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8839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 评 报 告彭湃中学的前身为1913年海丰国民政府开办的海丰县立中学,解放后易名为“海丰县立第一中学”。1957年11月,为纪念我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彭湃烈士,学校正式命名为彭湃纪念中学,简称彭湃中学,同时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学校创办95年来,一直是海陆丰地区乃至周边县市学子云集、精英荟萃的求学之地。历代彭中人的勤勉进取,锐意改革,继往开来,铸就了学校深厚的文化教育底蕴和扎实的办学根基,绘就了学校英才辈出遍中华、桃李芬芳满天下的办学辉煌。近几年来,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时代,彭中人又紧紧把握时代教育的脉搏,依托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抓住学校发展的新机遇,开展了学校改革发展的新一轮探索。彭湃中学目前是一所独立高中,是汕尾市重点中学和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7年6月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学校现有66个高中教学班,学生3302人,在职教职工312名;专任教师227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4人,一级教师82人。学校校风文明,教风优良,学风浓厚,教育质量高,高考成绩突出,教育特色鲜明,社会口碑良好。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教育部“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广东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贯彻体育、卫生两个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广东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先进职工之家”、“广州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汕尾市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示范单位”、“汕尾市2006年高考进步奖”、“汕尾市文明单位”以及市、县多个先进集体称号。一、实施科学管理,提供有效保障(一)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取向和理性目标的导向。教学理念则是办学理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我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锐意改革,特别是近几年来,我校紧紧把握素质教育的时代脉搏,顺应教育个性化的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地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自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立足于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规律、着眼于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发展方向,它为师生的共同发展引领了方向。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的要求,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全校教师不断实践、探索、研究、凝炼,确立了“以人为本,情感关怀,注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始终坚持“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一切以学校的发展为本”。学生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教师发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而师生的共同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情感关怀”,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注重个性”,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的成功提供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自尊、自信、自我认知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就是促进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区、师生与环境的共同发展。我校“以人为本,情感关怀,注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师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管理观、科学育人观、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目标要求。(二)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规范化办学的保障。为了使学校管理日益规范化、科学化,我校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通过对已往工作经验的反思,建立起将人本思想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1、制度化的学校管理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多部法律法规,出台了彭湃中学规章制度汇编等规章制度,对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绩效、工作安全及考评措施等作了全面的、系统的规定。根据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学校重新编定了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等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业要求及考核评价等作了明确详尽的阐述。2、有序化的教学管理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为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变化,更好规范教学行为,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在继承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确立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实行“分级管理、分科教研、分线督查”的教学管理模式,既分年级管理,又重视学科组的建设,做到年级组和备课组并重、“校长教导处学科组备课组”和“年级组备课组”并行,条块结合,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全面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并分级协调,体现了管理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开展。3、个性化的课程管理为推动新课程改革,学校依据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制定了彭湃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从课程的管理、开设到选课进行指导,充分保障学生课程选择权和个性发展。在保证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学校高度重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管理。学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学分分配、模块说明及选修、课程开设、校本课程等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供学生选课时参考,然后根据学生选课的情况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编班上课。学校的这套选课指导方案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课程选择的个性化。(三)固本强基,促进教师队伍发展教师是保证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提升办学水平与层次的根本。