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筑工程讲义.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1766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建筑工程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建筑工程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建筑工程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诗歌分类送别诗 思念诗 边塞战争诗 怀古诗(咏史诗)咏物写景诗 山水田园诗 悼亡诗 讽喻诗 等二、内容情感内容类别:离愁别恨 思乡怀人 建功报国 借古讽今 昔盛今衰(国运衰微、忧国伤时 )青春易逝 仕途失意 壮志难酬 生活杂感等 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烦闷、惆怅、寂寞、伤感、孤独、欣喜、欢快、迷恋、向往、仰慕、恬淡、闲适等。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即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有时也包括篇章结构。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事寓理、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描写手法: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景写哀情等)、虚实结合、渲染烘托、白描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用典、互文、设问、借代、反问、反复等。 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欲扬先抑、以景结情、总分得当、点面结合、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1.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用典抒情、借古讽今) 。借景抒情。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思乡情。然而这种思乡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通过首句“西风信来家万里”一想便知,是为了寄托自己浓浓的思乡情!这就是借景抒情的美妙之处。 托物言志。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一般是咏物诗。 托物寓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安石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一般是哲理诗。 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几乎句句用典,但用典的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颗报国的拳拳之心,跃动在读者面前。 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写越王胜利归来后的奢糜生活,结句突然一转,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尽情显出。 2. 描写手法。 衬托。衬托也称烘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以动衬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声衬静,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写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例2. 鹿 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解析:这是一首隐逸诗,作者写出了空山的宁静、幽深。作者在渲染空山的静时采用了以声衬静的方法,空旷辽远的山林,不见一个人影,但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著名的绝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是虚实结合的典型。上阕一实一虚,“春花秋月”是眼前实景,勾起的无限往事,是心中虚景;“小楼昨夜又东风”是身边实景,却使诗人想起了不堪回首的故国,是心中虚景。下阕是先虚后实,诗人猜想:“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吧,可是朱颜可能早已改变了。”然后回到眼前,自己一片亡国之愁,犹如浩浩荡荡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去,无穷无尽。整首词虚实结合,写得摇曳生姿,为读者留下了巨大的再创造空间。 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前犹歌舞”等。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用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例3.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解析:诗人伫立在暮雨中为友人送行,暮雨纷纷好像也饱含着情谊,友人要到遥远的地方,不免惜别难舍。泪水与雨丝同时落下,情与景也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全篇紧扣“暮雨”二字,以疏淡有致的笔墨,绘出一幅动静相生、富有情味的江上烟雨图,以“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含滋”等细致描绘,渲染一种离别时的伤感气氛。全诗自然形象,朴实深远,前后呼应,浑然天成。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这里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3. 修辞手法。夸张。如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气蒸”“波撼”就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拟人。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引”和“衔”字把雁和山拟人化,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4. 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解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对偶。这是近体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仗工整,贴切自然四、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 。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第二步】 一般说可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诗句、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五、小结: 1、解题思路与技巧:明类别 辨手法 识风格 懂感情(观点) 品语言 观结构 知背景 读注释 解典故 说行话。