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8827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本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词。2、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3、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4、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5、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三、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本单元生字词。2、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四、课时划分20、古诗两首2课时21、搭石2课时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课时23*、卡罗纳1课时24*、给予是快乐的1课时语文园地六5课时四、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1、应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2、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20、古诗两首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教学重点: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体会末两句诗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教具准备: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教法、学法: 朗读、讲解、理解、讨论、交流、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解题: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三、预习检查: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ng)、浩(ho)、陵(lng)、辞(c)、唯(wi)。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五、理解诗意1、学生自学古诗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六、体会诗境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七、赏读全诗,背诵全诗朗读全诗:李白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孟浩然,感动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整首诗。八、教师小结: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感,把这千古佳句永远地留在心中,好吗?那赶快背下这首诗。九、作业练习: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优生完成)3、背全诗。板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目光送李白情深意长孟浩然心相随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法、学法: 朗读、讲解、理解、讨论、交流、背诵。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1晓诗音。学习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学生自由读诗。(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1)读准多音字“舍”“朝”“更”。(2)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2明诗意。(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还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2)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朗读品悟;了解诗人;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3)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浥”“更尽”“新”的理解。)3悟诗情。(1)寄情酒更浓。过渡:通过你的讲解,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抓“劝” “更” “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抓“酒”中所蕴含的情感,感情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千古名句来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2)触景情更深。过渡: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师:配乐读诗)是什么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3)世事难料情难舍。过渡: 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车马已经备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图来感受渭城与安西之间的距离。对比古今的交通工具,来体会古人离别容易相聚难。介绍背景: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板书:悟诗情)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下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读这首古诗,铭记这份的送别的情意吧!(巧搭“音”“意”“情”学习阶梯。通过借酒抒情,借景叙情,背景升情三大环节,使学生融入文本,感悟诗情,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二、对比学习悟诗情1、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都是写送别,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写。)王维借雨、柳、酒抒发了对元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又有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呢?(多元理解“黄鹤楼”“烟花三月”感情朗读体会离别的悲伤。理解“孤帆” “尽” “唯” 感情朗读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2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1你还了解哪些描写送别的诗。2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有一份( )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3今天我们共渡了四十分钟, 马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你们,想不想送送我呢?你想怎样送呢?4老师与学生话别,共勉。四、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抄写生字。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4、说出古诗的大意。(优生完成)五、教师小结:今天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那赶快背下这首诗。板书设计:伤心难过送元二使安西 深情厚谊 难舍难分知诗音明诗意悟诗情教学后记:21搭石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法、学法: 朗读、讲解、理解、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小溪间的搭石,你们可知道?作者刘章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和一颗感受美的心灵,他将把我们带到他的家乡认识搭石,并引领我们通过平凡的搭石感受到人性的美。(板书课题及作者。)二、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2小组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2)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3重点指导。“涨”和“间”是多音字。4要求写的字,学生先自己认清字形,然后书空,比较。 5教师根据学生写字时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二、 指导朗读,初步了解课文。1、指名分段读课文。朗读和评价的要求:读正确、流利。