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两个问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0047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两个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两个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两个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两个问题语文教学成果累累,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在此不必一赘述。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国家发展日新月异,语文教学并没有跟上这个步伐,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笔者所说的效率不高就是指语文教学没有适应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或者说,目前的语文教学水平比国家快速发展的步伐慢了半拍。这是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原因多多(一)从社会环境角度看其一,风气的影响。我国进入文化转型期,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动摇,浮躁气日上,不为利来,就为权往,凡事都想走捷径。这种风气不能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既想玩好,又想学好,只可惜二者不可得兼。这种现状对语文的学习影响最大。因为,语文要潜心阅读大量文学名著,要耐得住寂寞。前人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学生坐不住,心不静,书怎么读得进?即使读,也是偶尔找一些“快餐文化”以作消遣。其二,媒体的冲击。科技的发展,媒体的发达,对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可对语文教学来说也产生了负面作用。例如,电视连续剧的播放,对于普及文学名著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助长了学生的懒惰思想。四大文学名著均已拍成电视连续剧,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许多人再也不愿意读那厚厚的原著了,因为故事情节已知道,谁还愿意“吃剩饭”?但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读原著,怎么领会它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怎么感受它深造厚重的艺术底蕴?其三,庸俗文学的抢滩。由于急功近利,一些不负责任的作家“用器官写作”,加之媒体的炒作,这类作品不可避免地进入校园,这对进人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很有诱惑力,它极大地抢占了学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读一部文学名著,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对话;可读一部庸俗、低劣的作品,却如同与一个浅薄无聊、恬不知耻的势利小人交谈,这岂不毒害极深?(二)从教育环境角度看其一,从高考角度看。1试题的误导。语文试题难度过大,就是一些著名作家、知名教授也难考高分。语文试题很难把握,平时语文教师认为学得好的学生反而高考得不到高分。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再者,语文试题与课本毫无关系,这岂不是在误导学生不用学课本,学课本对高考没有用?既然这样,那还发行课本干什么?语文课本岂不成了减负的对象?2评价的不公。语文高考原始分并不低,平均90分左右基本有保证,可换算成标准分,就是垫底儿的了。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再学分数也高不了,不如把功夫用在其他科上见效快。它也极大地伤害了广大语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抹杀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成果。其二,从语文教育界角度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语文教育界“难辞其咎”。从私塾到现代学校,语文已教了几千年,积淀不可谓不厚,可仍然没有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出路,广大一线的语文教师仍在“黑暗”中摸索。你耍你的一套,我练我的一招,各行其是,说的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其实是“条条道路都挨骂”。语文教学的研究者难道没有责任?1语文缺乏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学科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是教学和考试的纲领性文件。其实,它们根本无法操作。条文空洞抽象,没有多少具体实在的指导意义。如“筛选信息”,什么是信息,筛选什么信息,怎样筛选信息,均不得而知。就连学生究竟要掌握多少字词,小学是多少,初中是多少,高中是多少这些常识性、基本性问题,都没有一个标准。到头来是语文教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其结果是“样样稀松”。就连外国语文“英语”还有个词汇表,可自己的母语却教无所依,学无所据,这岂不是咄咄怪事?2语文缺乏系统性的、阶梯性的教材。语文到底教什么?不知道。反正,小学是课文,初中是课文,高中还是课文。小学老师把文章大卸几块,初中老师把文章大卸几块,高中老师还是把文章大卸几块。十几年都是如此,谁还有兴趣?隔个十天半月不上语文课,照样不受影响。堂堂语文教学的大头作文,至今还没有一部像样的教材,这叫语文教师怎么去教?语文教师只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只有大考见分晓,可惜只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三)从家庭环境角度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现实社会的“浮躁气”、“市侩气”或多或少地在家庭中有所反映。如此,何谈言传身教?何谈家庭熏陶?有些父母自认为认识几个汉字,俨然是一位行家里手,认为语文易学,由此误导子女,导致学生对语文的投入严重不足。从学生各科学习投入的时间来看,语文是最少的。可语文却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课程。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地域、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不够,尤其对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不够,严重影响了孩子后无语文能力的发展。(四)从学校角度看应试教育下的学校管理,不利于语文教学,没有为语文教学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第一,应试教育讲求“整齐划一”,抹杀个性,可语文教学需要个性,尤其作文更是个性的产物。第二,应试教育下学校大量 挤占学生课余时间,学生学业负担重,哪里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可语文是根本离不开课外阅读的。