐酸三种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则溶液中原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浓H2SO4和NaOH溶液变大,浓盐酸变小B . 都会变小C . 浓H2SO4和浓盐酸变小,NaOH溶液变大D . 都不会有变化12. (1分)小明将一定量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 A . ZnB . AgC . CuD . Cu、Zn 和 Ag13. (1分)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A . 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B . 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C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D . 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14. (1分)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铜、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若向溶液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乙是AgB . 若溶液甲呈蓝色,则固体乙中一定含Ag,可能含有CuC . 若固体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金属,则溶液甲中的溶质是Zn(NO3)2D . 若向固体乙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则溶液甲中的溶质是Zn(NO3)2和Cu(NO3)215. (1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 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Cl 和 NaOHB . 由 a 点到 b 点的 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 . 由 b 点到 c 点的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加D . 向图中 c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2分)16. (2分)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_(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的物质可以是_。 (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中的试剂可以是_。 17. (3分)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图1是人体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A代表的元素是_。 (2)小明模仿图1构建了碳酸钙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图2)。图2中表示碳元素的是_。 18. (3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银、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或几种, 现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将白色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得无色澄清溶液。向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一定没有 _19. (4分)在反应ABC2D中,已知2.9gA跟4.9gB完全反应,生成6.0gC,又知道D的式量(相对分子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8分)20. (4分)小明同学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锥形瓶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均为200mL)。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CO2在酸性溶液中溶解性会大大降低,若向溶有CO2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 会将CO2从水中赶出,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 (1)小明向A装置通入的CO2气体体积V应_200mL(填“”、“” 或“=”)。 (2)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则A、B中的溶液分别是_。 (3)小红不用B装置,实验后他向锥形瓶A中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他判断该现象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_。小丽也不用B装置,实验后她向锥形瓶A中的溶液中加入_, 就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1. (4分)过氧化钠(Na2O2)可用于纺织和造纸工业的漂白剂。其化学性质活泼,能与H2O、CO2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小乐对实验室一瓶长期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Na2O2、NaOH、Na2CO3;猜想:NaOH、Na2CO3;猜想:_(只含1种物质)。【实验验证】取少量待测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观察到_(填写实验现象),证明猜想不成立;取少量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_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Na2CO3在;取少量的溶液于试管中,_(填写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证明有NaOH存在。【实验结论】结合以上实验现象,证明猜想成立。四、 解答题 (共5题;共13分)22. (3分)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2(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 漏斗、玻璃棒、烧杯 C 酒精灯、试管、玻璃棒(2)小华取10g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g,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g稀盐酸加入到1.25g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g/l,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23. (3分)氢氧化钙长期存放容易变质某科学探究小组在实验时取了一瓶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来检验其变质情况首先取氢氧化钙样品12.2g于锥形瓶中,加入32.8g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29.2%的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实验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图中AB段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是_。 (2)图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24. (2分)工业盐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黄色,小红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HC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l00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测得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FeCl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 请回答下列问题:(1)FeCl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g (2)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5. (3分)实验室现有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 5 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 40 g 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次数物质的质量1234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10101010生成沉淀的质量/g1.97X5.915.91(1)上表中 X 的数值为_;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6. (2分)某部分变质的NaOH试剂经处理后只含有NaOH和Na2CO3两种物质。小明同学从中均匀取出9.3g样品用19.9g水溶解后,再向其中缓慢滴加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稀盐酸73g,经测定共放出气体2.2g。 (1)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 9.3g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_g,含NaOH的质量为_g。(2)原NaOH试剂的变质程度为多少?(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2分)16-1、16-2、17-1、17-2、18-1、19-1、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8分)20-1、20-2、20-3、21-1、四、 解答题 (共5题;共13分)22-1、22-2、22-3、22-4、23-1、23-2、23-3、24-1、24-2、24-3、25-1、25-2、25-3、26-1、2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