2、师:大家对搭石,对课文的了解还不够)小组内分段轮读课文,讨论:围绕“搭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的什么内容?3、师:大家对搭石,对课文的认识较深入。文中哪里集中描述了“什么是搭石”?三、课堂练习1、近义词:间隔距离谴责指责必须一定协调和谐2、反义词:懒惰勤快3、多音字:涨、间。4、听写词语: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请自己再读一读,然后抄下来。(优生完成)五、教师小结: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21搭石间隔距离谴责指责必须一定协调和谐懒惰勤快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教法、学法: 朗读、讲解、理解、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齐读课题,谈谈对搭石的了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搭石有哪些了解?二、学习第一自然段自读本段,你明白了什么?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找出文中的词语理解体会。“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三、提纲挈领学习24自然段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发现美、一起来欣赏美。1、指名分段读二、三、四自然段,边听边想象,说说你都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2、生谈自己发现的美。(1)老人及时调整搭石(2)一行人协调有序地过搭石(3)两人相遇,招手礼让;遇见老人,背负过溪。3、欣赏第一幅:读段落想象,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讨论后有感情地朗读。4、欣赏第二幅:听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进一步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生活默契,所以动作协调。配乐感情朗读,读中体会美好情感。5、欣赏第三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拿起笔发现美、寻找美。然后各抒己见。重点体会“理所当然”感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么做的,都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四、用朗读来理解最后的段落在反复的朗读中,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五、总结全文:同学们,一块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调优美;一块搭石,就是一段谐调的舞,姿态婀娜;一块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娓娓动听;一块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然而,这些美好的行为,在乡亲们的眼里,是那么的(生:理所当然),而在我们眼里,却构成了最美的风景,这就是(生齐:搭石)。六、作业练习1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2抄写生字(对自己感到较难的字多写几遍)板书设计:21搭石摆搭石为人着想走搭石协调有序让搭石谦让尊老教学后记: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法、学法: 朗读、讲解、理解、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1、老师出示板书跨越海峡的桥: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2、桥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毛主席曾在一首词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是什么意思?围绕海峡两岸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齐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力求读正确、读通顺。2、自学生词: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结合课文理解。3、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4、交流初读所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初读课文,你对“生命桥”一词是怎样理解的?5、这座生命桥联接着大陆和台湾,让我们跟随作者手中的笔,一同走进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三、品读课文,感悟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完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2、当我们从甜美的梦乡中醒来,打开窗子,灿烂的阳光洒在身上呼吸着带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气,你会油然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1) 老师范读,请同学们闭着眼睛想像一下:在这样的一个早晨,城市的各个角落会有哪些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呢?(2) 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3、换位思考:同学们所描绘的这些画面,使我们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然而这一天,对于小钱来说意味着什么呢?(1) 第2自然段,学生用准确词语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2) 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四、小结激趣,铺垫下文同学们,这场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是否能够成功?小钱最终能否获得新生?海峡彼岸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动魄的故事?下一节课,我们将把镜头切换到宝岛台湾,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相信你对“生命桥”这个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优生完成)板书设计: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杭州爱心台湾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并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小钱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合适的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我们在为小钱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他感到庆幸,因为在海峡彼岸,有一位台湾青年,正无私地为小钱捐献骨髓,来挽救他十八岁的生命。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吧。二、深入阅读文本1、默读36自然段,了解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所发生的一切,请你用一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2、为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捐献骨髓,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学生谈自己感受,老师引导:帮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3、捐献骨髓的事例,并不止这一件,而作者却单单写了这件事,那这件事例有什么特别让人感动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上记号。(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地方以及感动的原因。)这例骨髓移植手术跨越海峡两岸,有着深远意义。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剧烈的余震中进行的。4、有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余震的可怕?找出来读一读。5、同学们,我们可以想像余震每一次发生时的情景:大地颤抖,房屋摇晃,玻璃破碎。人们惊慌失措这一切让人感到多么可怕,而此时,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反应如何呢?出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6、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呢?