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3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9175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3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第3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第3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三册】六国论文言知识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 今义:连词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 名词作动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一词多义。(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暴 暴霜露(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7)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8)得 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 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 (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 连词,表并列。 二败而三胜 (5) 连词,表承接。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之(1) 结构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 结构助词,的。 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国之所大欲 (3) 定语后置的标志。 苟以天下之大 (4) 代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3以 (1) 介词,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 (2) 介词,凭借。 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 (3) 连词,相当于“而”。 以有尺寸之地 (4) 介词,把。 举以予人 (5) 介词,用。 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为(1) 动词。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 为国者(治理) (2) 表被动。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其(1) 代词,它。 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 其势弱于秦(指六国) (2) 代词,他们的。 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6则(1) 连词,就。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 连词,那么。 则秦国之所大欲 7与(1) 动词。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交好附) (2)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和,同,表并列。 六国与秦皆诸侯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皆”表判断)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3倒装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3)洎牧以谗诛(动词“诛”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四、重点句子翻译。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三、一词多义(扩展)。(一)虚词“乃”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二)实词“道”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三)实词“盖”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四)实词“文”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五)实词“然”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六)虚词“其”1、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2、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是之谓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3、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四、文言句式。(一)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二)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如: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3、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划线“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6、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7、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三)定语后置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五、重点句子翻译。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邻官传序文言知识梳理(一)一字多义。与1.给。 2.读y,通“欤”。 3.为,给,替。 4.和。 5.亲附,亲近。 归1.归附,归依。 2.返回。 3.归还。 4.归聚,汇聚。易1.容易。 2.轻易。 3.替代。告1.祭告,祷告。 2.告诉,告知。 3.上报,报告。 4.祭告,祷告。(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2)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3)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4)使动用法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 2.凯旋而纳之 纳:使收藏 (5)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6)形容词作名词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三)古今异义。1.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2.状语后置 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3.省略句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4.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固定句式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五)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石钟山记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三、一词多义。 1鼓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名词) 微风鼓浪(振动,掀起,动词) 2莫 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 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 3自 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4焉 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 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 5余 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余尤疑之(我,代词) 6得 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7搏 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事不目见耳闻(目,亲眼;耳,亲耳)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动用法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此鹳鹤也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省略句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磔磔(于)云霄间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三)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语后置 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五)介词结构后置 得双石于潭上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而大声发于水上 六、一词多义。1、而:扣而聆之(表顺接) 徐而察之(表修饰) 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人而无仪相鼠(表假设)2、焉: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此)3、 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 因笑谓迈曰(于是)七、重点词义。1、水石相搏(击、拍) 2、桴止响腾(传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这样)5、适临汝(往) 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 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 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 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 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项脊轩志文言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号:ho 阖:h,关闭 枇杷:pp 扃牖:jing yu 楯:shn 爨:cun 婢:b 得:得到 日:阳光 稍:稍微 影:日光 先是:这以前 迨:及,等到 庖:厨房 凡:共 尝:曾经 每:经常 兹:这,此 以:用 过:探望 大类:很像 比:及,等到 顷之:音节助词 尝:曾经 归:旧指女子出嫁 且:那么 制:形式,规制 盖:伞 或:或者 殆:表揣测,大概 故:以前 去:离开 竟日:整天二、古今异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 (一,整体)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年) 三、一词多义。始室始洞然 (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过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探望,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连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对,介词)以 以当南日 (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四、通假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当”通“挡”)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乳,乳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垣墙周庭:垣墙,砌墙,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又北向 (北,朝北,行为方向) 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 前辟四窗 (前,在前方,行为方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4. 名词使动用法垣墙周庭 周,使围住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用“也”表示判断。