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书法入门教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6310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书法入门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小学书法入门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小学书法入门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书法入门教学一、 书法教育形式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日前,教育部发出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在意见中表示,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学规律和评价方法,安排教研人员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书法教学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书法课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二、书法教育的意义 书法是书写的艺术,它是以点、画、线条、形体结构表现某种气质品格、情感境界的艺术。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会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是中国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会永远的流传下去。写字还可以修身养性,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要想写好字必须从小抓起,语文老师常常报怨:“你看这作业,哪像中学生写的字!”有关资料显示学生高考体验眼睛的近视率高达90%以上,这于写字的姿态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是每位学生都离不开的头等大事,马虎不得。我们不可能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书法家,但我们教师必须对每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的发展负责。必须重新树立中小学学生正确的写字观念,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利于他们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三、 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求二一一年八月二日教育部发出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对中小学书法教育做出了整体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明确写字的基本要求。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四、 中小学学生书写方法中小学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书写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让学生达到正确的书写姿势,我们可从硬笔和软笔两方面来讲: 硬笔篇一、正确的书写姿势:头正 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臂开 双臂自然下垂,左右撑开,保持一定的距离。左手按纸,右手握笔。身直 坐稳身子,双肩放平,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倾,胸离桌子一拳头,全身要放松、自然。脚平 两脚放平,左右分开,自然踏稳。三要、三不要、三个一:三要: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要向远眺望;要坚持做眼保健操。 三不要:不要在光线过强或过弱下看书,不要走路做车看书,不要躺下看书。 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眼睛看书一尺,胸部离桌一拳,距离笔尖一寸。二、正确的握笔法 孩子刚刚开始学写字,姿势很重要,家长们要帮助纠正。发现错误,让孩子及时改正。如果现在形成了错误姿势,以后就很难改正。写字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和一寸。一拳是胸离桌子一拳,眼睛离桌面一尺(一胳膊肘),手到笔尖一寸(两个手指头宽)。拿笔的姿势是:食指,拇指捏着;中指托着,笔杆躺着(躺在虎口上)。