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视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学校认真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树师德、铸师魂”等活动,强化为人师表意识,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与此同时,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和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明显提高,涌现了一批师风端正、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有国家、省、市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及优秀辅导教师27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南粤教坛新秀和南粤优秀教师5人。2、广征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需要,学校实行开放的人才政策,面向全国招聘教育英才,合理配置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从2005年至今,学校共从省内外引进教师56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既带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带来了各地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3、强化师资培训,促进专业发展(1)组织各类培训,提高专业素质。举办校本业务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如研究性学习培训、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培训等。经过培训,教师的业务知识不断得到更新,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新课程、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程的整合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技能比赛。学校每年都有二百多人次参加县级以上教研活动。近年来有189人次参加新课程学科教师省、市级培训,有57人次参加高中教师岗位培训,1人参加英语教师出国培训, 13人参加国家级或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112名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和实践,教师增长了知识和能力,接受了新的理论,实现了从个人角色定位到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转变,进而提高了教师整体体素质。(2)拓展交流渠道,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加强校内交流。一是加强教师间的交流,让老师们“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学校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广泛组织开展教师之间的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实现教师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教师的共同提高。学校还通过定期举行教育教学经验论文交流、班主任工作例会等形式,为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能够分享他人的实践经验,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另一方面,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双边互动,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双边互动,创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教学过程,使教师能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拓宽教师视野。学校与华师附中、中山一中、广州真光中学、潮州高级中学、汕头澄海中学、清远一中、鹤山一中、广州八十六中、梅州丰顺中学、英德一中、梅州东山中学等名校结为友好学校,经常互通信息,交流、借鉴办学经验。学校每年都组织全体任课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外出学习考察,与外地名校的教师进行交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这样,使我们避免固步自封,从更为广阔的空间去获取更加丰富的经验和认识,从而获得良性的发展。4、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推动教师队伍整体发展。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我校新教师人数大幅增多,3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28人,占全校教师的54% 。针对青年教师人数多、学历高、经验少的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彭湃中学新教师期终考核汇报纲要等制度,实施了培养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确立了“一年入门,三年胜任,五年成才”的培养目标,建立了岗前培训制度和导师制,实行学校岗前集中培训与组织基本功竞赛,学科组专题指导、备课小组集体指导和青年教师自主钻研提高等形式,做到多管齐下,合力培养:(1)鼓励青年教师在职学历提高,学校制定良好的支持条件及管理办法;(2)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教学竞赛条件,鼓励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教学竞赛;(3)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到市内外听课学习(仅05-06学年度就到中山、广州、梅州、清远、江门等地学习);(4)以老带新,通过本校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由于措施得力,广大青年教师较快的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近两年青年教师撰写的论文共有93篇获市级以上的奖励;从2004年全面实施新课程至今,我校青年教师代表我校参加省、市、县各级教学观摩比赛及优质课评比,获得优秀成绩,如语文学科的王时朝老师在2006年全省语文科教学比赛中获得省“二等奖”、市“一等奖”,张佳波老师获得市“二等奖”;郑文龙、陈贤溢、陈克洪、陈丹华等老师分别在省优秀课评比和典型课例展示及新课程实施能力大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另有杨静等27位老师在市、县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这是我校高效实施培养青年教师工程的有力见证。目前,已有不少青年教师成长为业务骨干,深得学生欢迎和家长好评。学校高度重视师资建设,着力打造“名师工程”,力争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省内市内影响力的优秀师资队伍。主要做到:通过制定骨干教师培养目标、培训措施、考核细则,形成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创设名师成长的环境和机制。通过课题研究,使骨干教师得到更多的锻炼,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名师效应,通过师带徒、示范课等形式,推广名师的成功经验,使他们在本校、本地区实施教育教学及新课程改革中起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营造和谐的教师群体力量。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使一批教师迅速提高师德、师能,成长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现在,我校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2人;市、县学科教学带头人和中心教研组成员及省骨干教师56人。他们不仅在师生及家长中有着较高的威望,也是学校实施新课改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5、科学评价,促进自我提高。近年来,在立足于我校实际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下对教师德、能、勤、绩的要求,学校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和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先后制定了彭湃中学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方案、高考激励方案等规章制度,开展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改变对教师的单一评价考核方法,采取促进教师发展、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和个性、以教师的健康成长为理念、不用同一标准和尺度对教师自身发展的评价体系,逐渐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系统。