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口技文言文练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2269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口技文言文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口技文言文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口技文言文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文言文练习口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2.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D.这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3.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答:_4.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A.呓语( ) B.中间( ) C.曳屋许许声( )(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虽人有百手 虽: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两股战战 股: 几欲先走 6.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大到小,从屋内到屋外。B.本段文字描写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C.这段文字极力渲染了火场和大厅里的嘈杂,表现了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D.“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7.找出本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8.翻译下面句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9.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 10.这段文字写的场景,表演一次从 火到 火 的情景。11、作者简介:_,字铁崖,_代福建人,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学集和湖舫存稿。12、注音:少 顷 ( )( )犬 吠 ( ) 呓语( ) 叱 ( )齁 ( ) 倾侧( )中 间 ( ) 曳屋( )许许声( )几欲先走( )13.本段中表示声音的词有:_、_、_14.文中有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1)表示突然发生:_、_ (2)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_(3)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_(4)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_(5)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_、_、_1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的意思用现代汉语应译为: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划横线词语的含义:未尝( )识书具。其诗以养父母、收族( )为意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 )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2句中加点词的作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邑人奇之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C、稍稍宾客其父D、父利其然也3、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4、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了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方仲永刚开始做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两句可以看出。、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而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也就是“受于人者不至也”。6、方仲永变成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_, 从他父亲的角度来看:_,从仲永本身来看:_。7、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什么启发?_8、解释文中加点儿的字 父异焉(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泯然众人矣( )9、请指出文中有通假字的一句:_10、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借旁近与之。_ 邑人奇之_11、方仲永从幼时天资过人到后来变为庸人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作简要说明。12.伤仲永选自 ,是 因惋惜方仲 永而写的一篇短文。“伤”,这里有 和 的意 思。文章阐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道理: ,才能不断进步; 则必然才智枯竭,最终成为一个平庸的人。13.从体裁来看,伤仲永属于 。文章明显分为两大部分:第 一部分 ,第二部分 ,提出作者的见解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世隶耕 自为其名 泯然众人矣 不能称前时之闻 传一乡秀才观之 15.翻译下面句子。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B.父利其然也。 _ 16.文中有三个字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这三个字是: 17.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 18.课文中的哪些话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 19.对本文的写作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夹叙夹议、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B.寓事于理、先抑后扬、对比的手法C.就事说理、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2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D.本文针砭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弊病。E.本文强调了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天才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大有作为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沦沦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两小儿辩日( ) (2)日始出时去人近( )2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3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4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睱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 )A.屠自后断其股 两股战战 B.乃悟前狼假寐 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 投以骨 D.其一犬坐于前 饮于河、渭2.简要概括两狼配合攻击屠夫的伎俩:前狼_;后狼_。3.翻译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_4.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1)_ _5注音。瞑( ) 尻( ) 寐 ( ) 黠( ) 6解释加点的多义词。久之( )亦毙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自后断其股( )意将随入以攻其后也( )一狼洞其中( ) 其一犬坐于前( )7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 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 C意将随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 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8.从后面的情节发展看,“一狼径去”是为了“_”,“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是为了“_”,表现了狼的_。9文段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是_10.狼节造自_中的狼三则,作者是_(朝代)著名文学家_。11本文叙事部分的情节可归纳为:屠夫遇狼、_、_、_。 (四)语言运用练习1下面是一段论“成熟”的文字,其中有一句与前后文不连贯,这句是(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一种于万绿丛中鲜红的色调,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11)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12)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2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内写上简洁得体的话语。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在本届世乒赛男单半决赛中,虽经努力拼搏,但仍以3:4的微小差距惜败奥地利选手施拉格,请你发一条短信息鼓励他。 3据报道,某动物园的有些动物,因长期吞食游客扔给的包装食品及杂物,腹中长了结石。这严重影响了动物的健康,管理人员不得不给它们施行手术。针对这一现象,请你为动物园管理处拟一条标语,奉劝游客爱护动物。语言要简明、得体,20字以内。 答: 4根据提供的情景说话。一天,育才中学的高三一班学生黄丽正要去上学,她妈妈突然发病晕倒,不省人事。在众邻的热心帮助下,妈妈被及时送进了医院。黄丽要向学校班主任房老师请假,还要把此事告诉出差在外的爸爸。现电话已接通,请你代黄丽讲话,要求明白、简洁、得体。黄丽对房老师说: 。 黄丽对爸爸说: 。5以下语段原来的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的句序重新排列。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会背,还会种地了。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6根据下面的内容,写一则简明新闻。 (含标点不得超过34个字)随着一声汽笛长鸣,“15”次列车徐徐驶离南京站,孔繁森事迹报告团的全体同志离宁赴沪。他们向站台上送行的江苏干部群众频频挥手;站台上为报告团送行的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梁保华、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钱协寅、朱同广及省级机关干部、南京铁路分局职工同样挥手频频。这是25日上午发生在南京火车站的一幕。 7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话。毕业前夕,父母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被拒绝,为此,你十分苦恼,你即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5个字。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9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回答后面的问题,说话人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1)中考临近了,小明却还在看电视。这时妈妈过来,生气地说:“马上就要中考了,你居然还在看电视?”小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说,才可能不让妈妈生气? 小明说:“ 。” (2)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烂丰富的色彩。”面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请你代他们回答。小孩说:“ 。”病人说:“ 。”(五) 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记叙文体(一) 脚比路长 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大王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又一片辽阔的大漠吓退返回。一个月后,三个王子陆陆续续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又过了五天,小王子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地行进下去,就回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选自思维与智慧2001年第11期 ) 1、从文章来看,国王让儿子们探路,其用意何在?_2、就四个王子的探路过程,你认为有何不同?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3、最后一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_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读罢本文,你有何感想? _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rjbgz/yuwen/ywjiaoan/jiaocan/200510/2766.ht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