正确的握笔方式: 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纸面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三、常见的错误握笔法: 错误的执笔方法会影响写字姿势,而错误的写字姿势又会影响学生的视力。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褚仁远教授表示:该实验室日前调查发现,近视眼的最大成因是错误的握笔姿势。儿童青少年近视眼95是缘于错误的握笔姿势。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据,看来纠正学生错误的执笔姿势已成为我们小学教师最艰巨的任务。错误一:拇指与食指平,握笔低,笔杆靠得太高错误二:拇指包住食指,握笔低,笔杆靠得太高错误三:笔杆靠得太低(会影响运笔的灵活性),握笔低。错误四:手腕上拱,握笔低,拇指与食指平。软笔篇执笔法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见图1) 。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一、五指执笔法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见图2)。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口诀: 大指食指对着捏, 中指向里顶勾天, 无名指头向外顶, 小指帮忙不要歇。 指虚掌实虎口开, 腕平掌竖笔直立执笔的方法:一般用五指执笔法 二、 枕腕、悬腕与悬肘枕腕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见图3左)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碗来书写。悬腕 悬腕是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Zhou,上臂与前臂相连的、突出且可活动的部位)臂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悬肘 悬肘是执笔的手臂全部悬空来书写毛笔字的方法。(见图3右)这种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没有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不管写大字、小字都很适宜,是最佳的书写方式,也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蒂,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 坐姿和立姿一、坐姿 写毛笔字以坐姿为主。一则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主张写二三寸大楷模 也要用立姿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练习悬肘,其实坐着写也照样可以用悬肘法,关键是方法要正确。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见图4)。 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常见偏侧,往往与执笔的姿势有关。如果你握笔的手掌过于坚起,用“凤眼”法来写字,无名指与小指又将掌心填实,笔尖被手掌挡住了视线,为了看到笔尖:一种情况,执笔的手往右偏移,甚至移到与右肩膀对齐,笔尖是看到了,但写出来的字会歪斜;另一种情况,将笔摆正,放中间,头部向左偏侧才能看清笔尖。时间长了,颈椎会出问题的。 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而应该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间隔,切忌弯腰驼背,甚至将下巴枕靠在左手背上。 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有的人写字时手臂虽然悬起了,但紧挨着胁下,以身躯为倚傍,写坚画往往向右歪斜,没有起到悬肘的作用。因此,手臂在左右撑开的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将纸按住,右手握笔悬起稍离桌面即可,毛笔尽量往中间靠拢,古人有笔杆要对准鼻梁的说法。当然不是绝对的,如果略向右移一点,也应该说是很正常的。只是不能偏得太过了。另外,坐着写毛笔字悬起右手时不能将肩膀抬起,肘部也不要高悬,因为一抬肩、一高悬,肩臂的肌肉就会紧张,手臂就僵死了,肩应该往下沉,肘关节放松,使手臂与腕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肘关节还可以比腕关节略低一些,即便衣袖在桌上揩擦也无所谓,只要不把肘枕死在桌上就行。 足安,是指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不可脚跷二郎腿儿不能双脚向前伸直,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面,这些姿势均不可取。两腿左右略微分开,其位置与肩宽基本相等,肌肉放松(见图4)。二、立姿 写比较大的大字必须站着,一则字大,笔画长,坐着写就够不着;二则坐着看大幅作品视线有偏差,不如站着居高临下准确,看得也全面。