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8839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的统计教学要求:1. 使学生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2. 使学生初步学会对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填写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并会看、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表。3.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4.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善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会看、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5. 使学生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受到国情教育。教学课时: 24课时教学过程:第四十六课时教学目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内容:P72 例1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复习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她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新授1.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 指导学习。例1 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摩托车:8辆 小汽车:31辆大客车:12辆 载重车:23辆 上面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10分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机动车种类辆数合计74摩托车8小汽车31大客车12载重车23巩固练习:P74 1小结:作业: P74 1、2教学后记: 教学例1时可以在前面复习题的基础上提出收集数据时可以用不同的办法。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当用划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时先要写出需要收集的数据的名称,然后看哪种数据增加1,就在那种数据名称的后面加一划。第四十七课时教学目的:巩固复习教学内容:P75 36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练习3.(1) 提问学生,在用一枚五分硬币做实验是怎样记录结果,使学生明确,在说实验时,可以边做边用铅笔在表内画“正”字记录结果。 (2)做完实验后,再整理收集到的数据,檫去“正”字,填上数目。4. (1)提示学生:表内分几栏?每栏分几格?怎样反映总量?要写清单位名称。 (2)学生练习。5. (1)指导填写栏目,然后根据提供的数据填写统计表。(2)学生练习。6. 计算下面各题。(1) 学生练习。(2) 老师讲解。作业: P75 4、5、6第四十八课时教学目的: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内容:P76 例2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复习 新授1.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 指导学习。例2 下面是四年级一班女同学测量身高的记录单。姓名身高 (厘米)姓名身高 (厘米)姓名身高 (厘米)钱秀英125蔡芽平141冯书会138王华135秦岭148杜小芳149李娟131牛爱珍137许扬129张红138钱霞133朱丽139宋莉146陆莎139刘竟蔚138朱明明140朱芫138杨宁一134王芊芊142陆小梅144夏平138这张记录单上每人身高的厘米数也是原始数据。为了能清楚地看出这个班女同学身高的分布情况,可以把这些原始数据 按照数量的大小划分几组,然后分别统计各组的数目,编制成表。四年级一班女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身高 (厘米)125-129130-134135-139140-144145-149人数23943巩固练习:P77 做一做。小结:作业:P78 1、2教学后记: 教学例2时,可以先把76页上的例2的表格放大,让学生看者放大的身高记录单,并提问,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教学时可以边讲解边引导学生整理。第四十九课时教学目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P35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练习3. 计算下面各题。(1) 学生练习。(2) 老师讲解。4. (1)学生练习:填完以后,要让学生说一说哪一种成绩的学生做多。(3) 老师讲解。5. 本题是实践题,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实际练习从收集数据到整理数据的统计方法,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1) 学生操作。(2) 老师讲评。作业:P79 3、4第五十课时教学目的:学习复式统计表。教学内容:P80 例1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复习新授1.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 指导学习:例1 下面是兴农小学四个课外小组的男女生人数:数学小组男生14人,女生8人:生物小组男生7人,女生8人;航模小组男生13人,女生4人;美术小组男生12人,女生12人。 兴农小学课外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年 月 日制合计男生女生总计784632数学小组22148生物小组1578航模小组17134美术小组241212请你把数据填写在合编以后的统计表中。从上面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1) 这四个课外小组共有学生78人,其中男生有46人,女生有32人。(2) 人熟最多的是美术小组。(3) 男生人数最多的是数学小组。(4) 女生人数最少的是航模小组。巩固练习:P81 做一做。小结:作业: P83 1、2、3第五十一课时教学目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P85 48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练习4. (1)学生练习:先要填写统计表的表头,注意句子的通顺。然后根据要求填写表里的内容。 (2)老师讲评。5. (1)学生练习:要引导学生列好表,并正确的填写。 (2)老师讲评。6. (1)学生练习:注意: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2)老师讲评。7. (1)学生练习:读题、列式、计算、答。注意:告诉的是每季度,要求的是每个月。 (2)老师讲解。8. (1)学生练习: 读题、列式、计算、答。注意:单位“1”是去年的棵数。 (2)老师讲评。作业:P85 48题。第五十二课时教学目的:继续学习复习复式统计表。教学内容:P86 例2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复习新授1.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 指导学习:例2 下面是1994年至1996年东山村每年的总收入与村办企业收入的统计表。 东山村村办企业收入统计表1997年3月制金额 项 (元) 目年度全村总收入其中村办企业收入村办企业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数合计1994年150万84万1995年175万108.5万1996年360万289.5万从这个统计表可以看出:(1)1996年全村总收入比1995年增加 万元。(2)1996年村办企业收入比1995年增加 万元。(3)1996年该村其他收入(包括粮食、副业等)比1995年增加 万元。(4)1996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 %。巩固练习:P87 做一做。小结:作业:P87 1、2第五十三课时教学目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P89 3、4、5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练习:3. (1)学生练习:统计表的标题和竖栏留给学生自己填写,要求学生在填写时注意完整简明。如果学生在组织语言时有困难,老师可以给以适当的启发。 (2)老师讲评。4. (1)学生练习:教科书中没有画出表格,可以让学生共同讨论,集体制出表头,并在黑板上板书。