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7862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关心天气主备人:刘楼小学 王玉华教学内容: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根据我们获取的天气描述追踪这些结论的来源,从而学会使用常规的观察法了解天气及其变坏。2、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受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更自觉地意识到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关心天气的变化。2、愿意留意当地当时的天气,学习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三)科学知识1、通过调查询问知道天气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2、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有关信息进行描述,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合。3、知道基本气象观测器材的作用,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工作,观察、记录、分析、预报、反馈等。教学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教学难点: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教学准备:有关天气谚语、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符号等。预习提纲: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读单元小诗2、猜谜3、小结:观风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二、感受不同天气,1、谈话:昨天谁看了天气预报?说说你听到的消息。2、生回忆交流3、谈话:昨天听到的是预报,哪位同学能说说今天的天气如何?4、生观察天气、交流5、提问:你曾经遇到过哪些天气?还知道哪些天气?6、生交流7、小结三、设计天气符号1、谈话:我们走在路上会看到很多交通标志,根据这些标志,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有什么样的提示,是拐弯、减速还是限速、学校路灯等,那么我们在看有天气的公告时,又没有预报员给我们解说的时候怎么办?2、生讨论3、小结:可以通过一些天气符号了解未来天气的变化。4、谈话:下面就让我们认识城市天气预报中常用的一些符号吧。5、提问:使用天气符号有什么优点?6、交流7、小结:简略、直观、方便、明了。8、谈话:你能自己设计一些符号记录各种天气吗?9、生设计 评比四、了解天气预报的各种途径1、提问:要想获得天气预报,还有哪些途径?2、交流3、讲述:这些天气信息是气象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那么,气象工作者又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呢?4、生阅读教材43页,回答5、讲解:如今,我国天气预报的水平居世界前列。我国先后自主研制了风云1号、2号气象卫星,并在全国建立了许多观测站,大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6、提问:古时候,人们不可能有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他们又是如何预测天气的?7、阅读教材、交流8、小结:从动物、植物的一些反应来获知天气信息;看云(看风、看天象、看物象)识天气。五、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提问:你关心天气吗?为什么?2、交流3、提问:还有谁关心天气?为什么?4、交流5、小结六、课堂总结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些什么?通过哪些方式、方法获得的?2、交流3、小结七、限时作业板书设计今天天气怎么样一、不同的天气二、天气符号 三、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 四、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反思课题:关心天气主备人:刘楼小学 王玉华教学内容:气温有多高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2、能够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3、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的统计图找出一天内气温变化的规律(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培养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2、有标准化的科学观察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3、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三)科学知识1、能正确使用温度表,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2、能够测量并比较向阳和背阴处气温的差异3、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归纳出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4、理解进行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测量记录,了解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正确认读温度教学准备:温度表预习提纲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上节课的学习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关心天气。那平时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关心天气情况的呢?2、交流3、谈话:那你最关注其中的哪些天气信息?4、交流5、提问:昨天天气预报告诉我们本地气温是多少?6、汇报7、提问:教室里现在的气温有多高呢?8、生预测9、谈话:同学们各有各的测测,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现在教室里的气温呢?10、交流方法11、点出课题。二、学习使用温度表1、谈话:下面我们就一起认识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表。2、生分组领取温度表3、谈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本组内的温度表,它有什么特点?4、生观察并汇报观察结果。5、教师利用模型介绍温度表6、谈话:温度表有不少同学都已经用过,有谁来说说怎样使用温度表?怎样才能准确地记录温度呢?7、交流8、练习读数9、谈话: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 聂耳修斯提出了温度的单位,应该读成 摄氏度,怎么记录下来呢?10、交流11、练习读数与记录三、测量气温1、谈话:其实我们在进教室之前这里的温度和现在上课后的温度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只是我们没有事先测量气温留下记录可做比较。因为气温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不同环境下的气温也是不同的,我们不妨将刚才学会的方法到室外找几个地方测量,然后记录测量的数据。2、生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记录3、交流测量出的数据,并以表格的形式板书这些数据。4、提问:从这些数据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5、讨论交流。6、提问: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百叶箱安放的位置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连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7、生思考交流8、小结并介绍百叶箱的构造及相关知识。四、了解白天气温变化的规律1、提问:同学们感觉早上刚起来时和现在的气温有什么区别呢?2、生交流3、小结:早上刚起来时比现在冷一些,即早上的气温低一些,然后逐渐升高,直至午后最高。所以,即使是在同一天的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气温也是不同的。4、提问:课本46页的图表,你能看懂吗?它表示了什么?5、生观看图表,并做出分析、交流6、小结。五、课堂总结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些什么?通过哪些方式、方法获得的?2、交流3、小结七、限时作业板书设计气温有多高一、正确使用温度表二、测量气温 三、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课题:关心天气主备人:刘楼小学 王玉华教学内容:雨下得有多大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用废旧塑料瓶自制雨量器,并尝试测量降水量。2、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废旧塑料瓶自制雨量器也可以进行科学观测,并尝试测量降水量。2、了解雨量大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激起对天气预报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对天气及其变化认识的兴趣。