学生更深入体会台湾同胞不顾亲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小钱的精神的可贵。7、台湾青年的爱心和骨肉同胞的亲情,伴随着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带到海峡彼岸,给小钱带来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三、点明主题,想像拓展。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感受“生命桥”一词的深刻内涵。师:你认为这仅仅是一座生命桥吗?出示:它还是一座 桥,因为 。学生根据提示,用此句式说出自己的感受。2、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小钱在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后,他的身体一天天恢复健康,苍白的脸也红润起来了,生命之花傲然绽放,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感激。假如你就是小钱,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情感得到升华。 3、 老师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体会到了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四、作业布置1、把你想对小钱说的话写出来。2、抄写好句。3、试写课文提纲。(优生完成)板书设计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大陆 台湾教学后记:23*卡罗纳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教具准备:挂图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一个只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在他母亲生日那天,献给了母亲一封长达八页纸的信,来深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边。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的母亲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他万分伤心。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是啊,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母爱,可是他却失去了母亲。)这个可怜的孩子叫,出示课题:卡罗纳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明白吗?(生阅读,师巡视)2、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篇课文感动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吧。3、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谁来读一读。生读,师点评。三、研读第一自然段1、可怜的卡罗纳就要来学校上学了,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引读第一自然段老师的话。2、自己再读老师的这段话,读着读着,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画上一些记号。深入到每一个字词,甚至每一个标点中去。板书:庄重严肃热情3、老师怀着对卡罗纳的无限同情与热爱,怀着对我们的热切希望说:“生齐读老师的话”四、围绕第一自然段研读课文1、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同学卡罗纳的?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细细地读课文,用心灵去感受,划出这些句子,圈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找了以后,在4人小组里交流讨论。生讨论,师巡视,点拨引导。2、刚才大家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大家是多么具有钻研精神。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们是()对待卡罗纳,我的根据是(读一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的。点拨,随学生的反馈,出示相关课文段落。(1)为什么大家都没有说话,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为卡罗纳失去母亲而感到同情。)朗读体会。哪几个动作最能反映我对卡罗纳的同情与关心? 朗读体会,直到“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从我的一个放,一个贴,一句卡罗纳别哭了,让卡罗纳深切感受到同学对他的同情与关切。朗读体会。(2)为什么卡罗纳的目光中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为什么卡罗纳的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他此时想起了什么?(3)为什么这么肯定?(4)朗读:看到我的母亲在等我,看到我扑进母亲的怀抱,卡罗纳的目光里.我恍然大悟.和他一块儿回家去。这也是母亲把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的用意。五、小结1、当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同学卡罗纳的?庄重严肃热情2、这庄重严肃,热情包含了我们对卡罗纳的?这庄重严肃,热情是老师对我们的希望,也是我母亲对我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也一定是我们班每一位同学的希望。这庄重严肃,热情包含了我们对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深深的爱!(板书:爱)3、出示,齐读: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的。爱,让人间充满温馨。六、作业布置1、写信(1)请你给卡罗纳写一封信,给他以春天般的温暖,让他心头的悲伤早日消退。(2)请你代表卡罗纳,向关爱他的人(选取其中的一个)写一封信,感谢他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和帮助。(学生选择写信,交流。)(优生完成)2、出示爱的教育,课外阅读爱的教育。板书设计:23*卡罗纳庄重 严肃爱! 热情教学后记: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教法、学法: 朗读、讲解、理解、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一心助人,还带动别人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道理。你们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吧。二、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24给予是快乐的(读题目,读准字音)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三、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注音,读准生字的音。(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炫耀 圣诞节 轿车 兜一圈(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1)读字词,理解词语意思。(2)指名分节读课文3、再读课文(1)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看车时、坐车出去时。)(2)在这两次对话过程中保罗和小男孩想得一样吗?保罗错在哪里。(3)在整个事情中,保罗懂得了什么?(4)根据以上提示,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第1到7节写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对话。第8到11节写了保罗和小男孩在乘车出去玩时的对话。第12到13节写保罗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四、再读课文。课文中重点讲了哪些内容呢?(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1、先看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你认为哪句话写出了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读这句话,想什么意思。请你说说小男孩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板书:给予)保罗听了这句话为什么很吃惊?读文中内容,知道保罗开始以为是小男孩希望有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可现在知道了他并不是想要一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而是想要有能力帮助别人,做一个能给予别人帮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的高尚啊,所以十分惊讶。理解“不由自主”(这是保罗对小男孩由敬而生爱,所以想到了要带他坐车出去玩玩。)