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实验中学2011级历史中考复习03: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9050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7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营市实验中学2011级历史中考复习03: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东营市实验中学2011级历史中考复习03: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东营市实验中学2011级历史中考复习03: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2、下列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东汉历史的倒退B.民族融合得到加强C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D分裂中孕育着统一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C、民族大融合与逐步走向统一D、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4、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时曹操的志向是 A统一天下 B废汉称帝 C统一北方 D建立魏国5、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6、曹操曾经参加和指挥过的战役有官渡之战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A.B.C. D.7、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说曹操篡汉为奸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儿子产生老子”什么意思?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8、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9、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10、下列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中,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赤壁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ABCD11、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当时的台湾被称为A台湾B夷洲 C琉球 D柴桑12、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A. 西周的灭亡 B.东周的灭亡C.西晋的灭亡 D.东晋的灭亡13、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14、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曹魏、北魏 B.西晋、北魏C.前秦、北魏 D.前秦、东晋15、右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江南经济发展B.北方文化繁荣C.专制统治加强D.国家统一完成16、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B.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江南有先进的生产技术17、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江南有发展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地区战乱较少北方人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A. B. C.D.1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19、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时期是A.西汉B.东汉C.秦朝D.魏晋时期20、下列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最基本原因的是A.反对各族统治者的斗争 B.各族经济文化长期交往C.各民族之间的战争 D.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2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2、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A七擒孟获B孝文帝改革C张骞出使西域D窦固出击北匈奴 23、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A.商鞅 B.张骞 C.北魏孝文帝 D.班超2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25、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下列改革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A商鞅变法 B戊戌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26、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B.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C.为北魏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C.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间的战争27、“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措施是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D.使用汉语28、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将都城迁往咸阳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鼓励鲜卑人穿汉服,正确的是A. B. C. D.29、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30、右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A.推进大一统格局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D.促进北方民族融合31、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32、北魏时期,把都城迁到洛阳的皇帝是 A.孝文帝 B.阿骨打 C.阿保机 D.元昊33、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是鲜卑贵族改用汉姓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君臣一律用鲜卑语讨论国事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A.B.C.D.34、今浙江的乌镇(右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35、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36、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37、北魏一朝自孝文帝以后,皇帝逝世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和“孝明帝”。这与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学习汉语C.该穿汉服,与汉人通婚 D.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38、北魏孝文帝对大臣说:“我贵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于中原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的后代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自己的眼界罢了。如果长期居住在北方,一旦遇到不学无术的君主,就不免沦为他人的囚徒了。”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A.迁都洛阳 B.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C.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39、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口增多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40、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41、“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小明:众爱卿,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乃为正道。今日始,朝廷一律废北语,一从正音,违者降爵罢官。小华: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旨!42、和右边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A.商鞅变法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43、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A第6位 B第7位 C第8位 D第9位44、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刘备45、沐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小明一家成为种粮专业户。他的爸爸想要带领全村人民致富,为选择符合本村所在的北方地区自然规律的项目,他想查阅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技术和方法的我国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正在就读八年级的小明到书店为爸爸购买了这部著作。小明为父亲购买的农学著作的作者是)A祖冲之 B贾思勰C郦道元D司马迁46、图3中的人物是我国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写的农业生产经验全部来源于走访B.他写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C.他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重要地位D.他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47、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D.水经注48、“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水经注中对三峡的描述,它的作者是A.郦道元 B张衡 C张仲景D贾思勰49、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A.王羲之B.苏轼 C.关汉卿 D.曹雪芹50、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灿烂的人文景观,如“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 “书圣”的一段段佳话与传奇。被称为“书圣”的人是A屈原B司马迁C王羲之D顾恺之51、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A B C D52、古代中国科技文艺成就辉煌。下列搭配都正确的是A.蔡伦:造纸术/施耐庵:西游记B.毕昇:指南针/李时珍:天工开物C.王羲之:(兰亭序/曹雪芹:红楼梦D.顾恺之:洛神赋图/司马迁:资治通鉴 53、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著名科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A.近五百年 B.近七百年 C.近一千年 D.近两千年54、(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简明中国史读本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4分)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4分)55、(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材料二:宋书这样描述江南:“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三:汉书记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表明,南方和北方的人口比例为1:3.2,就人才而言,两汉时代的三公九卿,儒林文苑也都集中于北方,南方几乎空白。但到南朝以后,南方人士中进士逐渐增多以至于大大超过北方,文化繁荣也远胜北方。请回答:(1)汉书和宋书中所记载的汉朝和南朝时江南的经济情况有什么变化?(2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分)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2)你认为这种变化同材料三中所反映的情况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2分)谈谈你对当前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关系的认识?(2分)56、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民族交响中国篇】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材料二:如下图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2)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材料二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1分,只填选项代号)世袭制的推行各族间的长期交往统治阶级的改革设立管理机构实行“和亲”政策少数民族的内迁海外贸易频繁确立“册封”制度民族政权间的战争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新高潮,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联邦合唱美国篇】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4)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3分)【学史明智感悟篇】(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1分)CACABBACADBCDCADDCDBDBCDCBDDDDAAAACBDADADCBDBABAACCCC54、(1)措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分析:改革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2)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3)基础: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相同作用: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55、(1)变化: 汉朝时江南地区经济未得到开发,南朝时南方经济得到发展。变化原因: 江南地区有优越的地理条件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北方战乱多,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为经济重心逐渐奠定了基础。(2)关系: 有关系。 原因:北方人南迁,许多知识分子也迁移到南方,是南方经济得到开发之后,教育事业也得到极大发展。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依存,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56、(9分)(1)战役:涿鹿之战(或炎黄战蚩尤)。时期:秦汉时期(或秦朝)。(2)因素:(3)前提条件: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或元朝的统一)。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联邦制国家。焦点问题:奴隶制的废存。意义:奴隶制的废除使北方取得内战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认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国家的安定统一也会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