在评价中,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对教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并以适当形式将评介结果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四)优化教学环境,改善教学条件1、实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学校实行教代会制度,通过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对事关学校发展大局、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规划与制度进行审议。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和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在教职工大会、家长会等各类会议上,及时通报学校工作情况及学校近期发展目标,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实施民主管理,增强了全校教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了学校民主渠道的畅通,各项决策能及时有效得到落实。管理方面,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重视人文关怀,使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文关怀相得益彰。学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主动学习现代化教育思想,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主动服务、团结协作意识,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开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把教师的发展放在学校管理的第一位。实行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驻级制度、科组制度,关心教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态,充分关注师生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学校规范管理与严格要求相统一,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局面,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完善教学设施,为课程开设提供保障学校占地面积约225405M2,生均占地约63M2;校舍建筑面积76550 M2,生均占地21.4 M2。校园建筑物整齐对称,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施设备较齐全,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信息技术教育室、办公大楼、教研中心、电子监控巡考中心、70余间教学平台及多功能室、高标准的学生公寓和食堂。2005年原陆安高中并入我校后,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上级对我校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所有经费均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学校事业发展。图书、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等购置费在公用经费中超过了10%的比例。2007年6月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之后,学校又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实完善现代教学设备设施。现已投资约30万元新装备了6个理科常规实验室,投资300万建设1000兆主干校园网络(含全部教室教学平台)、正在建设投资140万元的校史馆和投资150万元的图书馆。这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充实,进一步改善了我校办学条件,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高起点、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平台。二、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广东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与时俱进,教师积极主动更新教学观念,立足课堂,着力进行课程及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各学科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努力打造一流教学质量。在教学中,确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观,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保证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一)以课改要求重建学校课程体系新课程的实施使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因此,必须按课改的理念转变课程观,以建立新的学校课程体系。1、建立领导机制,确保课程改革顺利实施为了保障新课程在我校的有效实施,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业务副校长为副主任,包括教导处和部分学科组长、年级组长的学校课程委员会;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各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各科骨干教师参加的学生选课指导小组,制定并完善了彭湃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彭湃中学课程设置方案等。近几年来,在省市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实验与研究按照宣传发动、制定方案、教师培训、设备保障、组织保证五个方面有条不紊地展开。2、整合课程资源,创造性执行国家和省的课程方案。为了在新课程试验中保证优质教学资源的品质,我校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质量标准,充分挖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等资源进行课程建设。构建并形成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板块课程体系:以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以选修课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三种课程相互参照、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优化整合、互动共进。全面开设必修、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课,重点抓好教学评价与管理。同时教导处负责开足开齐开好课程,建立并严格执行学分管理制度,完善综合实践活动和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做到了课程运作科学合理,学生选课简便。活动课是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形成了学科竞赛辅导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等活动课程。我校专设了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具体负责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我校早在2001年就在全市率先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校制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实行规范化的课程管理,指导学生进行选题、开题、实施、展示和总结。我们创造性地将研究性学习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分学科探究性学习和课题式研究性学习两块来实施,每年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近100个,编印了研究性学习案例汇编。此外,在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推动下,我校根据学生需求,开设了舞蹈、体育、摄影、集邮、科技制作、网页设计等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内容。学校还对学生社会实践作了规划:高一年级以军训为主,高二年级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主,高三年级请进来、走出去了解学习成功人士以及知名校友的先进事迹,开展励志教育为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推进了素质教育。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省级奖、市级奖和县级奖,合计189项。