站着写毛笔字身子可略往前倾,头部正直稍微有些下俯,左手掌轻按住桌面上的纸,右手近于伸直,执笔的姿势也要随着站立而改变,手掌下覆,手背与手臂几乎成一平面。两脚分开站或前后开立,双足之间的距离与肩宽大致相等,以方便书写为好。书写时用手腕、手臂的运动来完成。如果写特别大字,甚至要用腰部的运动来书写,两脚可再分开些,使书写动作可大一些。执笔方法也应随之而变化。因特大的字要用大斗笔,蘸墨后分量不轻,如果仍然五指执住笔杆,恐怕不堪重负,应该使虎口紧靠笔杆,五指整把抓住斗笔的圆形根部,书写要用腕、肘、臂、腰的联合协调动作来完成。(见图5) 忌弯腰驼背书写或过于依赖左手压桌借力书写。长期如此,损伤腰背脊柱,影响发育,不利健康。五、软笔书法入门一、苦练不一定能入门练字只要肯学,肯下功夫去练,是肯定能学会的。但方法一定要正确,不然会适得其反。曾有一位老先生携带一卷草书作品请当代草书大家林散之先生指教,散翁很认真地一张一张地翻看着,看完后只是点点头,把那卷作品还给老先生,一句话也没说。等那位老先生走后,林老说:“这个人还在门外转。”他的话颇令人吃惊。像这样一位老先生,从小上过私塾,肯定练过毛笔字,已能写一手“龙飞凤舞”的草书,练了一辈子居然还是门外汉。如果来访者是个小青年,林老定会毫不犹豫的叫他刹车,不要写草书,赶快写楷书,还来得及挽救。而那位老先生走了一辈子弯路,已“病入膏肓”,再叫他从头学起练楷书,一则使人难堪,二则积习太深,为时已晚。故而林老既不便批评,亦不愿违心地说恭维话。这件事说明写毛笔字光靠苦练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这也和学武术一样,一旦出手成习惯,改是很难的,所以有“学拳容易改拳难”的说法。爱因斯坦有一个成功的公式:成功=正确的方法+勤奋。这个公式也适用于学写字。任何一门技艺均有内行与外行的区别。内行就是行家里手,掌握基本法则、规律。上面说的那位老先生,还没有掌握毛笔字的基本法则规律,不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美的,那些是丑的。所以林老说他是门外汉。二、入门的方法古人讲:“师傅引入门,修行在自身。”当然能有老师固然再好不过,若没有合适的老师,就买书来自学,也能帮你掌握毛笔字最基本法则规律。还可以拜古人学艺,这就叫“取法呼上,仅得其中,取法呼中,仅得其下”。意思是说,你拜个上等的老师,能取得中等的成绩。,你拜个中等老师,只能得到下等的成绩。古人的佳帖都是上等的,你应该拜他们为师。古代书法家流传下来无数名碑佳帖 ,能站住脚跟而不被淘汰的都是有个性、有特长能渡你入门的好老师。当然也不是随便拿本子帖练练就能出来的。这是还有轻重缓急、适不适合你的问题,就像药房里的药能治病,但不能随便乱吃,还得对症下药才行。对于初学者来说,究竟适宜学什么呢?从古到今光字体就有篆书、隶书、楷书、行草、草书,到底先学哪一种字体好?这个问题书法家也各有说法。主张从篆隶人门的,认为学篆隶格律高古,打基础应从源头学起,但我们许多初学者连篆书都不认识,还得先识篆字,有一定的困难。有人说先学行书容易见效,行不行呢?宋代大书家苏轼曾经说过,楷书如站着,行书如行走,草书如奔跑,还没见过站都站不稳就能跑的人。这个比喻很恰当,他是反对一开始就学行草书的,他认为先要学会站立,待站稳了再慢慢学走路,等走得很平稳了,再学奔跑,因此学书法应从楷书入手。待楷书笔法学到手,架子搭稳了,再学行书、草书。学写字如学步必须一步一步走,不能跳着走,不然会摔跤的。六、 选 帖一、楷书的分类与选帖 历代书家擅长写楷书的确实很多,根据风格特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l、晋人楷书 晋人楷书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楷书作品为代表。 2、初唐楷书 初唐楷书以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的楷书作品为代表。 3、中晚唐楷书 中晚唐楷书以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作品为代表。 4、魏碑楷书 魏碑是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摩崖石刻、墓志碑版石刻的总称。 以上四类楷书佳帖将在第九章作专门介绍,这里不赘述。 这四类楷书都可以说是人门的佳帖,但究竟那一种更适合初学者呢?让我们们来作一比较。晋楷乃楷书之源,古法完备,学之不致低俗,但目前见到的晋楷为小楷,一起手就学小字,恐怕初学者难于掌握。初唐楷书属正道,它们的结体都已十分完美,但留存至今的属中楷,起笔收笔处欠清晰,难学。魏碑也不错体格雄强,韵高气满,但碑石残破,初学者往往对残破与点画分辨不清而难以揣摩。一般来说,初学毛笔字最好从中晚唐楷书入手,一则均为大楷,笔画清晰,二则碑上残破较少,不会出现偏差。二、从颜、柳入手须注意的事项 从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入手是明清书家总结的经验。颜、柳的楷书运笔有明显的提按动作,法度较完善,可以纠正就像写钢笔字那样随手画的毛病。颜体大气、宏伟雄厚,为楷书的正道。柳体瘦劲,笔法特别讲究。明朝书法家董其昌有“自此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王羲之)”的经验。明代冯班也说“颜书胜柳书,柳书法却甚备,便初学”。学柳能得骨力,学书以得骨为先。因此我们可在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中任选一种入手。 