3、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三)科学知识1、知道降雨影响我们的生活。2、知道天气预报中雨的等级划分标准3、了解雨量界定的标准教学重点: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自制雨量器并测量降雨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自己制作的雨量器、雨量器的相关资料等学生准备:废旧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等预习提纲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都遇到过什么样的雨天?你能运用语言或者肢体来描述一下吗?2、交流3、小结二、认识降雨量1、谈话:刚才同学们都对降雨量进行了各自的描述,那么,气象学上把什么样的降雨称之为暴雨、什么样的雨称之为中雨,它们的标准及差异是什么呢?2、生读课本上的相关知识3、师介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4、多媒体出示标准天气标志符号中关于降雨的表示符号三、认识降雨量器的外形、内在结构及使用方法1、谈话:既然降雨量的大小是根据降雨量多少来界定的,那么雨量又是通过什么来界定的呢?我们刚才发现衡量雨量的单位为毫米,而毫米是长度单位,怎么会用长度单位衡量雨量大小呢?这里面就要用到气象观察的常用工具雨量器,下面我们一起认识这个既神秘又陌生的器具吧。2、出示雨量器,生观察3、师介绍四、制作雨量器1、谈话:我们虽然不能拥有气象站的雨量器,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自己制作一个,怎么制作呢?都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2、交流3、总结4、动手制作5、展示评比五、使用雨量器1、提问:现在我们的雨量器已经制作完成了,那我们应该如何使用雨量器?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讨论交流3、提问: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4、交流5、模拟降雨进行测量6、生根据测量情况做出回答六、课堂总结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些什么?掌握了哪些科学的学习方法?2、交流3、总结七、限时作业板书设计雨下得有多大一、降雨的类型 二、降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三、测量降雨量的仪器四、测量降雨量教学反思课题:关心天气主备人:刘楼小学 王玉华教学内容:今天刮什么风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用多种方式观测风向、风力,会用文字或符号记录风向、风力。2、能够对照风级歌灵活地借用周围事物的变化识别风级、3、能持续地对天气情况进行观测、记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较长时间地记录天气情况,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2、懂得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科学观测器具,树立勤俭节约搞科学的意识。(三)科学知识1、知道人们把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把风速叫做风级。2、知道用风向标可以测出风向,用风力计可以测出风速。教学重点:判断风向和风级教学难点:使自制风向标的箭头保持水平和面对复合现象判断风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风向标学生准备:手绢、纸巾、纸屑等轻飘物体,胶水、小支架、卡纸、剪刀、木条、小珠子、硬纸板、大头针、泡沫塑料板、量角器、泡沫塑料球等。预习提纲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今天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水见它皱眉,花见它弯腰,树见它摇头,云见它就跑”2、猜谜3、提问:同学们熟悉风吗?能将你对风的认识用语言描述出来吗?4、生描述风5、总结点题二、认识风向1、谈话:我们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常听到风向,你知道风向是如何确定的吗?2、交流3、谈话:要想了解风向,我们首先要明确方位。你知道四大方位吗?4、交流5、讲述: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位,所以一共有八个方位。我们知道了八大方位,那风向又是如何确定的呢?6、生读教材、交流7、提问:风从东面吹来是什么风?风吹向西北是什么风?红旗偏向东北是什么风?8、交流回答9、提问:你能利用一些物体观测出今天刮得是什么风吗?如果到外面去看风向,首先要知道什么?10、交流11、实地观察风的风向三、认识风力1、阅读风力等级歌2、提问:你能发现风有什么特点吗?3、讨论交流4、谈话:是的,风有力量。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5、生举例6、谈话:现在就让我们到外面去感受一下今天风级是几级吧。7、外出感受风像和风力四、认识风力风向标并动手制作1、汇报观察结果2、谈话:刚才我们也做了一回气象员,观察了校园里的风向,这是靠我们的眼睛根据周围事物的反应判断的结果,那么气象站又是用什么先进仪器测量风向的呢?3、出示风向标,生观察各部分的结构,师适当介绍4、谈话:我们再来看看以前的人们是怎么测量风的,以及现在各种新式的风向测量仪器。5、教师介绍6、谈话: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风向标,你能参照课本内容自己制作吗?制作时要注意什么?7、交流8、动手制作9、展示并评出优秀作品五、课堂总结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些什么?掌握了哪些科学的学习方法?2、交流3、总结六、限时作业板书设计今天刮什么风一、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有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二、风力:风力的大小风力用风级表示风级分为012级教学反思:课题:关心天气主备人:刘楼小学 王玉华教学内容:气候与季节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够从原始天气记录中归纳一定相似处和规律,发现当时、当地的气候特征。2、能够长时间、多角度、多方法地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并记录其外形特征和行为变化(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自然界四季的变化,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2、持之以恒地观察动物的变化3、养成记录、观察现象的科学习惯。(三)科学知识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教学重点: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教学难点:长期观察并记录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明显四季特征的图片、关于动植物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天气记录表预习提纲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四季的代表图片2、提问:这些图片分别表示的是哪些季节?你能判断并说明理由吗?3、生根据图片特征做出自己的判断4、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气候吗?我们常听说气象,气象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呢?5、生思考交流。6、谈话:本节课我们就对气候、气象以及季节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二、建立气候概念1、提问: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天气吗?2、生回答3、出示天气记录汇总情况。4、讲解:通过汇总表我们不难发现,在一定的地区,每年天气现象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作该地区的气候特征。5、提问:你知道气候与气象有何区别吗?6、交流7、讲解:天气是某地在一个小时段内的气象情况的反应,而气候则指某一地区长期以来经常性的天气情况的综合反应。正是因为一天天的天气现象,每一年同期的天气现象,从中发现的周期性的规律性变化我们称之为气候。8、提问:在每个季节里都有哪些气候特征呢?9、交流。10、小结三、观察不同季节里动植物的变化1、谈话:看图说一说,在不同的季节里,银杏树有什么变化?2、交流3、提问:动物在不同的季节里有哪些变化?4、交流5、提问:我们身边的动物和植物是不是也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呢?6、生举例说明7、总结。四、课堂总结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些什么?掌握了哪些科学的学习方法?2、交流3、总结六、限时作业板书设计气候与季节一、季节: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二、天气是某地在一个小时段内的气象情况的反应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以来经常性的天气状况的综合反应四、在一定的地区,每年天气现象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作该地区的气候特征。五、动植物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