3、积极研发校本课程我校十分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广东省、汕尾市教育局的课程指导意见,依据学校实际,我们制订了彭湃中学校本课程规划,并不断更新和完善。学校还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师专长、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研究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近三年来,我校共编制了涉及各个学科的三十余册校本教材,涵盖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等多个领域。在课程的实施上,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形式,确保了课程目标的实现。(二)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校一直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更以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为切入点,以转变教学模式为突破点,以完善评价体系为支撑点,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落脚点,全力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构建符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注意落实几个方面:严格控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于单纯讲授教学内容的时间,增加学生的“学、练和探究”的时间,从时间上保证学生的“自主”。强化课堂教学中的组织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组织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明确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在本节课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程度。特别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使学生领悟。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技巧点拨,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学生活动来达到解疑、消化、吸收本节课知识内容、培养能力的目的,使课堂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天地。精心设计学案和课堂测评。同时根据学情,对学生独创性见解和典型错误及时讲评,并注重过程的总结和分析。通过课堂教学中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的方式,真正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创新型、开放型、互动型课堂,满足了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学习,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2、严抓教学常规学校始终把教学常规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从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评价等方面强化管理,常抓不懈。(1)强调集体备课。学校重视抓好各科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体备课要求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统一课程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双基”和“能力”要求、统一达标题目、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课时安排和进度调整。要求备课组长做好计划安排,对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过程进行记录,教研组长给予具体指导和跟进督促,教学部门通过检查备课组活动记录和教师教案资料,加以宏观掌控,使集体备课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在强调统一的同时,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情,努力挖掘各种潜力,充分发挥特长,形成个性和特色。(2)抓好上课环节。学校要求教师上课要做到提前到达教室候课,做好上课前的组织工作;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探究为主线、以学生会学为主旨,真正体现一切教学活动为了学生,教学活动为了一切学生;突出重点和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讲课效益。(3)合理布置作业。我校制定了彭湃中学各学科课外作业量的规定,要求教师作业布置要做到及时、适量,目的性、针对性强,批改有评语、讲评有重点,学校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4)注重质量分析。要求教师按照学校的整体部署,合理安排各学科的测练和考试,重视对每一次测试的质量分析会,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按学校统一印制的表格写好质量分析,归档备查,把考试纳入规范管理之中。3、确立发展性评价观,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学生评价模式在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学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动态评价、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为此,我校以发展性评价观构建起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生评价模式,力求对学生的评价达到客观、全面;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更体现学生的需求和期望,较准确、全面地记录学生的学业、成长生涯,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1)采用学分认定评价。根据新课程标准,我校制定了彭湃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必修课、选修课均采用学分制,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经过自评、学习小组互评、科任教师、科组长、教导主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呈报认定学分,使评价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2)过程性评价我校采用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三个层次完成,评价内容主要是学习态度与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习方法、合作精神、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对小组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等方面做出评价。(3)考试评价为了适应新课程实验,我校采取了按高考的模式混编考试座位,由电脑随机派位的形式,严格监控试题质量,力求题目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试题中努力构建“三维目标”,使考试做到既让全体学生能达到毕业的水平,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综合素质评价根据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我校把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成长档案袋、学分认定、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等结合起来,在评价方法上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采用学生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写实性为主,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为学生发展提供信息,为学生毕业提供依据,为高等学校录取作参考。4、加强科研,以科研兴教教育科研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校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制定了教学科研的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科研促教效果明显。