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阅读和专训12.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9946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阅读和专训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阅读和专训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阅读和专训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专项训练第 12 讲 姓名 说明类文章的阅读说明文类文章的阅读阅读方法:正确把握所说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辨别说明方法;揣摩语言的特点;分析文章结构。(一)渤海将变死海水利专家杨振环说:“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 海洋专家鹿守本说:“渤海污染是毁灭性的。在渤海近岸的海湾和河口,出现了无大型物质区和地区性生物的灭绝。”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碧兰说:“90年代以来,渤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优势种群基本消失。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殆尽,小型鱼虾资源严重衰退。1997年的监测资料显示: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 );无机磷超标率为( );油类超标率为( )。”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丁德文说:“整个渤海的危机问题,在海区生态系统的失衡中表现最为明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经济鱼类持续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迹。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统逐渐走向解体。”他强调说:“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破坏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那么,这片海域就无法恢复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它濒临死亡。” 1.题目中的“死海”指的是: 2.渤海将变成死海的根本原因是 3.阅读下面统计图,将有关数字填入括号内。4.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那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在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 ) ( )-( )6.这篇文章中的“自净能力”指的是 7.这篇文章四段话分别引用了 ,这样写的好处是 。8.题目中的“将”是否可以去掉? 。因为这个“将”字提醒我们:拯救渤海, !9.请为拯救渤海写一句宣传语: (二)地球古时候,有许多关于地球的传说和神话。中国人有“天圆地方”的说法,以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古时候的人出门旅行都不敢走远,怕走到地的边上掉下去。古代的西洋人以为地是扁平的,四周围都是大海,一清早太阳从东边的大海里升起来,到傍晚就落到西边的大海里。还有人以为地球像一个翻过来的茶碗,下面有三只大象托着,这三只大象站在一个很大的乌龟背上,乌龟就在海上浮着。上了岁数的老人还说鳌鱼一翻身就要地震了。这些都是神话,没有一点科学根据( )。那地球究竟( )是什么样的呢? 在两千多年以前,有一位希腊科学家,名字叫毕达哥拉斯,他说地球是圆的。以后,有许多科学家,也相信这个说法,可是谁也没有用事实来证明过。一直到500年以前,意大利人哥伦布,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带领一些人,驾着船,从西班牙的一个海岸出发,一直向西航行。他们相信地球是圆的,所以他想一直往西走,绕地球一周,一定会回到原来出发的地点。哥伦布的这个想法很对,可惜他把地球估计得太小了,结果只绕了半个地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就再也没有继续前进。后来,有一个葡萄牙人,名字叫麦哲伦,他从葡萄牙海岸出发,向西航行,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经过太平洋、印度洋,一直回到原来出发的地点,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麦哲伦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人。又过了两百年,英国人库克沿着和麦哲伦相反的方向,从西向东航行,结果,也回到了原来出发的地点。在历史上,经过这几个人的努力,才使大家确信地球是圆的。 另外,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只要我们仔细地看,也可以发现地球是一个像球一样的东西。我们站在海边上,看见很远的地方开来一艘轮船,最初,我们只看见船上的桅杆;船越走越近,船身也就渐渐地露出来;一直到最后,我们才看见整个轮船。反过来,轮船离开了港口,越走越远,船身也就越来越看不全了;最后,连桅杆也看不见了,好像整个轮船都沉到海里面去了。我们在野外走路,老远看见一座山,只能看见山头;等到我们走近了,才会看见山脚。我们看见的景象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地球是一个圆球。 地球是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呢?地球并不是很圆的。它的东西直径稍长,南北直径稍短,不过仅仅相差 1325,几乎看不出来。地球到底有多大呢?我们要环绕地球修一条铁路。这条铁路要有8万里长,如果用一辆每小时跑 100里的火车,一刻不停地飞驰,也要走一个月零三天。 地球的最北端,我们叫做“北极”,最南端叫做“南极”。我们如果从地球的北极开一条地道,经过地球的中心,一直通到南极,这条地道的长度要有 12750公里。要用科学的说法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可以说:地球的直径是 12750公里。1.文中加点的词语还可以用哪个词语代替,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2.下列各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1)要用科学的说法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可以说:地球的直径是 12750公里。( )(2)如果用一辆每小时跑 100里的火车,一刻不停地飞驰,也要走一个月零三天。( )(3)它的东西直径稍长,南北直径稍短,不过仅仅相差 1325,几乎看不出来。( )A.列数字 B.作比较 C.举例子 D.打比方 E.分类别3.仔细阅读文章的地1、2自然段,然后填空。古时候,有许多关于地球的神话和传说。中国人有( )的说法;古代的西洋人以为地球是( );还有人以为地球像( ),下面有( )托着,它们站在一个很大的( )上,而( )就在( )浮着。4.这篇文章以关于地球的神话和传说作为开篇,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哪些现象说明地球是圆的?请试举一例。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亿年。过了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万年为奋斗目标!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年后乃至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其实,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第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答: 、第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答:。、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答:。“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答:。、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答:。语言理解与运用营地1.我们生长在天府之国,这里物产丰美、人杰地灵,不少市区都有自己的“名片”借以宣传当地独特的美丽。请根据下面“名片”写出相应的城市(地方)的名字。A.锦江濯锦绕成香,银杏芙蓉都含笑。( )B.龙门银厂笑,丹岳岱宗傲。( )C.“忠孝之帮”、“长寿之乡”。( )D.“庄园公馆,民国遗风,美小镇”。( )2.为了家乡的美好,有很多人在行动。据成都电视台报道,5月10日是本市民间的“放生”节。一大早就有很多市民来到河畔湖边“放生”。根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今年参与这项活动的人数比去年提高了5.7%。(1)根据你的理解,“放生”是指 (2)从民间自设的“放生节”和今年参加“放生”活动的人数在去年的基础增加的信息中。你有什么发现?请简要写出。 (3)在同一则电视报道中,还有两点信息值得注意:一是少数人用渔网钓竿等把别人刚“放生”的鱼儿、乌龟“捞为己有”;二是参与“放生”的青少年人数极少,对此,请你对他们说几句话。你会对正在用渔网捞别人“放生鱼”的中年男子说: 。你会对身边的同学说 。“月”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下面诗句中的“月”所蕴含情思最特别的是( )A.可年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B.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C.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D.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我还能写出几句和“月”有关的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