如: 1)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主语“余”) 2) ( )借书满架(省主语“余”) 3) 吾儿,()久不见若影 (省主语“吾”) 4) 使( )不上漏(省兼语“之”) 5) 明月( )半墙(省谓语“照”) 6)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省介词“于”) 7) 垣墙( )周庭(省介词“于”)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各句状语(下划线)放在动词、形容词(粗体)之后。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如: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在这里居住) 3) 室西连于中闺(与中闺相连) 4) 鸡栖于厅(在厅里栖息) 5) 其制稍异于前(跟以前不同)五人墓碑记文言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2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赀”同“资”,资财,钱财 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曷”通“何” 二、古今异义词。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古:两个词品行+成为 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古:自己人,此处可译为“党羽”、“爪牙” 金:个人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古:考查、查究 今:压住、依靠 4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颜色”古:脸色 今:颜料或染料 5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古:异乎寻常 今:十分,很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古:比 今:看 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古:头颅 今:头儿 三、词类活用。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名词用如动词,伸张 5缇骑按剑而前 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6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自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7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名词动用,出任巡抚 8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名词动用,用盒子装9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 10不敢复有株治 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11不能容于远近 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 12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13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副词用如动词,享尽 14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名词作状语,象奴隶一样的15安能屈豪杰之流 自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 16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名词动用,作记 17亦以明死生之大 形容词用如动词,表明 四、特殊句式。(一)宾语前置 1谁为哀者?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按“为谁哀者?”顺序译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之”是提宾标志,按“捕钩党于天下遍”顺序译 (二)定语后置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应按“能不易其志之缙绅”顺序翻译 (三)介词结构后置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6不能容于远近 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延 8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9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10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四)判断句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4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5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非,否定判断 6斯固百世之遇也 固,副词表判断 7斯固百世之遇也 8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五)被动句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3不能容于远近五、重点句子翻译。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登泰山记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其级七千有余 少圜二、古今异义。至于泰安 多平方三、一词多义。当:当其南北分者 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崖限当道者 余始循以入及:及既上 自唐显庆以来皆不及往 是以 洲周公,忠义暴于廷今所经中岭及山颠 以大中丞抚吴者魏之私人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坐:王曰:“何坐?”曰:“坐盗”。先达德隆望中,门人弟子填其室 坐日观亭,待日出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王受璧,置之坐上四、词类活用。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汶水西流,济水东流 极天云一线异色五、特殊句式(指出句式并翻译文句)。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翻译: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翻译:今所经中岭及山颠崖限当道者(翻译: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翻译:病梅馆记文言知识梳理一、古今异义。1、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翻译:2、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翻译:3、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所斫直 翻译:二、一词多义。以 梅以曲美 烈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而为也 火烈风猛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词类活用。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纵之顺之,毁其盆 必复之全之四、特殊句式: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高中语文第三册文学常识网络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儒家列为经典之一。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中国屈原。楚辞:一种诗歌样式,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楚辞:书中主要收集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3乐府:原指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为乐府或乐府诗,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乐府的艺术特色:叙事性强。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样式多样。不少作品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4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首句作题目。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干金。5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号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代表作有白马篇等。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后人称之为诗仙。7自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是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还有卖炭翁(七言古诗)、钱塘湖春行(七律)。8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人。名篇有鸟呜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昧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9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官至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著有杜工部诗集。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世称他为 诗圣。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0刘禹锡:字梦得,中唐诗人。选人中学课本的作品有陋室铭石头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代表作无题贾生夜雨寄北锦瑟。12李煜:史称南唐后主,代表作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13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名篇有雨霖铃八声甘州。1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15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16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1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诗作关山月书愤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情钗头凰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词。著有剑南诗稿。18.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蜡。小说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故都的秋。19.现代著名著作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灭亡,中篇小说寒夜爱请三部曲雾电雨,激流部曲家春秋。1982年获得但丁文学奖。20.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和代表作家,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21.屠格捏夫,俄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猎人笔记22,字名允,别号老泉,北宋文学家。著有嘉佑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23.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仙,官达宰相,封荆国公,溢号文,世称王文公,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2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瓮,六一居士,溢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糜文风。六一诗话对以后的诗歌理论有很大的影响。25.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称震川先生,是名代著名的古文家。著有震川文集。26.张溥,字如天,明代文学家,天启年间组织应社,崇桢初年,又复创社从事文学和政治活动。五人墓碑记选自他的七录斋集。27姚鼐,字姬传,一字梦古,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桐城派古文家。著有惜抱轩文集,登泰山记。28.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龚自珍全集,已亥年间在辞官途中写了315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