(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科研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的教育科研,我校成立了教研中心,由教导处负责,并装备了三个教研中心功能室,从领导上、硬件上提供保障,同时还制定了彭湃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及奖励办法,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必须经常性地学习前沿性理论,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的时代脉搏。近年来,我校经常邀请专家来我校作学术讲座,先后邀请了省教育考试院卢羡文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英语系陈道明主任、原广州东山区教研室主任杨一经教授、汕头市教研室王贱波副主任等到校作讲座。专家带来的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使全校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学校教科研的特点、目标和方向。(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实施研究型教学课题研究是当前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我们坚持把教学的问题当作教学研究的问题,走“小课题研究”之路。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我们充分发挥科组和备课组的作用,落实“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的精神,鼓励全体教师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把日常教学研究行为与自身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与投身课改结合起来,在研究交流中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和发展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校本教研中,学校及时将教师写出的有关文章选送参加各级评选,使校本教研成果丰硕,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近三年来,我校有127位老师的240篇论文在全国和省、市、县获奖。(4)提升科研水平,开展高层次的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的普遍开展为学校提升科研水平、提升课题研究层次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的高层次课题研究,已经结题、立项或申报的各级课题有20多项,其中省级4项:分别是许彦夫校长主持的高中生自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学教师班级管理行为的比较研究与评价,张健雄老师主持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探索,张丽云等老师主持的新课程实施的科目研究;市级8项:分别为王平副校长主持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绩效研究,刘锦城主任主持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环境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林伟雄、周宜博老师主持的ISO应用于高中班级教育管理的理念与操作策略,戴玉龙老师主持的高中生物教学常规的“科学与效益”研究,谷希云老师主持的双主体互动式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陈聪老师主持的高中化学有效教育实验探索。许彦夫校长还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刊物发表积极归因中学生正确的心理导向等6篇论文。(三)以德立校、发展身心,增强德育工作实效近几年来,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以德育为先, 贯彻“校园无小事,件件是教育”的思想,注重提高德育的效果。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套与学生思想个性发展相适应的德育工作方法。1、构建校本德育特色,加强管理育人。学校坚持“德育领先、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通过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文天祥纪念室、方饭亭、浩然亭、彭湃纪念室、彭湃烈士像),把文天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和彭湃烈士“敢为天下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两条主线,对学生进行爱乡、爱校、尊师、立身、报国的教育,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校的德育特色,吸引了周边地区中小学生和社会群众前来学习、参观,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学校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优化德育工作队伍结构,建立起了业务能力较强的德育队伍:经验丰富的副校长、主任主管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突出的优秀中年教师任年级组长,中青年骨干教师为班主任,实行学校、年级组、班级三级目标责任制。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培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年级每周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指导德育工作。2、构建 “心灵德育网络”。我校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坚持发展性心理教育和治疗性心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年级组、班为单位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以愉悦学生精神为目的的文体活动,调节学生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学校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帮助部分学生矫正心理问题。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主要的还体现在班主任与学生的个别谈心、电话、书信等沟通方式。学校通过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到校开设讲座等方式逐步培训了一支懂得心理辅导的班主任、团队干部和任课教师队伍,并对具有一定素养的家长进行心理教育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次受到上级的肯定。3、拓宽教育渠道,完善“三位一体”的德育立体网络(1)建立家校互动渠道。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每个年级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会,互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信息,共商教育方法。向广大家长传授现代家庭教育理念、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了家校合作,提高了教育实效。(2)构建社区德育模式。学校加强与公、检、法、司、人武部、驻海丰部队和社区的联系配合,挂钩共建,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扶孤助残献爱心活动、上街开展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宣传活动、参加禁毒宣誓、签名仪式和游行活动等,让学生从中得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与思想,为区域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通过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构成的“三位一体”立体网络,充分发挥其整体教育功能作用,使学校教育和管理向校外延伸,提高了德育的实效。4、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构建人文校园。1)隆重举行升旗仪式。每周一早上的庄严升旗仪式及学校领导的专题教育发言,让全校同学深受启发与震撼。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主题班(团)会活动。班(团)会内容由学校根据高中阶段德育内容确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题目和具体形式由班级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学校定期组织年级、班级观摩交流。3)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社团的活动,营造“人文、民主”的校园氛围。我校有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五坡风文学社、舞蹈队、合唱队篮球队等10余个学生社团,多数社团与学校相应的校本课程挂钩,校本课程的教师也多被聘为社团的指导教师。