2、学说“行话”,规范表述 (1)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些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 侧面描写、对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起兴、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水乳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言特点及风格类: 浓墨重彩、性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炼(练)、浅显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自然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工丽典雅 沉郁顿挫、雄奇奔放、苍凉雄浑。 文章结构:作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浑然天成、行文技巧类 其他: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一气呵成、琅琅上口。(2)把握诗歌鉴赏表述程式。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逝旨远等。认真审题,有针对性地作答。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是要求赏析全篇还是某一词句,是评价思想还是分析手法,一定要看仔细,有针对性地作答 最好先打个草稿,然后再誊写,做到语言准确,表意流畅,书写规范。例5.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建筑部分第三节 砼工程一、砼的配料(一) 砼成配强度 砼强度标准试验室配合比 保证强度和易性,节约水泥砼成配强度考虑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砼强度标准差。实际情况或按表4-21取用。(二)砼施工配合比换算 试验室配合比:砂石干燥 施工配合比:砂石含水量 水泥:砂:石= 水灰比 W/C 不变 例(见教材P144)二、砼的拌制(一) 混凝搅拌机 1、分类 ()自落式搅拌机械 ()强制式搅拌机 2、拌机的工艺参数见机体铭牌标示 (二) 砼的搅拌 1、加料顺序 一次投料法:装石子水泥砂入料斗倾入搅拌机加水搅拌。二次投料法:强制 水泥,砂,水筒内充分拌合成水泥砂浆加石子搅拌成砼。3、搅拌时间:短、拌合不均,和易性不足,强度降低;过长、降低生产率,和易原新降低,产生分层离析最短时间(按表4-24取用) 三、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由拌制地点至浇筑地点的运输分为:水平运输、垂直运输(一)对混凝土运输的要求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2、混凝土应以最少的周转次数、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保证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表426规定;3、运输工作应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连续进行;4、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严密、不漏浆。(二)混凝土地面水平运输(三)混凝土垂直运输(四)混凝土泵运输四、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一)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1、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检查并记录。 2、清除地基上淤泥、杂物、排水、防水设施、干燥非粘性土洒水湿润、岩石清洗。3、准备、检查材料、机具及运输道路。 4、做好施组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 (二)混凝土浇筑 1、自由下落高度 浇筑混凝土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2、混凝土分层浇筑 下层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灌并振捣完毕。混凝土分层层厚度(见教材表427)3、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柱、墙) 浇筑混凝土先浇50100mm 厚同配合比去掉石子的水泥砂浆,防离析而生成蜂窝、麻面。4、梁、板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同时浇筑,大尺寸可单浇梁板混凝土浇筑,在柱、墙浇完歇11.5h后进行 5、施工缝 (1)施工缝位置:结构受剪小且便于施工的的部位。柱:基础顶面、梁、吊车梁牛腿下面、吊车梁上面、无梁楼板柱帽下,与板连浇灌大截面梁,板底以上2030mm,有梁托,留梁托下。单向板:平等短边折任何位置。 肋形楼盖:次梁跨的中间1/3范围内。 墙:门洞口过梁跨中草1/3范围内。 复杂结构:按设计要求确定。 (2)施工缝处理 已浇混凝土达1.2mPa以上清理缝铺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浇混凝土 (三)混凝土的振捣 1、振捣原理:一定频率和振幅振动力传给混凝土混凝土颗粒间粘着力,库阻力减小,流动性变大粗骨料下沉,令泡逸出,孔隙减小,混凝土密实停振强度增长。2、振捣设备(1)内部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适用:基础、柱、梁、墙和大体积设备基础。 插点布置(见图444)(2)表面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 (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方案(1)全面分层 方法:浇筑区为整个平面面积,从短边沿长边方向浇筑,第二层出不穷浇筑在一层初凝前浇完。适用: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浇筑速度 Q=(1+F)/(T1-T2) (2)分段分层(全面分层实现不了)方法:沿长边方向分段,每段浇筑同全面分层。 适用:厚度不大而面积较大。(3)斜面分层 方法:一次浇到顶,流淌成斜面,振捣内下向上。适用:结构长度超厚度3倍情况。2、水化热的影响 (1)温度应为水化热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内胀外缩,开成接下来应力,(2)措施: 低水化热水泥; 掺粉煤灰养活水泥用量; 降入模温度,控制温差; 及时对混凝土覆盖; 预埋冷却水管。(二)框架结构整体浇筑 1、每层分段:先浇柱、后浇梁板。 2、柱基础:先边角、后中间,按台阶分层。 3、柱: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绑扎前。 4、梁、板:肋型楼板、梁板同浇梁高大于1m,单浇梁无梁楼板,板于柱帽同浇。 五、混凝土的养护(一)自然养护(现浇混凝土) 常温下,覆盖并适当浇水保护湿润。(二)蒸汽养护(预制构件) 送构件入蒸汽室、温湿环境养护。阶段划分:静停阶段26h,防表面裂缝、疏松 (三)蓄水养护、薄膜养护、大面积结构 六、混凝土的质量检查(详见教材P157158)、本章小结: 通过本jie 学习,了解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养护措施。进一步掌握砼施工配合比换算,砼搅拌机械及搅拌参数,能够确立一次投料量。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根据教学计划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