然后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根据制出的表头,将表格填写完整。要注意让学生看清表中的要求,想好怎样计算这些题目中的百分数,然后再填。 (2)老师讲评。5. (1)学生练习:教科书中没有画出表格,可以让学生共同讨论,集体制出表头,并在黑板上板书。然后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根据制出的表头,将表格填写完整。要注意让学生看清表中的要求,想好怎样计算这些题目中的百分数,然后再填。 (2)老师讲评。作业:P89 3、4、5第五十四课时教学目的:混合练习教学内容:P90 69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练习:6. (1)学生练习:注意:本题的总数没有直接说,需要同学们计算,然后再计算百分数。 (2)老师讲评。7. (1)学生练习:仿照所学的统计表独立练习制表,本题没有要求计算,相对简单。(2)老师讲评。8. (1)学生练习:本题比上一题有所复杂,既要求制表又要求计算,要认真制表和计算。(2)老师讲评。9. (1)学生练习:注意:不要把求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混淆。 (2)老师讲评。作业:P90 6、8、9。第五十五课时教学目的:学习在统计中求平均数教学内容:P91 例1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复习四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新授1.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 指导学习:例1 四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1) 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8+33+23=84(个)(2) 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3) 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8430=2.4(个) 列成综合算式是:(28+23+3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巩固练习:P92 做一做。小结:作业:P93 1、2、3第五十六课时教学目的:继续学习平均数。教学内容:P92 例2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复习 P92 新授1.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 指导学习:例2 下表是四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各组人数121110平均每人投中数2.533.2(1) 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512+311+3.210=95(个)(2) 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2+11+10=33(人)(3) 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9533=2.9(个)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综合算式:(2.512+311+3.210)(12+11+10)=2.9(个)巩固练习:小结:作业:P94 58题第五十七课时教学目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P95 912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练习:9. (1)学生练习:读题、列式、计算、答。先分布列式,再综合列式。 (2)老师讲评。10. (1)学生练习:读题、列式、计算、答。先分布列式,再综合列式。 (2)老师讲评。11. (1)学生练习:看表、列式、计算、答。先分布列式,再综合列式。 (2)老师讲评。12.(1)学生练习:看表、列式、计算、答。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小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应从表内取哪些数据进行计算。第一小题计算完还要填在表内,以便于比较。 (2)老师讲评。作业:P95 912题。第五十八课时教学目的:学习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P96 例1教具准备:三角尺教学过程: 新授1.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 指导学习:统计图的意义: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条形统计图: 例1 某地1992年1996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年份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降水量(毫米)920860100567070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步骤如下:(1)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2)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3)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4) 按照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单位:毫米 10051000 920 860800 670 704600400200 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看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 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2) 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3) 最多年降水量大约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几倍?练习: P97 做一做小结:作业:P100 1、2、3第五十九课时教学目的: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P98 例2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复习新授:1.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 指导学习:例2 下面是前进机床厂各车间男女工人数统计表。人 车 数 间性别总计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合计570110245215男工32580110135女工2453013580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想:这里每个车间的人数都分成男工和女工的人数,所以画条形统计图时,每个车间都要用两个直条分别表示男工和女工的人数。为了区别,可以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并表明图例。看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 男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的饿是哪个车间?(2) 女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的是哪个车间?(3) 从统计图中怎样找出哪个车间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小结:作业:题第六十课时教学目的:巩固复习教学内容: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练习:7. (1)学生练习: (2)老师讲评。8. (1)学生练习:本题提示用1厘米长的直条表示10棵,帮助学生画出纵线上的刻度。(2)老师讲评。9. (1)学生练习:先制统计表,再制条形统计图。要按要求绘制。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学生可能对画垂直线上的刻度有困难,教师可以给以适当的启发,如:四个大队棉花和水稻对最多的四多少公顷?你选用多少厘米 作为长度单位?每一刻度表示多少公顷? (2)老师讲评。10. (1)学生练习:提醒学生注意,盐水的重量等于盐的重量加上水的重量。配置选种时盐的重量占盐水的重量的20%,是把盐水的重量看作单位1。作业:P103 8、9、10第六十一课时教学目的:学习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P104 例3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复习 P103 第九题 新授1.