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考复习.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2704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1考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化学必修1考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化学必修1考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1期中考总复习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说明:因第一节主要重复了初中的知识,这里不再重复】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初中相关知识回顾1.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C)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2. 溶液的质量分数:=100%,是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高一知识1. 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是摩尔。 【注意: “粒子”在这里是指原子、离子、质子、电子、分子等微观粒子。 “物质的量”是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联系的桥梁。 物质的量是用0.012kgC原子数目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或者说,物理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度量某个微粒集合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2. 摩尔定义:我们把含有6.0210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计量为1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注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使用时所指粒子必须明确,且粒子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3. 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见下表:物理量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公斤)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温度坎德拉Cd4. 物质的量的适用范围 物质的量可用于描述原子、分子、粒子或原子团等微观粒子,如1 mol Na、1 mol H等,但不能用于描述宏观物质,如不能说1 mol 苹果,即应在mol后面跟上具体微粒的符号。5. 阿伏加德罗常数:把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它是个物理量,符号为N,通常用6.0210mol表示。6. 关于n、N(微粒数)、N三者之间关系:n = 或N = nN或N= 7.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符号为M,常用的单位为g/mol(或gmol)。注意有单位!规律:1 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8. 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 n = 或 m = nM 或 M = 9. 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和符号: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的符号为V,单位为Lmol。 由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可知,对于任意气体,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之间的关系:V= 可变形为V= nV或n =。 气体摩尔体积(结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在数值上近似相等。进一步说,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注意条件!】 由科学实验测得,标准状况下(即0、101kPa)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 / mol。10. 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B表示各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学表达式:c= 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物质的量浓度常用的单位为mol/L(或molL)11.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在将溶液用水稀释或去水浓缩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质的质量不变,因此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浓溶液稀释或稀溶液浓缩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对此,可用公式表示: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注意: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的体积,其浓度是不变的。】1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基本原理: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固体】或体积【液体】,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到欲配置的溶液。 主要操作: 测量一定质量或一定体积的溶质; 将溶质与溶剂混合形成一定体积的溶液。 使浓度精确的关键及相应的措施: 配成的溶液体积要精确。a. 使用容积精确的仪器;b. 加到容量瓶中去的液体,其温度要与容量瓶上标出的温度相同;【容量瓶有温度标示】c. 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能超过瓶颈上的刻度线。 配成的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要精确。a 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时,应使用托盘天平;量取液体溶质的体积时,应使用量筒;b 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配置过程(共六步)第一步: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第二步: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溶质的量。第三步:将溶质在容器内作初步溶解,并使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第四步:将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内。其方法如右图所示。然后用少量(每次约10mL)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因为烧杯内壁上还有一些溶液,如果洗涤液不注入容量瓶,所配置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就偏小,导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小)。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第五步:使容量瓶内的液体体积达到容量瓶的标定容积(选用的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因此只能配置与其容积相等的溶液)。前期向容量瓶内加水,仍向上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为了防止加水过量,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第六步:贮存溶液。将配置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容量瓶不能用作贮存溶液的容器!),贴好标签。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相关初中知识的回顾(应熟记):1. 物质的分类元素物质2. 化学反应的分类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A + B= AB) 分解反应(AB=A + B) 置换反应(A + BC= AC + B) 复分解反应(AB + CD= AD + CB)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氧的反应3.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溶质: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剂:溶液中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溶液的物理性质:透明、均一、稳定、能透过滤纸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悬浊液的物理性质: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不能透过滤纸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的物理性质: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不能透过滤纸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