第 三,应试教育只看学习成绩,忽视品行培养,可语文要求“作文先做人”、“文品即品”,这又从何处落实?因此,语文举双手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遍地开花,必将给语文教学带来一个明媚的春天。另外,由于经费原因,学校对语文教学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总认为语文教师有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参就足够了,其实这是误解。比较前卫的学校都没有语文实验室。实验室除报刊、文学名著外,还有名人字画、电教设施、电脑软件等。讲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若能将话剧屈原“雷电颂”的片断播放一下,教学效果岂不更佳?(五)从语文教师角度看以上分析了诸多原因,但主要责任还是要语文教师来承担。因为语文教师在具体实施语文教学任务,要负直接责任。如果一味地只找客观原因,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其一,语文教师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据初步调查,30的中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40的谈不上有兴趣,也谈不上没有兴趣,20的比较有兴趣,10的兴趣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兴趣,强迫着去学,效果怎么能好?造成这种局面的就是执教这门课的教师。当然,并不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有意地扼杀学生的兴趣。但正因为是无意的,才显得更为可怕。语文本身是一门很有意思、很有趣味的课程,却让教师讲得毫无吸引力,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死抱课本,架空分析,甚至文章作者根本就没有这样构思,硬是给作者强加上去,弄得原作者都莫名其妙。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都这样一路学下去,怎么能不倒胃口?其二,没有找到母语习得的规律。一个小孩,只要没有生理缺陷,一岁多自然会说话,但他(她)并没有学习语法,是因为他(她)有环境的熏陶。即使是把他(她)放在英国,他(她)还是会讲英语。可我们的语文教师却把这个长大了的会说一口流利母语的孩子当作一个白痴,拼命地讲,使劲地塞,其结果到了高三句子还写不通。其实,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是学生读书读出来的,是学生练习写作写出来的。其三,缺乏学习,观念落后,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往往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因为语文是基础,是工具,它涉及的面极广,可以说包罗万象。它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子尤为沉重。可是,由于教育教学任务重,我们的语文教师忽视了继续学习,导致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由于不及时学习,甚至学术界否认的观点,我们仍抱住不放,结果以讹传讹。二、提高效率,语文教师该怎么办虽然我们分析了诸多影响语文教学的因素,但是有很多因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因为它牵扯到政策的调整、体制的改变、观念的更新,我们只能大造舆论,呼唤改革,热切期望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能够更好地有利于语文教学。目前最为紧要的是,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一)坚决摒弃逐字逐句的串讲式教学。任何一个作家,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他自己书看得多了慢慢写出来的。教师只能是一个“指路明灯”,起点拨引导作用,不能包办代替。要相信课文里有很多东西学生能看得懂,理解得了。要少讲,一节课教师讲15至20分钟就行了,其他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读书、感悟、思考、讨论、练习。即使是讲读课文,教师讲讲写作思路就足矣。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可时常改变课型,不要以“讲”统天下。有的课文可以读为主,有的课文可以说(讨论)为主,有的课文可以演(改编成课本剧后进行表演)为主,有的课文可以写(读写结合)为主,不一而足。只要学生学有所得,就可大胆起用新的教学模式,不必因循守旧。(二)真真切切把教材当作例子。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例子,另外一篇文章也可以作为例子,不要把课文当作“圣经”,要大胆地舍弃。如若觉得有些课文不合适,太陈旧,就可舍弃不讲,或让学生自学,另外补充一些时代感强的美文佳作,这样既可提起学生兴趣,又能增添“新鲜血液”。高考以“双纲”为依据,又不以课本为依据,何必死抱课本不放?何况全国是“一纲多本”?(三)实施大语文教学观。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有语文。要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资源,开辟语文教学新的途径。不要只依赖于课堂45分钟,仅有课堂45分钟语文是学不好的。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大搞课外阅读,可以创办文学刊物,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可以讲故事,可以搞朗诵,可以演课本剧,可以组织辩论赛;可以猜灯谜,可以对对联。形式多种多样。这些活动,学生不仅非常喜欢,而且还锻炼了听说读写思多种能力,有力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且,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也会日渐喜欢这个老师,由喜欢这个老师到喜欢这门课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千万不要放弃了这个有利的阵地。如若放弃,等于丢了“半壁江山”。(四)把学法教给学生。要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写作”的教学目的,就必须把语文学习的方法、技巧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多学习,多体会,多总结。就拿教师自身现有的语文能力来说,主要还是读书读出来的,那就应该把这个感受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读书的重要性,掌握读书的方法。如若只教知识,那只能教一时;如若教给学法,那就教了一世。我们的教育教学,要为明天着想,要为学生走向社会着想。注重教授学法,即使是应试,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高考就是考能力,考素质。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受到社会舆论的评议,这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改革,大胆探索,就一定能够找出一条语文教学的正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