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 指导学习: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例3 某地1996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月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平均气温0C251016.522283232.5261911.55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见P104)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看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 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2) 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的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练习:P105 做一做小结:作业:P108 2、3第六十二课时教学目的: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P106 例4教具准备:三角尺教学过程:复习见P105 做一做 新授1.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 指导学习:例4 某市无线电一厂、二厂1988年1996的产值增长情况如下表。产值 年万元 份厂名1988年1991年1993年1995年1996年无线电一厂4000600095001200018000无线电二厂40004500550065009100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见P106)看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 哪个厂的工业产值长得快?(2) 哪一年的工业产值增长得最快?练习:P107做一做小结:作业:P109 4、5、6第六十三课时教学目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P110 7-10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练习7. (1)学生练习:本题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学生在制表时要给予现场指导。 (2)老师讲评。8. (1)学生练习:本题是复式统计图,学生在画图时,老师要给予指导。 (2)老师讲评:可选出绘制的好的给予表扬,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绘制统计图的兴趣。9. (1)学生练习:本题是复式统计图,学生在画图时,老师要给予指导。 (2)老师讲评:可选出绘制的好的给予表扬,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绘制统计图的兴趣。10. 解下面比例。(1) 学生练习:(2) 老师讲解。作业:P110 710题。第六十四课时教学目的:学习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P112 例5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教学过程: 新授1. 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 指导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意义: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例5 和桥村1996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下: 粮食作物: 84公顷 棉花 24公顷 油料作物 12公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1) 先算出各部分数量的百分之几。(2) 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 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4) 在每个扇形中表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做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的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这道题的具体做发如下:(1) 84+24+12=120(公顷)粮食作物:84120=0.7=70%棉花: 24120=0.2=20%油料作物:12120=0.1=10%(2) 粮食作物:360070%=2520棉花: 360020%=720油料作物:360010%=360扇形统计图(见P113)练习:P114 1小结:作业:P114 2、3六十五课时教学目的:混合练习教学内容:P115 47题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教学过程:练习:4.计算。(1)学生练习:(2)老师讲评。5.(1)学生练习:复习制条形统计图的过程。(2)老师讲评。6.(1)学生练习。复习制折线统计图的 过程。 (2)老师讲评。7.(1)学生练习: 复习制扇形统计图的过程。 (2)老师讲评。总结:先把三种统计图进行比较,说说它们的各自特点。老师加以总结,使学生知道这三种统计图是应用于不同的情况的。作业:P115 5、6、7第六十六课时教学目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P116 1、2 P119 13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复习:1. (1)学生练习:复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老师讲评。2. (1)学生练习:求平均数要注意:先求出总量和数量,熟悉总量=单量数量 (2)老师讲评。练习:1. 口算。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 (1)学生练习:求平均数注意它们的关系:总量=单量数量 (2)老师讲评。3. (1)学生练习:认真看题,看需要收集哪些数据。 (2)老师讲评。作业:P119 2、3第六十七课时教学目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P116 3、4 P120 4、6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复习:3. (1)学生练习: 复习复式统计表:注意表格有哪些主要内容。 (2)老师讲评。4. (1)学生练习: 复习复式统计表:注意表格有哪些主要内容。 (2)老师讲评。练习:4.(1)学生练习:注意里面有求平均数的内容,有点复杂,要认真读题。 (2)老师讲解。5. (1)学生练习:注意词语的理解:发芽率就是求百分率。 (2)老师讲评。6. (1)学生练习:复习小数和分数混合运算。 (2)老师讲评。作业:P120 46题第六十八课时教学目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P118 57T题 P121 79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复习:5. (1)学生练习:复习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2)老师讲评。6. (1)学生练习: 复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2)老师讲评。7. (1)学生练习: 复习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过程。 (2)老师讲评。练习:7. (1)学生练习:要求制作条形统计图还有要求百分率。 (2)老师讲评。8. (1)学生练习:本题有点难度,老师先帮助分析一下,然后再自己做。 (2)老师讲评。9. (1)学生练习:复习解比例:运用比例的性质。 (2)老师讲评。作业:P121 79题第六十九课时教学目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P122 1014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练习:10. 学生练习: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1. (1)学生练习:先求出百分数,在表上要反映出百分数这一项。(2)老师讲评。12.(1)学生练习:本题是求平均数和制条形统计图的练习,先复习一下。 (2)老师讲解。13. (1)学生练习:本题是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应用题。要认真读题。 (2)老师讲评。14. (1)学生练习: 本题是求百分数和平均数的填表题。要注意要求。 (2)老师讲评。作业:P122 1114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