这些社团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更增长知识,锻炼了才干,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如五坡风文学社等在市、县都有一定的名气。5、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学校以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操,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到退休教师和海城镇养老院、海丰县孤儿院进行送温暖活动。学生们经常自发捐款扶助特困同学,2006年5月我校师生捐助25600元救助赤石中学患白血病的学生李易晋,市县新闻媒体均作了报道,在社会上传为佳话。6、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在学校党总支领导下,积极发展学生党员,各党支部和团委分工协作,班主任和党员教师齐抓共管,层层把关。通过党课培训、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崇高信仰。近三年,每年申请参加党课学习的超过200人,有700多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83人被确定为党对象,经组织培养考察,有79名学生光荣的成为中共预备党员。近三年,校团委连续被评为市、县先进团委,在2005年5月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7、构建“绿色”特色,加强环境育人。长期以来,学校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突出绿色教育,让学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一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环保意识,丰富环保知识。二是讲求实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寓“绿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三是加大投入,改造校园环境,营建花园式绿色校园。我校一系列富有创新和实效的德育心育工作,赢取了校风文明、学风优良、学生健康向上的教育效果。学校先后被评为“汕尾市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示范单位”、“汕尾市文明单位”、“海丰县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三、管理出效益,课改结硕果1、考高成绩稳步上升近年来,我校扩招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通过人文备考、科学备考、精心备考,高考成绩稳步上升,一年一上新台阶,在我市一直稳居前列。(1)高考各批次录取率逐年增长,上线人数稳居汕尾市之冠。2006年第一批录取率28.5%,第二批本科以上录取率65.8%,第三批省专线以上录取率98.1%;2007年第一批录取率28.8%,第二批本科以上录取率66.1%,第三批省专线以上录取率98.3%;2008年第一批录取率29.2%,第二批本科以上录取率67.3%,第三批省专线以上录取率98.9%。2006年我校获得汕尾市“高考成绩进步奖”。(2)尖子生日益突出。2006年双籍生张家杰以总分857分居全市第一名;2007年全市600分以上学生人数中我校占三分之一强;2008年刘惠娇以总分657分居全市理科第四名,吴文泳以总分621分居全市文科第二名。近三年来,我校每年均有10个科次以上居全市单科前三名,其中语文科和音乐术科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市单科第一;2008年英语科包揽了全市单科前三名。2、教科研硕果累累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在全国、省、市、县各级论文和教学案例评比中,共有240篇获奖;在各级说课、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课例评比中共有39个获奖;已申报、立项或结题的教科研课题20余个;共有110多人次的教师分别被国家、省、市、县有关部门评为“先进教师”、“先进工作者”、“学科带头人”、“优秀辅导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教师”、“先进共产党员”等。同时,我校现有48名教师担任市、县级各科学科带头人和各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各学科均有骨干教师承担市、县教学资料编写和中学职称评审等工作任务。3、学科竞赛成绩斐然,学生获表彰不断在近三年,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2005年至今,我校共有189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获奖就达103人次。学校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在市、县中学生运动会中屡获单项第一名或团体总分第一名;2008年7月我校高二级学生吕维浩被选为奥运火炬手参加了在贵州凯里段的奥运火炬接力跑,为我校争得了荣誉。我校合唱队、舞蹈队也多次代表海丰县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和节目汇演,获得好评。在近三年中,我校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先后有1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有15人被评为汕尾市“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有45人被评为海丰县“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另有40多位学生被评为汕尾市和海丰县“优秀共青团员”。4、辐射示范作用日益加强,带动了本地区高中教育的发展。作为广东省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之一,长期以来,我校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与实施、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科研等方面在本地区高中教育中产生良好示范作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的肯定,对本地区的其他学校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为海丰县和汕尾市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政府满意、社会声誉良好、家长放心、学生积极报考的地方知名学校。几年来,学校举办了一系列市级、县级公开课和各类教研活动,参加省、市、县各类优质课评比获奖共30多人次,连年在汕尾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主题发言,介绍我校成功的教学经验。学校每年举办一次面向全市或全县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组织精品课程作汇报和展示,今年来,我校还举办或承办了汕尾市高中新课程研讨会、高考备考工作会。我校连续三年承担了海丰县中学班主任培训工作,2007年许彦夫校长在全市各区县作了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巡回报告,受到高度赞扬。学校各学科都有骨干教师承担市、县的教育改革实验、教学资料编写、中学职称评审等工作任务。四、问题与方向我校取得的一系列成绩,证明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正确,我们的教育教学扎实有效,对新课程的探索和实践是成功的。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1、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未能很好地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2、年轻教师是我校教师队伍的主流,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经验以及教师队伍还需不断提高,3、教育科研层次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继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增强质量意识、教科研意识,继续加大教育科研的投入,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发挥其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三是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加快科技楼、图书馆等硬件建设,及早把彭中校园建成一个现代化、花园式的人文校园。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标准,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自评与赋分。结果如下:教学管理得24分,教学保障得23.5分,教学过程得24分,教学效果得25分,自评总分96.5分,所有必达标准均达到要求。自评结果说明,我校已达到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的标准,敬请评估组各位专家予以评估验收。汕尾市彭湃中学2009年3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