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 (共14题;共42分)1. (3分)C919 国产大飞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能够制造大飞机的少数国家之一。当大飞机加速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大飞机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大飞机是运动的B . 大飞机的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C . 大飞机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D . 大飞机的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2. (3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A . 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有连续且较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B .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大C . 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 . 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3. (3分)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3分)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5. (3分)如图所示,在木棍的下端粘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A、B、C三种液体中,它竖直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则( )A . A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B液体密度最大B . 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C液体的密度最大C . 木棍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液体密度最大D . 木棍在C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液体密度最大6. (3分)如图所示的是直升飞机在竖直上升时的情景,使直升飞机上升的力是( )A . 飞机对螺旋桨的作用力B . 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力C . 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D . 螺旋桨对飞机的作用力7. (3分)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 .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C . 室温下,向饱和的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不溶解D . 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分数也不变8. (3分)某小组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B . 图: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C . 图: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D . 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9. (3分)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球分别浸人酒精和水中,静止时,实心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之比为8:9(酒精的密度为0.80103kg/m3),则此实心球的密度为( ) A . 0.80103kg/m3 B . 0.85103kg/m3C . 0.90103kg/m3 D . 0.95103kg/m310. (3分)一个大冰块放在水里,因为水不够深,所以冰块压到盆的底部,当冰全部熔解后盆内水面( ) A . 上升B . 下降C . 位置不变D . 结论和冰的体积有关11. (3分)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盛满水的大烧杯水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 )A . 两者体积和质量都不相等B . 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C . 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D . 两者质量相等,小烧杯中的水体积较大12. (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 4:1B . 4:3C . 1:2D . 8:113. (3分)某同学测了当地12小时的降水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 . 降水量为4毫米,小雨B . 降水量为8.2厘米,中雨C . 降水量为8.2毫米,中雨D . 降水量为8.2毫升,中雨14. (3分)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136NB .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136NC .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7.8103kg/m3D . 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共10题;共44分)15. (6分)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_。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 (填编号)。 A .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16. (6分)下列物质:冰水混合物,干净的海水,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白酒,钡餐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铁粉放入水中,搅拌,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碘放入酒精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属于乳浊液的是_。 17. (6分)容器底面积为S,长方形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G,放入水中后如图所示物体A处于漂浮状态,A的下表面距容器底的高度为h,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体A总体积的2/5若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F1压物体A,使其浸没在水中后静止,这时物体A的下表面受到水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竖直向下的压力F1和重力G的比值为_;物体A的密度是_;物体A浸没后,水对它作用力的合力_G(此空选填“”、“”或“=”).18. (4分)伽利略温度计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由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当液体温度超过小球上的示数时,小球下沉。在某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处于如图位置,此时A小球受到的浮力FA与D小球受到的浮力FD的大小关系为FA_FD , 此时液体温度范围是_。19. (2分)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是一种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的氮肥。 (1)硫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 (2)施肥浓度过高,会造成烧苗现象。小柯通过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铵溶液不会导致植物烧苗。他用50克30%的硫酸铵溶液配制2%的硫酸铵溶液,需要加水_毫升。 20. (4分)根据如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氯化钾31.034.037.040.042.645.548.351.1硝酸钾20.931.645.863.985.5110138169(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 (2)60时,在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_g; (3)将180g硝酸钾和34g氯化钾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100g80水中充分搅拌,当降温到20时有较多固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仍然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 . 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中只有硝酸钾C . 在80时固体经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21. (6分)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3,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3。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力之比是_ , 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_。 22. (6分)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1020304050硝酸钾的溶解度/g20.931.645.863.985.5氯化钠的溶解度/g35.836.036.336.637.0(1)从表中数据分析,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_(填温度)之间; (2)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所采用的方法为_。 23. (2分)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废/g36353433323130292827(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 (2)物质A是甲、乙其中一种物质,80物质A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溶质的质量分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4. (2分)如图甲所示,当烧瓶中的水沸腾以后,移去酒精灯,烧瓶中的水将_沸腾(填“继续”或“停止”),待水的温度降低一些以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上口上,如图乙,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的现象是_,这表明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 三、 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共4题;共40分)25. (14.0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和电解水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C 环节给浙江等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有_。 带来水汽 调节气候 增加光照 输送热量(2)下列有关图乙水电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 实验中A 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 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A、B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 21;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3)在甲乙两种现象中,水都发生了变化。在甲中水的变化属于_(填“物理” 或“化学”,下同)变化,在乙中水的变化属于_变化。 26. (8分)将一密度比水小的木块,系好绳子后放入甲图容器中,并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然后沿器壁缓慢匀速倒入水(忽略其他因素影响),容器中水与木块位置变化如乙图。请你在丙图中画出木块从加水开始到被完全浸没后的过程中浮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并说出各段变化的理由。(温馨提示:t1时木块恰好离开杯底,t2时绳子刚好拉直,t3时木块刚好完全浸没) 27. (8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要配制 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下面是他们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 。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 (2)同学们在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右盘未放纸片,则结果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同学们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 (4)同学们量取水的体积如图 所示,则该小组同学实际量取水的体积为_ml(取整数)。 28. (10.0分)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金属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金属块的重力为_N;(2)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实验步骤BCDEF弹簧测力计示数/N2.32.01 .71.71.9在实验步骤B中金属块所受浮力F浮_N;(3)分析实验步骤A、D、E,可以说明:物体浸没后浮力大小跟_无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 (4)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kg/m3。 四、 解答题(30题5分,31,32,33,34,35各6分,共3 (共6题;共35分)29. (5分)某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将细绳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圆柱体容器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 (1)台秤示数示数的变化情况是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利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分析推导:铝块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和上表面刚浸入水中相比,台秤示数的变化值为F,请写出F与水的密度及铝块的体积V之间的定量关系 30. (6分)图1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 (1)5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2)图2中,试管里预先装有少量生石灰,当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某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_(填甲或乙或丙)。 (3)从图1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任写一条)_32. (6分)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5 g、30 g、30 g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填序号); (2)图二中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 A .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 .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D .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33. (6分)一辆东风载重汽车,加上所装货物共重80000N,要匀速驶上长80m,高10m的斜坡,若摩擦阻力为5000N,汽车上坡时所需牵引力为15000N。如果现在加大油门使汽车加速行驶,现在牵引力增大为18000N,求此时摩擦力为多大?34. (6分)夏天,一市民在自贡釜溪河游泳时捡到一个质量为1.25kg的鹅卵石,已知鹅卵石的密度石=2.5103kg/m3 , 水=1.0103kg/m3 , p大气=1.013105Pa,g=10N/kg当该市民用手将鹅卵石处于水面下0.5m深处静止不动时,求此时鹅卵石受到的:(1)压强大小是多少?(2)浮力大小是多少?(3)手的支持力大小是多少?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 (共14题;共4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共10题;共44分)15-1、15-2、16-1、17-1、18-1、19-1、19-2、20-1、20-2、20-3、21-1、22-1、22-2、23-1、23-2、24-1、三、 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共4题;共40分)25-1、25-2、25-3、26-1、27-1、27-2、27-3、27-4、28-1、28-2、28-3、28-4、四、 解答题(30题5分,31,32,33,34,35各6分,共3 (共6题;共35分)29-1、29-2、30-1、30-2、30-3、31-1、31-2、31-3、31-4、32-1、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