齐读课文第1到7节,读出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体会小男孩“一心希望给予别人快乐”的高尚的思想。2、在乘车出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从小男孩的哪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欢乐给予他的小弟弟。(“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的意思。(1)小男孩在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要把快乐给予弟弟)(2)保罗在没听到这句话时,是怎样想的?(认为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3)听了这句话后保罗知道了什么?(他不是想要在邻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让他那脚有残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让他坐在新车里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4)保罗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想法,现在会怎么做呢?(读课文第12节,用笔圈出写保罗动作的词。)(5)“接下去他们去了哪?”请大家发挥想象。(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小弟弟是第一次这样乘车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小男孩是为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是由于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欢乐而难忘保罗得到了一辆新车,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你认为什么更使他高兴?为什么?(因为他遇到了小男孩,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五、布置作业:1、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2、谁的话让你感动了?(小男孩)3、试写课文提纲。(优生完成)六、教师小结:那么你现在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呢?请大家准备一下,把你最想对小男孩说的话写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以帮助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2、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教学重、难点: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教法、学法: 理解、讨论、交流、口语交际。教学过程:1想一想。生活中很多时候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想好后和同学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2说一说。想想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打算怎样表示感谢;想想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再在班上说一说。3议一议。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4演一演。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表示感谢或安慰的过程。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教学后记:第二、三课时 习作教学目标: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把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2、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拟。 3、认真观察画面,描写人物的衣着、神态和物品陈设。4、抓住人物的行为特点,推测人物的内心活动,想象出人物的语言个性,或可能出现的感人细节,进而编出一个具体完整的故事。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教学重点: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把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行为特点,推测人物的内心活动,想象出人物的语言个性,或可能出现的感人细节,进而编出一个具体完整的故事。教法、学法 朗读、讲解、理解、习作。教学过程:一、观察图,了解图意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想想图中的人物的服饰有什么特点。2先在小组内说说他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语言清晰,句子通顺,说详细一点。3在全班交流。二、阅读范文,借鉴写法三、自主完成习作1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要通顺。2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3如果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现实生活中自己经历的事情。4写好后先自己读一读,听听同学或家长的意见,然后认真修改习作。例文:胜似亲人 拉拉四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便离了婚。她跟了妈妈,可等拉拉六岁时,妈妈得了癌症,去世了。这使拉拉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拉拉从小就懂事,邻居的奶奶特别喜爱她,便收养了她,对她就像对自己的亲孙女一样。每天,拉拉和奶奶都早早地起床,比赛看谁做的活多,拉拉心疼奶奶,奶奶更心疼拉拉。她们的生活很穷,但很幸福。天有不测风云。拉拉三年级时,奶奶得了中风。拉拉不相信这是真的,可事实让她只得默默承受。早上,没有人和她比干活儿;晚上,没有人为她准备饭菜。她每天比以前起得更早,干的活儿比以前要多得多,要做饭,要给奶奶喂饭、换衣服、洗澡做完作业,还要给奶奶讲些故事,给她做按摩,帮奶奶练习一伸一缩地活动手、腿。即使这样,拉拉的学习一点也没有放松,还是名列前茅。拉拉的辛劳,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趁她不在的时候,奶奶一直悄悄地练习活动身体。终于,奇迹出现了!那天,拉拉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刚迈入家门,看到奶奶居然稳稳地站在她的面前。拉拉惊呆了,惊喜地扑进了奶奶的怀里。奶奶温柔地抚摸着她的脸,衣服上白晃晃的银饰丁丁当当地响了起来,那样动听;拉拉的两个辫子在奶奶的怀里跳动着,她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教师小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奇妙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完成初稿,想怎么想就怎么写。教学后记: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巩固对生字的理解。3、熟读诗句,尝试背诵。4、说说诗的大意。教学重、难点: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巩固对生字的理解。教法、学法: 朗读、讲解、理解、讨论、交流、发现。教学过程1、日积月累一、“读读认认”(1)自读生字。(2)齐读指名读2、我的发现(1)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2)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但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还应该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即联系上下文理解。3、“读读记记”(1)读诗句,自读指名读齐读(2)说说诗句大意,想象画面。4、“读读背背”(1)自读尝试背诵。(2)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教师小结:今天学习了我的发现里的一些理解词语的好方法,今后就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学后记:第五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道“杏林春满”的典故。教学重、难点:知道“杏林春满”的典故。教法、学法: 朗读、讲解、理解、讨论、交流。教学过程1自学这个故事。2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3说说“杏林春满”“誉满杏林”成语的意思。4你还能说出关于成语的来历的故事吗?进行成语故事会。教师小结: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回家讲给父母听。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