颜真卿的代表作颜勤礼碑,和柳公权的代表作玄秘塔碑,是中小学生和初学毛笔字者人门佳帖。 在临习颜、柳字之前,还必须对颜、柳楷书有个全面的了解,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有好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颜、柳楷书骨力刚健,以方笔为主,笔法严谨,但有些笔画也因强调过头而成了缺点和弊病。譬如它们转折、挑剔处的重顿,既是颜、柳字的风格,又是宋代书家米蒂所说的“丑怪”之处。这也是临习时必须注意的。我们既要得到他们的笔法,又不能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丑怪”特征。如果一味地求其形似并发展其生硬刻厉,那就会把颜、柳写成仿宋体字了,这一点是初学者必须引以为戒的。我们临帖的目的是为了得笔法、养成一个正确的良好习惯。现在的中小学毛笔字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死学颜、柳,只求形似,接下来学行书举步艰难,这就与学颜、柳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得鱼忘筌”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成语。“筌”是捕鱼的竹笼子,想要捕鱼,非得有捕鱼的工具“筌不可。但捕到鱼以后,不能死抱住“筌”不放。练颜、柳也是如此,它的形貌是“筌”,它的笔法是“鱼”。要通过临习颜。柳得笔法,而不是仅得形貌。 七、软笔楷书笔法解析 一 橫:橫,是自左向右用笔的笔画 口诀:点、画、提、点、收折入-提笔-提按结合涩行顿笔回锋收笔 (1)长橫: 起笔折锋落笔,與水平面約成 45 度提轉筆鋒使運筆方向與水平面成 6 度中鋒運筆調整成水平方向加重運筆提筆輕壓止筆,意迴呼應收筆 45度(2)短橫(3)右尖橫(4)左尖橫楷書基本筆畫通則起筆逆鋒、行筆中鋒收筆迴鋒 範文:一、二、三,注意每畫之間的長短,向背關係及空間分佈。二 豎:豎,是自上而下驅毫走筆而成的縱向筆畫。 運筆要領和寫橫劃相同,要寫得垂直、挺拔。型態上分為垂露、懸針。口訣:點、畫、左上提、點、上收垂露:逆入-轉筆-提筆-提按結合澀行-頓轉回鋒收筆懸針:逆入-轉筆-提筆-提按結合澀行-緩緩提筆最後急收(1)垂露(直豎): 落筆與水平面呈 45 度左右。提轉筆鋒垂直向下,中鋒運筆。加重運筆。提筆輕壓止筆,意迴呼應起筆,角度與起筆同。(2)懸針: 與垂露筆法相同。漸漸提行,待筆鋒完全立起之後,拔起直下,不必回應。(3)下尖豎(4)上尖豎三點:點,是漢字筆畫中型態最豐富的一種, 所謂點之變無窮。(1)右點法:口訣-點、壓、斜上收(2)上點法:起筆與豎劃相同,運筆轉左撇出,與下橫一連。(3)曾首點:左點藏鋒向左起筆,提轉右出,右方點與短撇相同。(4)下點法:順鋒起筆(承上橫收筆),收筆同鐵柱豎,作垂露狀。(5)散水點:(6)右三點:(7)平三點:(8)烈火點:(9)凡點皆要顧盼生姿,脈絡連貫,切忌呆板排列。四、捺:捺,是從左(或左上方)起筆向右(或右下方) 行筆而後提收寫成的筆畫。口訣:點、劃(向下)、壓筆停頓、漸漸向右方提收筆圓頭捺:逆入-轉筆-提按結合行筆-頓駐-提收平頭捺:折入-頓筆-提按結合行筆-頓駐-提收(1)尖頭捺:(斜捺)順鋒起筆,向右下方加重力量運筆。 頓筆。提轉筆鋒成水平方向。漸提漸行,出鋒。(2)平頭捺:(斜捺)逆起如橫劃起筆。 輕提向左下成尖頭捺寫法。注意撇、捺之間脈絡關係。(3)平捺:起筆如橫劃,先提後按。 行筆右推,拉長按按筆。收筆三角形,向右慢慢推送。五挑(或提):挑,是從左下發筆,向又上提收形成的筆畫稱之。 寫法和撇的方式相同,指示方向相反。逆入-頓轉-向右上方穩穩提收(1)挑逆鋒向左上方起筆。 折筆向右下方輕按兩下。向右上方轉鋒(中鋒)行筆。由近而遠漸行漸提。筆末端自然收筆。(2)豎挑:(3)撇挑:六撇:撇,是由上或右上方發筆,向左下方 行筆提收形成的筆畫。順著自然弧形運筆,不可太直或太彎。口訣:點、劃、漸漸提筆折入-頓筆-提筆澀行-沈著提收(1)長撇:逆鋒向左上方入筆。 折筆向右下方按兩下,順勢轉中鋒向左下方行筆。漸行漸提到筆畫的尾端,自然的出鋒收筆。(2)平撇(短撇):(3)直撇:七鉤:鉤,是按某一方向行筆、頓筆然後提收所形成的筆畫環節。 頓筆-轉筆-提收(1)豎鉤: 起筆,運筆與豎筆畫,寫法相同。 寫成一豎之後,筆鋒回提向左下方,以為鉤之準備(轉筆、測鋒)。筆鋒漸提漸行,向右水平方向拔出。右弧鉤:細腰有弧度加重鉤出運筆與豎鉤相同(2)豎彎鉤: 姿態很像浮在水面的天鵝,故有浮鵝之稱。 起筆與豎劃同,有弧度。輕提轉慢。加重力量,水平運筆。提收。轉筆鋒鉤出,向上。比劃分解圖(3)橫鉤: 口訣:點、劃、提、點(頓)、撇 起筆與橫劃相同,要注意起筆和行筆。提筆再向右下方重重的按筆(如折法之轉折)。往左下方推出慢慢的收筆。各種變化高鉤短鉤斜鉤橫撇右弧鉤 1.筆段意連。2.輕重,轉折極大。(4)斜鉤: 要領: 有點寫斜又不會太斜,有點彎又不會太彎,如畫一個大圓,圓周的左弧正是斜鉤之彎度,而中段較細。起筆與豎筆相同,起筆後向右下一按行筆。細腰有弧度。提領。朝弧線的垂直方向鉤出 (轉筆)。比劃分解圖(5)握鉤: 將斜鉤往逆時鐘方向一轉,即為握鉤。 尖和彎是握鉤的兩大特色。1.筆鋒輕碰紙面,向右下方滑出,起筆自然會尖。2.將弧分成三部分:先向右下方斜,要向右轉,最後往右上方翹起,這樣才能寫得彎。3.提頓4.出鋒,回應起筆(轉筆)。比劃分解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